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6 09:16:5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朗讀反饋。

      6、練習背誦。

      五、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3、觀察字形:廷:半包圍結構,先寫“壬”,再寫建之。

      4、師范寫,學生書空。

      5、引導學生口頭組詞。

      6、描紅,練寫。

      六、課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詩人看見了,把它寫成了詩。那你們能不能把看到的美麗景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下來呢!

      七、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朗讀反饋。

      6、練習背誦。

      五、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3、觀察字形:

      廷:半包圍結構,先寫壬,再寫建之。

      4、師范寫,學生書空。

      5、引導學生口頭組詞。

      6、描紅,練寫。

      六、課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詩人看見了,把它寫成了詩。那你們能不能把看到的美麗景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下來呢!

      七、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還”)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4,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對壯麗山河的贊美;體會詩人閑適、歡快的心情。

      教學重點:

      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對壯麗山河的贊美;體會詩人閑適、歡快的心情。

      教學難點:

      對“樹陰照水愛晴柔”等詞句的理解。

      查閱資料:

      詩歌的時代背景及詩人的資料。

      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李白)小池(楊萬里)

      千里——一日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輕舟——萬重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讀通《早發白帝城》看注釋了解詩意,體會詩人歡快的心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詩人及創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1,你對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哪些了解呢?會背哪些他寫的詩?(學生背詩展示)

      2,這首《早發白帝城》是詩人什么時候寫的?(李白寫這首詩時,是他被流放夜郎,途經白帝城,遇大赦,返回內地時在路上做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熟,初步了解古詩的意思。

      1,自己把這首詩讀幾遍,不認識的字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

      提示把下面的字音讀準確

      朝辭江陵猿還

      2,你覺得詩人寫這首詩時心情是怎樣的?試著把詩人的感情讀出來。

      三、看注釋,自學古詩,了解詩意。

      1,引導學生看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并能夠讀出來。

      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朝:早晨辭:辭別白帝:指白帝城

      從彩云間你知道了什么?指白帝城高聳入云。這兩句話什么意思呢?(早晨從彩云繚繞的白帝城出發,一天就可以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心情呢?(表達了詩人歡快的心情)

      把自己體會到的當時作者的心情讀出來呢?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啼:叫不住:不間斷。輕舟:輕快的小船萬重山:長江

      兩岸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的群山。這兩句話什么意思呢?(江兩岸猿猴的叫聲不絕于耳,輕快的小船駛過了連綿不斷的群山。)

      把小船行駛速度的快和作者歡快的心情讀出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連起來朗讀這首詩。

      4,背誦這首詩。練習默寫。

      五、回憶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一般要幾個步驟?

      六、作業。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朗讀并背誦《小池》看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描寫的意境,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運用總結的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古詩。練習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1,“早有蜻蜓立上頭”的“上頭”不能讀輕聲,那樣就失去了詩的韻腳。要讀它的`原調,但也不要太重。

      2,自由讀古詩,想一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初夏)

      二、細讀課文,了解詩句的意思,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

      1,從哪兒看出這是描寫初夏季節的景色。

      2,看注釋,借助字典,理解詩意。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愛惜、舍不得。細流:細細的水流。照:映照。

      晴柔:晴空下柔美的風光。立:停落尖尖角:花骨朵或荷葉的尖端。

      (細細的泉水從泉眼里悄悄地流出來,好象泉眼很愛惜水流,不肯讓它們多流一點。樹陰映照在水面上,好象喜愛晴空下這柔美的風光。荷花骨朵或嫩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經有蜻蜓停落在上面了。)

      3,作者寫這首詩時心情怎么樣(心情很愉悅,閑適)

      4,練習讀這首詩。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三、積累古詩。

      1,試著背這首詩。書寫古詩。

      2,還讀過楊萬里什么詩,給大家背一背。

      四、作業。朗讀并背誦《小池》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4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誦讀《小池》《江南》,感受古詩所描寫的意境,欣賞兩首詩的異同。

      2、認讀有偏旁的漢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關的意義。

      活動準備:詩文圖、字卡、CD碟、教材、古典樂曲。

      活動過程:

      一、朗讀表演:《山居秋瞑》

      二、導入新課:

      1、閱讀教材,聽錄音欣賞《小池》《江南》,跟讀、模仿讀詩文。

      2、看詩文畫面欣賞理解詩文內容:

      (1)《小池》寫了什么?泉水、樹蔭、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畫面。

      (2)《江南》是怎么寫蓮花和水中的魯的.?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塘的東、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變化生動傳神地描摹出

      魚戲蓮戲水的動態。

      (3)告訴幼兒蓮花、荷花是同一種花。兩首詩寫的都是荷花,讓幼兒仔細讀一讀,在描寫上的有什么時候不一樣?

      (4)請幼兒找到詩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師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讀出來。

      《小池》:蜻蜓、荷、蔭《江南》:采蓮

      根據偏旁給字歸類:蜻蜓、荷、蔭、蓮

      (5)教師小結“蜻蜓”是“蟲”字邊的字,“蟲”字旁字都與昆蟲有關,請幼兒說說還認識哪些“蟲”字旁的字。教師將幼兒說出的字寫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認讀。

      (6)“蔭”和“荷”是“艸”字頭的字,“艸”字頭的字都與植物有關,幼兒說說還有哪些字是有“艸”字頭。教師將幼兒說出的字寫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認讀。

      三、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誦讀、背誦古詩。

      四、活動結束。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獻,魚戲蓮葉北。

    【小學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池》教學設計02-28

    《小池》教學設計02-28

    《小池》教學設計最新05-26

    [優]《小池》教學設計10-03

    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05-08

    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02-20

    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推薦02-20

    《小池》教學設計14篇03-03

    一年級小池教學設計7篇02-20

    一年級《小池》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05-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 综合久久久久婷婷丁香五月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亚洲j激情综合一区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