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時間:2025-06-25 09:01:39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精選20篇)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

      教學內容

      1、唱:《春天來了》。

      2、我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編旋律。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能夠從“春天”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之美,感悟到春的美好和短暫。

      2、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學唱《春天來了》,熟悉這一為世界共同喜愛的旋律。

     。2)認識斷音記號,了解斷音記號的唱法。

      3、過程與方法:

      通過看、聽、唱、編等形式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以“春天”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所蘊涵的快樂情緒,進一步增進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能熟練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教學難點

      認識斷音記號,了解斷音記號的唱法。

      教具準備

      鋼琴、音像資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播放歌曲《布谷》。

      師:這首歌曲好聽嗎?請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頌的對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后回答。

      二、新授歌曲《春天來了》。

      1、學生聽范唱,回答問題。

      師:請同學們再聽一首歌,你能聽出歌曲的歌頌對象是什么?情緒是怎樣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

      師:你發(fā)現(xiàn)那些地方容易哼錯需要注意的?

      3、教授斷音記號,請學生把歌譜完整地唱一遍。

      師:我們一起來唱整首歌曲的歌譜,注意斷音記號,要唱得短促有彈性。舌尖的動作要敏捷輕巧。

      4、唱歌詞。

      師: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xiàn)呢?學生思考后知道該用有彈性的聲音來唱,再唱一唱。

      5、改變速度演唱《春天來了》體會情緒的轉變。

      師:同學們的聲音真好聽,我已經(jīng)聞到了春天的氣息,現(xiàn)在你跟我的琴聲唱一唱體會歌曲的情緒是否發(fā)生了變化?用連音法唱。

      6、學生用較慢的速度唱體會歌曲的情緒,體會情緒,然后討論回答問題。

      師:同學門說的很好,速度的變換影響歌曲的情緒,只要符合歌頌的對象,我們在唱歌的時候,也可以改變一下速度,讓一首歌曲唱出幾種味道來。

      7、處理歌曲唱好歌曲。

      師:剛才我們用的是連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連起來唱。

      8、看書完整的.演唱。注意強弱、斷音和連音。

      師:用你的聲音來營造一個美好的春天吧!

      三、創(chuàng)編旋律

      師:《春天來了》這首歌同學們唱得的真不錯,春天姐姐非常高興,她還想考考聰明的小朋友們。

      1、你還能用其它不同方式來表現(xiàn)這條節(jié)奏,比如拍肩、跺腳。

     。ㄔO計意圖: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同學們的節(jié)奏編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變成好聽的旋律,春天姐姐聽了肯定會很高興,你能把這些音符填寫到我們組合好的節(jié)奏中去嗎?

      2、師范唱幾句編好的旋律。

      3、分小組交流,討論,編完后,一起唱一唱。

     。ㄔO計意圖: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們能拓寬思路,深化認識;提高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更新思維方式,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小組的作品,師彈一遍,生視唱。同學們可真行。這幾條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連老師都沒想到。你看,春天姐姐聽著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旋律越來越高興了。

      四、全課總結

      踏步走出教室,以《春天來了》作為背景音樂。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準確地演唱和律動《愛星滿天》,感受歌曲樂句的對稱性。

      2、能跟著老師的指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學習活動及目標

      1、學生欣賞歌曲《愛星滿天》,熟悉歌詞以及歌曲可分成的樂段。

      2、學生學唱歌曲《愛星滿天》,主要是學生通過聽來達到學會演唱的目的,教師在難唱或易唱錯的.地方重點解決問題。

      3、配合律動體驗歌曲的美。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2、學生欣賞歌曲《愛星滿天》,提問: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答案:第一樂段(1-16小節(jié)),采用變化重復的兩個樂句,描繪了美麗的天空帶給人們的快樂和甜蜜。第二樂段(17-32小節(jié))稍顯激動,前后明顯的對比,歌唱人間高尚而純潔的愛。第三樂段(33-48小節(jié))是第一樂段的縮減再現(xiàn),是愛心的傳遞和延伸。

      3、學生學唱歌曲《愛星滿天》,找到變化音--,

      4、重點難點: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5、有感情的熟練準確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動來完整演繹《愛星滿天》。感受樂句和樂段的結構,體驗歌曲美好真摯的感情。(p13有完整的律動動作)

      四:教學反思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能用熱情、歡快的情緒,流暢富于彈性的聲音大膽地演唱《舉杯祝!。

      2.能說出調號的概念,認識G大調在五線譜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線譜上視唱本課G大調的兩條視唱曲(1)(2)。

      二、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舉杯祝!罚苡弥w動作體驗,感受音樂。

      三、教學難點:

      歌曲節(jié)奏、情緒、聲音的把握。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學們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導語:同學們好!伴隨著明快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我們一起來到音樂教室。剛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個民族的?

      3.范唱《舉杯祝!罚@示課題《舉杯祝!罚

     。ǘ雎牳惺

      思考1:說說這首歌曲表現(xiàn)怎樣的情緒?節(jié)奏有何特點?

      思考2:聽聽這首歌曲是哪個民族的?

      (三)走進新疆——烏茲別克族

      1.師:就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走進新疆的烏茲別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風土人情,舞蹈音樂。

      2.師:看!漂亮的烏茲別克女孩來到我們教室,她們邀請我們班同學一塊用歌聲來舉杯祝福。(活動設計;班上幾位女生戴上烏茲別克族小帽,像漂亮的烏茲別克族女孩。)

     。ㄋ模⿲W唱歌曲

      1.活潑并具有舞蹈感的節(jié)奏學習:(板書典型的節(jié)奏)

      活動1:第一條,有幾種節(jié)奏型?(3種)全班分成三組,每組同學一種節(jié)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連貫起來,像一個人在完成。

      活動2:第二條,有幾種節(jié)奏型呢?(2種)全班分兩組,每組同學一種節(jié)奏型,口念并身體自由律動。

      活動3:第三條,請四個同學接龍,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體部位的律動。

      2.節(jié)奏下加歌譜,歌詞的學習。

      活動設計1:指導學生用手的高低感覺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動設計2:每句歌詞中能否找出一個要強調的`字或者詞語,把它用聲音強調出來。

      3.師:發(fā)現(xiàn)旋律是否有相同之處?

      生:第一、二樂句相同。

      師:旋律還大量用了同音反復。

      4.師:注意“嘿”字唱幾拍?

      生:四拍。

      活動設計:請用手從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數(shù)1、2、3、4.既體會時值唱四拍的感覺,又感覺把這個長音像禮物狀送給觀眾。

      5.師:想想生活中,什么情況下,我們的爸爸、媽媽想喝上一杯?(想象“舉杯”的場景)請同學們齊讀演唱提示:“別比雅拉”意為“一杯酒”,這里用來表示歡呼之意。

      活動設計:我們可一手劃圈甩動,并體會用大聲嚇觀從的聲音來歌唱,從而體會內心的歡呼之情。

      6.師:《舉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鄉(xiāng)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7.師:同學們說說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幾件令國人驕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8.同學們有了情感的共鳴,感覺內心像大海在翻滾。

      活動設計:演唱時可先把雙手交疊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覺由內而外的激動之情。

      9.請用熱情、歡快的情緒,流暢富于彈性的聲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樂知識——調號

      1.對比簡譜與五線譜中的調號。

      2.調號的概念。

      3.唱C大調與G大調音階,對比感受。

      4.課堂練習:視唱練習(1)(2)條。

     。┚巹(chuàng)與展示

      1.新疆烏茲別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舞蹈動作,上臺展示。

      2.學生手拉手,圍成圈,在教室里邊唱邊舞。

     。ㄆ撸┱n堂小結

      1.總結課堂學習情況。

      2.要求學生課后背唱歌曲《舉杯祝!凡⑹占陆拿窀,下節(jié)課展示交流。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無錫景》,能用親切柔和的語調把歌曲旋律優(yōu)美細膩的特點唱出來。

      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

      3、通過對江南美景的體驗,感悟我們國家豐富的人文內涵,激發(fā)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二、學習活動及目標本節(jié)課分為三個板塊。

      1、學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蘇民歌

      2、學唱歌曲《無錫景》

      3、演唱中重難點的解決以及歌曲的特點分析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欣賞一段音樂。向學生提問。

      (1)大家知道老師剛剛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嗎?

