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教案

    時間:2024-08-06 09:11:27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亡羊補牢》教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亡羊補牢》教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亡羊補牢》教案范文(通用10篇)

      《亡羊補牢》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

      3、懂得應該聽取他人的勸告,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義

      教法學法:談話法、啟發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具學具:課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幸福回憶2分鐘。

      (學生主持) 生:大家好,今天的幸福回憶2分鐘由我來主持。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幸福話題為“幸福的課堂”。開學以來,在語文課上你感覺什么是最幸福的?(學生回答),大家說的也是我的幸福感受,在幸福的課堂上,讓我們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幫助。

      師:帶著美好的心情,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語文學習,好嗎?

      二、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學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盜鈴、自相矛盾……)

      2、看來同學們都是喜歡讀書的孩子!這些寓言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寓意深刻,你知道什么叫寓言嗎?寓言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蘊含一定的道理,給人以啟示,故事是人虛構的……)

      3、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師就和大家再來學習一則寓言。師板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后齊讀。)

      三、質疑課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這個詞語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嗎?(亡、牢)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生: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生:我是通過的方式理解這個字的,我是通過聯系課文的內容理解的……

      3 、請你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生:羊丟失了把羊圈修補好。)

      四、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說的真清楚,課前的預習很全面!首先,請大家聽課文的朗讀,邊聽邊注意生字詞的讀音。(課件播放)

      2、下面,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檢查字詞:(開火車讀)

      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

      多音字:圈 近義詞:街坊-鄰居

      4、強調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頭,所以和洞有關。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橫。

      “街坊”:你家有街坊嗎?街坊就是鄰居的意思。

      5、指導寫字。

      五、精讀課文,小組學習。

      字詞掌握的不錯,把字詞帶入故事中,每組選一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一下,亡羊補牢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5名學生讀課文)

      同學們概括的真清楚,講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組學習的方式,互相讀課文,依據自學提示的內容,展開小組討論。

      出示自學提示:(課件)

      1、齊讀1-4自然段,思考: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2、羊丟了之后,街坊和養羊人他們分別是如何表現的:

      (1)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2)街坊真誠的勸告,可養羊人什么表現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街坊的一番好意,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指名分角色朗讀。)

      3、養羊人不聽勸告的結果怎樣?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句式變換(一、二)

      4、第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5、討論交流。

      6、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六、體會寓意。

      1、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2、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3、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七、總結全文。

      1、故事我們已經讀懂了,那么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再把課文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師總結:

      是的,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能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并認真改正,還不算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板書:為時不晚)

      3、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先讀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蘊涵著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時,就可以按“理解題意—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這樣的方法學習。

      板書設計:

      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第一次丟羊 毫不在意

      第二次丟羊 后悔——修羊圈

      結 果 再也沒丟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亡羊補牢》教案 2

      設計理念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內容淺顯,寓意深刻,教學時應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品讀、實踐等教學活動,理解內容,感悟寓意,從而陶冶情操,培養健全的人格。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并能組詞、擴詞。

      2、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兩則寓言的意思,并從中受到啟發。

      3、有主動學習寓言的愿望。

      教學重點

      會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寓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動物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情景導入

      1、祖國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有語言精湛、意境優美的唐詩宋詞;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練的成語,還有約定俗成的俗語、諺語。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叫寓言。

      2、板書課題:寓言兩則。借助拼音讀課題。

      3、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道理的文學體裁,本節課我們學習《坐井觀天》。

      4、媒體出示:(小鳥飛來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師解說圖像。

      5、青蛙和小鳥見面了,它們說些什么,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聽聽吧。一邊看著書,一邊聽錄音。

      二、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

      3、小組交流: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識記生字。

      4、教師檢查識字情況:抽讀、正音、齊讀。

      5、指導書寫“此”、“渴”(可讓學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詞,并讀幾遍。

      三、熟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寓意

      1、釋題:坐井觀天。質疑:誰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樣?

