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眾所周知,蔬菜中含有許多的營養素,但是許多的家長反映孩子不愛吃蔬菜,想了多種方法都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一次游戲的過程中給了我啟示,為什么不讓孩子與家長來一次換位游戲呢?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換位的游戲形式,增加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
2、通過游戲,進一步掌握對蔬菜的認識,對其感興趣,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打好基礎。
3、通過自己與別人合作,培養互相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
場地及材料準備:活動室一角布置成超市,內設各種常見蔬菜若干(青菜、白菜、大蒜、花菜、蘿卜、豌豆頭、菠菜、黃瓜、芹菜……);
幼兒用桌,貼有數字,上設籃子、玩具錢幣、刀、抹布。洗凈或已制熟的各種蔬菜六盤做獎勵備用;
幾種幼兒不太熟悉的蔬菜少量(茭白、洋蔥、馬鈴薯、紅薯、荸薺、芋頭);
供烹調用的調料若干。
知識準備:
幼兒對常見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有了初步的認識。
幼兒玩過超市游戲。
與家長聯系,以便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引起游戲的興趣
1、建立家庭
告訴幼兒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游戲,而且是爸爸媽媽當小寶寶,請幼兒兩人為一組,分配角色,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老師為他們貼上數字,請他們按照數字帶上寶寶(父母)找自己的家坐下。
2、介紹自己的家庭
請各個家庭的爸爸或媽媽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二、基礎部分
1、買菜
師:快中午了,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買菜呀?現在請爸爸媽媽拿上籃子,帶上錢到我們的超市去買菜,超市的菜是一元錢一樣,你買幾樣就要付給營業員幾快錢。好了,快去買菜吧。
2、說菜
1)請買好菜的爸爸媽媽和寶寶說說今天買的什么菜?
2)請爸爸媽媽向大家介紹今天買的什么菜?說說今天的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師:我們都知道,植物分為根、莖、葉、花、果實幾個部分,今天每個家庭買的菜都很多,那么誰能說說今天買的菜是吃的哪一部分?
(請爸爸或媽媽分別說說各種菜吃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說得不對的可由寶寶補充)
3)出示幾種老師準備好的蔬菜,請爸爸媽媽和寶寶共同商量這種菜吃的是哪一部分?(說對的家庭獎勵一盤準備好的菜)
3、做菜
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寶寶真棒,說了這么多,我們的寶寶肚子都餓了,現在我們就來做菜吧。(請每個家庭的爸爸媽媽和寶寶利用獎勵的菜和買的菜制作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以幼兒為主,家長做參考)。
三、結束部分
大家相互品嘗,評比,老師小結。
活動后記:
此次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結束后,幼兒還是爭吃自己做的菜,并吃得津津有味,雖然有的幼兒在放調料時掌握不好,有的太咸,有的又甜又咸,有的很酸,但他們都吃得十分香。家長都覺得奇怪,為什么孩子在家時不愛吃的蔬菜,做得很美味也不吃,變成自己動手做時就吃得十分香甜呢?我想其中原因很多,要大家細細去品吧。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并知道吃蔬菜的哪些部位。
2、初步了解不同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多吃蔬菜身體棒。
3、幼兒能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蔬菜實物若干:西蘭花、花菜、菠菜、卷心菜、青菜、芹菜、萵筍、土豆、胡蘿卜、蘿卜、毛豆、花生、絲瓜、黃瓜、茄子、番茄。
2、分類筐。
3、一次性桌布,筷子、碟子若干,蔬菜沙拉(小番茄、黃瓜、生菜、胡蘿卜、紫甘藍)。
三、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通過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進一步了解各種不同的蔬菜。
1、師(出示“蔬菜”):每天無論是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要吃許多的蔬菜。你喜歡蔬菜嗎?你都喜歡吃什么蔬菜,為什么?
(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并及時的給予表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教師小結:蔬菜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很豐富,所以多吃蔬菜身體好,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要吃。
(二)、蔬菜可以吃那些部位?對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感興趣。
1、猜猜老師喜歡吃什么蔬菜?(引出胡蘿卜)胡蘿卜的什么部位可以吃?
小結:原來胡蘿卜的根是可以吃的。
2、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種子,有的是吃果實,有的是吃莖/葉,還有的是吃根。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們的什么部位可以吃哪?