      (2)那么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現(xiàn)了怎樣的特點呢?(生:江蘇民歌。它曲調婉轉曲折、節(jié)奏均勻平穩(wěn),旋律以級進為主。師: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還知道哪些江蘇民歌呢?

      生:《拔根蘆柴花》、《楊柳青》、《紫竹調》、《無錫景》、《姑蘇風光》、《楊柳青》今天老師帶來的就是一首在江蘇廣泛傳唱的民間歌曲——《無錫景》。

      二、引出課題——《無錫景》

      師:請同學們在欣賞時思考,這首歌曲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身為無錫人的自豪和欣賞無錫美景時那種喜悅、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點?(出示第一段歌譜)師:大家哼唱一下歌譜,看看這個歌譜有幾個音組成。

      生:12356.沒有4和7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這是我國特有的五聲調式,五聲調式也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只用五個音就可以完成一首樂曲,12356分別叫宮商角徵羽,我們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稱作五聲宮調式。

      師:大家有沒有看到歌譜中出現(xiàn)的音樂記號,首先看到有很多的連音記號,我們來試唱一下。

      2、這首歌的歌詞有什么特點?師:請同學朗讀這一段歌詞體會一下歌詞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有“呀”“么”等襯詞。

      師:是的,那么大家知道這些襯詞有什么作用嗎?

      生:這樣可以表現(xiàn)親切柔和的語調。師:沒錯,歌詞中采用了很多無錫方言,因為這是老百姓自己傳出來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語化的歌詞,唱起來更加親切。師:大家跟著鋼琴完整的演唱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細膩委婉的韻味。

      四、總結課程(播放音樂《無錫景》)

      師:同學們,江南的民歌和音樂體現(xiàn)了錦繡江南的風貌,表現(xiàn)了人民豐富的情感,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進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樂,領略其中的無窮魅力

      五、教學反思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5

      一、 教學內容分析

      《校園的早晨》是20世紀80年代的歌曲,由高楓作詞,谷建芬作曲。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繹及歌曲清新的題材,成為一首傳唱頗廣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暢、優(yōu)美、清新、活潑、跳躍。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運用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與活力。歌詞與音樂恰到好處的結合顯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氣息,剛好與改革開放初期充滿活力的社會景象吻合,成為最受青年學生歡迎的校園歌曲之一。

      《哦,十分鐘》是由陳益康作詞,范真真作曲的校園歌曲,曲作者范真真當時是浙江省寧波市效實中學高中二年級的16歲女學生。此歌曲曾獲得首屆“星海杯全國大、中學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賽”一等獎。

      歌曲是校園學生課后十分鐘生活的快樂寫照,充分體現(xiàn)了20世紀90年代學生純真的感情。歌曲為并列二部曲式結構,旋律生動活潑、輕快優(yōu)美,形象地刻畫出中學生活潑可愛的性格。

      二、教學對象分析

      前面已分析,這里略。

      三、教學目標

      1、了解20世紀80—90年代的歷史背景與校園生活,簡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養(yǎng)學生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體會休止附的巧妙運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點。

      3、欣賞歌曲《哦,十分鐘》,了解歌曲的結構,感受歌曲旋律生動活潑、輕快優(yōu)美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準確地把握歌曲的藝術形象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

      4、通過演唱與欣賞這兩首歌曲激發(fā)學生對校園歌曲產(chǎn)生興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四、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主旋律部分。

      2、啟發(fā)學生準確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鐘》的藝術形象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

      五、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準確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鐘》的藝術形象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鋼琴 這個學期音樂課前的十分鐘熟悉這兩首歌曲的音樂

      七、課時安排

      1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欣賞校園風景照片四幅,配以抒情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師:這是什么地方?看到這些照片你想說些什么?

      生:(說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內心的感受)

      師:有這樣一首歌曲就能夠表達同學們現(xiàn)在的心情,這首歌就是《校園的早晨》,我們一起學習好嗎?

     。ǘ┙淌谛抡n

      1、學唱歌曲《校園的早晨》

      (1)師生交流歌曲的歷史背景及簡介作曲家谷建芬。

     。2)聽賞歌曲《校園的早晨》,請學生聽完后說說歌曲旋律的特點。(前半部分歡快、跳躍,后半部分優(yōu)美連貫)

     。3)學唱歌曲

      A、聽老師范唱歌曲

      師:找出表示停頓的符號,體會其作用。

      生:休止符,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運用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與活力

      師:“沿”后面的休止符應該怎樣唱?換氣還是聲斷氣連?

      (教師師范兩種唱法,請學生分辨,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唱出來)

      B、學生跟隨琴慢速輕唱兩遍歌曲。

      師: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意境?

      生:歌詞與音樂的巧妙結合顯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氣息,也表現(xiàn)了改革開放初期充滿活了的社會景象。

      C、全班同學跟多媒體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欣賞歌曲《哦,十分鐘》

     。1)請一位同學簡介歌曲的背景。

     。2)老師彈奏歌曲,引導學生了解歌曲二部并列曲式結構。

     。3)學生聆聽歌曲

      師:剛才大家聽得那么投入,誰能說說歌曲的情緒。

      學生回答后明確:生動活潑,輕快優(yōu)美。

      師:一聽我們就知道歌曲是描寫校園學生課后十分鐘的快樂寫照,那這首歌刻畫了怎樣的藝術形象?

      生:形象地刻畫出中學生活潑可愛的性格。

     。4)學生演唱歌曲

      師:看來大家很喜歡這首新歌,現(xiàn)在我們就用輕快活潑聲音的跟老師的伴奏唱唱這首歌曲,把同學們在課間活動時的愉快心情表現(xiàn)出來。

      師:剛才同學們唱得很投入,老師特別想知道你們在課間都玩哪些游戲?

      生:跳繩、跳皮筋、踢毽……

      (5)學生表現(xiàn)歌曲

      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玩玩”課間的這些游戲。

     。ㄕf明:以《哦,十分鐘》音樂為背景,分小組按歌曲的節(jié)奏做跳繩、踢毽拍球等動作模擬表現(xiàn)課間的游戲)

      師:剛才我們都玩的很盡興,我想:上課時間40分鐘非常寶貴,要集中注意力學習,課間的十分鐘,我們也要珍惜。因為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充沛的學習。

      三、小結:今天我們學唱、欣賞了兩首好聽的校園歌曲。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有許多首校園歌曲不但在校園內廣為流傳,而且傳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還有好多首現(xiàn)在仍然盛唱不衰。《鄉(xiāng)間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灣》、《踏浪》等,同學們課外可以去收集這些歌曲的音響資料。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6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xiāng)》,重溫已經(jīng)學過的思念故鄉(xiāng)的歌曲,從感性上讓學生體驗思念故鄉(xiāng),熱愛故鄉(xiāng)的情感。

      2、知識技能目標: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fā)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xiāng)》。

     。2)以小組單位設計歌曲的表現(xiàn)形式,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重點:由于很少學生有離開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體驗,缺乏對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 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

      難點:激發(fā)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思鄉(xiāng)的感情不僅要深入學生心理,還要讓他外化用歌聲表現(xiàn)出來,是個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

     。1)要求在課外從學過的課本中尋找思念故鄉(xiāng)的歌曲,以小組為單位復習歌曲。

      (2)帶豎笛

      教師:多媒體課件、鋼琴、世界地圖

      教學過程 :