      2、齊讀課文,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為什么事而爭論不休?

      3、小組討論:

      (1)青蛙和小鳥為什么事而爭論?

      (2)青蛙和小鳥各自認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

      4、匯報交流。

      5、媒體出示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對話。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讀,通過讀、議、評,體會句子的意思。

      6、你認為青蛙和小鳥誰對誰錯,為什么?

      7、實踐活動:用白紙卷成一個小筒,從筒的`一頭看天。交流體會,從而理解青蛙認識事物的局限性。

      8、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拓展練習

      1、分角色表演《坐井觀天》。

      2、引導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怎么想,怎么說?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學了這則寓言的感受。

      五、學法遷移,自主學習《亡羊補牢》

      1、小組讀課文,交流:你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讀不懂?

      2、全班齊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地方:討論、交流、理解。

      3、媒體出示句子:“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把反問句變為陳述句,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讀中感悟句子意思和養羊人的心情。

      4、鄰居和養羊人的看法誰對誰錯?為什么?

      5、抽讀、齊讀最后一段。討論:這一次養羊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變化,結果如何?理解:后悔,事后懊悔,趕快抓住時機,加快速度。你認為養羊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6、總結寓言:亡羊補牢。亡:丟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丟失了再修補羊圈。比喻:錯誤發生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為遲。

      六、拓展延伸

      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錯誤發生后,應該怎樣做。

      附:板書設計

      青蛙坐井觀天(眼界狹小)

      天井口般大(所見有限)

      亡羊補牢

      羊丟失了第一次不修羊圈,羊又丟了

      第二次趕緊修羊圈,羊再沒丟了

      比喻:錯誤發生了,及時糾正,還來得及。

      《亡羊補牢》教案 3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學安排,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以關鍵問題為切入點,生生討論、師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讀的魅力,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然后,教師創設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本課的寓意。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運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積累運用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 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2. 訓練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學過寓言嗎?(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這兩個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是我們二年級下學期學過的兩則寓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動畫片吧。(播放動畫片)大家剛剛看了有趣的動畫片,這個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亡羊補牢] 齊讀課題--《亡羊補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師:相信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么在字詞學習上, 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學生匯報自己預習所得,交流字的讀音,寫法。)

      老師這里也有幾個詞語,相信大家肯定會讀,誰愿意來讀給其他同學聽。

      寓言 羊圈 勸告 街坊 窟窿 結結實實 叼走 后悔

      (一位同學讀,別的同學聽,讀對,出示正確的.拼音,讀錯,糾正。最后齊讀詞語。)

      2.整體感知

      老師相信這些詞語同學們肯定都會讀了,那這些詞語回到了課文,你還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來讀一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請五位同學讀課文,適時糾正讀音。重點解決

      ①圈是多音字

      ②窟窿讀輕聲

      ③叼的最后一筆。

      3.語言訓練:

      師: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 《亡羊補牢》 講了一件什么事?

      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提示,第一次丟羊---第二次丟羊---最后---

      表揚能用簡潔語言概括的同學,對說得比較詳細的同學要加以引導)

      [師適機板書:第一次 不補 第二次 修補]

      三、讀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們已經知道養羊人一共丟了兩次羊,那讓我們回到課文去仔細讀讀文章,尋找他丟羊的原因。

      請大家默讀1-3自然段。說說第一次丟羊后,養羊人的表現。(出示課文1-3自然段,同學默讀)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你讀出了什么?(養羊人毫不在乎)

      養羊人有那么多人,只丟了一只羊,他當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卻著急了。他勸告他說---

      (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你能來當一當這個好心的鄰居嗎,來勸一勸這個養羊人。

      (請幾個同學讀,指導朗讀。分角色讀對話,注意語氣。)

      2.養羊人的滿不在乎,以致后來發生了什么事?讓我們學習課文4.5自然段,去那里尋找答案。

      女生齊讀4.5兩段,說說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狼又鉆進去,又丟了一只羊)

      3.為什么狼有第二次機會鉆進羊圈?