小結:原來,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是可以吃的。青菜真厲害,可以同時吃兩種部位,有沒有更厲害的蔬菜,可以吃三種不同的部位的?除了這些蔬菜以外,哪些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也是可以吃的?我們回去再找一找。
(三)、品嘗蔬菜沙拉
1、平常你們吃的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
小結:蔬菜有很多的做法,可以炒、涼拌、煮……還可以做湯。
2、老師用一種不一樣的做法做蔬菜,就是用蔬菜做成蔬菜沙拉,我們一起來品嘗吧。嘗嘗你吃到的是什么蔬菜?吃的是它的什么部位?
3、教師小結:蔬菜不僅味道好營養也很豐富,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天天吃蔬菜,而且要樣樣蔬菜都愛吃。
活動反思:
今天的教學活動是科學活動《我愛吃的蔬菜》,主要是讓幼兒認識一些蔬菜,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蔬菜,及蔬菜的營養。為了避免課堂上幼兒不知所措,所以在提前一天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家長,請家長讓幼兒在家說說自己喜歡的蔬菜及蔬菜的營養。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很多小朋友都帶來了紙條,上面寫的一些蔬菜的相關知識,甚至有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從網上下載了一些蔬菜的資料,既有圖片又有文字說明。看來我們的家長對小朋友真的很重視。
但是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雖然小朋友家長準備了很多資料,可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出現了冷場。雖然事先的準備看起來很充分,但是由于這些材料都是家長準備的,我們的小朋友又不識字,所以他們還是不會說。所以這個教學活動不是很成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看來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
一、教學準備應重視幼兒的經驗準備
經驗準備是教師在備課時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分析。教師在組織任何教學時都要反復思前顧后,讓前面活動成為后面活動的鋪墊。只有重視幼兒的經驗準備,才能不斷引導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建構新的經驗。本次活動家長參與準備工作比較多,如幼兒家長還打印了蔬菜的相關資料,而幼兒卻沒有進行相關經驗的準備,所以才導致冷場。
二、讓幼兒參與準備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的學習過程是主動地建構過程,教師在思考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動者,讓幼兒在參與準備的過程中學習、思考、提問、嘗試解決問題,與別人交流等。今天這樣家長雖然找了很多資料,但是幼兒卻沒有參與,所以他們會不知所措。所以下次還要請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資料,因為在找資料的過程也是幼兒經驗的積累。比如今天的活動完全可以請小朋友跟家長說一說蔬菜的營養,家長如果發現孩子不會說,在進行適當的補充,我想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三、做好自身的經驗準備
上課的老師必須要為教學認真做好自身的經驗準備,也就是要努力擴展自己的知識經驗。我必須事先查找相關資料,了解一些常見蔬菜的營養,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對幼兒的疑惑進行解答。力求了解幼兒文化,盡量縮短成人和幼兒的心理距離。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誠實守信的樂趣,培養幼兒從小誠實待人的好品質。
2、教育幼兒做錯事要主動承認,勇于講真話,做個誠實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誠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手捧空盆的孩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喜歡聽嗎?(喜歡)那好,但要求你們都要認真傾聽并思考,等下看誰能回答老師的問題。
二、活動過程:
1、播放配有錄音的課件(手捧空盆的孩子),孩子靜靜的聽
2、聽完后,師問:國王怎么選未來的國王?幼兒互相討論——(誠實的)最后選得到嗎?(選到),他是誰啊?(雄日),他種的化開嗎?(沒開),為什么不開花呢?(因為國王發給孩子們的花籽已經煮過)但其他的孩子為什么能種出不同顏色的花來呢?(那些孩子為了能博得國王的喜歡,并能當上未來的國王,把另外的花種子種上)你們認為這些孩子做得對嗎?說說你們的理由和看法。
3、國王為什么選擇把沒有種出花來的孩子(雄日)做將來的國王?(因為他誠實)
4、對于捧著不同顏色的漂亮鮮花的花盆來到國王面前的孩子,國王為什么高興不起來?而對于只捧著一只空盆并眼淚汪汪的孩子,國王卻高興地把他抱起來?引導啟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能比較通順的表達。
三、孩子們,我們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們知道了國王是喜歡怎么樣的孩子吧!老師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也都喜歡誠實的.孩子,那么,你們打算做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呢?
四、誠實是美德,幼兒時不誠實的人是不受到小朋友歡迎和喜歡,長大了還是不誠實的是要受人歧視,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影響自己的前途。因此從幼兒開始,我們要爭取做個誠實的孩子,以后長大了更要做一個誠實的對社會樂于奉獻的人。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學念兒歌,了解各季節常開的花,對植物開花的現象比較感興趣。
能說出自己喜歡的花的特征,能用比較恰當的語言對花進行描述豐富詞匯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看各種各樣的花
2、常見各季的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回憶看到過的花。
1、教師提問:你見過什么花?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你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2、說一說四季的花,啟發幼兒回憶: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有什么樣
子的花開放?