      設計意圖

      1、進教室

     。1)播放古詩

      歌曲《靜夜思》

      (2)引導學生

      感受歌曲

      (1)聽音樂

      進教室

      (2)談談對

      音樂的感受

      文字:念故鄉(xiāng)

      創(chuàng)設思念故鄉(xiāng)的氛圍,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思鄉(xiāng)的情緒。

      2、發(fā)聲練習

      指導學生有力度變化的發(fā)聲

      根據(jù)旋律線條的起伏,用有力度變化的聲音演唱

      發(fā)聲練習曲譜

      為后面運用力度變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鋪墊。

      3、用豎笛自學歌曲主旋律

      (1)老師這有三條旋律,請你自選一條吹一吹

      (2)強調附點節(jié)奏

      (1)用豎笛自選練習

      (2)鋼琴伴奏練習第一局的同學站起來吹一吹、練習第二句……

     。3)分句唱一唱

      (1)3.5 5 3.2 1|

      2.3 5.3 2 — ||

      (2) 6 .1 1 75 6 |

      61 75 6 — ||

     。3)3.5 5 1.2

      3| 2. 1 26 | 1—— —||

      歌曲《念故鄉(xiāng)》是由這三條旋律組成,學會了這三條旋律等于解決了識譜問題

      4、導入

      我們剛才練習的三條樂句是選自歌曲

      《念故鄉(xiāng)》,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國工作時寫的

      觀看多媒體認識作者

      (1)出示課題《念故鄉(xiāng)》

     。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

      讓學生認識曲作者

      5、欣賞《念故鄉(xiāng)》理解歌曲內容

      6、學唱歌曲

      (1)你了這首歌曲你想說點什么?

      (2)德沃夏克是哪個國家?指導學生找一找地圖上中國在哪?捷克在哪?美國在哪?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接下來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鄉(xiāng)》

     。1) 視唱

      (2) 學習歌詞

     。3) 練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1)聽音樂,談初步的感受

      (2)回答:捷克在歐洲,美國在美洲,隔著太平洋

     。1)第一遍視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緒,第二遍視唱,摳出情緒,教師范唱與學生對比

      (2)全體用lu哼鳴,請一名學生配樂朗讀;集體配樂朗讀

      (3)帶歌詞練唱歌曲

     。1)播放歌曲《念故鄉(xiāng)》

     。2)展示世界地圖

      (3)地圖上捷克和美國用紅色展示

      (1)、(2)、(3)

      出示歌譜

     。1)了解歌曲所想表達的情感

     。2)通過讓學生在地圖上找捷克、美國幫助學生理解身在他鄉(xiāng)的情感

      層層遞進學唱歌曲通過視唱、哼鳴使學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緒,能正確演唱歌曲

      7、高潮:層層遞進激發(fā)情感

      (1)你們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鄉(xiāng)

     。2)看船出海,引導學生給歌曲加旁白臺詞

      (3)在教師不斷地引導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激發(fā)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樂上,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達出感情

      (1) 觀看德沃夏克的故鄉(xiāng)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說兩句

     。3)有感情的朗讀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力度處理,并示范演唱;集體唱

     。1)觀看德沃夏克的故鄉(xiāng)

     。2)播放“看船出!

      (1)通過觀看德沃夏克的故鄉(xiāng),激起學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2)讓學生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發(fā)揮想象

     。3)學生逐漸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釋放自己的情感

      8、音樂與相關文化

      它極度的思念故鄉(xiāng),寫了一首令人轟動的《第九交響曲》,念故鄉(xiāng)就是其中的片斷,我們聽聽這首交響曲其它的樂章

     。2) 欣賞《第九交響曲》

      播放《第九交響曲》

      讓學生了解作者雖然命運坎坷但是非常樂觀,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9、組織綜合表演,發(fā)揮想象

      教師組織學生對學過的思鄉(xiāng)之曲進行綜合表演

     。3) 以兩個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題材和表演形式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

      題材:《念故鄉(xiāng)》、《送別》、《故鄉(xiāng)的親人》、《紅河谷》

      表演形式:唱歌、舞蹈、朗誦、加旁白、演奏等

      通過即興創(chuàng)作音樂活動,來表現(xiàn)對故鄉(xiāng)的感情。

      10.教師小結,下課。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7

      教學內容

      1、認識樂器

      2、音樂欣賞:《爾達什舞曲》(小提琴)、《夢幻曲》(大提琴)、《西西里舞曲》(長笛)、《拿波里舞曲》(小號)、《單簧管波爾卡》(單簧管)。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賞不同樂曲和看圖,認識西洋管弦樂器、樂隊極其聲部,聽便不同樂器和不同聲部的音色,了解西洋管弦樂器常識及其有關知識。

      2、通過對不同音樂作品的欣賞,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

      教學重點:

      通過音樂欣賞,使學生了解西洋樂器的外形和音色,了解西洋管弦樂隊的組成,體會不同音樂作品的風格,啟發(fā)學生體會和感受大型管弦樂作品。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接受歐洲音樂語言,并能體會和理解音樂的美,與此同時,將音樂知識介紹給學生。

      教學過程

      1、播放一段管弦樂作品,引出主題-----西洋管弦樂隊及其中的樂器。

      2、介紹西洋管弦樂隊。出示管弦樂隊圖片。

      3、介紹西洋樂器。

     。1) 木管組:長笛和短笛;雙簧管和英國管;單簧管和低音單簧管;大管和倍大管;

     。2) 銅管組:小號、長號、大號以及圓號。

     。3) 打擊樂器組:定音鼓、镲、大鼓、小鼓、鈴、三角鐵、鑼、鋼片琴、木琴、鐘琴等。

      (4) 弦樂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5) 其他樂器:鍵盤樂器,鋼琴、管風琴、古鋼琴。

      4、音樂欣賞

      (1) 將教材上的欣賞曲目各播放一段,讓學生填寫演奏樂器和最初的感受。

     。2) 對每個樂器進行講解和欣賞。

      (3) 再次欣賞,將學生引入對樂器的.更深層理解。

     。4) 小提琴獨奏《爾達什舞曲》重點抓住慢板和快板的對比,尤其是慢板所表現(xiàn)的帶有憂郁的、深沉的情緒;而快板部分則是欣賞一種奔放的情緒和小提琴快弓的演奏技巧。

     。5) 大提琴獨奏《夢幻曲》重點欣賞其優(yōu)美的、波浪起伏的旋律線與大提琴的柔美、醇厚的音色的結合,所營造的夢一般的意境。

     。6) 長笛獨奏《西西里舞曲》感受長笛清亮、優(yōu)雅的音色和西西里舞曲的六拍子、小調性柔和色彩以及流暢的旋律。

     。7) 小號獨奏《拿波里舞曲》除掌握小號的音色外,特別注意其中的節(jié)奏性。

     。8) 單簧管獨奏《簧管波爾卡》體會波爾卡舞曲的題材特點,旋律型和節(jié)奏的變化所造成的不同段落的對比,并掌握單簧管的音色特征。

      5、對本課進行總結。

      課后反思:

      西洋管弦樂器和西洋管弦樂隊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在班級有部分學生學習了一些管弦樂器,由他們進行初步的講解效果會更好。對樂曲的理解可以逐步進行,盡量先從感性上進行欣賞,再從節(jié)奏和速度上進行講解,逐步的對音樂進行剖析,達到欣賞音樂的目的。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京劇的風格特點,并通過聽唱等形式學習歌曲《唱臉譜》,激發(fā)學生了解京劇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了解中國的京劇臉譜,并且可以掌握演唱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唱《唱臉譜》,讓學生了解中國國粹與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進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了解臉譜知識,認識臉譜在京劇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臉譜的不同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

      欣賞全曲,并能用準確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唱臉譜》。

      教學準備:

      視頻,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京劇《蘇三起解》,提出問題。

      二、學習新課。

      1、簡介京劇的形成。

      2、資料展示: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京劇的知識。學生觀察圖片,說出京劇的.行當及京劇中的角色的扮演。