      (養羊人不聽勸告,不修補羊圈,狼才會再次進來。)最后。他后悔了,聽了鄰居的勸告,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4.養羊人還會丟第三次羊嗎?

      不會,他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討論:現在補牢遲嗎?

      [不遲,因為他的羊以后再也沒丟過。]

      5.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故事我們學完了,那誰可以解釋一下亡羊補牢的意思。羊丟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損失后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后再受損失。亡,丟;牢,羊圈。

      通過養羊人這個故事,你們知道了一個什么道理?

      (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給予提綱,講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講給別人聽呢?老師給大家一些幫助,自己先練習下。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只。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只

      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2.請幾位同學講述故事。

      五、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同步閱讀》中的《古代寓言兩則》。

      2.抄寫課文兩遍,并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 不 遲

      知

      第一次 不補 錯

      就

      第二次 修補 改

      《亡羊補牢》教案 4

      一、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 “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教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我們先學習《亡羊補牢》這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過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的過程

      4、 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增刪

      《亡羊補牢》教案 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

      教學時間:2課時 窟窿 —---------缺點 未為晚也

      板書預設: (1-4) 丟羊(兩次) 不聽勸 未為遲也

      亡羊補牢 未為晚矣

      (5) 明理 現在修還不晚——及時改 為時未晚

      為時不晚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導入,揭題:

      1、談話,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你們看,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說)

      對,像……這樣的小故事中蘊藏著一個大道理的故事,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

      2、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寓言故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寓”,上面一個寶蓋頭,再寫一個“曰”,第十畫是“丨”,齊讀課題。寓言兩則。解題(就是兩個寓言故事),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講道理”的意思。

      3、學法指導:同學們,還記得二年級時,你們是怎樣學習寓言的嗎?

      其實學習寓言故事 首先要把故事讀懂,然后讀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會聯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學習要點)

      出示:

      1、讀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聯系生活用一用

      好!這節課我們就按這方法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板書: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讀懂故事:

      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p34頁,按老師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讀懂

      出示讀書要求:讀懂故事:(a讀準字音、讀通課文;b讀懂題目的意思;c會說課文講了一件是什么事)

      1、生自由練讀

      2、反饋交流:

      指名分節讀課文。隨機重點正音:養圈(juàn)窟窿(后鼻音,輕聲)叼

      《亡羊補牢》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會認讀8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讓學生懂得做錯了事要認真改正,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教學重難點】

      1、認讀漢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背誦課后《背誦積累》。

      暢所欲言。講授新知

      1、板書課題, 理解題意:

      “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2、范讀課文,提出要求。

      3、解決漢字詞及難讀句:

      ⑴ 出示帶漢字的詞語。

      ⑵ 認讀漢字、組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⑴ 個別指導朗讀。

      ⑵ 反饋朗讀。

      5、細讀課文:

      ⑴ 第一自然段:指名讀,思考家里發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

      指名把這一段的內容講一講。

      ⑵ 第二、三自然段:鄰居是用什么樣的語氣勸他的?誰來讀一讀?

      他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讀第三段。

      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分角色朗讀這兩段。

      ⑶ 第四自然段:他不聽勸結果怎樣?

      ⑷ 第五自然段:指名讀

      他知道自己錯了馬上改正,還晚不晚?

      暢談他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  齊讀課題,暢所欲言。

      邊聽邊注意課文中的難讀詞句

      自由練讀、自薦讀、輪讀。

      自由練讀課文。

      輪讀課文、互相指正。

      自薦讀、暢所欲言。

      自薦發言。

      自薦讀。

      自薦讀。

      暢所欲言。

      同桌讀。

      暢所欲言,自薦回答。

      課堂小結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析本文寫作方法。

      師: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自由讀。

      暢所欲言。

      自薦回答。

      布置作業

      1、練習給漢字組3個詞,并選擇其中一個詞造句。

      2、練習講這篇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亡羊補牢》教案 7

      教學目標: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告”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 揭題解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亡羊補牢》。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 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 交流: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找出第一次發現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 板書:發現

      指導:讀準多音字“圈”,范寫“窿”提示第11筆,“叼”的最后一筆是什么?

      l找出第二次發現又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 板書:發現

      再次書寫“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 板書:趕快 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現…… 發現……趕快沒丟過……”

      三、體會寓意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現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如果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使勁地修補羊圈,這回街坊們在說什么?

