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課堂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5 20:56:0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課堂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設想】

    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課堂教學設計范文

      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觀潮》是一篇講讀課。課文通過“我”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做了如下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的開始部分,我首先提出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然后播放“大潮來時”的壯觀景象的錄像,讓學生在“觀”中如臨其境,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之情。并為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作了鋪墊。

      2、小組合作,發展思維:

      在教學中我采用異質合作學習,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小組里學生交流得出討論。如:為什么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是課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教師先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教學片,再由小組討論學習,生生互動,教師點拔,解決疑惑,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3、嘗試教學,突破難點:

      嘗試教學以“先練后講”、“先試后導”為主要特征。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滿堂灌”的做法。本節課理解課文中描寫“潮來之時”的景象,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采用嘗試教學,學生在小組互相合作的基礎上進行“讀──劃──議──悟”然后進行組織交流,教師從中點拔。在嘗試中學生印象深,理解透徹,教師也不必花費大量力氣講解,恰到好處地解決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了解大潮來時雄奇、壯觀的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之情。

      2、學習作者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事物和抓住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3、繼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賞析佳句的能力。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A級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

      2、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

      掛圖、電視機、錄相機、錄像帶、幻燈片。

      【座位排列】

      采用異質分組5~6人一組,成馬蹄形。

      注:A級生為優等生,B級生為中等生,C級生為學困生。

      評價:優☆☆☆、良☆☆、及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抓中心句,導入新課:

      ⑴ 質疑:

      圍繞第一自然段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提出問題。

      (個體活動。)

      ⑵ 理解“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字。

      學生,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

      (小組合作學習。)

      2、播放“潮來時”的錄相:

      師以導游的身份介紹,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生在靜觀中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全體參與。)

      3、提問: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潮來之時”的景象呢?

      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匯報。

      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描寫“潮來之時”的片斷,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1、用“ ”畫出描寫“潮聲”的句子,用“△△”畫出描寫“潮形”的句子;用“( )”畫出描寫觀潮人們情緒的詞語。

      學生采用“讀──劃──議──悟”的學習方法:

      生邊讀課文邊分別畫出描寫“潮聲”、“潮形”及人們情緒變化的句子、詞語。

      (個體活動。)

      2、分析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組內討論交流,A級生帶動C級生。

      3、這部份通過哪幾方面的描寫來體現“大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組際交流)達成學習情況:

      C級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

      B級生:能準確全面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

      A級生:能準確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及人們情緒變化的詞語,能較清楚地說明采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是以聲、形、觀眾情緒變化這三方面來寫的。

      (全班齊讀,小組讀,互評。)

      4、師生共同評價給予激勵。

      5、指導朗讀,賞析佳句出示幻燈片(描寫聲、形的句子):

      ⑴ 讀描寫“潮聲”的句子。

      ⑵ 讀描寫“潮形” 的句子。

      ⑶ 讀“潮來之時”這部分。

      ⑷ 讓生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

      (學生在找、讀、議中產生共識。)

      (小組合作學習。)

      派代表匯報。

      6、作者是依怎樣的順序來觀察“潮來時”的景象?

      讓學生理解“潮來前”江面平靜與“潮來后”江面恢復平靜,兩個“平靜”意思不同。

      (學生從文中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來說明。)

      (個體活動。)

      三、總結全文

      1、總結寫法(點拔、引導):

      ⑴ 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⑵ 從中學習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變化的特點。

      2、回扣題目,強化寫作方法:

      學生從文中體會到,并能概括出“觀”:

      看、聽、想、多種器官一同活動才叫“觀”。

      四、鞏固練習知識延伸

      1、配樂朗讀,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并選擇其中兩個詞造句。

      3、寫一篇“觀潮”的導游詞。(學生選做)

      4、用一、兩段話描寫你留心觀察后的某一種事物,要抓住它的特點。(A級生。)

      【板書設計】

      潮來之前 平靜

      聲: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錢塘江大潮 潮來之時

      (天下奇觀) 形:一條白線 拉長變粗 白色圍墻

      千萬匹白色戰馬

      潮過之后 余波洶涌 恢復平靜 上漲兩丈

    【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2-17

    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10-18

    小學語文《觀潮》第二課時教案設計08-03

    語文《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8-03

    《觀潮》語文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2-16

    語文《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范文10-14

    《觀潮》第二課時的語文教學設計10-03

    小學《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18

    《觀潮》初中語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8-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Ⅴ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