      3、多媒體播放《唱臉譜》,聽完這首歌曲,你從中知道了哪些有關臉譜及人物的知識?劇中人物的臉譜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學生聽歌曲,自由談論。

      4、歌曲范唱。

      學生感受歌曲的韻味。

      5、學唱新歌。

     。1)、教師領唱,學生隨教師指揮一起跟唱。

      (2)、難點突破,倚音、下滑音。

     。3)、隨教師一起唱詞(體會京劇風味的流行歌曲的特點)。

     。4)、齊唱歌曲(加深情感體驗)。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愉快地學習了《唱臉譜》這首歌曲,學到了許多京劇中的臉譜知識,認識到了祖國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學們在以后不要只欣賞流行歌曲,要多聽聽京劇,做一個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人。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9

      教學目標:

      1、了解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

      2、認識邵永強,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

      3、感受音樂形象和情緒,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重難點:

      了解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了解大漠。

      2、簡單介紹大漠的歷史文化。

      3、揭示欣賞曲目。

      思考并回答:聽一聽,看一看,了解黃河的歷史文化。

      二、欣賞《大漠之夜》

      1、播放《大漠之夜》。

      提問:你聽過能聯(lián)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紹改編的鋼琴協(xié)奏曲《大漠之夜》。出示協(xié)奏曲的概念。每聽過一段,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

      (1)聆聽

      師:這歌聲來自哪里呢?

      生:大漠上。

      師:這首歌就叫《大漠之夜》。本歌曲主要表達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生:贊美大漠之美。

      3、初聽歌曲,初步感受其音樂形象及情緒。

      給學生聽其他的`關于大漠的歌曲,分析兩者的異同,暢談你更喜歡哪部作品。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0

      一、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七年的音樂學習,積累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聆聽學習了國內外眾多的音樂作品。本節(jié)課授課教師選擇的是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歐美覽勝”中的相關內容,以教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亞》和欣賞以芬蘭民歌改編的《在森林和原野》為主線。授課教師運用聆聽、歌唱、合作、小樂器教學等手段,引導學生從節(jié)拍、節(jié)奏型、情緒、演唱形式等方面,整體感知船歌的風格,辨別演唱和演奏形式的異同,并在整體感知歌曲的基礎上,采用以學測評的模式,在教中學,在測中學,同時,感知歐洲當?shù)氐囊魳肺幕?/p>

      二、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

      1.在聆聽、演唱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教學生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

      2.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認識意大利船歌的基本知識。

      3.教師教學生用排簫吹奏《桑塔露琪亞》二聲部旋律,為人聲演唱的一聲部旋律伴奏。

      4.教師教學生辨別作品的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

      (二)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利用排簫為一聲部伴奏。

      2.能準確辨別出演唱形式及演奏形式、船歌、大小調。

      (三)教學重點

      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的主旋律聲部。

      (四)教學難點

      通過不同作品的賞析,分辨演唱及演奏形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辨歌曲,展示地圖

      問題1:同學們,請仔細聆聽作品,結合地圖,找出相對應的國家。

      問題2:觀看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版本的《桑塔露琪亞》。猜一猜這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別聆聽三首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片段,用地圖導入國家,在復習歌曲的基礎上,將已學知識有機串聯(lián)起來,再運用視頻介紹導入——意大利。

      2.播放介紹意大利的視頻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意大利的音樂及文化。

      (二)教唱《桑塔露琪亞》(出示課題)

      1.初步聆聽歌曲

      設計意圖:教師范唱,使學生熟悉歌曲旋律并隨樂打拍子,初步感知船歌搖曳的特點。

      2.節(jié)奏訓練

      設計意圖:通過拍擊預設節(jié)奏型,使學生在了解三拍子強弱規(guī)律的基礎上準確拍出重音,初步感知作品情緒。

      3.分析節(jié)拍及情緒特點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音樂情緒,為下面劃分段落做情緒上的鋪墊。

      4.作品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引導學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船歌”的特點。

      5.進一步感受作品

      設計意圖:分樂段對比A段與B段的情緒差異,引導學生觀察曲譜上旋律線的走向。

      6.介紹并聽辨大小調

      設計意圖:自上而下地進行知識串聯(lián),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欣賞聆聽,以作品的情緒對比為主線,讓學生再次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然后,教師演奏《青春舞曲》(旋律高八度、低八度慢速彈奏),引導學生通過聽覺及視覺的雙重感受辨別“西洋大小調”。

      7.母音模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邊看指揮手勢,邊用母音模唱旋律,為接下來的填詞演唱做準備。

      8.填詞演唱

      設計意圖:將情緒融入歌詞,讓學生自學演唱歌曲主旋律。

      9.加入排簫,為歌曲伴奏

      設計意圖:請排簫社團的學生吹奏旋律中的骨干音,其余學生帶歌詞演唱主旋律,讓他們進一步感知多聲部音樂的和諧。

      10.評價測試

      設計意圖:利用測評,讓學生復習相關知識點,為接下來《在森林和原野》的導入做準備。

      (三)欣賞《在森林和原野》

      1.初聽作品(四重奏片段)

      設計意圖:介紹作品背景,進行導入,并讓學生了解有關弦樂四重奏、弦樂器、室內樂的相關知識;以學唱作品為評測的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辨別歌曲的演奏形式。

      2.評價測試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音樂片段,引導學生辨別出小提琴獨奏、弦樂合奏、弦樂四重奏、管弦樂合奏。

      (四)總結

      1.梳理重難點

      設計意圖:通過歸納整理本節(jié)課的相關重難點,帶領學生再次強化記憶。

      2.結語

      設計意圖:利用語言結束課程。

      四、教學反思

      在準備本節(jié)公開課的過程中,基于“藝術測評”的背景,授課教師思考了如何運用更科學的教學手段,高效整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授課教師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節(jié)課進行教學反思。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授課教師一直以測評為有效手段,服務于教學本身。不論是課前情境的導入,還是課中的所有評價測試,教師的安排都是在翻看了蘇教版七年級四冊音樂書后,結合本單元授課內容有機選擇并不斷整合的結果。這些作品多為藝術測評中的一級演唱曲目或一級欣賞曲目。在最終的藝術測評中,音樂教師本身就要引導學生關注演唱形式、演奏形式、作品國家、作品體裁、曲作者等。授課教師在本節(jié)公開課中以測評為切入點和線索,貫穿整節(jié)課,著眼于歸納、梳理整個三年的音樂知識,帶領學生統(tǒng)一復習已學知識,并為未學知識先行做好鋪墊。在教學實踐中,授課教師發(fā)現(xiàn),這種新穎的授課模式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整合相關知識點,使其教學內容層層遞進,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

      在學唱《桑塔露琪亞》的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在尊重學生聽覺的基礎上,以聆聽、欣賞為主,嘗試讓學生通過聽辨,感知作品情緒的變化。隨后,通過旋律線的對比,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劃分段落,更直接、更科學地帶給學生全新的音樂體驗。最后,在欣賞《在森林和原野》時,教師也以測評為有效手段引導學生進行作品賞析。授課教師以學為測,以測用學,緊密圍繞測評要求,努力將每個知識點都歸納、梳理好,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二)引入校本課程

      在平時的音樂課中,如何通過有效手段讓校本課程真正服務于音樂課程本身,是授課教師一直在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排簫是本校的.校本課程。除了每周一次的社團排練,該課程也可以讓排簫社團的學生發(fā)揮作用。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排練作品也并非音樂教材中的,教師發(fā)現(xiàn),排簫社團的學生已不再滿足于每周社團課上的排簫學習及社團展示。在本節(jié)公開課教唱《桑塔露琪亞》時,授課教師嘗試用排簫抓取主旋律聲部中的骨干音,讓排簫社團的學生練習吹奏二聲部旋律,為人聲演唱的一聲部主旋律伴奏,給予排簫社團的學生一個除正常社團排練之外的自我展示機會。在實踐中融入校本課程,可以使原本相對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有趣生動。在上課時,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興趣盎然。師生配合,達到了共贏。

