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

    時間:2023-11-17 10:37: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1

      教學目的

      知識、掌握實驗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理解分解反應及其化合反應的區(qū)別;了解氧氣的工業(yè)制法;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對比和遷移知識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學方法實驗探索法。

      教學用具

      藥品、氯酸鉀、二氧化錳。

      儀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單孔橡皮塞、導管、水槽、集氣瓶、酒精燈、試管夾、藥匙。

      其它、火柴。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問題引入】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板書】一、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問題】這個變化屬于什么變化?為什么?

      答、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答、工業(yè)制取氧氣是化學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

      通過復習空氣的組成,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分離空氣制氧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設問】實驗室用什么方法獲得氧氣?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

      【實驗】分別用酒精燈同時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片刻后用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觀察現(xiàn)象。

      【小結(jié)】用酒精燈加熱氯酸鉀至較高溫度時產(chǎn)生氧氣。加熱二氧化錳不產(chǎn)生氧氣。

      觀察記錄、氯酸鉀是白色固體,二氧化錳是黑色粉末。氯酸鉀加熱至熔化后產(chǎn)生少量氣體,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同時加熱的二氧化錳不產(chǎn)生氣體,帶火星木條沒有變化。

      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觀察實驗和準確描述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將試管內(nèi)的二氧化錳迅速倒入熱的氯酸鉀中,把帶火星木條伸到管口內(nèi)觀察現(xiàn)象。

      觀察記錄、熱的氯酸鉀中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帶火星木條復燃。

      學會觀察實驗和準確描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比。

      【實驗】待試管內(nèi)不再產(chǎn)生氣體時再加入少量氯酸鉀并加熱,把帶火星木條伸入管口內(nèi)觀察。【討論】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有無變化。

      觀察記錄、試管內(nèi)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帶火星木條,復燃。

      答、二氧化錳可以加快氯酸鉀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反都不發(fā)生變化。

      通過認真分析實驗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條件,找出規(guī)律,找出規(guī)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板書】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

      (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催化劑、課本p.16

      催化作用、課本p.16

      (2)加熱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記筆記

      領(lǐng)悟

      記住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文字表達式。

      知道催化劑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

      做練習一

      加深理解

      【問題】實驗室制取氧氣時選用哪些儀器?

      【問題】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氣?選用哪些儀器?

      【板書】

      2.收集方法

      (1)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略重或密度比空氣略大)

      答、實驗室制氧氣需用鐵架臺(帶鐵夾)、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酒精燈。

      答、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選用的儀器有水槽、集氣瓶、玻璃片。

      從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思考、認識問題。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知識泊遷移能力。

      認識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制法的`關(guān)系。

      【問題】給試管中固體加熱應如何操作?為什么?

      【問題】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如何操作?為什么?

      【問題】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操作?

      答、(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試管。

      (2)試管夾應夾持試管中上部。

      (3)導管伸入試管內(nèi)要短。

      (4)先均勻加熱,再將火焰固定在約品處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完畢時,應先從水中取出導管再停止加熱,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試管。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應伸入到接近瓶底。

      培養(yǎng)正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

      了解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實驗操作的關(guān)系。

      【問題】用排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驗滿?

      【問題】如何檢驗氧氣?

      【板書】3.操作要求

      4.驗滿方法

      5.檢驗方法

      答、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驗滿。

      答、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中檢驗。

      記錄并加深理解。

      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理解。

      【問題】實驗室制取氧氣屬于什么變化?這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特征?與化合反應有什么區(qū)別?

      【板書】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zhì)的反應。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

      【課后小結(jié)】通過本節(jié)學習初步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要求;了解工業(yè)制取氧氣的原理;理解分解反應。

      答、實驗室制取氧氣屬于化學變化,這兩個反應都是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幾種不同物質(zhì)的反應。它與化合反應不同,化合反應是幾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

      做練習二。

      回憶實驗室制氧氣的反應原理和主要操作,了解工業(yè)制氧氣的原理。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培養(yǎng)知識的遷移能力的思維能力。通過對比兩個反應,得出正確結(jié)論。

      理解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

      加深理解。

      明確本節(jié)知識內(nèi)容及要求。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4)

      獨立完成檢測題

      及時反饋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氧氣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

      2、觀察和描述木炭、硫、鐵絲等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3、了解氧氣與人類關(guān)系密切;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與描述物質(zhì)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學會從中歸納出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氧氣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及重要意義,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

      二、教學重點、

      氧氣的性質(zhì)與用途

      三、教學難點、

      掌握各種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氧氣的性質(zhì)

      1.化學性質(zhì)、

      (1)色、味、態(tài)、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降溫后,氧氣可以變?yōu)榈{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2)密度、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略大于空氣;