二、學念兒歌,了解各個季節開的花。
1、鼓勵幼兒大膽地提出有關花的`問題,教師作出解答或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導語:現在啊,老師這里啊,有一首兒歌,兒歌里面就講到了一年四季開的花,你們想知道嗎?
(1) 教師念兒歌,引導幼兒提問。教師做出解答或者引導幼兒討論。
(2) 教師再次念兒歌提問:在這首兒歌當中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師其他小朋友來幫助你呢?(如兒歌中的紅艷艷、笑盈盈等詞匯)
(3) 幼兒一起學念兒歌,對兒歌產生興趣。
根據兒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花,供幼兒記憶。
(4) 進行分組練習兒歌,使幼兒熟練兒歌。
三、活動結束:活動后請小朋友看的相關花的圖片,請幼兒念念《花開歌》
兒歌: 花開歌
一月水仙清水養;二月杏花伸出墻;三月桃花紅艷艷;四月杜鵑滿山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梔子帶頭上;七月荷花浮水面;八月桂花腌蜜糖;九月菊花迎秋風;十月芙蓉斗寒霜;十一月山茶初開放;十二月臘梅雪里香!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1、師:城堡國的國王夸我們都很聰明,送了我們每人一張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們先來看看水果的價錢。
2、國王又想考我們了,他說,7元錢只買兩樣水果,你會買什么?為什么?還可以買哪兩樣?
3、幼兒操作4、講評:你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么?
5、師:如果7元錢買三樣水果呢?
四、結束:
6、好我們一起去水果店選購吧。(結束)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了解氣象知識,激發幼兒觀測天氣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生活現象圖片: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
2、兒歌《天氣預報》及投影片
3、氣象站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談論本周的天氣(5)
導語:老師看到一則新聞,題目是“早春乍暖還寒,浙江春茶受‘傷害’”,就是說剛到春天,這天氣是忽冷忽熱的,不僅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了,連浙江那邊茶葉的種植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天氣。
提問:今天是什么樣的天氣?這一周還出現了哪些天氣?(晴天、刮大風、陰天和下雨)
追問:你們以前還遇到過其他什么類型的天氣?(下霧、下雪、下冰雹、臺風、霜凍)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天氣情況,如:晴天、多云、陰天和雨天等。
二、看圖講述(10’)
(出示反映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等生活現象的`圖片。)
導語:你們覺得天氣有沒有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啊?我們來看幾張圖片。
提問1: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做這件事情需要什么樣的天氣?什么天氣會影響人們做這些事情?(每張圖片請1-2名幼兒回答)
提問2:怎樣的天氣會給人帶來災難?你還知道哪些災害性天氣?
小結:氣候的變化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萬物生長需要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但是天氣過冷或過熱并持續很長時間,雨水過多或過少都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播放災害天氣的圖片:旱災、澇災、雪災、冰凍災)
三、兒歌續編(10’)
1、興趣激發
導語:人們為了應對天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減少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損失,就做了一件事情,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天氣預報、天氣預測)
提問:除了收聽天氣預報,還可以有哪些方法了解天氣情況?
(看云,如朝霞有雨晚霞晴;觀察小動物)
2、看圖片,講兒歌
導語:你們知道嗎,大自然中有許多會預報天氣的小能手呢!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來預報天氣的嗎?
(老師播放蜜蜂采蜜、蜘蛛織網、蜻蜓低飛的圖片,讓幼兒辨認與天氣的關系。)
蜜蜂采蜜忙,晴天太陽亮;蜘蛛織網忙,陰雨轉晴朗;蜻蜓四處飛,大雨雷電閃……
3、兒歌續編
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小動物會預報天氣嗎?
追問:我們能不能也像兒歌里面的,把每種現象用十個字表達出來,前面五個字表現動物的行為,后面五個字表現天氣的變化。把兒歌編長一些?
(螞蟻搬家忙,出門帶雨衣;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田螺浮水面,風雨不久見;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青蛙叫得歡,必有大雨天……)
四、了解氣象站(5’)
播放氣象站的投影片,老師來講解氣象站的設備及氣象衛星。
導語:我們現在所收看的天氣預報就是由氣象站里測出來的。你們氣象站是什么樣子的嗎?