      綜上所述,授課教師認為,運用課堂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梳理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從聆聽、歌唱的角度真正理解并掌握相關考點。這遠比在課堂上羅列單一的知識點更加科學、有效。授課教師依據(jù)本校學生的學情,在藝術測評的背景下,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挖掘學生無限的潛能,讓學生在享受課堂的同時學以致用。通過開展音樂實踐活動,授課教師在努力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與審美情趣的基礎上,豐富了教學手段,構建了學生正確的審美導向。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1

      第一課時《綠色家園》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曲,領悟“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二、懂得音樂能夠表現(xiàn)自然界的美景。

      教學重點、難點:

      領悟“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管弦樂《九寨溝音畫》進教室

      二、新課教學

      1、學習管弦樂《九寨溝音畫》

      導語:老師帶領大家去看一個地方,請欣賞九寨溝的宣傳片(學生看著美麗的風景嘖嘖稱贊)

      2、欣賞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

      導語:再請大家欣賞音樂片段,你能想象音樂所描繪的畫面(學生邊聽邊想象)

     。1)學生討論、交流音樂所描繪的情景

      (2)師總結:剛才欣賞的《九寨溝音畫》和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都向我們描繪了

      美的大自然的情景。但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該怎么做,請聽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3、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1)教師范唱(獨唱,演唱高聲部)

     。2)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3)聽錄音范唱提出問題:這首歌曲可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緒怎樣?從歌曲中感受到、

      體驗到什么?

      (4)學生交流討論、談感受、體驗。

      (5)我們能和著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作些動作嗎?(學生可站著、可坐在自己的座位

      上、也可走出座位,隨意的表演)

      (6)跟著鋼琴試唱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ń鉀Q難點,如弱起、休止符等)

      三、布置作業(yè):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chǎn)名錄?試用你熟悉的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介紹給大家。

      第二課時《給未來一片綠色》

      教學目標:

     。ㄒ唬┩ㄟ^學習歌曲和欣賞曲,領悟“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ǘ┩ㄟ^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

     。ㄈ┩ㄟ^欣賞《九寨溝音畫》和《大峽谷組曲》選曲,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藝術美感,在聆聽音樂時想象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并能夠正確辨別、選擇有對比性的'描寫景物的音樂。

     。ㄋ模┲烙嘘P音畫、音詩、組曲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領悟“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這一人類共同主題,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熱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進教室。

      二、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管弦樂《九寨溝音畫》、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的教學

      1、學習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1)聽錄音范唱為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設計演唱形式

     。2)學生交流討論。

     。3)根據(jù)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

      (4)歌曲教學個別反饋(請樂意演唱這首歌的同學,上臺表演《給未來一片綠色》,師生共

      同為之打分,并作好平時成績記錄。)

      2、學習管弦樂《九寨溝音畫》

      (1)什么是音畫、音詩、交響詩?九寨溝何為九寨溝?在我國什么地方?

      (2)聆聽《九寨溝音畫》的第二樂章、第三樂章、第樂章。處理作業(yè)題第二題(傾聽管弦樂

      的兩個片段,對照下面的圖景,選擇與音樂相適應的畫面)

      3、欣賞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

     。1)什么是組曲?

      (2)師介紹《大峽谷組曲》及科羅拉多大峽谷。

     。3)感受、體驗管弦樂中定音鼓、短笛、英國管的音色。

     。4)演唱管弦樂《大峽谷組曲〃日出》的音樂主題。

      (5)完整的聆聽第一樂章《日出》,感受、體驗晨曦、鳥鳴、絢麗的山谷和噴薄欲出的太陽,

      一派陽光燦爛、生機勃勃的大峽谷景象。

      (6)介紹美國作區(qū)家格羅菲

      三、作業(yè)反饋: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chǎn)名錄?試用你熟悉的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介紹給大家。

     。▽W生介紹或展示)

      四、小結、拓展

      為了給未來一片綠色,請你向自己、身邊的人、世人發(fā)出你的忠告或決心(學生討論、交流)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教師指導學生認識柳編是我國傳統(tǒng)手工工藝之一。

      2、了解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可以編出不同種類的柳編制品。

      3、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愛美的情操。

      教學重點:了解柳條的特點,可以編出不同種類的柳編制品。

      教學難點:通過觀賞,柳編工藝品,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愛美的情操。

      課前準備:柳編的圖片和一部分柳編制品

      課時安排:1課時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提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學習柳編工藝。

      1、出示部分柳編制品,讓學生猜猜他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師介紹柳編。柳編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品之一。在古代人們只是作為普

      通的日常實用品,直到20世紀后幾十年才逐漸興起,也漸漸的成為中國部分地

      區(qū)出口創(chuàng)匯的項目。

      3、了解柳條的特點,以及可以制作的產(chǎn)品。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通過新穎的.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樸

      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其產(chǎn)品包括:柳條箱(包)、飯籃、

      菜籃(圓、橢圓)、笊籬、針線笸籮、炕席、葦箔等。隨著產(chǎn)業(yè)不斷發(fā)展,產(chǎn)品

      不斷創(chuàng)新,會有更多的新穎實用美觀的柳制品展現(xiàn)在客戶的面前。

      4、課件展示柳編工藝品,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總結

      本學期開始,我們將走近柳編工藝。讓我們也用我們的手編織出我們喜愛且

      實用的工藝品吧。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3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欣賞、演唱、分析、對比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了解日本櫻花的相關文化。

      4.學習和掌握日本民間“都節(jié)調式”并用它進行簡單的旋律創(chuàng)編。

      教學重點:

      1.通過聆聽、欣賞、演唱、分析、對比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特點。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旋律創(chuàng)編;用舞蹈的形式表現(xiàn)櫻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根據(jù)音樂的風格判斷是哪個國家的歌曲?(印度、日本、朝鮮)在這三個國家中,哪個國家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呢?(日本)

      二、教師介紹日本的民俗風情

      1.教師范唱,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和音樂的起伏變化。

      2.師問:歌曲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引出櫻花相關文化)

      1)討論歌曲的音樂特點。

      2)音樂知識的學習和創(chuàng)編。

      3)教師給出4小節(jié)簡單節(jié)奏寫在黑板上,請學生隨意組合都節(jié)調中的音符,感受都節(jié)調是構成日本民歌風格特點的重要的因素。

      3.總結形成日本民歌風格特點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樂調式:都節(jié)調。

      用舞蹈形式表現(xiàn)音樂

      教師進行本課的小結學生聽講

      欣賞圖片

      1)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2)用U音輕聲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3)學生對歌曲進行感情處理。

      4)跟隨老師的鋼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討論:a.音樂結構簡單b.旋律自然樸素c.都節(jié)調式的運用。

      b請學生把歌曲《櫻花》中的`各個音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并且哼唱出來。(34671)這就是日本的民歌調式,叫做“都節(jié)調式”。

      c集體演唱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學習簡單日本舞動作,部分學生上臺表演,其余學生演唱《櫻花》。

      學生談課后的感受和收獲感受不同風格的歌曲,一引起學生的興趣。

      通過音樂軟件引發(fā)學生興趣。

      通過問題的設置,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廣度,給予他們想象的空間。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4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并能復述“知音”的故事。

      二、了解古琴曲的音樂內涵,認識古琴的音色。

      三、學會演唱歌曲《陽關三疊》,并能感受和表現(xiàn)歌曲的基本意境。

      教學重點:

      一、欣賞古琴曲《流水》。

      二、學習歌曲《流水》。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樂曲和音樂實踐,理解樂曲表現(xiàn)的意境,自主總結古琴音色和音樂風格,感受音樂旋律,理解《流水》表現(xiàn)的意境與深刻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

      1、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代有關知音的故事嗎?