      (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于水

      問題、有什么事實可以證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生存的。

      2.化學性質(zhì)、

      實驗探究、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黑色固體)

      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文字表達式、

      碳(C)+氧氣(O2)點燃——→二氧化碳(CO2)

      在空氣中的燃燒情況、木炭紅熱,無煙、無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介紹鋁箔在氧氣中可以燃燒

      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鐵絲熔成小球,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文字表達式、

      鐵(Fe)+氧氣(O2)點燃——→四氧化三鐵(Fe3O4)

      注意事項、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zhì)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

      在空氣中加熱情況、持續(xù)加熱發(fā)紅,離火后變冷。

      (3)紅磷在氧氣中的燃燒(暗紅色固體)

      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

      文字表達式、

      磷(P)+氧氣(O2)點燃——→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氣中燃燒情況、黃白色火焰,放熱,有大量白煙

      (4)鎂帶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

      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文字表達式、鎂(Mg)+氧氣(O2)點燃——→氧化鎂(MgO)

      3、氧化反應和緩慢氧化

      (1)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發(fā)生的反應

      (2)緩慢氧化某些物質(zhì)在一些條件下,與氧氣發(fā)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成為緩慢氧化。如、動植物新陳代謝,金屬的銹蝕,食物的腐爛等等

      4、化合反應

      (二)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醫(y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

      介紹、

      (1)一般情況下,我們呼吸使用空氣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純氧氣對人體有害,吸入純氧氣會損害肺的上皮層。吸入100%的氧氣,只需幾天就會發(fā)生肺氧氣中毒。一般醫(yī)院中的氧氣只是大于40%;

      (2)用氦氣代替氮氣與氧氣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氣”。人造空氣用于代替空氣供深海潛水員呼吸。因為用空氣供潛水員呼吸時,在壓強較大的深海里,會有較多的氮氣溶解在潛水員的血液里,當潛水員從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氣將成為氣泡釋放出來,大量氣泡會阻塞微血管,引起病變。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氣體的方法。

      2、能夠根據(jù)反應物的性質(zhì)和反應條件來選擇制備氣體的實驗裝置與操作方法,會根據(jù)生成物的性質(zhì)選擇收集方法。

      3、學會邊實驗、邊討論、邊探究的方法,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在興趣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

      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及收集裝置的探討。

      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及儀器、裝置的探討。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酒精燈、大試管、鐵架臺(帶鐵夾)、導管(帶膠塞)、集氣瓶、水槽、棉花、高錳酸鉀、火柴、藥匙、紙槽、小木條

      五、教學過程

      (一)實驗室制法

      1、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a.實驗原理、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MnO4 K2MnO4 MnO2 O2

      b.實驗裝置

      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

      c.實驗步驟、

      a).查、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松開手后,導管口出現(xiàn)一段水柱。

      b).裝、按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藥匙或紙槽)。

      c).定、先下后上,從左到右的順序。

      d).點、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在反應物部位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后加熱。

      e).收、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或向上集氣法。

      f).離、移離導氣管。

      g).熄、熄滅酒精燈

      d.注意事項、

      a).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

      b).導氣管伸入發(fā)生裝置內(nèi)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產(chǎn)生的'氣體排出。

      c).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制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內(nèi)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

      e).實驗結(jié)束后,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

      2、雙氧水(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a.實驗原理、過氧化氫(H2O2)————→水(H2O)+氧氣(O2)

      b.注意事項、

      a).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b).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c).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guān)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xù)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d).裝藥品時,先裝固體后裝液體

      e).該裝置的優(yōu)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jié)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總結(jié):若固體(或固體+固體)加熱生成氣體,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

      若固體+液體常溫下制取氣體,選用雙氧水制取氧氣裝置。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但本身的化學性質(zhì)和質(zhì)量在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

      (二)工業(yè)制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1)具體過程

      (2)注意、該過程是化學變化

      六、板書設計

      課題3制取氧氣

      (一)實驗室制取氧氣

      過氧化氫水+氧氣加熱H2O2 H20 O2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MnO4催化劑K2MnO4 MnO2 O2

      (二)分解反應

      (三)工業(yè)制氧氣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檢測、

      1、在分析實驗室如何制取氧氣時,有下列幾種判斷。請你簡要分析正誤。如果正確,請說明理由;如果錯誤,請舉出一個否定它的實例。

      (1)必須選擇含氧元素的物質(zhì)作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須加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須使用催化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須用排水法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4

      一、實驗目的

      1.初步教學生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的裝配連接方法和氣密性的檢查;

      2.要求學生.學會實驗室制取的氣體的方法,會用排水法集氣法收集氣體;

