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扁的沙子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4 19:19:05 教案 我要投稿

    被壓扁的沙子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被壓扁的沙子初二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被壓扁的沙子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把握本文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

      本文說明其觀點的行文順序及語言特點

      (二)能力目標:

      善于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合乎邏輯的分析、探索

      2、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文章所說明的事理,領會文章的說明順序

      2、品味本文語言嚴密準確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被公認為當今美國科幻小說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寫的一篇說明性文章《被壓扁的沙子》

      文章的題目通常對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題目《被壓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會寫些什么呢?大概會介紹類似沙子為什么被壓扁,或者被壓扁的沙子是什么樣的之類的問題吧

      本文到底介紹什么科學知識,我們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入阿西莫夫書寫的科學世界吧!

      (二)據言知意你從文中知道了什么?

      請同學們瀏覽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示了什么科學奧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

      在品析之前解決字詞知識

      1、文章是介紹沙子的知識嗎?(有關恐龍滅絕的原因,原來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龍)

      2、題目是《被壓扁的沙子》,內容卻恐龍滅絕的原因,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偏離主題了?我們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會不會更好?

      本文題目不但沒有離題,還能提示讀者,恐龍滅絕的“撞擊說”所以產生,與被壓扁的沙子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題形象性強,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

      3、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學術界有爭議的`問題,因而產生兩種學說“撞擊說”“火山說”在探究恐龍滅絕的原因時,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他的觀點以什么為依據,又是怎樣推論出來的?

      請仔細閱讀,圈點勾畫找出文中關鍵語句,思考作者得出結論的過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個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語句,在閱讀中畫出這樣的內容可以幫助你提煉文章主要信息,快速準確的掌握文章主要內容所以說,圈點勾畫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組討論,與周圍同學分享你的閱讀信息,并交流觀點,讓同學明白得出結論的原因及過程[請幾名同學展示]

      作者運用嚴謹的思維方法,層層剖析了恐龍滅絕的原因(邊總結邊板書):

      作者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為依據,層次清楚地說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

      說明順序: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研成果→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指按照人們思維發展的順序,進行合理的推論而得出科學結論的思維過程,寫作有關科學知識的文章是通常會采用這種符合思維順序的方法作為行文思路,這就使邏輯順序與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共同成為說明文的三大說明順序

      (三)順意品言

      同學們對邏輯順序有了基本認識,可是將深奧的事理由淺入深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一方面需要縝密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還要借助語言這個有效的交流工具準確嚴密是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語言特點也是我們閱讀文章的一項基本能力

      1、請看大屏幕上的這兩句話:

      (1)這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2)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兩句話有什么不同?有“也許”跟沒有“也許”,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點撥:“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使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是導致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是客觀事實,還是根據現象推出的結論?是科學家根據科學現象進行科學推測得出結論如果去掉“也許”,句子意思就成了一個科學的判斷,與客觀事實不符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去掉“也許”,句意過于絕對化,與客觀事實不符)

      雖然只是一個詞的應用,卻足以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和嚴密的特點了

      2、請看這兩句話:

      (1)如果在8500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沙子

      (2)如果在大約10000C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左右,它將變為普通沙子

      像(2)一樣,把表示溫度和時間的詞換成不確定的大約數字,行不行?

      (不行因為斯石英變為普通沙子的溫度和時間是推測出來的,還是經過科學驗證的客觀事實?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使用數字必須采用經過科學驗證后確定的數字,數字的運用同樣可以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3、(學以致用)你在文中還能找出與前兩個事例相似、能夠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的句子嗎?嘗試分析這些句子

      4、小結:通過《被壓扁的沙子》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親密接觸了阿西莫夫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他用縝密的邏輯順序、準確嚴密的語言,使我們明白了恐龍滅絕的原因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再次遇到類似文章時,能夠學以致用

      (四)悟意會言能力嘗試

      阿西莫夫除了這篇文章提到恐龍滅絕的問題,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龍無處不在》也與恐龍滅絕有關,《恐龍無處不在》跟《被壓扁的沙子》有什么異同點?

      請大家閱讀《恐龍無處不在》,就兩文異同點互相交流(若時間充足,請大家齊讀《恐龍無處不在》的第一句話,提示他們:生活中一些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存在著內在聯系,只要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你肯定會有獨到的發現)

      (五)布置作業:

      尋找《恐龍無處不在》與《被壓扁的沙子》有什么不同,結合課文做具體分析(可以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科學結論等多角度進行分析)

    【被壓扁的沙子初二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被壓扁的沙子》教案設計08-26

    《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02-19

    被壓扁的沙子閱讀答案04-22

    被壓扁的沙子教學反思06-14

    《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11-17

    關于《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02-03

    被壓扁的沙子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05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四單元作文:《被壓扁的沙子》讀后感-150字05-08

    初二語文上冊公開課教案08-17

    社戲初二上冊語文教案09-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日韩国产中文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