      2、請學生講故事。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些關鍵詞:伯牙、鐘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

      “知音”的故事在史料按《琴史》所載,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乐驹诹魉,鐘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浪,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也!悠诩人溃澜^弦,終身不復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3、同學們,知音的故事對你有什么觸動?

      學生回答。

     。▽W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間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樂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作用等,都應給予鼓勵)。

      4、欣賞古琴曲《流水》。(也可以在講故事的時候配上這首樂曲作背景)。

      通過深沉、渾厚、流暢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現(xiàn)了層巒迭嶂,幽澗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綿延不斷、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猶如點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強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聲音階進行的曲調,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滾、佛手法,如同瀑布飛流,匯成波濤翻滾的江海。

      《流水》是一曲祖國壯麗河山的頌歌,形象生動,氣勢磅礴,聽后使人心曠神怡,激起一種進取的精神。

      二、唱歌。

      1、老師范唱。

      2、學生跟錄音學唱。

      三、教師總結。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5

      教學內容:

      欣賞《花兒與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學目標:

      學生在欣賞、伴奏等音樂活動中,接觸具有民間特色的代表性音樂作品,擴大音樂文化視野。

      教學重點:

      速度和節(jié)拍的變化產(chǎn)生不同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

      師:今天老師首先給大家?guī)硪欢胃枨蟠?lián),大家聽一聽里面有幾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學唱兩句或者說說個歌曲給你的感覺。

     。úシ乓曨l、學生回答)

      師:你聽的真仔細,能不能學唱兩句?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出歌曲的風格迥異。

      總結加導入:其實老師剛剛播放的都是我們全國各地風格各異的民歌,那么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兒與少年》,請同學們聽聽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緒。

      播放視頻《花兒與少年》(男女二重唱)[視頻為最后一段]

      1、請學生先說演唱形式。

      2、再說情緒(快樂,活潑)。

      二、介紹“花兒”

      師:快樂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間被那邊純樸的人們傳唱,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純樸:就是用自己喜愛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這么來的,其實這首《花兒與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兒代表什么你們知道嗎?(學生可能回答:美麗的姑娘)

      師:對了,花兒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實花兒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廣闊,所以流傳著許多風格的民歌,“花兒”也是民歌的一種,青海的花兒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間歌唱的。(邊出示幻燈“花兒”介紹邊說)

      三、欣賞器樂版《花兒與少年》(古箏獨奏)

      師:經(jīng)典傳統(tǒng)的民歌也常被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演繹,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器樂版的《花兒與少年》,你聽聽是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情緒是如何來變化的?

      完整聽賞樂曲,學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箏)

      1、師:真棒,你聽出了是箏的演奏,其他同學聽出了嗎?(表揚全體)

      它確實是箏,在這里老師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的樂器,它叫新箏,是在古箏的基礎上研制而成的。

      (幻燈出示新鄭古箏對比照片,及新箏的簡單介紹)

      師接著說:你看,它有兩排琴碼,所以旋律音更豐富,音色也更飽滿,如果說古箏是美麗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箏就是色彩豐富的彩色照片。

      “那樂曲的情緒是如何來變化的?”

      2、學生邊回答,師邊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學生說:一開始很慢……師“是不是這一段?這是歌曲的開頭是引子的部分還沒有進入主旋律”“這一段情緒非常的歡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紹,出示ABA結構。

      3、師:“其實情緒的變化和樂曲的速度和節(jié)拍是有關系的,讓我們跟著樂曲感受一下情緒不同的兩段它們的拍子和速度的變化”。

      學生跟著樂曲感受速度與節(jié)拍的變化(多媒體出示表格)

      學生回答,師表揚。

      總結:

      A段是二四拍,它的強弱規(guī)律是?(生:強弱)師范唱,接著說:所以節(jié)奏感很強很歡快。

      B段呢是三四排,它的強弱規(guī)律是?(生:強弱弱)恩,它的節(jié)奏很平穩(wěn),師范唱,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們感覺這段曲調很柔美祥和,(過渡:)非常具有歌唱性,那么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我們先來唱五線譜,老師唱一句,你們唱一句”。

      “仔細聽”。

      A跟老師一句一句唱五線譜,個別難點句可以反復唱下,基本唱連貫

      B用la連起來唱一唱,遇到唱得不好的,回過頭來單獨唱譜,糾錯。

      c完整唱,老師對聲音作要求(注意換氣位置聲音揚出來等等),唱好。

      4、過渡:大家唱的真好,讓我覺得B段更優(yōu)美了,那么非常歡快的A段大家換個方式來體驗,讓我們?yōu)楦枨鷣戆樽喟桑ù蠹疑砩蠋菲髁藛幔,沒關系,我覺得大家的身體就是最好的樂器,我們可以通過踩地,拍腿拍手來伴奏,請同學們聽著A段來創(chuàng)編你的節(jié)奏,呆會請同學來展示”

      聽樂曲A段,生創(chuàng)編,展示。

      師整合:大家的創(chuàng)作給老師帶來了靈感,你們看這樣怎樣?(和學生一起打節(jié)奏)

      5、融入樂曲:A段聲勢表演,B段跟著哼唱。

      四、結束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經(jīng)典動聽的民歌,它們就像是明珠一樣鑲嵌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如果大家能留心采集,它將成我們寶貴的財富。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能力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音樂特點。

      2、理解歌曲,用自然舒展的聲音、真摯的感情表達歌曲意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和聆聽歌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曲,豐富學生的欣賞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教法學法:

      合作、探究、觀察法。

      教學過程:

      1、直接導入: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歌曲,你們聽一聽,歌曲表現(xiàn)的是哪個季節(jié)?歌詞唱出了什么內容?

     。1)播放音樂(學生聽音樂,思考問題)

      (2)歌詞唱出了什么內容?(學生稍作討論回答問題)

     。3)你還能不能用語言來概括一下夏天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討論)

      2、為了使同學們更深刻的感受夏日情懷,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乘上小舟,去享受夏日泛舟的樂趣。在出發(fā)之前,我們先來學一首歌曲。大家看大屏幕聽歌曲,注意聽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能不能聽出它的.強弱關系來?

     。1)播放《夏日泛舟海上》。

      (2)找學生回答歌曲是幾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3)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復聽一遍歌曲,考慮一下八三拍的這種強弱規(guī)律表現(xiàn)了歌曲的什么意境?

      3、那么同學們想不想用一種喜悅的心情來唱一唱呢?

     。1)第三遍播放歌曲,學生跟唱。

     。2)在演唱時出現(xiàn)的難點處理:結束句、三連音的處理。

      (3)共同處理難點。

     。4)帶上歌詞唱一唱更準確的掌握節(jié)奏。

     。5)下面跟老師來唱一唱。你想用什么樣的聲音唱呢?

     。6)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歌曲里還有很多特殊的記號呢,他們可是為歌曲的情緒起了很大的作用啊。你們能說一說都有哪些記號?作用是什么?

      (7)把各種力度記號融合在歌曲里用樂觀、充滿活力的情緒唱一唱歌曲。

     。8)變換演唱形式。(分組等)

      4、大家想一想當我們學唱了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還可以通過什么形式和方法,抒發(fā)我們對明媚的夏季情懷呢?

      5、小結:看來咱同學們都是生活里的有心人,能發(fā)現(xiàn)這么多能表現(xiàn)夏天的形式。希望咱們同學今后也能做個樂觀有活力的青年人。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用優(yōu)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對歌曲的鑒賞、理解與感悟,提升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

      二、教學重點:

      啟發(fā)、指導學生聲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三、教學難點:

      第五小句視唱

      四、教學方法:

      情景法、欣賞法、示范法、教唱法等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六、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們會想到什么成語來形容呢?