      3.學習研究氧氣性質(zhì)的方法;

      二、教學器材的認識與清點

      1、儀器、大試管、單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導管、集氣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氣架)、鐵架臺(附鐵夾)、鑷子、酒精燈、火柴、木塊、棉花

      2、藥品;高錳酸鉀、木炭、細鐵絲、澄清石灰水

      三、實驗步驟

      如何制取氧氣的七步驟中注意事項中問題有學生回答。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雙手握住試管觀察玻璃管內(nèi)水柱變化;

      2、裝、將藥品高錳酸鉀用紙槽送入試管里,在試管口放小團棉花,裝好帶導管的橡皮塞;

      3、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處,試管口應(略傾斜);

      4、點、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先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后,再將火焰集中在藥品處由前往后加熱。

      5、收、當氣泡連續(xù)、均勻地冒出時,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收集氣體。(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采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氣體更純凈”。

      6、離、將導管移開水槽。

      7、熄、用酒精燈帽熄滅酒精燈。(注意、操作順序不能顛倒否則試管里吸入水試管破裂)以防止水槽水倒流熱的試管里面使試管炸裂。

      四、學習研究氧氣性質(zhì)的方法;

      收集兩瓶氣體、收集氣體時玻璃片粗糙的接觸瓶口。

      ①一瓶留有水做鐵絲燃燒實驗----提示學生回答

      ②觀察木炭復燃

      五、要提示藥品回收

      六、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清潔,完成實驗記錄單。

      嚴老師實驗課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實驗課的實驗步驟細節(jié)提示很到位,突出實驗教學的重難點;學生操作很積極但兩人配合的不是很好,有個別組實驗完成的好效果很高。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5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實驗室和工業(yè)上獲得氧氣的方法。

      2、通過本實驗操作過程,練習儀器的裝配、物質(zhì)的加熱、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收集氣體和檢驗氣體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氣的性質(zhì)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觀察能力。

      二、實驗用品、

      錐形瓶、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長頸漏斗、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集氣瓶、玻璃片、水槽、燃燒匙、棉花、高錳酸鉀、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木炭、鐵絲

      三、預習感知

      1、要獲得氧氣,你知道有什么方法?

      2、寫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兩種方法)

      3、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主要根據(jù)和來選擇。收集裝置根據(jù)來選擇。

      4、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5、給試管加熱時,有哪些不正確的操作會使試管炸裂?

      6、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將氧氣裝在集氣瓶中?

      7、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怎樣使收集到的氣體基本不含氮氣?

      8、如何檢驗氣體?

      四、教學過程

      (一)氧氣的獲得

      1、閱讀課本P36三、氧氣的獲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個問題、

      (1)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2)工業(yè)上獲得氧氣的原理依據(jù)

      方法步驟

      2、預習課本P36活動與探究,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明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幾個問題、

      方法、

      藥品、

      原理、

      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及儀器、

      步驟、

      收集方法及原因、

      驗滿方法、

      檢驗方法、

      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注意事項、

      ①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②加熱時要先預熱試管再集中在有藥品的部位加熱

      ③收集時,開始排出的.是空氣,不宜立即收集

      ④實驗完畢,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3、預習課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氣分別做木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填寫實驗

      反應物

      生成物

      化學反應表達式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木炭及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什么實驗現(xiàn)象?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

      ③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在集氣瓶低部鋪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④有哪些可能會使鐵絲不能燃燒?

      五、輕松課堂

      1、一瓶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A、向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觀察氣體的顏色

      C、聞氣體的氣味D、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瓶中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

      A、防止水倒吸入試管B、防止產(chǎn)生氧氣太快無法收集

      C、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帶入集氣瓶D、防止試管破裂

      3、、實驗室制取氧氣,主要有下面幾項操作、①當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可以收集;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③把導管移出水面;④把藥品裝入試管,并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熄滅酒精燈;⑥先均勻加熱,然后再固定在盛藥品的部分加熱。正確的操作程序是

      A、②④⑥①③⑤ B、④②⑥①⑤③

      C、④②⑥①③⑤ D、②④⑥①⑤③

      4、收集氧氣可用()

      A、排水法和向上排氣法B、排水法和向下排氣法

      C、向下排氣法D、都來可以

      5、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把和轉(zhuǎn)變成淀粉和其文字表達式為、

      6、工業(yè)上利用氧氣和氮氣的不同分離出氧氣。首先將空氣除塵凈化,然后在條件下,使空氣液化,接著控制溫度液態(tài)空氣,先跑出來,余下的是再儲存在淡藍色的鋼瓶里。

      六、回顧、

      1、與實驗前比較,你對氧氣的制取收集有哪些新認識?

