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3-02-03 09:52:28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班音樂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小班音樂教案匯總5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并愿意用動作表達冬天不怕冷。

      2.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冬天不怕冷的積極情緒。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鋼琴。

      2.歌詞相對應的圖譜一套。

      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談話導入。

      (適當地加強運動量,讓幼兒感到身體暖和。鼓勵不怕冷、認真做動作的幼兒)

      師:“小朋友,現在是冬天了,你們覺得冷不冷呢?”

      幼:“冷。”

      師:“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暖和呢?”

      幼:……

      二、教師介紹歌曲(教師朗誦歌詞一遍)。

      師:“有一群小朋友告訴老師鍛煉能讓身體變暖和,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么鍛煉的。”(教師朗誦歌詞一遍)

      師:“北風呼呼,雪花飄飄,小朋友是怎么鍛煉的'?”

      幼:“小手搓搓、小腳跺跺、小球拍拍。”

      師:“小朋友真棒,老師覺得這兒歌不好玩,我想把它變成一首歌曲。”

      三、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聽老師來唱唱吧。”

      四、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學這首歌啊?”

      幼:“想。”

      師:“那小朋友再來聽老師來唱一遍吧。”

      2.跟著歌曲節奏一起拍手朗誦歌詞。

      師:“我們來跟著歌曲節奏一起拍手朗誦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

      師:“我們來加上動作,來唱唱這首歌吧。”

      五、鼓勵幼兒完整地邊唱邊跟著音樂做模仿動作。

      師:“我們加上動作再來一遍吧!”

      活動反思與建議: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先看老師做鍛煉身體的動作,讓幼兒說一說;再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從中滲透歌詞內容;最后學唱歌曲。但是幼兒興趣點只關注了,如何去學動作,在學唱過程中,有點冷場。在下環節教師運用聽、問答、念、唱,改變了學的方式,更能激發幼兒學的愿望,將歌曲一步一步的滲透到活動當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并學唱歌曲。

      小百科:如果一個物體的溫度比較低,那么這個物體就是冷的。溫度越低,則越冷。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并學會一問一答地接唱歌曲。

      2、通過游戲創編簡單歌詞并演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

      進場音樂《手指家庭》;手指娃娃手套;各種小動物胸飾;地墊。

      三、活動過程。

      (一)進場。

      放進場音樂《手指家庭》幼兒與教師做動作走進教室圍坐地墊上。

      (二)發聲練習。

      用歌曲1115665—33221—來問候幼兒,幼兒用歌聲回答。

      (三)用“手指娃娃手套”介紹小客人,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戴上“手指娃娃手套”分別用各種角色的聲音來介紹五根手指的名稱,為歌詞做鋪墊。

      (四)引出歌曲《大拇哥》。

      天手指娃娃還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兒呢,名字叫《大拇指》。

      教師跟著鋼琴范唱歌曲,教師一邊范唱歌曲一邊出示相應的手指娃娃。

      (五)幼兒與教師唱歌曲。

      1、今天趙老師找不到我的`“五根手指娃娃”了,小朋友們,你們和我一起唱把它們一個一個找出來好嗎?

      2、分別唱五根手指,唱到“我在這里”時,教師出示手指娃娃,表示已經找到了。

      3、當小動物來演唱歌曲。教師可請幼兒幼兒自由選擇當什么小動物,當老師唱到哪個或哪些小動物時,這些小動物就起立歌聲回答,“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4、教師唱幼兒名字,幼兒接唱歌曲。老師用歌曲唱到哪位小朋友的名字,哪位小朋友就接唱歌曲。

      (六)游戲《找朋友》。

      請全體幼兒起立圍成一個大圓圈,圓圈中間有個小舞臺,教師示范:站在小舞臺上去找朋友,如:把歌詞中的大拇指改成想找朋友的名字來唱并要求幼兒做動作,唱到名字的小朋友唱歌做著動作回答他并與他拉手交換位置,再由他演唱傳給下一個小朋友。

      (七)結束。

      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我的“五個手指寶寶”又不知道去哪玩了找不到它們了,小朋友們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再唱歌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跟著鋼琴一起唱著歌曲走出。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學習與同伴的協調表演。

      2,學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體驗創作及合作表演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娃娃家相關教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喜歡玩娃娃家嗎?娃娃家里面有誰呢?你們在玩娃娃家的時候都干些什么呢?