      生:……

      師:老師想到一個成語“萬籟俱靜”,一切的生命似乎都銷聲匿跡;但是在這粉妝玉砌的寧靜世界里,我們仍會有驚喜、艷麗的發(fā)現(xiàn),它們不畏嚴寒,表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還有這樣一種白色的小花,你們見過嗎?

      生:……

      老師也沒有見過,因為這種花生活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高山上,環(huán)境非常艱苦,一般人是很難得見其美麗容顏的。它那嬌弱的美麗向人們展示出生命頑強與堅韌。同學們能猜出這是什么花嗎?

      生:……

      師:這就是雪絨花,又叫火絨草,是奧地利的國花。在奧地利雪絨花象征著純潔、勇敢與堅強,許多年輕人哪怕冒著生命的危險都要去摘一朵潔白、美麗的雪絨花獻給自己的心上人,因為只有她才能代表自己為愛情犧牲一切的決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以花為歌名的世界名曲《雪絨花》。

     。ǘ┏醪礁惺芘c學唱

      1、聽賞歌曲《雪絨花》(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同學們仔細體會聲音的特點)

      師:聽完一遍之后,大家對歌曲的第一感受是怎樣的呢?

      生:……(旋律很優(yōu)美、抒情,節(jié)奏舒緩、舒展,歌曲情緒是贊美的、深情的,3/4節(jié)拍的特點如果讓我們想象一副畫面的話,你會想到什么畫面呢,老師想到的是仿佛看到晶瑩的雪花在天空上飛舞,非常浪漫)我們再聽音樂看是是否是這樣的感受。

      2、美好的音樂我們總忍不住想唱起來,下面我們隨著LU音一起來感受音樂吧(教師示范LU音哼唱的感覺,坐姿端正,聞花式氣息,LU音隨氣息發(fā)出聲,聲音感覺到頭頂有嗡嗡震動感,口腔里狀態(tài)像含了口水,面帶微笑)

      3、發(fā)現(xiàn)錯誤,解決難點第五小句。四個樂句的`旋律走向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情感。(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唱不好的地方嗎,)

     。2 05 5| 7 6 5| 3 — 5| 1 — — | )

      4、用LU音合唱全曲(輕柔優(yōu)美抒情的)

      5、演唱歌詞(簡要說明歌唱時的“輕、柔、高、美”要求,對其中“高”的要求稍作解釋,并指出今后要多去體會。引導學生用輕柔、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

     。ㄈ┥罨惺芘c理解

      1、歌曲簡介: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音樂之聲》是一部音樂歌舞片,里面有很多好聽的音樂,示范,曾榮獲過五項奧斯卡金獎,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經(jīng)典影片,隨著電影的播放,很多人都記住了這首幽雅恬靜的歌曲,現(xiàn)在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雪絨花》的旋律,下面我們來欣賞影片中是如何表現(xiàn)《雪絨花》的。

      2、欣賞電影片段:

      評析影片中的表現(xiàn)(包括演唱形式、表現(xiàn)方式、內心情感、主要從神情上分析,前面感覺愉悅的表現(xiàn)對幸福寧靜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表情有些憂慮,這種憂慮表現(xiàn)出男主角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因此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看似對花的贊美,實際抒發(fā)的是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憂慮的眼神根據(jù)歌詞理解,希望祖國好,好象擔憂祖國的安危,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原因是

     。ㄋ模┣楦猩A:

      1、電影故事梗概及《雪絨花》歌曲出現(xiàn)背景的簡要介紹。

      電影《音樂之聲》里的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當時德國法西斯占領了奧地利,并命令本來是奧地利海軍艦長的電影男主角回到海軍去幫他們作戰(zhàn)。上校不愿意背叛祖國為法西斯賣命,決定利用參加家庭合唱節(jié)的掩護,逃亡到當時的中立國瑞士。在音樂節(jié)上,上校為父老鄉(xiāng)親獻上的還是那首他最喜歡的歌曲《雪絨花》,這也是雪絨花第二次完整在影片中出現(xiàn),當唱到第二遍的時候,即將離別祖國的傷感讓他聲音哽咽,唱不下去了,他的妻子馬上默契的接唱下去,臺下的觀眾深為感動,一起高唱起來,共同抒發(fā)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法西斯的憤恨,這歌聲使敵人心驚膽顫。下面我們一起從影片中來感受這一激動時刻。

      2、欣賞影片片段。(雪絨花兩次在影片中出現(xiàn),你能感受到哪里不同嗎?生…。但每次在演唱形式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一次比一次要豐富、強烈,從歌聲里我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奧地利人民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對法西斯的憤恨!最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合作演唱歌曲,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情感把歌曲演唱一遍,老師唱二聲部)

      3、全體學生合唱歌曲。

      (五)教師總結下課:

      花是世間最美的象征,情是人間最赤誠的眷戀,在我們的成長歲月中,音樂將熏陶出我們美好的情感,培育出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智慧。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8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船工號子》,能夠認識勞動號子的特點。

      2、通過欣賞,體驗船工號子和勞動歌曲的風格與特點。

      3、通過學習勞動號子,使學生了解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之情。

      重點:

      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

      難點:

      《船工號子》的各段體驗和感受,辨別各段的不同音樂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勞動號子

      1、學生活動:四人抬一重物。

      先請4位學生抬一重物,這時候學生搬起來不一致。

      師:誰有辦法能讓他們抬起重物?這時候學生就會提出,讓一個學生喊口令。師接著喊:“1、2”學生一起叫“加油”搬。請同學說說感受。通過有口令和沒口令兩種方式,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口令的作用。

      2、學生感受勞動號子:賽龍舟。

      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做劃船姿勢,師當領隊喊口令,同學們劃槳賽龍舟。(通過這樣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號子的特點)

      3、討論交流勞動號子的特點。

      師:剛才老師和同學們喊得就是號子。通過剛才我們的活動勞動號子有什么特點呢?過渡語不知道怎么連?

      a、在集體活動中。

      b、一領眾和。

      c、節(jié)奏與動作的節(jié)奏一致。

      4、列舉生活中,哪些活動還需要號子?

      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勞動中使用的工程號子;在裝卸、挑擔、推車等勞動中使用的搬運號子;在打麥、舂米、車水等勞動中使用的農事號子;在水運、打漁、船務等勞動中使用的船漁號子……

      二、欣賞《船工號子》

      1、出示圖片,介紹船工背景。

      師:來,我們一起看一組圖片,你知道這些人是做什么的嗎?(船工)。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川江岸邊。在這段航道上布滿了艱險,密布著險灘、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來,在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動力可不是機械的.,你們猜木船靠什么動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動力來自我們船工的身體。川江船工順水推橈,逆水拉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川江上闖蕩。

      2、你對船工勞動時的哪個姿勢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嗎?

      3、初聽。

      a、請同學們豎起耳朵來聆聽這驚天動地的船工號子,請你說說你的聽后感。

      b、介紹歌曲的勞動塊景:平水、見灘、上灘、險灘、下灘(出示視頻或圖片)。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這段航道上布滿了艱險,密布著險灘、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運行當中往往會出現(xiàn)平水、見灘、上灘、險灘、下灘等勞動過程。船上的號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闖灘斗水,該快該慢,眾船工都聽專門的號工。號工根據(jù)江河的水勢水性不同,明灘暗礁對行船存在的危險性,根據(jù)勞動節(jié)奏,編創(chuàng)出一些不同節(jié)奏、不同音調、不同情緒的號子。就是流行于這一帶的一種船工勞動號子,有“平水號子”、“見灘號子”、“上灘號子”、“拚命號子、“下灘號子”聯(lián)綴而成。

      4、欣賞“上灘號子”,說說船工們是怎么樣上灘的?然后模仿。

      師:前面就是明灘暗礁,驚濤駭浪,船工們卻不畏懼,做好準備迎刃而上,我們來聽聽船工是怎樣上灘的?

