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

    時間:2021-10-14 11:38:2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學會書寫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小約翰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仍然自食其力的事情,對西方國家的教育背景有所了解。

      3、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主閱讀,小組探究,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鼓勵學生自食其力,珍惜一切勞動成果。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西方國家的教育背景。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預習作業】

      1、自學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2、了解課文大意。

      3、查閱有關西方國家的教育背景,并與中國的教育進行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聯系以前所學課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聯想,引起感悟。

      《鎖不住的心》讓我們了解到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中國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女孩兒烏塔讓我們了解和外國孩子豐富的成長經歷,我們今天學習的《成長》,再一次讓我們了解國外家長與我們不同的教育理念,國外兒童不同于我們的成長故事。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讀自悟。

      1、讓學生自讀課文自悟。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懂的地方勾畫出來。

      2、了解課文大意。

      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初步掌握課文內容,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三、交流體會。

      各組選派代表說出課文大意,對于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全班解決。教師加以梳理引導,在理解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討論。

      例如,1、圍繞“約翰是個怎樣的孩子?”畫出相關的語句,也可以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想。

      他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盯著香腸,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語地嘀咕:“不購買兩根。”這句話,他幾乎天天重復著,好像她的口袋里只允許裝上兩塊錢。——小男孩重復的行為使大家頓生疑竇,引起了讀者好奇,是因為媽媽給他的錢很少嗎?是他家的經濟條件差嗎?

      2、當“我”要送他兩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話說得不卑不亢”。——一個自尊、要強得孩子,令我們對他頓生好感。

      “是我的媽媽。”她不等我說完,笑著回答,“雪太大了,媽媽不放心,一定要陪伴我送報……”——疑竇初解。

      3、“你每月送報紙,可以拿到多少報酬?”

      他告訴我:“八十元。圣誕節時報紙多,可以拿一百元以上。”——原來他的衣兜里不是沒有錢,他自己掙的錢足可以購買兩根香腸了。他的克制與節儉,是對自己勞動所得的珍惜啊。

      4。還可以就“文章為什么不像《女孩兒烏塔》一樣,用《小約翰》命題,而以《成長》為題?”展開討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由此理解約翰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從而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四、拓展閱讀,深化理解。

      向學生推薦《夏令營中的較量》,這是作者十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了,至今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給學生滲透閱讀方法,給敘事性的文章分層,可以按著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展開來進行。】

      五、學習生字生詞

      本課生字可以采用形近字和同音字比較的方式進行。

      “儉”與“檢”“挎”與“跨”“銷”與“消”等形近字不要混淆。

      “戴”與“帶”在用法上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分。

      “琢”“濟”是多音字,可以讓學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另外的讀音和用法。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學會書寫“卑、亢”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理解小約翰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仍然自食其力的事情。

      3、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朗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己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了解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用“?”在文中標出。

      4、把《成長》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請他們也談談聽后的感受,與家長進行交流。

      教學設計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課

      《女孩兒烏塔》讓我們了解和外國孩子豐富的成長經歷,我們今天學習的《成長》,再一次讓我們了解國外家長與我們不同的教育理念,國外兒童不同于我們的成長故事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自讀自悟,交流體會。

      1、默讀課文,就自己的感受寫批注,提出自己的問題。

      2、集體交流

      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長”提出的。

      (出示“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這樣”的成長是指怎樣的成長呢?

      為什么說“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3、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體會1——6自然段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兩根香腸,但他又從來不買兩根。)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如果你是他,此時你會怎樣做呢?

      (3)從小男孩的態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一樣,會產生很多疑問,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

      語言訓練:聽了他的話,我琢磨:也許他的父母不太喜歡他,也許他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也許————,還也許————。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對自己愛吃的香腸,卻又不舍得買呢?

      體會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個大雪天,約翰的媽媽開著汽車陪他給每家每戶送報紙,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報酬。但他仍然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

      (2)此時,你心中又有怎樣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約翰是個很有責任感的孩子,冒著大雪堅持送報紙。

      ②約翰家不是沒有錢,是他自己這樣做的,他這樣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約翰的媽媽其實很愛約翰,在大雪天陪他送報,還用這種方式鼓勵他做事要堅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對小約翰或他的媽媽說些什么呢?

      四、超越文本、升華情感

      1、文中最后寫到“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其實約翰的父母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培養他的生活能力。使他的成長過程中懂得節儉、自律、做事有責任心。因為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

      2、同學們老師相信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有和約翰一樣的經歷,請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大家說一說吧!

      五、延伸主題、總結全文

      是啊,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總會有很多難以忘懷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從別人的成長經歷中,吸取有益于自己成長的東西。

      同學們,你們喜歡約翰嗎?就讓我記住他吧!問中有幾處是對約翰外貌描寫的句子

      (1)請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2)請大家把它抄到自己的采集本上。

      同學們,這節課就要結束了,可是的成長還在繼續。因為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們可以在成長中獲得快樂、在成長中懂得道理!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小約翰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中,仍然自食其力的事情,對西方國家的教育背景有所了解。

      情感目標: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聯想,引起感悟。

      《鎖不住的心》讓我們了解到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中國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女孩兒烏塔》讓我們了解和外國孩子豐富的成長經歷,我們今天學習的《成長》,再一次讓我們了解國外家長與我們不同的教育理念,國外兒童不同于我們的成長故事。

      二、自讀自悟,交流體會。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加以梳理引導,在理解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討論。

      例如,圍繞“約翰是個怎樣的孩子?”畫出相關的語句,也可以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想。

      他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盯著香腸,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語地嘀咕:“不購買兩根。”這句話,他幾乎天天重復著,好像她的口袋里只允許裝上兩塊錢。——小男孩重復的行為使大家頓生疑竇,引起了讀者好奇,是因為媽媽給他的錢很少嗎?是他家的經濟條件差嗎?

      當“我”要送他兩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話說得不卑不亢”。——一個自尊、要強得孩子,令我們對他頓生好感。

      “是我的媽媽。”她不等我說完,笑著回答,“雪太大了,媽媽不放心,一定要陪伴我送報……”——疑竇初解。

      “你每月送報紙,可以拿到多少報酬?”

      他告訴我:“八十元。圣誕節時報紙多,可以拿一百元以上。”——原來他的衣兜里不是沒有錢,他自己掙的錢足可以購買兩根香腸了。他的克制與節儉,是對自己勞動所得的珍惜啊。

      還可以就“文章為什么不像《女孩兒烏塔》一樣,用《小約翰》命題,而以《成長》為題?”展開討論。

      由此理解約翰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從而理解文章拿給的寫作意圖。

      三、拓展閱讀,深化理解。

      向學生推薦《夏令營中的較量》,這是作者十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了,至今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學習生字生詞。

      本課生字可以采用形近字和同音字比較的方式進行。

      “儉”與“檢”“挎”與“跨”“銷”與“消”等形近字不要混淆。

      “戴”與“帶”在用法上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分。

      “琢”“濟”是多音字,可以讓學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另外的讀音和用法。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長》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優秀小學語文教案12-17

    小學語文《觀潮》優秀教案11-20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15篇01-04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4

    最新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01-13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學小寒優秀教案01-05

    小學體育優秀教案12-28

    小學優秀課程教案12-16

    最新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范文01-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日本午夜视频免费 | 香蕉香蕉永久免费看 | 中文字幕少妇偷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卡通动漫 |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