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12-25 15:09:5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錦集7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拇指媽媽放假了》是一節非常有趣的活動,但教材的內容設計的比較少,我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用,對其進行了重新。大班的孩子正是鍛煉手指發展協調能力的時候,她們對操作活動充滿了興趣,競賽類游戲更是她們喜歡的活動。這節活動主要通過他們感興趣的闖關游戲感受手指相互合作的作用。本意是通過利用四指和五指分別闖關,體驗大拇指“放假”后闖關的不易。通過情感教育,有初步愛惜雙手的愿望。這節活動不僅僅是以游戲收場,還設計了一張闖關記錄單,把幼兒兩次的闖關結果直觀地反映在記錄單。結果的對比性更強烈。而且通過講述記錄單的結果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實驗活動,探索手指的作用。

      2、能報告“大拇指放假了”的實驗結果。

      3、鼓勵幼兒勇于參與挑戰,大膽驗證自己的猜測

      4、有初步愛惜雙手的愿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糖果、木珠、盤子、各種豆子、花生、印泥、毛線、手絹、空瓶子、毛巾、記錄單、展覽板。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游戲。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感受手指游戲帶來的快樂及手指的作用。

      2、提問:我們的除了能玩游戲還能做什么呢?(幼兒自由交流討論)

      二、進行小手闖關游戲

      1、出示記錄單,幼兒猜測實驗結果

      提問:

     、傩∈株J關游戲有幾關?有哪些游戲?讓我們做什么?

      ②兩張記錄單有什么不一樣?

     、勰銈冋J為兩次闖關哪次速度快。(幼兒自由選擇)

      2、幼兒進行第一次闖關游戲,闖過一關貼一個過關標記。

      3、教師隨機指導幼兒,適時給與幫助。

      4、幼兒闖關結束后提問:

     、傩∨笥褌儯銈兌缄J關成功了嗎?

     、谀銈兌缄J了幾關?你都是怎么做的?

     。嚎磥碓趲赘割^的合作下你們很快就闖關成功了,你們真能干。

      三、進行第二次闖關游戲

      1、師:小朋友們剛才的闖關游戲都完成的太輕松,看來啊是難不倒你們,好,老師給你們出一個更難的任務。現在把大拇指收起來,看看還能闖幾關?記住闖關的時候不能用到大拇指。

      2、開始第二次闖關游戲,闖過一關貼一個過關標記。

      3、教師隨機指導幼兒,適時給與幫助。

      4、闖關結束后提問:

      ①小朋友們闖關成功了嗎?闖了幾關?

      ②你們是怎樣做到的?

      四、游戲

      1、請幼兒對比兩次闖關記錄。

      提問:

      A.兩次闖關有什么不一樣?你們認為那次闖關更容易?

      B.那光用拇指或者光用四指能不能做好事情?

      師:對,小朋友們要手指配合起來才能發揮手的作用。

      五、情感教育

      1、觀看殘疾人的小故事,教育幼兒要愛惜我們的雙手。

      2、

      師:小朋友們,我們做很多事情都離不開我們的雙手。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因為疾病、意外事故而失去了雙手,這些人沒有害怕,經過鍛煉也能正常工作。所以我們就更應該愛惜我們的雙手。

      六、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到各區角進行小手真能干的游戲

      活動

      “拇指媽媽放假了”是一節非常有趣的探索活動,教師巧妙地運用闖關游戲,激發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為幼兒設計的記錄單不僅為幼兒進行兩次操作對比了有力的保證,還讓幼兒知道了做記錄是進行經驗的好方法。通過猜想----實際操作----驗證結果等,鼓勵、支持幼兒主動參加科學小實驗,喜歡猜想與動手操作嘗試;顒又薪處煘橛變毫艘粋自由探索,自主學習的環境,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探究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養成細心、專心、耐心、堅持、不怕困難等品質。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給幼兒了豐富和自由的語言環境和活動場地,小手闖關的游戲形式也激發了幼兒極高的參與性。通過兩次分別利用大拇指闖關和不利用大拇指闖關的活動,體驗闖關的不同感受。從而探索雙手的作用。兩次的闖關活動分別準備了不同的記錄單,通過記錄單的形式記錄幼兒的操作結果,通過對比講述記錄單,更直觀地體現兩次闖關的不同。從而得出結論,有雙手做事情是更方便的,體驗雙手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幼兒愛護雙手的初步愿望;顒拥恼^過程都是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交流,梳理活動結果。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觀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豐富詞匯: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3、產生喜歡兔子、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1只,白菜、胡蘿卜若干,幾種不同顏色的小兔圖片。

      活動過程:

      1、激發觀察的興趣。以小客人來做客的形式引出小兔。

      師:今天,我們歡迎小兔子到我們這里做客!