活動延伸:
世紀公園附近就有氣象站,周末有空時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去參觀一下。
大班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有趣的報紙》是大班活動,同時也是結合了課題,是對一個廢舊報紙用途、變化的探究活動。報紙在大家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是報紙有什么特點,過期了的報紙有什么用途,幼兒在這個方面卻沒有細細的探究過?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報紙》為幼兒解開了這個疑惑,幫助幼兒了解了報紙的特點,廢舊報紙可以變成很多有用的物品的神奇,感受報紙變化的奇妙,激發幼兒探索、發現報紙變化的欲望,豐富有關報紙變化的經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1. 教學目標
本次活動遵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體現幼兒園教育活動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原則,符合幼兒愛動手、愛擺弄的年齡特點,基于現代“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及教育上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了孩子之間缺乏交流、不懂得協商、合作,什么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等方面問題的考慮。本人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創設環節,引導幼兒相互協商、自主分配,互相合作,共同探討、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發現,從中滲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預設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報紙與人們的關系,發現舊報紙可以再利用。
(2)探索報紙的多樣玩法,鼓勵幼兒吸取別人的經驗,敢于嘗試,勇于挑戰。
(3)樂于參與科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說教學重難點
《綱要》指出: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在此次活動中,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孩子們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人把“幼兒主動參與報紙的操作活動、探索報紙的變化”定位于本次活動的重點。考慮到這是幼兒第一次自主探索報紙的變化,在操作中會異常興奮和忙亂,為了有序地完成操作、發現、記錄這一探究過程,本人把幼兒探索報紙的多樣玩法,鼓勵幼兒吸取別人的經驗,敢于嘗試,勇于挑戰。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的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材料的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我給每組幼兒準備了一個放剪刀的盒子,人手一把剪刀和一張報紙。還在最后環節給每個幼兒準備了一個放紙條做成小球放入的框子。準備的每一種材料都是要讓幼兒通過動手使其發生變化,從而獲得啟發,得到發展。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
1. 演示法:
第二環節,觀察老師動手的過程,讓孩子觀察報紙由一張紙到有變化的過程。第二次的演示法是運用在第三環節老師動手剪紙條上,通過直觀教師操作,更好的為孩子做示范,讓他們清楚地感知操作方式方法。同時,演示用剪刀剪報紙的時候,本人只示范一種剪紙條的方法,其他的留給孩子們足夠的想象、探究空間,避免孩子清一色模仿的結果。
2. 談話法:
主要體現于第一環節讓幼兒思考報紙的來源和廢舊報紙的用途。孩子們在討論報紙的用途的時候有的有交流、有的因報紙用途有不同意見發生沖突、有的剪報紙的方法需要商量等等,談話法促進了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從中也圍繞目標滲透了孩子合作意識的培養。
3. 觀察法
在活動第三環節,幼兒動手操作剪報紙,探索報紙的變化時,本人通過觀察,幼兒剪紙之前的討論情況,觀察幼兒的操作和記錄過程,以便及時有效地進行指導和評價。
學法:
1.觀察法
科學活動中的觀察法是非常重要的,在開頭引題激趣環節,幼兒討論了生活中的報紙,思考了報紙從一張紙到很多東西的變化,從而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繼而又觀察了教師示范卷紙和剪紙的方法,為幼兒的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依據。
2. 實物操作法:
在活動第三環節,幼兒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報紙、剪刀等進行剪紙操作,在剪紙中感知、探究報紙的變化過程,從中獲得有關報紙變化的知識經驗,在活動延伸部分,幼兒又利用自己所剪出的紙條和教師提供的`紙箱自制體育紙球,最后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把廢舊報紙整理起來,充分體驗操作的樂趣。
六、說活動過程
1. 討論生活中的報紙
我設計討論生活中的報紙目的在于讓幼兒通過談話、思考報紙變化過程從而產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欲。談話特意請個別幼兒回答,有的幼兒能說出報紙的作用,有的幼兒卻說不出來,什么原因呢?報紙可以做多少有趣的東西呢?把疑問留幼兒,讓他帶著疑問進入下一個環節。
2. 幼兒親手操作
通過和老師的談話,孩子們已經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動手操作,這時,老師通過直觀的演示法,把操作步驟教給孩子,讓孩子在觀察中得到啟發,同時,老師又沒有面面俱到的把所有問題都幫孩子解決,而是留有一定余地的讓孩子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老師卷了報紙的短邊,其他的長度讓孩子自己探索。因為,如果老師把所有的長度都演示出來呈現給孩子,等孩子們自己探索報紙的時候,可能新鮮感就沒有那么強烈了。
3. 談話小結
