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19課《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16 10:21:1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蘇教版第三冊19課《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第三冊19課《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第三冊19課《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課堂生活化,并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心。

      教學重、難點:

      了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自讀;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遣詞造句的準確,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搜集動物過冬的相關知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有趣的童話。讓我們首先來猜一個謎語吧!(課件)“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啊飄啊落下來。”大家知道是什么嗎?(雪花)(課件)冬天來了,北風呼呼的吹著,下雪了,天氣冷極了!同學們,你們是怎樣度過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呢?(學生自由發言)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講解生字:物(本身讀四聲;物體,題目中讀輕聲)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3、說一說,讀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質疑)(生自由說)

      二、初讀整體感知課文

      1、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檢查學生自讀情況:(課件出示字詞語)

      動物跳舞聚到商量

      暖和明年接著蜂巢

      哥哥妹妹第二相見

      鉆藏夠刮起來

      (多種形式讀,生練讀、指名讀師生正音、開火車讀、分行讀、齊讀。注:紅色字是生字;有下劃線的為翹舌音;“和”這里是多音字,讀huo)

      2、檢查預習:課文共幾個自然段?

      指名分節讀課文,讀通句子。

      (教師幫助學生在課外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讓學生在讀好詞語的基礎上讀通句子)

      3、小聲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那幾個小動物?

      讀后交流:(指名說一說)(課件)

      隨機板書:小燕子

      小青蛙

      小蜜蜂

      你還讀懂了什么?(生自由發言)

      三、精讀體會

      1、精讀第一、二自然段。

      (1)體會“好朋友”。抓住詞語“常常”、“快樂”

      它們在一起相處的怎么樣?怎么讀出來呢?(生練讀,指名讀。)

      (2)仿照第一段的句式說話。

      (3)師: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課件)瞧,它們聚到一起在干什么?

      (4)指名有感情地讀1、2小節。

      2、熟讀第三————七自然段。

      重點弄懂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說的話。體會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遷徙、冬眠、備糧)

      小燕子要遠行了,你們想對它說些什么?

      小燕子還掛念著小青蛙呢?你聽它在關心的問小青蛙呢?

      聽了大肚皮青蛙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小燕子飛南方,小青蛙睡大覺,小蜜蜂怎么辦?請大家讀一讀。

      躲在蜂巢一個冬天不出來采蜜,夠吃的嗎?(很多)

      (課件)分別出示小動物們說的話。有感情地讀一讀。加上動作,帶上表情,演一演。

      (其間,穿插補充的課外知識:候鳥、留鳥、冬眠的動物……)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讀一讀,演一演。

      4、選出幾組上臺表演。

      四、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物暖明接鉆

      1、指名認讀生字,并貼在黑板上,觀察這幾個生字有什么共同點?(左窄右寬)

      2、指導書寫

      “物”認識它嗎,在哪見過?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暖”在哪見過它,寫時注意什么?

      3、師范寫,生描紅、臨寫。

      4、生字查字典組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三位好朋友,它們是——(學生接說: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課件出示三個小動物并板書],它們非常友好,生活地非常快樂,因為它們常常在一起——(學生接說:唱歌,跳舞)。可是,當秋風刮起來,天氣漸漸涼了的時候,三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地開始煩惱起來了。小朋友猜一猜,它們會為什么事煩惱呢?

      [生:因為天氣漸漸涼了,它們都要過冬了,整個冬天就不能在一起唱歌跳舞了。]

      師:三個好朋友要分開了,它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你能體會一下嗎?

      [生:很難過,很傷心。]

      師:既然這樣,它們為什么就不在一起過冬呢?

      [生:因為它們的過冬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師:那你們想知道這三個小動物都是怎么過冬的嗎?

      【從“快樂”到“煩惱”,學生自然而然產生疑問“為什么”,教師適時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對小動物過冬方面的知識的渴求,自然導入課文的學習】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四人一組,分角色讀課文3—7節。教師指導角色分配:一生讀燕子的話、一生讀蜜蜂的話、一生讀青蛙的話、一生讀敘述和提示語。

      2、組內交流:三個小動物分別怎樣過冬?為什么要這樣過冬呢?

      【分角色朗讀,組內自由交流,學生能在自讀中求得課文中的`知識,練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理解感悟

      小組派代表將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聽者隨時糾正補充。

      1、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生:燕子到南方過冬。因為南方暖和,蟲子多。]

      師: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蟲子都躲起來了。小燕子到南方過冬才有蟲子吃。你真聰明!你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相關的句子,好嗎?

      生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你還知道了什么?

      [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燕子會再飛回來]

      理解詞語“春暖花開”,讀好這個詞語,用“春暖花開”進行說話訓練。

      師:那你們知道秋天飛到南方,春天飛回北方的這種鳥叫什么鳥嗎?(如果不知道,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叫候鳥。)

      師:還有哪些小動物與小燕子的過冬方式一樣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過冬。

      生2:我知道布谷鳥也是候鳥。還有……]

      【教學不是學生對教師所授內容的消極被動的接受,而是在一個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動地憑借“自力”對所學東西進行探索、消化、實踐、建構,從而“把所學的東西化為自身的東西”。教師對于詞語“春暖花開”,在學生字面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說話訓練;對于燕子是一種“侯鳥”,教師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適時提出,讓學生,理解后舉例,這樣學生對于這些知識完全是一種主動地接受,從而很自覺地將知識化為自身的東西。】

      2、學習課文4—5自然段

      師生分角色配合朗讀4—5自然段。

      師:老師做小燕子,想去問問青蛙哥哥是怎么過冬的,誰來讀青蛙的話,和老師配合一下?