      2、查閱資料,制取氧氣還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可在實驗室進行?

      3、可燃物(能燃燒的物質(zhì),如木炭、蠟燭等)在氧氣中燃燒和在空氣中燃燒哪個更劇烈?

      4、在一定的條件下,氧氣能與炭、鐵等發(fā)生反應,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如何?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求實、嚴謹?shù)膬?yōu)良的品質(zhì)。

      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了解空氣中的主要成份氧氣引入新課。

      【引言】化學上學習和研究一種物質(zhì),一般都是從化學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和用途三個方面著手。

      【板書】

      一、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zhì)?

      【學生回答】物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導學生看書】根據(jù)化學性質(zhì)的要求引導學生看書P11

      【歸納板書】1、通常狀況下:

      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不易溶于水。

      2、標準狀況下:

      密度為1.429克/升,(空氣密度1.293克/升)。

      3、加壓.降溫條件下:

      淡藍色液體、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投影】課堂練習

      1、液態(tài)氧為__色,由氣態(tài)氧變?yōu)橐簯B(tài)氧屬于___變化。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zhì)?

      【學生回答】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

      【板書】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

      1、碳的燃燒

      【實驗】【實驗1-2】【引導學生觀察】

      【歸納板書】現(xiàn)象:

      ①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點燃

      化學方程式 :C + O2 === CO2

      【板書】2. 硫的燃燒

      【實驗】【實驗1-3】

      【歸納板書】現(xiàn)象:

      ①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化學方程式:S + O2 ==== SO2

      【板書】3. 磷的燃燒

      【補充實驗】磷的燃燒

      【歸納板書】現(xiàn)象:

      ①,發(fā)出黃白色光;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4P + 5O2 ==== 2P2O5

      【板書】

      4.鐵絲的燃燒

      【實驗】【實驗1-4】

      【歸納板書】現(xiàn)象:①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放出熱量;

      點燃

      ③生成一種黒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問題討論】為什么要預先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或在集氣瓶底鋪一薄層細沙。

      【解釋】是為了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板書】5、銅.鋁也可以燃燒

      【板書】6、石蠟的燃燒

      【實驗】【實驗1-5】

      【歸納板書】現(xiàn)象:①發(fā)出白光;

      ②放出熱量;

      ③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點燃

      ④瓶壁上有水霧產(chǎn)生。

      化學方程式 :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

      【小結(jié)】

      【作業(yè)】P141.2

      【教學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及其反應的判斷和氧氣的用途。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種類的歸納,初步學會判斷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方法。

      德育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

      通過對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歸納,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

      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分析、歸納、認識反應的本質(zhì)。

      重點、難點:

      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及對反應基本類型的判斷。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氧氣的性質(zhì),初步了解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

      點燃

      【投影提問】寫出碳、硫、磷、鐵、石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

      點燃

      【學生板答】化學方程式:C + O2 === CO2

      點燃

      S + O2 ==== SO2

      點燃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板書】三、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1、化合反應:

      【歸納板書】Ⅰ、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

      Ⅱ、特點:多變一

      Ⅲ、表示方法:A+B→AB

      【投影】練習:

      1、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B )。

      A、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B、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

      C、堿式碳酸銅 加熱 氧化銅+水+二氧化碳

      D、鋅+稀硫酸 → 硫酸鋅+氫氣

      點燃

      2、下列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C )。

      A、C + O2 &

      shy;=== CO2

      點燃

      點燃

      B、S + O2 ==== SO2

      點燃

      C、2C2H2+5O2==2H2O+4CO2

      D、4P + 5O2 ==== 2P2O5

      【板書】2、氧化反應:

      物質(zhì)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稱為氧化反應。

      【討論】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嗎?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石蠟的燃燒。

      【板書】氧氣的鑒定

      【講解】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定.現(xiàn)象:木條重新燃燒

      【實驗】鑒別氧氣和空氣

      【板書】氧氣的用途

      【講解】 性質(zhì) 依賴決定 用途

      【投影】 醫(yī)療

      供給呼吸 登山、潛水

      航空

      氧氣的用途

      氣割、氣焊

      支持燃燒 煉鋼

      宇航

    【初三化學氧氣教學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氧氣》教案06-08

    氧氣教學反思04-16

    《氧氣》教學反思08-15

    制取氧氣教案03-12

    制取氧氣教學設計04-24

    氧氣的性質(zhì)教學反思08-15

    《氧氣的性質(zhì)》教學反思08-15

    性質(zhì)活潑的氧氣教學設計11-08

    制取氧氣教學說課稿11-30

    制取氧氣教學說課稿10-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