小結環節是增進孩子們的交流,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從中滲透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創設濃烈的師幼互動氛圍。同時最后又讓幼兒整理好了自己探究的結果,培養了幼兒整理活動器具的一個好習慣。
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過程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教師為主導,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現報紙變化的神秘,感受報紙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我設計的報紙談話非常吸引幼兒,孩子對我投放的這些操作材料也非常感興趣,雖然最后他們的操作結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把報紙剪的亂七八糟,而有的由于不能控制剪刀的剪的粗細而影響到剪出的紙條的長短效果,過程也比較忙亂,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最本能的反應: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他們從活動中學到自己需要的本領,比如說,通過合作他們完成了報紙的剪裁,他們知道了:報紙是長方形的,有一條長邊和一條短邊,長邊和短邊連起來剪可以剪出長長的一條紙條。
他們通過語言交流,獲得自己不會的,但又想要剪出的長度讓自己的報紙變成長長的紙條,就是這樣的過程讓他們懂得遇到問題時如何想辦法解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很需要培養孩子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活動過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處理的比較粗超的細節都需要我反思的地方,今后還需更加努力學習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從空氣是什么樣的空氣在哪里找到空氣與風空氣的壓力,我們生活中有關空氣的科學現象太豐富了。對大班幼兒而言,在中小班的生活和學習中,已積累了一些有關空氣的知識和體驗,且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在深入分析教材和教育對象后,我選擇了將空氣流動產生風作為本次活動的感知探究點,引導孩子通過探究體驗如何產生風,引發幼兒對空氣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空氣的利用等問題的關注和探究萌芽。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發現空氣流動產生風的現象。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人2張報紙、每人2個透明杯、每組2個臉盆(分成7組)、若干小紙片、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一、“找空氣”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請你跟我一起做,孩子們?
——我們用鼻子吸到的是什么?(空氣)
——用我們聞一聞空氣有味道嘛?(空氣無味道)
——你看見空氣了嗎?空氣在哪里呀?(看不到,摸不到)
小結:原來空氣是無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氣體。 營造寬松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感受空氣。
二、“玩空氣”激發幼兒探索感知:
1、實驗①:
——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2個杯子,2張報紙,請你先將報紙揉成團放入1號杯中并至杯底,然后將杯子倒扣在水中,你們猜報紙會濕嗎?
——請你們試一試,一起倒數10秒。
——教師記錄幼兒答案。
——為什么報紙沒有濕呢?
小結:1號杯子中的空間被空氣充滿著,當倒扣進水里時,由于空氣沒有地方跑出來,所以報紙沒有濕。
2、實驗②
——現在請你再將另一張報紙揉成團放入2號杯中并至杯底,然后用剛才一樣的方法做一做,你們猜報紙會濕嗎?
——教師記錄幼兒答案,一起倒數10秒。
——為什么第一次報紙沒有濕,第二次報紙卻濕了呢?(杯子上洞洞)
——你還發現了什么?(發現有孔的杯子快速放入水中時,會有氣流從孔里出來,會冒出氣泡。)
——為什么會冒泡泡的杯子紙會濕呢?
小結:2號杯子有個小洞洞空氣就從杯子里跑了出了,而水呢也從這個小洞洞里溜了進去,空氣和水在做客呢,所以空氣是會流動。 通過幼兒探索,操作,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在操作中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后,讓幼兒表述自己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同時幫助幼兒提升和梳理感知到的經驗。
三、“流動的空氣”遷移經驗:
——我這里有一片小紙片,請你幫我想想辦法,怎樣能讓小紙片飄起來?(讓幼兒用各種已有經驗)
——你們的方法都很不錯,我還有一個好的方法,請你把紙片貼在杯子底部,紙片對著小洞洞,在將杯子倒扣在水中以上下的方式,看看會有什么現象?
——我還為你們準備了一個臉盆,請用你的1號杯在臉盆中舀滿滿的一杯倒另一個臉盆中,一起來玩一玩,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空氣從小孔中擠壓出來產生風。水多的那個臉盆風要大,水少的那個臉盆風要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是空氣流動變成風的現象嗎?
小結:空氣是無處不在了,只要運動就會產生風。 引發幼兒關注用空氣流動產生風的方法,讓紙片飄起來,讓幼兒運用感知體驗的科學現象來解決具體問題,從而進一步鞏固獲得的知識經驗。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11-09
(經典)大班教案08-24
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經典)01-04
大班教案07-20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06-18
報紙大班教案10-29
【推薦】大班教案04-13
大班教案健康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