      ( 如果…… 幸虧……)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告,繼續丟羊,聽了勸告,不再丟羊。可見,做錯了事聽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國策》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告”故事。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現楚王整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心,對楚王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辦法,連忙請莊辛出主意,莊辛說了很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2、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的意思

      聽了故事,你說楚王丟羊了嗎?那么莊辛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 “補牢”呢?——及時補救 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立即改正了錯誤,終于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1、一個小小故事的改變了楚王,改變了楚國的命運,可見這個故事多么有意義,你們愿意把它講下來嗎?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須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四、作業

      1、 抄寫生字

      2、 講故事

      教學設想與反思: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學習寓言的一個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對故事內容的學習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從而給學生一些做人的啟示。因此,教學中必須考慮寓言的特點以及學習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教學從解題入手梳理課文,從而避免了在內容上打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習字、讀文,拓展運用,這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課教學,以“勸”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深切的感悟,將學習文本與追本溯源,學習語言與生活運用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故事所告訴我們道理,并自覺地將它運用到生活中,最終根植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35分鐘來來去匆匆,還應留出時間讓學生又動筆寫字的事件。

      《亡羊補牢》教案 8

      【教學目標】

      1、講讀第二則寓言《亡羊補牢》,體會其中寓意:懂得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動畫課件或搜集兩則寓言的動畫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部分

      1、上一課講了《揠苗助長》,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

      2、《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你懂得一個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導入: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老師跟你們一樣在課前認真預習了這篇寓言,大概知道這寓言講的是什么內容,但是老師遇到了一個總想不通的'問題:這個養羊人(示意學生看插圖),他究竟是一個聰明人,還是一個糊涂人?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認真學習《亡羊補牢》這篇寓言,幫老師解決這個別問題……

      三、講讀悟理部分

      1、聽課文錄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內容(幻燈出示本課第一個問題:寓言先講了什么?接著講什么,最后結果怎樣?)──目的:培養學生“把一段話說清楚”。

      2、看學生表演的啞劇《亡羊補牢》。

      (過渡:聽了課文錄音,又看了啞劇,可能還有同學們還有不懂的地方,讓我們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們一道解決。)

      3、自學課文,通過“出問題考大家”的自學活動共同解難釋疑。

      課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丟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丟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計學生所提的總是如下:

      字詞方面:

      (1)從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義詞是什么?(以前)

      (2)羊圈(juàn)另外一個讀音組詞

      (3)窟;窿查字典(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幾畫)

      (4)街坊是什么意思?(鄰居)

      (5)與“叼”最相似的字哪個?(叨)

      內容理解方面:

      (1)羊為什么會被叼走?

      (2)街坊是怎樣勸他的?

      (3)養羊人怎樣回答的?

      (4)他的回答對嗎?(注意:這個問題不必多講,留下懸念后面解決)

      第二部分,學生可能提的問題有:

      字詞方面:

      (1)后悔是什么意思?

      (2)勸告意思或近義詞?

      (3)從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個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4)“從此”造句。

      內容理解方面:

      (1)羊為什么又少了一只?

      (2)少了第二只羊后養羊人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3)到回第一部分的那個問題(第4小題)接:他對街坊的回答對嗎?(展開討論)

      老師引導疏通,讓學生懂得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幫助學生悟出“亡羊補牢”的道理: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師生齊歸納,并板書)

      5、到回老師上課前所提的問題:

      他是聰明人還是糊涂人?(學生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

      (1)糊涂人──因為他丟了一只羊又丟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為那個破窟窿,他沒有去修,真糊涂!

