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11 15:01:46 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6篇)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練習六》安排了如下的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五項內容。處處留心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辨別形近字的詞義和用法;讀讀背背,安排學生積累八個成語和古詩《小池》;寫好鋼筆字,要求學生正確、美觀的書寫左右結構的字;口語交際,要求學會鼓勵;學寫毛筆字,安排了書字“裝”、“幫”。

      二、教學要求:

      1、會辨別詞義和用法,同時區別形近字。

      2、熟記八個成語和古詩《小池》。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鼓勵。

      5、學寫毛筆字。

      三、教學重難點:

      處處留心、口語交際

      四、教學時間:

      四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處處留心

      一、教學第一部分

     。1) 小芳正在調查有關噪聲的問題,她查到了一段有關噪聲的資料。

     。2) 出示這段語。

     。3)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借助工具書,把每個字的字音都讀準。

      (4) 指名讀,師生共同正音,齊讀這段話。

     。5)在文中畫出下題所提到的詞語。

      二、教學第二部分

      1、把這些詞所在的句子多讀幾遍。

     。病⑹紫任覀儊韰^別“需要”和“須要”。

     。1) 讀讀這兩個詞語所在句子,并想想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讀句子,指名說意思,其它同學補充。

     。3)比較一下,“需要”和“須要”有什么區別。

     。4) “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與某個事物搭配,而“須要”則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與“干什么”“怎么樣”搭配。

     。5)你能用這兩詞語各說一句話嗎?

      3、利用查工具書理解“頻率”“分貝”的意思。

      三、教學第三部分

     。1)你能幫助小芳編個順口溜嗎?

      (2) 首先看這四個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讀讀以前學過的順口溜,找出其中的規律。即字的偏旁與意思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4)試著給其中一個字編順口溜。

     。5)小組合作編順口溜。

     。6)互相匯報、交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一)教學成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這幾個詞語。

      2、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3、你理解了哪些成語的意思?

      4、這些成語都勾畫了什么?

      5、做游戲,讓一個學生悄悄看一個成語,然后做動作,其他同學猜。

      6、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二教學古詩《小池》

      1、借助工具書及詩集,自學這首詩。

      2、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

      3、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三、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垮、碎、竭”這三個字。

     。3) 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垮、碎、竭”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三個字的左半邊都比較小,或半邊較寬且高。

     。4) 教師范寫“垮”。提醒學生注意:“提土旁”稍小,偏上一點。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1、審題

     。1) 指名讀題。

     。2)指名讀題,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讀讀書上出現的在三個例子。

     。2)怎樣鼓勵,互相討論、交流。

     。3)指名說,其他同學補充。

     。4)分角色扮演。師生共同評議。

      3、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不順心的事嗎?你是怎樣鼓勵自己的?

     。2)總結。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蝙蝠的耳朵和嘴是怎樣配合探路的。

      2、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交流仿生學資料,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與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科學家解開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秘的過程。

      2、弄清楚蝙蝠和雷達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聯系。

      課前準備:

      PPT課件、蝙蝠和雷達圖片各一張、三次試驗表格。

      教學過程:

      一、出示蝙蝠、雷達圖片引入

      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器,它們有什么聯系呢?讓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1課《蝙蝠和雷達》。

      二、品讀課文第3自然段

      師: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知道通過研究蝙蝠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解決了飛機夜間飛行的安全問題。那么蝙蝠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引起了科學家對它的關注呢?它夜間飛的本領有多強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描寫蝙蝠夜間飛行本領強的句子并說說你的體會。

      2、學生匯報感受、體會。

      3、用關聯詞:即使……也……造句。

      師:蝙蝠夜間飛行的本領如此高強,到底靠的是什么呢?難道說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夠看清楚夜間的所有東西嗎?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開始做什么?(試驗)

      三、出示課文4到6自然段內容。(合作、交流)

      師:

      1、為了搞清楚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科學家是怎樣做試驗的?得出了怎樣的結論呢?默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試驗順序

      試驗方法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學生匯報

      3、談談三次試驗結果證明了什么?