      5、哼唱“下灘”時的旋律。

      師:船工們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頑強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揚的歌聲。讓我們也隨著船工們一起唱一起航行吧。

      6、介紹《船工號子》

      《船工號子》這首歌是常蘇民和陶嘉舟兩位音樂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的音樂素材和結構特點為影片《旋渦里的歌》而創(chuàng)作的插曲。歌曲通過平水、見灘、上灘、拼命、下灘再現(xiàn)了闖灘奪險的勞動場景。這是第一次在銀幕上展現(xiàn)了川江號子的音樂特點。因此我們欣賞的和真正在川江邊上的號子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7、完整的欣賞《船工號子》。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片段?

      三、小結

      昔日里川江上那幾人、幾十人劃船,十幾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纖,號子聲震撼河谷的場面已經(jīng)看不見了,甚至連昔日的號工也余下無幾。但是“川江號子”作為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經(jīng)深深地融進了川江流域廣袤的大地中,讓我們愛護它、保護它如同珍惜中華民族的每一項文化遺產(chǎn)。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19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通過對湖北民歌《幸福歌》的欣賞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喜愛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質樸美。

      2、知識目標:通過聆聽、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并了解湖北民歌的風格特點,了解本曲節(jié)奏方面的基礎樂理知識。

      3、德育目標:通過對湖北民歌《幸福歌》的欣賞與歌詞的理解,抒發(fā)同學們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是由民間歌手蔣桂英根據(jù)湖北天門的民間小調改變而成的歌曲,歌曲采用了領唱和合唱相結合的演唱形式。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以重復的手法鞏固了主腔的地位。第二部分以擴充的手法將情緒推向高潮。其旋律表現(xiàn)出細膩,婉轉,抒情,高亢的特點,具有濃郁的南方民歌的風格。本歌以優(yōu)美,輕快的旋律,表現(xiàn)出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幸?鞓返纳。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審美能力。

      2、難點讓學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節(jié)奏方面的知識。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等直觀教學手段,進行討論練習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學內容。

      教學教具:

      地圖,大歌譜,視聽音響設備.電腦等教學設備。

      學法指導:

      1、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分小組進行討論并個別回答問題,讓其發(fā)揮獨創(chuàng)精神。

      2、啟發(fā)學生自己探索,通過歌唱表演的方式給予表現(xiàn)機會。

      3、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學,加強師生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上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浙江的民歌的情韻,今天我們再來欣賞湖北民歌的音樂風格。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三首民歌。

      師: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歌曲,回答哪一首是湖北民歌?

      A《太陽出來喜洋洋》

      B《小拜年》

      C《幸福歌》

      學生回答問題。

      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今天我們欣賞的就是湖北民歌《幸福歌》。

      師:(出示地圖)請問有誰能找到湖北省呢?

      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湖北風光。

      教師介紹湖北省的地理知識和人文景觀。

      師:通過介紹,我相信大家對湖北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下面再一次聆聽這首民歌,請同學們經(jīng)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回答,《幸福歌》的特點?

     。g快,婉轉,抒情,高亢。)

      教師介紹湖北民歌的風格和特點。

      (湖北的民歌即抒情又比較高亢,歡快而熱烈,每段的結尾就會有眾人的吆喝呼應,節(jié)奏也是比較快的,有顯著的南方的民歌的特點。)

      二、創(chuàng)造性表演

      相信大家已經(jīng)熟悉了本曲,用各自喜歡的表達方式來演繹這首《幸福歌》由老師做指揮來并分為三組:

      A、舞蹈組同學隨音樂即興起舞。

      B、歌唱學生演唱領唱部分。

      C、部分同學隨音樂唱合唱部分。

     。ㄍㄟ^表演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熟悉歌曲并且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體驗歌曲,使學生在幽默和歡快中感悟歌曲的內涵,從而達到熟悉歌曲,掌握知識點和審美教育的目的。)

      三、課堂小結

      首先讓同學們自己回答學到了什么?老師再做點評。

      今天我們欣賞了湖北民歌《幸福歌》,讓我們了解、感受了我國民族音樂的魅力;了解湖北民歌的風格特點和本曲節(jié)奏方面的基礎樂理知識。通過大家的互動表演,能熟悉這首歌曲,進一步的了解到這首歌的內在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黨和祖國的高尚情操。

      師生告別:我們通過聽賞。共同感受了陜西民歌。有機會我們再共賞他的更多作品,同學們再見!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20

      教學目標: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涵。

      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與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索、創(chuàng)造、審美體驗的無窮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將聲樂曲《桑塔.露琪亞》改編成器樂曲。主奏樂器、伴奏樂器、伴奏音型的選擇及組合。

      課前準備:

      1、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船歌的素材

      2、 教學器材:電子合成器、鋼琴、黑板

      3、 教學課件:威尼斯風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設計:

      一、設計演唱形式

      聽賞《(男高音獨唱)錄音,讓學生們?yōu)檫@首歌設計一個新的演唱形式。

      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實踐活動:按照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

      小結: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桑塔.露琪亞》這首威尼斯船歌,我們接觸到了歐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們所具有的維尼斯船歌的風格和特點。(請學生回憶威尼斯船歌的特點:旋律優(yōu)美,浪漫抒情,節(jié)拍以-- -- --為主,節(jié)奏富有搖動感。)

      船歌的音樂體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們會接觸到。

      二、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船歌的體裁最早只是聲樂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當?shù)氐囊环N民歌——barcarolle演變而來的。由于維尼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它是亞德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南來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發(fā)展。同時,威尼斯船歌也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文化,以它為創(chuàng)造素材的器樂曲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把《桑塔.露琪亞》這首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ㄒ唬┬蕾p:

      欣賞兩首船歌。

      1、 由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編。注意主奏樂器、伴奏樂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

      (請一學生說出伴奏音型并板書。如出現(xiàn)錯誤可請其他學生更正。)

      2、 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節(jié)拍和節(jié)奏特點。(請一學生寫出節(jié)奏型。)

      小結:以上兩首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主奏樂器、伴奏樂器音色及典型

      節(jié)奏型的運用,都是為了表現(xiàn)樂曲抒情浪漫的特點。

     。ǘ﹦(chuàng)作活動:

      1、請學生選擇適當?shù)墓?jié)奏型并板書。

      2、 請學生運用電腦課件,選擇自己滿意的主奏樂器和伴奏樂器,并談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思考、討論和評價。

      3、教師小結、歸納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并由一學生與教師合作,用電腦與合成器演示學生的作品,聽其音響效果。

      4、教師演示自己改編的作品,并分層講解創(chuàng)作意圖。

     。1) 從電腦作曲系統(tǒng)中調出所用的'樂器音色。

      (2) 用調音臺分段分析主奏樂器與伴奏樂器及音型的各種組合。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組合使樂曲在音色上、和聲織體上都形成了對比,使這首樂曲的聲音色彩更加豐富,更符合它的特點。同時,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樂曲中,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樂器,有演奏和聲織體和伴奏音型的伴奏樂器,有單純音色,有混合音色,而這些表現(xiàn)手段都是為了造成音色、力度、織體、節(jié)奏上的變化,來表現(xiàn)作品的情緒、風格和特點。

     。3) 完整地聽一遍教師改編的器樂曲——《桑塔.露琪亞》。

      三、評價

      今天我們嘗試了用各種樂器音色及音型的不同組合方式,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當然,音樂創(chuàng)作遠不止這些,愿大家運用簡便、快捷的現(xiàn)代化手段,將抽象的理論概念、枯燥的技能訓練,還原到可聞可感的音樂之中去。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銀屏之歌的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07-03

    春之聲初中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案09-02

    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精選19篇)03-29

    初中七年級下冊音樂華夏古韻教案07-21

    小小班下冊音樂教案《走路》07-24

    小小班下冊音樂《走路》教案09-25

    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下冊 動聽的影視音樂說課稿07-09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10-08

    七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01-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午夜精品福利波多野结衣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