      2,觀看情境表演并欣賞歌曲。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和聽一聽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 熟悉學習歌曲。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的琴聲,一邊聽兩個小朋友的范唱,并跟著他們一起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扮家家》。

      4,分組表演。

      師:請小朋友找個小伙伴兩人為一組來進行演唱表演。

      5,結束。

      活動反思:

      《綱要》提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樂意與人交往,學習合作與分享。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如:日常用具、交通工具、甚至是人體內輕微的聲音,我們都可以讓幼兒通過樂器來表現,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故事情節中角色的情緒變化來配上相應的樂器。如:故事《老鷹捉小雞》,以“老鷹捉小雞”為故事情節,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樂器,來探索發現故事中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如:小雞出殼時的聲音;小雞被老鷹捉住時的哭聲;母雞與小雞啄米聲、笑聲;老鷹飛來時的沉重情緒變化,等等都可以配上相應的樂器。

      隨著幼兒擺弄操作樂器的熟練程度以及對不同樂器聲音的聽辯力的提高,我組織幼兒進行類似“樂器故事”這樣的活動。從一開始探索“天氣變化時的聲音”到現在探索“故事中的各種聲音或是角色的情緒變化”,我發現,小朋友們參與的積極性是相當高的,因為這樣的活動“自由度”比較高,活動過程中,常常通過幼兒討論或是協商、合作等方式進行,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同時結合活動還能發展幼兒的探索、表現、創造、想象、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今天再次進行這樣的活動,一方面是進一步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則是讓幼兒繼續探索和發現活動中存在著的更多的學問和奧秘。

      音樂活動

      目標:

      1.能創造性的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情節。

      2.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培養幼兒合作及協商、探索和創造、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3.復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鞏固歌曲中出現的輪唱及合唱的指揮和演奏方法。

      重點與難點:

      能創造性的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老鷹捉小雞的圖片6張,各種樂器若干,十五音琴若干。;

      流程:

      復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樂器故事《老鷹捉小雞》--游戲《大灰狼和小白兔》

      過程:

      (一)復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

      1.幼兒集體邊唱一個音,邊拍一下手。

      老師:池塘邊有許多青蛙在說悄悄話呢,我們拍拍手,唱著音寶寶把他們請出來,好嗎?

      2.幼兒演唱歌詞一遍。

      要求:老青蛙和小青蛙可高興了,我們把他們高興的樣子唱出來。

      3.分角色演唱。

      1)一半幼兒做老青蛙,一半幼兒做小青蛙,請兩位小朋友做指揮。

      (提醒:老青蛙說悄悄話時小青蛙不唱,而要仔細地聽。小青蛙說話時老青蛙仔細地聽。一起說悄悄話時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節奏。即:提醒幼兒輪唱、合唱時注意看好指揮的動作)

      2)評價幼兒的演唱及指揮的指揮動作后,換角色,換指揮繼續演唱。

      4.演奏:

      1)幼兒選擇喜歡的角色,在十五音琴上演奏旋律。

      2)評價幼兒演奏的情況,特別針對幼兒輪奏及合奏進行評價。

      (二)樂器故事《老鷹捉小雞》

      1.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圖片,上次我們看過了老鷹捉小雞的圖片,小朋友們還看著圖片編了好聽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2.找聲音:

      1)今天老師想請你們找找故事中可能會出現哪些聲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示?

      2)你為什么要用這個樂器來表示?(引導幼兒根據不同樂器的音色來選擇)

      3.幼兒分組討論操作

      1)幼兒分成五組,自由討論、協商,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選擇的樂器。

      2)教師巡回指導,適時參與幼兒的討論,對幼兒樂器與角色的選擇的了解和幫助。

      4.表演:

      請一到兩組幼兒上前進行表演,其他幼兒評價。對于評價中發現的問題,引導幼兒討論自己解決。

      (三)游戲《大灰狼和小白兔》

      幼兒跟著老師鋼琴上彈的旋律的變化或是老師邊彈琴邊講述的內容,來創造不同的動作進行表現。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嘗試根據音樂形象的變化進行游戲,體驗遵守規則、共同體驗游戲的快樂。

      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電子琴、“喜洋洋與灰太狼”中主要動物明星胸飾。

      2、情景布置:草叢、大樹、房子等可供幼兒躲藏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裝扮角色,介紹自己,引起游戲興趣。

      幼兒自選胸飾,裝扮“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的各種角色,跟著xx|xxx|的音樂節奏介紹自己。

      教師主要關注:孩子是否能自己跟著音樂節奏大聲地介紹自己。

      (二)聽辨音樂,進行游戲,體驗遵守規則,共同游戲的快樂。

      1、第一遍游戲:復習游戲,回憶玩法與規則。

      教師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聽辨兩段不同的音樂形象進行游戲。

      2、第二遍游戲:嘗試根據音樂形象的變化進行游戲。

      教師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聽辨出音樂的`變化進行游戲。

      3、第三遍游戲:鼓勵交換角色,進行游戲,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教師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根據新角色聽辨音樂做游戲以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情況。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能夠抓住當前流行的元素發揮自己的想象開展活動,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設計出有新意的活動,是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活動的參與度大幅度上升。活動的教學形式較為開放,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也顯得師生間的關系無比的親近和諧,活動氛圍營造的很具有親和力。在活動中采用新穎的教法讓教學活動時刻保持新鮮和活力,使幼兒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德和諧統一。

      從現場的效果來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沒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說話聲音效果會更好。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1-02

    音樂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樂教案01-08

    小班音樂教案07-27

    小班音樂教案03-08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春天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蘋果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春天》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森林音樂會》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活動:音樂室08-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