      2、觀察兔子。大膽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師:你們喜歡兔子嗎?小兔是什么樣子的?

      邊觀察邊引導幼兒:兔子的頭上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樣的?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樣的?(三瓣唇、嘴巴長胡須)兔子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身上的毛是什么顏色的?摸摸看,感覺怎樣?(毛茸茸)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兔子?(出示圖片)

     。2)師:看看兔子是怎樣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師生共同小結兔子的外形特征。

      3、喂小兔。

     。1)幼兒選擇白菜、胡蘿卜等,給兔子喂食。

     。2)師:看看兔子愛吃什么?吃東西時嘴巴是怎樣動的?

      4、以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嘗試運用5以內的加減運算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一個“錢包“,內裝5以內的數字卡片或圓點卡片。

      2、給角色游戲中商店的各種物品分別標上1~5元的價格。

      3、準備學習包。

      活動指導:

      1、引導幼兒在超市、餐廳、理發店、咖啡店等角色游戲中,感受加減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指導幼兒用“錢”進行購物、乘車等,啟發幼兒在買賣的過程中學習使用“錢”,遇到問題后懂得用加、減等數學方法解決。

      2、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在多次探究驗證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殼的凹面與凸面時出現的不同現象,發現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細觀察,會與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小雞出殼》掛圖;

      2、雞蛋殼、削好的鉛筆、針筒、裝水的盆、托盤、積木、紙板若干;

      3、記錄表。

      活動過程

     。ㄒ唬┮怨适"小雞出殼"引發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雞姐姐和雞妹妹吵個不停,你們來評評理,到底是誰先啄破了蛋殼?"

     。ǘ┑谝淮翁剿鳎捍岭u蛋殼的凸面與凹面,哪個更容易破?

      1、與幼兒共同設計實驗方法:

      提問:我們來做個實驗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較出誰先啄破蛋殼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東西比較像小雞的尖嘴巴?

      2、幼兒用鉛筆模擬小雞的尖嘴巴,做自由落體,分別戳蛋殼的凸面、凹面,并記錄探究的結果。教師關注幼兒探究的過程與困難,鼓勵幼兒多次嘗試驗證。

      3、結合幼兒記錄表,交流分享。

      師:"小朋友們都發現蛋殼的凹面比較容易戳破,蛋殼的凸面要花較大的力才能戳破。"

     。ㄈ┑诙翁剿鳎簽槭裁吹皻さ耐姑娌蝗菀状疗?

      1、設置疑問:雞姐姐不服氣,我也用了同樣的`力氣,為什么啄不破蛋殼呢?我用的力氣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師出示針管,介紹操作的方法。

      3、幼兒實驗,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流下的情況。

      4、交流分享探究的結果。

      師:針管里的水落在蛋殼凸面時就散開了,就像鉛筆戳在蛋殼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殼不容易破;當水落在蛋殼的凹面時,會集中在蛋殼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殼的中心,蛋殼就容易破。

     。ㄋ模┑谌翁剿鳎汗皹虺休d的重量更大嗎?

      1、教師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

      幼兒兩兩合作,分別用紙板搭兩座"橋"(一座平面橋、一座拱橋),然后輕輕地往上面擺放積木,比一比哪座橋承載的積木更多,并以小組記錄的方式記錄結果。

      2、幼兒操作探究,教師引導幼兒更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結果。

      3、結合記錄表分享交流:

      "哪座橋承受的積木多?""有不同意見的嗎?"

      (五)引發問題,拓展活動。

      師:"拱形的力氣更大嗎?在我們的生活里,人們在哪些地方運用到了拱形,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帶到班上和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體驗手影游戲的愉悅情緒;

      2、動手探索影子形成的科學現象,初步了解影子在民間藝術中的運用;

      3、大膽發揮想象,創造有趣的影子。

      活動準備:

      1、 臺燈、手電筒、應急燈若干 布3-4塊

      2、 手影及鏤空圖片、樹干、書本等若干,

      3、 音樂片段

      活動過程:

      1、以教師自編的手影故事引題

      2、與幼兒共同討論手影形成的科學原理

      a、 剛才故事里的小動物是怎么變出來的?(小動物是手的影子變出來的)

      b、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教師小結:影子的形成是東西擋住了光就形成影子,如果我們把燈關了,看看還有沒有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需要光的幫助。

      3、自由探索,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嘗試手影游戲

      a、提供各種工具及圖片,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影子游戲

      b、邊玩邊交流探索發現影子的科學想象

      4、集中幼兒共同討論,交流總結

      a、你發現了什么?

      b、你還在什么地方發現影子(借助圖片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5、播放《皮影戲》片段,欣賞影子在民間藝術中的運用,加深對影子的了解

      師:我們的民間藝人根據影子的現象發明了皮影戲,讓我們一起欣賞吧!