      (2)聰明人──雖然丟了兩只羊,但畢竟他知錯了,還能及時改正,羊再沒丟過,他知道“亡羊補牢”的道理,他應該是聰明人!

      教師引導:甭管他是糊涂人還是聰明人,總之,他的“亡羊補牢”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你們同意我的意見嗎?(學生一定齊聲回答:對,同意。)

      四、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請你舉舉例子

      正面:亡羊補牢。

      反面:亡羊不補。

      五、教師再次簡短小結

      六、課外作業

      1、背誦《亡羊補牢》并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2、小練筆:請你用自己的簡短的一段話寫寫《亡羊補牢》這個故事。

      3、準備開一個故事會,把你們收集的寓言故事講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羊 不及時補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 后悔

      補 現在修還不晚

      牢 從此沒丟過

      《亡羊補牢》教案 9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 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體會寓意,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 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2. 訓練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提問學生是否學過寓言故事,并列舉幾個例子(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

      介紹寓言故事的特點,即小故事蘊含大道理課題。,

      播放《亡羊補牢》的動畫片或簡短板書介紹,引出:亡羊補牢,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檢查預習:

      學生匯報預習所得,交流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學生齊讀或個別讀,糾正發音。

      2. 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并請幾位學生分段讀課文,適時糾正讀音。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 學習第1-3自然段:

      默讀1-3自然段,找出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的表現和街坊的勸告。

      分角色朗讀養羊人和街坊的對話,注意語氣。

      討論:養羊人為什么不聽勸告?他的態度如何?

      2. 學習第4、5自然段:

      女生齊讀4、5自然段,找出第二次丟羊的`原因和養羊人的反應。

      討論:為什么狼有第二次機會鉆進羊圈?養羊人后悔了嗎?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現在修還不晚”的含義,體會養羊人的心理變化。

      四、揭示寓意,總結擴展

      1. 討論:從養羊人的經歷中,你吸取了什么教訓?

      2. 解釋“亡羊補牢”的意思,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3.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有沒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以及自己是如何解決的。

      五、布置作業

      1. 抄寫生字詞,背誦課文。

      2. 課外閱讀《同步閱讀》中的相關寓言故事。

      《亡羊補牢》教案 10

      教學目標:

      1. 會讀課文中的生字詞,注意多音字和易錯字。

      2. 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 理解“亡羊補牢”的寓意,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其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解釋“寓言”的意思,回顧學過的`寓言故事。

      2. 揭示課題《亡羊補牢》,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 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找出寫“亡羊”和“補牢”的句子。

      2. 交流:課文講牧羊人丟了幾次羊?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丟的?

      3. 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并板書關鍵詞。

      三、體會寓意

      1. 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找出牧羊人第一次丟羊后鄰居的勸告,理解“勸”和“說”的區別。

      練讀對話,體會人物心理。

      討論:如果牧羊人第一次就聽勸告,結果會怎樣?

      2. 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講述《戰國策》中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的意思。

      討論:楚王和牧羊人的經歷有什么相似之處?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3. 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亡羊補牢》的故事,注意語言的連貫性和生動性。

      討論: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

      四、作業布置

      1. 抄寫生字詞,并嘗試用這些詞語造句。

      2. 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亡羊補牢”寓意的理解,并聯系實際生活舉例說明。

    【《亡羊補牢》教案】相關文章:

    亡羊補牢教案10-10

    《亡羊補牢》的教案04-17

    《亡羊補牢》教案優秀05-25

    小學《亡羊補牢》教案10-27

    《亡羊補牢》教案15篇05-26

    《亡羊補牢》教案模板(精選6篇)09-04

    小學語文《亡羊補牢》教案設計08-25

    小學語文《亡羊補牢》的教案(精選11篇)05-13

    小學語文教資《亡羊補牢》教案范文08-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日韩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最新国产Av最新国产在钱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