      4、理解“配合起來”,對比讀句子:

      (1)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師:科學家三次試驗證明蝙蝠是靠耳朵和嘴配合起來探路的。蝙蝠在飛行過程中它的耳朵和嘴是怎樣互相配合的呢?

      四、出示課文7自然段。(PPT)

      1、齊讀第7自然段,畫出蝙蝠飛行過程的句子,體會蝙蝠飛行中耳朵和嘴的互相配合。

      2、學生匯報找到句子及體會。

      3、借助PPT圖片來理解一下超聲波。

      4、讓學生畫蝙蝠飛行的示意圖并說說蝙蝠的飛行過程。

      5、角色扮演(請三個同學出來演示蝙蝠飛行過程)。加深學生對蝙蝠飛行過程的理解。

      五、探究原理,解讀雷達。

      1、師: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發明了雷達解決了飛機夜間飛行的安全問題。那雷達又是怎樣工作的呢?請默讀第8自然段,讀后同桌互相說說你們的體會。

      2、學生匯報體會。

      3、學生寫出雷達工作示意圖,并講解雷達工作的過程。

      4、思考蝙蝠和雷達有什么相似之處呢?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5、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從而使得飛機在夜里也能安全地飛行,假如有一天,蝙蝠和飛機相遇了,它們會說些什么話呢?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6、請學生匯報。

      六、交流仿生學資料。

      師:

      1、課前老師叫同學生收集了仿生學的資料,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展示一下你們找到的資料吧!

      2、學生交流分享課前找到的資料。

      七、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同學們,學完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2、學生匯報。

      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從而發明了雷達,可見大自然是我們人類的老師,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也能像科學家一樣善于觀察,發現秘密,長大了發明出新的東西為人類服務。

      作業:

      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你從大自然中得到什么啟示,想要發明什么呢?以:我想發明……”為題目,寫一篇小作文。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詞典獨立識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領會句子含義。

      2、以較快的速度閱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內容,理清詩歌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從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性格,從大海的變化中去體會金魚的變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示課題

      1、有一個老漁夫的妻子,在一條金魚的幫助下,從一個老太太變成了貴婦人,變成了女皇,但她還不滿足。她到底想當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這就是俄國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童話敘事詩給我們敘述的故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適時板書課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看漁夫和金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把課文瀏覽一遍,把不懂的字詞畫出來。

      2、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先讓會理解的同學解釋,不能解釋的查字典詞典解決。

      三、快速默讀,把握內容

      1、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導學生討論:

      (1)詩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誰?除了寫人之外還主要寫了什么?

     。ㄖ饕宋锸抢蠞O夫——老頭兒,老漁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這兩個主要人物之外,還主要寫了金魚。)

     。2)詩歌敘述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詩歌敘述了一位老漁夫的妻子貪得無厭,對金魚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后仍然一無所獲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順序

      1、讓學生在詩歌中找出描寫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學生討論老太婆的具體要求,教師根據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書。

      3、讓學生找出老太婆是什么時候開始提第一個要求的?詩歌在寫老太婆提第一個要求之前描寫了什么內容?

      4、引導學生概括詩歌的敘述順序:課文開頭簡要介紹了人物及他們的身份,事情發生的地點,老漁夫打到一條金魚的情況。然后按照老太婆對金魚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為順序,記敘了事情的經過。

      五、體會感情,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討論:

     。1)老太婆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貪得無厭、貪圖享受)

     。2)老漁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軟弱無能,對丑惡行為姑息、忍讓)

     。3)大海的變化體現了誰的變化?(金魚的變化,由開始時的報恩逐步到強烈不滿,最后恢復了老太婆貧窮的原狀。)