      6、與幼兒共同跟著音樂表演影子,結束游戲

      活動延伸:

      1、剪畫影子,表演影子

      2、制作并表演皮影戲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尋石、觀石、玩石等活動,激發幼兒了解石頭的興趣,并在探究中發現各種石頭的特點。

      2、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有關石頭的照片、圖片、錄像資料,各種石頭、石制品、石工藝品、石飾品等。

      活動過程

      1、看一看我收集的石頭。

      (1)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石頭,有的很珍貴。

      (2)石頭的顏色有各種各樣。

      (3)石頭的花紋也都不一樣。

      (4)石頭的形狀很多,這是鵝卵石,是圓圓的、扁扁的。

      (5)有的石頭表面光滑,有的粗糙。

      2、石頭的用途有哪些?

      (1)一般的巖石、鵝卵石、大理石、花崗巖可用于鋪路、造橋、蓋房子等。

      (2)玉石、紅藍寶石、鉆石是較為名貴的石頭,可以制作裝飾品。

      (3)本地盛產的名石――壽山石,特別名貴,可做成工藝品。

      3、試一試。

      (1)把石頭、木塊、塑料、泥塊、混凝土、土塊等放人水中,會發現什么。

      ①木塊、塑料都漂浮在水上。

      ②石頭、泥塊沉人水底。

     、凼^不論大小都會沉入水中。

      (2)用鐵錘敲打石塊、木塊、塑料、鐵塊,觀察敲打時會有什么現象產生。

     、勹F錘敲打石塊后看到一丁點火花。

     、谟描F錘敲打木塊、塑料、鐵塊沒有火花。

      (3)用石塊敲打鐵釘、木板、核桃、土塊會有什么現象產生。

     、偈^很硬,不會碎,不會變形。

     、诤颂、土塊被石塊敲打后都碎了。

      4、制作石藝。

      由一塊形狀特異的石頭想到了什么?運用輔助材料做出更多的東西。

      (1)單塊石頭彩繪。

      (2)多塊石頭組合彩繪。

      (3巧妙運用粘合劑彩繪。

      (4)各種石頭組合,搭建園林小景。

      展示幼兒的作品。

      幼兒自我介紹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稱。

      拓展思路

      1.在探究石頭的特征活動中,還可以把石頭與蔬菜、魚同時放在火上燒,觀察現象,感知石頭不能生長也沒有死亡。

      2.可以帶幼兒外出參觀,把未受破壞的自然景觀與受到亂開采石料而破壞的景觀進行對比,再通過觀看一些有關災害性報道、錄像、資料片,讓幼兒感知和了解石頭對人類的作用。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與同伴進行討論、操作和記錄,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在嘗試與操作中感知壓縮可以減少物體所占空間,探索擺放方式和壓縮程度的不同對所占空間的影響。

      3、發現“壓縮”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有良好的環境意識和行為。

      活動準備:

      1、回收箱3個;大籃子3個;鋁罐若干;記錄表一份、0-9數字卡若干。

      2、課件:環保壓縮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知材料,引發興趣

      1、師提問:小朋友,我們今天帶來了什么?(易拉罐)

      對啊,易拉罐我們用完了,不需要它們的時候,我們是怎么處理它們的呢?(送到回收箱)

      二、實驗操作并記錄結果,驗證猜想,感知物體壓縮程度和擺放方式的不同,可以減少空間的使用,節省空間。

      (一)體驗空間使用與罐子數量的關系

      1、提出實驗要求:“請小朋友合作把易拉罐放進回收箱里并把數量記錄下來!保ㄓ變翰僮鞑⒂涗泴嶒灲Y果)

      2、討論和分享:為什么同樣大的箱子放進去的易拉罐卻不一樣多呢?

      3、教師小結:因為擺放整齊了,空隙小了,空間用得也少了,放的罐子就多了。

     。ǘw驗通過壓縮,可以節省空間,進一步體驗使用空間與罐子數量的關系。

      1、實驗驗證:怎樣才能讓箱子放進去更多的易拉罐呢?幼兒實驗并記錄。

      2、觀察、討論和分享:

     。1)我們用了壓縮的方法,易拉罐放進去的數量與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同組縱向比較)

     。2)為什么我們用同樣的壓縮方法,裝進去的罐子數量不一樣呢?(異組橫向比較,討論發現壓縮程度問題)

      3、教師小結:因為壓縮的程度不一樣,所以裝進去的易拉罐的數量會不一樣。

      三、生成經驗,啟發聯想,遷移和擴展

      1、觀看課件《環保壓縮》。討論:壓縮有什么好處?(節省空間,保護環境)

      2、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垃圾?萌發幼兒的環境意識。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科學活動教案12-21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