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認識課件

    時間:2021-03-30 19:48:27 課件 我要投稿

    比例尺的認識課件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小編整理的比例尺的認識課件,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比例尺的認識課件

      比例的認識(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6頁《比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識基礎上引出比例的意義,結合實例,培養學生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

      【教學方法】引導法。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是比?

      (1)一輛汽車5小時行駛300千米,寫出路程與時間的比,并化簡。

      (2)小明身高1.2米,小張身高1.4米,寫出小明與小張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

      (1)觀察課本情境圖。(不出現相片長、寬數據)

      ①說一說各幅圖的情景。②圖中圖片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你知道這些圖片的長和寬是多少嗎?

      (3)這些圖片的長和寬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怎樣的兩張圖片不像?

      ①D和A兩張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長與寬的比是6∶4,B長與寬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認一認。

      圖D和圖A兩張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相等,圖A和圖B兩張圖片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板書: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從比例的意義我們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

      么條件?因此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關鍵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辦?”

      比例是由兩個相等的比組成的。在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時,關鍵是看這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別把兩個比化簡以后再看。

      (6)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比”,現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呢?

      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7)找比例。

      在這四副圖片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比例?學生猜想另外兩副圖片長、寬的比值。求出副圖片長、寬的比值,并組成比例。

      如:3∶2 =12∶86∶4= 12∶8

      3.右表是調制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根據比例的意義,你能寫出比例嗎?

      (1)什么樣的比可以組成比例?

      (2)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說一說你是怎么寫的,一共可以寫多少個不同的比例。

      三、課堂練習

      1.⑴分別寫出圖中兩個長方形長與長的比和寬與寬

      的比,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⑵分別寫出圖中每個長方形與寬的比,判斷這兩個

      比能否組成比例。

      2.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15∶18和30∶36 4∶8和5∶20 1/4∶1/16和0.5∶21/3∶1/9和1/6∶1/18

      三、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比例?(2)一個比例式可以改寫成幾個不同的比例式?

      【板書設計】 比例的認識

      12∶6 = 8∶4

      內項

      外項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課后反思】

      比例的認識(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7-18頁《比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例的知識基礎上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結合實例,培養學生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題。

      【教學方法】引導法。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是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 :151/6 :2/8 9.5 :1.9 20 :6

      二、探索新知

      1.寫出上節課學習的幾個比例,仔細觀察,你會有新的發現。

      板書:12∶6=8∶4 6∶4=3∶23∶2=15∶10 10∶2=15∶3 12×4=6×8 6×2=4×3 3×10=2×15 10×3=2×15 發現: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就是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

      2.淘氣的發現你同意嗎?請你寫出幾個比例驗證一下。

      如:3∶2 =12∶8 6∶4= 12∶8

      三、鞏固新知

      1.練一練第3題。應用比例內項的積與外項的積的關系,判斷下面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并寫出組成的比例。

      2.練一練第4題。下面各表中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把能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練一練第5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情況如下表。

      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寫出三個不同的比例。

      4.練一練第6題。

      ⑴寫出下圖中圖A,圖B兩個正方形的邊長與邊長的比以及周長與周長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

      ⑵寫出兩個正方形面積與面積的比,這個比與邊長之間的比能組成比例嗎?

      9×0.4=1.2×3 3a=2b

      四、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板書設計】 5.練一練第7題。根據下面的兩組乘法算式,分別寫出兩個不同的比例。

      比例的認識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2∶6=8∶46∶4=3∶2

      12×4=6×86×2=4×3

      3∶2=15∶10 10∶2=15∶3

      3×10=2×15 10×3=2×15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課后反思】

    【比例尺的認識課件】相關文章:

    《比例尺的認識》教學反思03-29

    角的認識教學課件11-16

    認識鐘表課件設計05-08

    認識動物活動課件05-12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倍的認識數學課件05-03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認識物體數學課件設計05-08

    認識年月日教學課件01-28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及課件參考02-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国内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亚洲欧美一级特黄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午夜在线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