     。4)詩歌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譴責了老太婆,也批評了老漁夫,告訴人們,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

      2、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九瑁 (木房) (貴婦人) (女皇) (女霸王)

      貪得無厭 一無所獲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

      3、激發學生對“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老太婆的厭惡之情。教育學生做事情要有主見,不能像漁夫那樣懦弱。

      4、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小組合作探究,知道金魚為什么把一切都變回原來的樣、

      教學重點:

      知道金魚為什么把一切變回原來的樣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

      教學準備:

      師生可共同查閱有關普希金的生平資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創作成就、詩人的生活經歷等,以加深對本課思想內容的理解。

      課時: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同學們聽說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嗎?聽說過《神燈》嗎?是這些故事伴隨我們長大,是這些故事給了我們無數的幻想,是這些故事教我們分辨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個同樣的故事《漁夫和金魚》。

      2、今天學一篇詩歌體裁的外國名著。關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書課題)本課是一首童話詩,又是外國文學作品,在表現形式和語言習慣上與已往學過的詩歌有較大的差異。如有小節間隔;有詩句上的重疊表現;有括號內的注解說明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朗讀。

      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饋。(漁夫打到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哀求漁夫放了它,并許諾要用貴重的報酬答謝老人。漁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魚提出各種要求,金魚一一答應了她。當老太婆提出要當海上的女霸王時,金魚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從前,變得一無所有。)

      3、分組分節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清線索。

      1、快速閱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全詩線索。

      第1節:交代故事的起因。(老頭兒打魚網上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哀求漁夫放了它,并許諾要用貴重的報酬答謝老人。)

      第2—9節:講述事情發展的經過。(老太婆向金魚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當貴婦人,金魚一一答應。)

      第10、11節:講述事情發展的結果。(老太婆提出要當海上的女霸王,金魚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從前,變得一無所有。)

      2、按“起因——經過——結果”三部分讀課文。

      四、細讀課文,探究人物特點。

      1、自由讀課文。

      思考:①課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點?

     、谟谩啊睒顺隼咸盘岢鲆蟮脑娋;用“﹏”標出老太婆態度變化的詞句。

      2、討論交流。

      (1)研讀描寫老太婆的詩句。

      ①老太婆向金魚提出了幾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她向金魚“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貴婦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態度有哪些變化?(指著老頭兒就罵——罵得更厲害——指著丈夫破口痛罵——脾氣發得更厲害。)

     、劾咸沤o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貪得無厭、兇狠殘暴)

      (2)研讀描寫漁夫和金魚的詩句。

      ①漁夫做了哪些事情?說明了什么?(幫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幫助老太婆向金魚不斷地索要不屬于自己的物品、權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貴婦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權力,甚至要求金魚供她使喚。說明他心地善良,但對老太婆一味遷就,顯得過分軟弱。)

     、诮痿~面對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樣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魚都一一答應了。當老太婆提出要當海上的女霸王,金魚收回了她的一切。)

      3、課文中的幾個人物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老太婆兇狠殘暴、貪得無厭;漁夫心地善良,但過分軟弱;金魚心地善良,知恩圖報,并信守諾言,言而有信。)

      4、引導學生了解“大海”在詩中的態度變化和它的象征意義。

     。1)用著重點標出描寫大海風浪變化的語句。(輕微地起著波浪——海水發起渾來——海水不安靜起來——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風浪,激怒的波濤翻動起來,奔騰、狂吼。)

      (2)理解“大!钡南笳饕饬x。(詩中“大!睕]有說一句話,但在全詩中它是“正義”的化身!拔邓{的大海”有強烈的愛憎情感,隨著老太婆“蠻橫無理、貪得無厭”一步步升級,大海隨之變化:輕微地起著波浪——海水發起渾來——海水不安靜起來——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風浪,激怒的波濤翻動起來,奔騰、狂吼。它在詩中的態度變化既代表著金魚姑娘,也代表著人世間一切正義人們的共同心聲。)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 老師這里有幾張圖畫,看看誰能按照故事的劇情把它們按順序排列出來?