      師生合作朗讀。

      教師創設對話,幫助學生了解“冬眠”現象。

      師:青蛙哥哥,你睡一個冬天不吃東西不餓嗎?你可千萬別把身體餓壞了!

      [生:不會的,我先吃得飽飽的,在泥土里睡覺,一點兒也不會餓,等到來年春天就可以出來找蟲子吃了。]

      師:哦,這下我就放心了。對了,青蛙哥哥,你的這種過冬方式好象是叫冬眠吧?

      [生:對,對!師(面對大家):還有哪個小動物和青蛙哥哥的過冬方式一樣呢?]

      [生1:大狗熊。

      生2:小烏龜。

      生3:大蟒蛇……]

      【教師和之間這樣的一段對話,讓學生在解“冬眠”這一過冬方式,不是教師直接地告訴學生什么叫做“冬眠”,而是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中自己探索出來的,有助于學生把學到的種種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

      3、知道了燕子和青蛙的過冬方式,誰能像老師一樣,做一只小燕子,去問問小蜜蜂?請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6—7自然段,學生之間進行提問。理解冬天沒有鮮花,蜜蜂是怎樣戰勝困難的。

      [生:蜜蜂妹妹,你的蜂蜜都是什么時候采的呀?

      生:從春天白花盛開的時候,我就一直在采蜜,為冬天過冬做準備呢!

      生:蜜蜂妹妹,你可真勤勞!]

      【學生在教師在指導下,主動運用已獲得的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在形成這一認識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去解決有關的或類似的問題或新問題,從而內化并拓展所學東西,增強自學的創新能力的教學階段。】

      4、學完課文,那你們知道這三個小動物都是怎么過冬的嗎?

      師:聰明的孩子們,相信你們在課文中已經找到了答案。我們先來看看燕子是怎樣過冬的。

      生:燕子是飛到南方過冬的。(板書:飛到南方過冬)

      師:那么,它們為什么要到南方過冬呢?

      (讓學生從燕子的話中體會冬天天氣嚴寒,它們尋找食物很困難,會影響它們的生存。)

      生:因為南方暖和,還有許多蟲子。

      有的學生答,因為它們的毛薄,有的答因為北方太冷了。學生說春天飛回北方,冬天飛到南方的就是候鳥。我補充說,它們都是候鳥,是隨著氣侯變化而遷徙的鳥。(教師相機板書:遷徙)

      5、師:小燕子要避開寒冷的冬天,飛到南方去過冬。那他的好朋友小青蛙是怎么過冬的呢?

      你們知道:青蛙過冬。板書:鉆到泥土里

      小結:青蛙這樣的過冬方式我們叫——冬眠(板書)

      6、小蜜蜂是怎么過冬的呢?(不冬眠,不到南方而是儲存足夠的食品在窩里過冬)

      小結:小蜜蜂真勤勞,把糧食藏在蜂巢里。(板書:躲到蜂巢里)

      師:它的這種過冬方式就叫——(出示:備糧)這讓老師想起了我們一年級時學習的《螞蟻和蟈蟈》,看來小蜜蜂也像小螞蟻一樣儲備食物過冬,它們都能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7、指板書總結:

      師:是啊!這三個小動物真了不起!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青蛙是在,小蜜蜂是準備了糧食。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深化文本

      師: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多么有趣啊!它們還商量好之后,還有了一個什么約定?

      齊讀第八段。

      師:不要這一段行不行?為什么?

      生:這樣才說明它們是真正的好朋友。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組中朗讀,準備參加全班競賽。引導:與好朋友說話怎么說?他們是用什么口吻說的?“商量”是什么樣的口氣呢?

      2、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及時評議。

      【引導學生討論,能充分發揮學生“自為研索,自求解決”的主動性,及時正確的評議才有有利于學生向“自學方面不斷進展。】

      六、分角色表演

      1、引導: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來?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體把動作演出來,用你的小臉蛋把表情帶出來,用你的小嘴巴把他們的話說出來。燕子說話時會做什么動作?蜜蜂說話時會怎么樣?青蛙會怎樣?蜜蜂和燕子扇動翅膀的樣子一樣嗎?小伙伴們告別時會說些什么?

      【根據學生對已有知識的了解進行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體會朋友之間的友誼。】

      2、分角色表演。

      七、拓展練習

      你們喜歡這三個小動物嗎?為什么?(有禮貌,如稱呼“哥哥”、“姐姐”;它們之間能夠相互關心。)

      師:你現在就是小燕子、青蛙、小蜜蜂,你想對人類說什么?

      生:有一首歌就是唱我們小燕子的,“小燕子,穿花衣……”(拍手齊唱),我們小燕子多么可愛,希望小朋友們都來愛護我們。

      生:我們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請人類不要再吃我們了!

      生:人人都說小蜜蜂很勤勞,其實我們是在為過冬準備糧食呢!

      八、資料交流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么過冬的?

      【讓學生進行資料的查閱和收集,也是引導學生自學的一個方面,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了相當的知識,就能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這既是引導學生在校時的主動學習,也給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方法。】

      九、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商量哥第刮

      1、生觀察,發現前四個字均是上下結構

      2、生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有什么好記憶方法?師隨機指導范寫。

      3、生描紅練寫。

      十、板書設計

      19小動物過冬

      小燕子飛到南方去(遷徙)

      小青蛙鉆到泥土里(冬眠)

      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備糧)

    【蘇教版第三冊19課《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動物過冬點評

    2.蘇教版《恐龍》教學設計

    3.《小動物過冬》主要內容

    4.《動物過冬》課件設計

    5.蘇教版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

    6.蘇教版《觀滄海》教學設計

    7.制作電子楔 教學設計(蘇教版)

    8.蘇教版《三袋麥子》教學設計

    9.蘇教版《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精品人 | 亚洲网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 久久午夜国产精品 |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