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瓶》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4 12:21: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五味瓶》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五味瓶》教學設計

      1、 認知目標:

      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

      2、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味道”。

      3、 審美目標:

      朋友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

      4、 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優良品質。

      5、 情感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

      二、教學重點:

      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及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

      三、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繪畫、制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

      四、學具準備:

      五味瓶、彩色紙、顏色、剪刀、膠水、糖、鹽、醋、辣椒、藥片、范圖、多彩泥

      五、教學媒體:

      KT展示板、實物投影儀、音樂

      六、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它是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能力;在能力培養方面,發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 教師活動:

      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

      1、 學生活動:

      體會并口頭描述“五味”帶給自己的感覺。如:吃到的、聞到的、看到的、身體神經感覺到的……

      1、作用:

      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2、 教師活動:

      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2、學生活動:

      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系。

      2、作用:

      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

      3、 教師活動:

      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

      3、學生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紅-辣、綠- 酸、白- 咸、黑- 苦、黃-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

      培養學生大膽聯想,積極參與的態度。

      (二)發展階段

      1、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資料圖片。

      1、學生活動:

      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出“五味瓶”的用途。

      1、 作用:

      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現去總結。

      2、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表現出“味道”。

      2、學生活動:

      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咸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

      2、作用:

      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揚民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3、 教師活動:

      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

      (三)評價階段

      1、 教師活動:

      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學生活動:

      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2、 教師活動:

      做課中小結,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

      2、學生活動:

      積極表達并進行交流。

      2、作用:

      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整理階段

      1、 教師活動:

      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

      1、 學生活動:

      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

      養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八、課后拓展:

      在這次課學習后,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巧妙地利用綜合材料進行聯想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和創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發現美,把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設計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邊的環境

    【《五味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美術《五味瓶》的教學設計01-29

    五味瓶的教學反思03-30

    《五味瓶》的教學反思07-04

    《五味瓶》教學反思07-04

    《五味瓶》美術教學反思07-09

    美術《五味瓶》教學反思02-16

    二年級課文《五味瓶》教學設計06-30

    《五味瓶》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2-13

    五味瓶教學案例與反思07-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免费亚洲天堂AV影院 | 秋霞国产午夜文章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