      3、師:今天我們來將這個故事改編成一個小音樂劇,為了讓觀眾看得清楚明白,我們需要把它劃分出幾幕來演,你們覺得把它編成幾幕比較合適?

     、僦笇W生把握詩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展開想象,補充情節、補充語言。

     、谠谛〗M內表演。

      ③指名表演,評議。

      六、總結全詩,拓展延伸。

      1、讀了普希金的這首詩,你體會到了什么?(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創造。)

      2、如果請你去和課文中的角色交談,你準備和誰說些什么?

      課外實踐

      1、朗讀課文,寫一篇讀后感。

      2、把課文改成課本劇演一演。

      3、課外閱讀其他古典詩歌名著。

      板書設計:

      貪

      當女霸王

      貪

      當貴婦

      貪貪得無厭

      貪要木房一無所有

      要木盆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先扶后放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為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研讀第二則小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布衣”的含義,結合人物的情緒變化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教學準備:

      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板書課題)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說說這布衣元帥指的是誰?(出示課件)

      質疑:你覺得元帥平時的衣食住行會是什么樣?布衣指的又是什么?

      引語:徐向前為什么會被稱為“布衣元帥”,我們一起到文中去了解一下。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現在我們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讀文情況:邊聽邊思考:

      1、指出讀錯的字音。

      2、用心觀察這篇課文與以往所學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師:其實3個小故事表達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那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課件)這是全文的總起段。在這段話中你覺得哪兩個詞語最能概括徐帥的精神品質。(板書:功高蓋世、樸實無華)能用上這兩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三、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這三個故事中哪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徐帥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我們就一起走進《看門老人》請大家看閱讀提示。

      (一)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

      (二)畫: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么?令她沒想到的是什么?(做好標注)

     。ㄈ┫耄簭男履锏南敕ㄇ昂笞兓心泱w會到了什么?(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

     。ㄋ模┳x:結合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新娘想法的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匯報,老師指導。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2、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教學重難點

      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學媒體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孟子說過: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這是講中國人做人要有尊嚴。本課中,有一位外國年輕人的身上,也體現了這樣的做人品質。

      二、質疑激趣,引導了解課文梗概

      1、接下來,請同學們好好讀讀這篇課文,讀完后想一想,你最想問同學們一個什么問題,并想一想,自己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各自讀書,思考問題;教師巡回,發現學生的問題。

      3、學生提問讓其他學生回答,在回答過程中逐漸學生理解新詞,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4、讀一讀: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比較,從具體語言中體會人物性格

      1、縱向比較。哈默的神態、語言、動作散見于課文之中,比較體會,如,年輕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可是當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問的是:“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當聽到“沒有”時,他的“目光頓時昏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在杰克遜提出先吃飯再干活時,他仍堅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為了加深學生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啟發學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動。如,當食物擺在他面前時,從他說的話里想象他是怎么的想的,當聽到“沒活”干時,他會怎么想;當杰克遜大叔要他捶背時,他又是怎么想,從而深入體會他自尊自強的品格。

      2、橫向比較。將哈默與其他逃難的人進行比較。同樣是疲倦不堪,饑餓難忍,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勞動換取食物,別人則是“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北容^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愛,卓爾不群。

      四、體悟主題,拓展升華

      1、用自己的語言來評價哈默和杰克遜。

      2、以《尊嚴的感受》為題寫一段話。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9-02

    蘇教版語文下冊答案11-16

    四年級蘇教版下冊語文教案01-13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黃河的主人》教案11-10

    2022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2-08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教案(精選17篇)06-02

    四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教案15篇09-02

    蘇教版初中語文下冊那只松鼠教案01-25

    蘇教版語文下冊生字課件03-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 亚洲婷婷天堂婷婷色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