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

    時間:2020-12-12 16:00: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的前提下,啟發與引領學生不斷地進行創新創造,使其感受到文學之美、文化之豐富,更能由此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下面是關于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愛蓮說》是七年級下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

      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并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語,疏通全文,了解文學體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過程和方法:反復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并體會蓮的高貴品質。

      課文篇幅短小,雖寥寥幾筆,意卻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學生在多次誦讀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蓮”美麗的形象,優美語言的欣賞,并體會蓮的高貴品質作為本課的重點。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為本文難點。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基礎,能借助課文下面的注釋和已有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以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點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反譯并熟背課文;

      2、了解襯托的寫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文中運用襯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題旨,理解映襯手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1、情景導入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

      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

      學生初步感受“蓮”的形象

      2、誘思導學

      教師出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點撥指導。

      1 學生自讀課文:弄清字、詞、節奏。

      2 學生自讀把握語氣和節奏。

      3 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4 分組疏通文意,學生對照注釋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3、合作探究

      教師出示學生探究的內容。(多媒體展示)

      1、什么是“說”?

      2、看課文注釋,畫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開頭為什么先寫陶淵明和世人的愛好?

      4、文中寫了哪些花?重點寫什么?為什么要寫其他的花?

      5、文章僅僅是寫花嗎?采用了什么寫法?花與人有什么關系?

      6、哪些地方是寫蓮的?從哪些方面寫蓮的?

      7、蓮花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喜歡蓮花?

      8、作者為什么發出“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感嘆?作者的感嘆說明了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學習合。成績不錯的學生更注和積累,成績略差的同學的理解并及時消化與及理。

      讓學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4、朗讀背誦指導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實現。

      男女生分段朗讀,自由朗讀,教師提問,學生用書上的原句回答等。!

      通過提問背誦課文,同時能為理解性默寫打基礎。

      5、拓展延伸

      1 與蓮花有關的詩歌

      2 寫幾句關于蓮花的話可以是對蓮花的描寫,學習本文的感受,對生活態度的思考

      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6、課文總結

      1 歸納主題(找出中心句)

      2 了解本文襯托的寫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寫蓮,還提到了什么花?幾次提到?作用是什么?

      襯托的兩種類型——正襯,反襯

      (1)陶淵明愛菊

      世人愛牡丹(襯托,表現自己獨愛蓮,與眾不同)

      予愛蓮

      (2)菊 花之隱逸者

      牡丹 花之富貴者(襯托,表現蓮的品格高出百花)

      蓮 花之君子者

      (3)菊之愛 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 何人(襯托,感慨世風惡濁,表現作者潔身自好)

      牡丹之愛 眾

      全面掌握文章內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生長環境———濯清漣而不妖 純真自然,不媚于世

      體態 ———中通外直 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香氣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 高潔獨立

      風度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托物—————喻人

      菊花牡丹 對比烘托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我在教學設計中努力探求一種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把學生活動有機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的方法,著眼引導學生通過自學,培養他們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以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增長能力。設計的重點放在學生通過自學,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方法上,并把課堂當作他們能力展示的天地,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滿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有些學生還是沒有調動起來,我應該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多找尋方法,促進我和學生共同進步。

      教學反思

      一、內容太多,課堂太緊張。可以考慮減去課堂環節的“2、口語練習,同時進一步理解課文”,變之為課外練習;補充資料可以再精簡,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詩朗誦或板書。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二、課堂朗誦不足,在課內完成背誦任務有點難。利用下午自習完成背誦任務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鄉愁》教學教案設計與反思12-21

    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欣賞與設計教學反思04-02

    趙州橋教學設計與反思12-16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0-29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0-27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范文11-05

    《背影》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10-29

    《背影》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0-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 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