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

    時間:2022-08-04 11:13:41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

    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重點

      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難點

      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種黏土。

      教學方法

      體驗與討論相結合,探究式方法。

      板書設計生動的小泥人

      騎雞娃陜西安寨

      踏青北京

      擊鼓說唱傭漢(夸張、詼諧)

      制作要求:大膽、生動、夸張)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 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 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 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細節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

      六、展示泥人 評一評

    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2

      一、教學理念

      傳統的美術教育過重地傾向于美術專業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比較注重技能、技巧訓練,忽略對學生審美感受的引導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學的和實際生活環境相脫節,學生的美術興趣難以長期堅持。在大力提倡素質和人文精神的背景下,顯然這樣教學模式已不能符合現在教育的發展。農村的美術教育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利用本地資源進行美術教學。在本教學方案中,我采用有別于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使得美術教育的實際和所想提倡的主導方向相協調:

      (一)注重學生的'興趣感受

      對于初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興趣愛好是他們對一樣事物最能堅持的態度,在本方案中,我在上課是將泥用食用紙包起來,形成一種類似巧克力一樣的物體放在講臺上,并用布蒙著,先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想一想,這可能是什么;然后讓學生掀開布,看看可能是什么,給學生造成一種新鮮感,提高興趣。農村的孩子,對于泥巴應該不會陌生,很多孩子都是從小開始玩泥巴,比如“玩家家”等游戲,都是他們兒時常見的游戲形式。

      在學生興趣的支持下,讓大家自己玩一玩泥巴。在這一環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觸覺、視覺等多種感觀,發揮自己的想象。抓住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恰當美育教育。

      (二)模糊美術學科門類界限、綜合各科內容

      在學生玩泥巴的過程中,一直注重學生的感受,教師不再傳授過多的技能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來“玩”,結合現代教育提倡的學科整合思路,將一個內容放到各科中去感受,因此我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語文學科故事教學:如“女媧捏土造人”這個神化;結合現在電腦教育,我又設置“在網上查找有關資料”為問題,與信息技術課相結合,讓學生查找網上內容,既找到的資源又了解上網的優勢,使問題得到延伸;但在學科綜合的過程中我們還是以美術學科為側重點,做到能跨學科教學,但又不離美術學科的美育教學工作。

      (三)審美教育落實每一細節

      學者普利漢諾夫說:“當我們看見一件藝術品,我們如果只產生有益于社會的考慮,這樣就不能得到審美的快感。”每每學生做到比較有趣味,創新的東西時,老師就將作品都展示給全班學生,特別有些學生帶了自己準備的有趣的瓶子,將泥土編排成各種形狀,依托在瓶子上,讓學生感受作品的特別之處;用手去體會各種凹凸不平的肌理感受和泥巴軟軟的材質效果。讓審美教育做到又能做好,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強大感染力。

      二、教學方案

      教學目的:

      1、嘗試用身邊的材質(泥巴)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用泥巴通過揉捏敲等方式來制造自己喜歡的形象和不同的造型感受。

      3、通過活動來了解襲擊想要了解的有關泥巴方方面面的知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玩泥土、塑造形體。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教學準備:

      泥巴、教學課件、惠山泥人

      教學設計思路:

      1、請學生猜猜、摸摸、看看老師準備的類似巧克力糖的泥巴(激發學生的欲望,獲得視覺、觸覺的感受,初步體會到材質的不同效果和美。)

      2、提問學生是否玩過泥巴,(農村的孩子對于泥巴應該不會陌生,從提問的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都玩過),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來做一些簡單的造型(放棄專業做陶的技巧,目的是讓學生對泥巴有一種喜歡)

      3、講述“女媧捏土造人“的故事。請學生觀看老師準備的惠山泥人等實物并結合課件展示,闡述泥塑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民間美術的一朵奇葩。欣賞陶的作品。并展示前面學生做的較好的形狀,激發大家的表現欲望。(將審美教育落實于學生的實踐中,有機的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4、請學生按分好的小組進行組合練習,各小組可以按照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創作,教師不固定主題。(發揮小組合作的功能,讓學生體會合作和個人完成的區別,創造集體智慧)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創作當中。

      5、點評:對小組完成的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強自己的信心。師生共同參加點評。

      三、教后感

      《生動的小泥人》是新課程美術教學的內容,起目的是讓學生在充分放松、愉快的狀態下,完善學生的多種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回味兒童時代經常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玩泥巴的有趣情景。也鍛煉學生對泥巴濕度的控制能力和揉泥巴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課堂上我最大的感受是:

      學生對玩泥巴的興趣很高,每位學生玩泥巴的水平不同,出現各種方法、手段。由于采用與傳統不同的方式內容教學,課堂氣氛輕松、熱烈。尤其在學生進行揉泥巴的時候,有學生高興的說:“好象在揉面粉,要做湯圓了,真好玩”。從中我感受到學生在本堂課中體會到了玩泥巴的樂趣。制作、評說時由于沒有局限,可以說作品的優缺點,也可根據作品的形式來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同學之間有互相辯論的場面,我覺得學生學的輕松又有所得。

    【七年級美術《生動小泥人》教案】相關文章:

    《生動的小泥人》教學反思09-12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范文04-20

    《生動的小泥人》教學設計及反思11-19

    生動的小泥人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03-31

    小泥人教案(通用10篇)06-12

    小泥人的說課稿05-11

    小泥人(大班)01-08

    小泥人過河的美文04-13

    小泥人過河美文01-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就是色亚洲欧洲视频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麻豆国产AV精选 |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