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范例(精選11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少年王冕教案設計范例,歡迎大家分享。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體會文本語言準確、生動、形象的特點。
2、學習人物刻畫和景物的描寫方法。
一、小結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已經知道,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畫家、詩人。偉大的人物其少年時代往往也有他的特別之處。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初步感受到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這節課,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走進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體會課文語言文字向我們傳遞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深入讀文,交流感受。
1、提出學習目標(師生交流)。指導學生讀“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學生深入地默讀課文,重點句子做上記號,可以在旁邊簡單地寫寫體會。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學生學習交流)
2、交流閱讀感受(老師、學生、文本三者的對話。)
▲學習王冕孝敬母親的重點詞句。
①、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課件出示這個句子)
通過問:你為什么讀得這樣輕松,不慌不忙?或者,你為什么讀得這樣響亮,充滿感情?等這樣的問題,學生感悟到王冕安慰、體諒、理解母親的一片孝心,孝心之中還有好學之心。(板書:棄學放牛、不忘讀書)
②、交流學習這一句:“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抓重點詞“總舍不得”,談體會,指導感情朗讀。(板書:留魚肉孝母)
▲品讀王冕勤奮好學的詞句。
①、學習這一句。“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生讀這一句,談感受。(板書:省錢買書讀)
師引導:每天早上餓著肚子也要省錢買書讀,這就是勤奮好學的王冕!學生情感朗讀這一句。
師總結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給母親;舍不得花一點兒錢,要學習。這兩個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來,讓我們齊聲贊美王冕的孝順、勤學。男、女生分讀重點句子。
過渡:十歲的王冕漸漸長成了十三、四歲的`少年,他讀了不少書,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你又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王冕勤奮好學呢?
②、學習王冕細心觀察到的自然美景的相關句子。(課件展示美荷圖和相關句子。)“一陣大雨過后……荷葉上的水珠晶瑩透露亮。”學生自由讀書感覺雨后景色的美,指名讀這段話。
師評價引導:真的,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王冕為什么能夠發現如此美麗的景色?是啊,處處留心皆學問,王冕就是這樣一個善于觀察,熱愛學習的孩子。誰再來讀大自然這本書,美美地讀一讀王冕細心觀察到的美景?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假如你也看到這幅美景,你會怎么做呢?的確,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動了王冕,熱愛學習的他立志學畫荷花。齊讀自信而又好學的王冕的話:“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
③下定了決心,王冕開始學畫。學習重點句子,“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之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這句話。抓住“三個月”,“精神、形態、顏色”等來談體會。(板書:立志畫荷有成)指導感情朗讀。
王冕的荷花越畫越好,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諸暨一帶都曉得他是個畫荷花的高手,都爭先恐后來買他的畫。理解“高手”,提升:就是這樣的高手,他畫的荷花,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再讀這句話(生齊讀)。高手就是這樣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成長起來的。
三、感悟寫話
這里有一個填空,試試看誰是描寫的高手?王冕是畫荷花的高手,他畫的荷花簡直就是真的。你們出神入化的想像,你們精彩的描繪,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冕畫荷花的勤奮,感受到了他畫的荷花神奇的風姿。來,我們一起讀:“起初……”王冕賣畫得了錢,就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板書:得錢買物敬母。)
四、總結
少年的王冕就這樣有滋有味地生活著,他這樣地孝敬母親,又是這樣地勤奮好學,作為同是少年的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少年的王冕以他獨有的人格魅力使我們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古人古事呢?老師推薦你們課后閱讀《儒林外史》,相信你們一定會大有收獲。
“棄”學放牛
孝敬體貼 省吃敬母
板書: 少年王冕 勤奮好學 省吃買書
立志學畫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生字并抄寫。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品味詞句感受王冕勤奮好學,孝敬長輩,善解人意的美好品德。
教學過程:
(介紹李連杰少年時期的故事)“未曾清貧難成人”今天老師給大家講講少年王冕的故事。
生:聽
師:學習生字、組詞、說話
生:按要求學習生字
師:王冕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請大家一邊讀課文,一邊用“―――――”劃出反映他優秀品質的句子,并寫一寫體會。
生:讀、劃、寫
交流
生:她的母親要讓他到人家防牛,王冕還安慰他母親,其實他心里很想上學,但他體諒母親,善解人意,忍痛答應母親
生: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回家陪母親還將人家給他的腌魚臘肉帶給母親,看出他孝敬母親,不怕苦累
生:他刻苦勤奮,工作負責,珍惜時間,節省錢買書偷空看書。
生:王冕讀了不少書,明白了許多道理,這與他后來成功有很大關系。
師:他后來是怎樣成為遠近聞名的畫家的?
生:………………我何不自己化幾筆?
師:從這段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了?
生:他是一個博學多才,善于思考,熱愛生活的人
生:從“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看吃他自信中倔強,善于挑戰自我的可貴品質。
生:他認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有心人。
生:他是個人窮志不窮的孩子。
師:從這幅圖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王冕有柳樹柔嫩之美,有荷花的清雅高潔之美,有牛的勤勞倔強之美,有青草的頑強之美,有水的透明鮮亮之美,有書的醇香韻致之美。
師:王冕的畫畫得怎么樣?
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師:那她的畫為什么畫得這么好?
生:他的`品格如荷花般純潔、清高
生:他心中有荷花
生:他具有荷花的品質
生:他已經把自己和荷花融為一體了。
師:王冕用自己的勤奮刻苦獲得了成功使媽媽過上了好日子,經常帶母親到村上湖邊走走,母親心里會怎么想?
生:真難為孩子了,沒有他我哪來的好日子?
生:不知道孩子怪不怪我,當初不讓他上學也不迫不得已啊。
生:真是家窮出孝子啊!孩子他爸在九泉下也高興啊。
師:思考作業
在如今這個利欲熏心,金錢至上的社會,我們該怎樣保持一顆如荷花般的心?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4個綠線內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1、指導朗讀并背誦第5小節。
2、討論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古詩〈墨梅〉,請生讀,這是哪位詩人寫的?你了解他嗎?
請學生說。課件簡介王冕。
2、讀題。“少年”,文中寫了哪些時間段王冕?文中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板書:十歲時十三四歲時十七八歲時
二、進入第二段。
1、出示第二小節,自由讀,邊讀邊思考:在母親和王冕的各自說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點出:家境不好,母親實在是無可奈何。
2、指名讀王冕的話,思考:王冕真的覺得在學堂里“也悶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嗎?”
板書:體諒母親
分角色讀兩人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情感。
3、默讀第三、四小節,思考:讀了這些,讓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母親對王冕的關懷、疼愛和心里的無奈。
王冕孝順母親、堅持學習
4、齊讀三四小節。
三、進入第三段。
1、出示這一小節。十三四歲時的王冕已經是什么樣子了?什么地方看出了他讀了不少書?
2、“人在畫圖中”,這一小節中什么地方能看出來?用筆畫出來。并小聲地讀一讀。
3、多美的荷葉與荷花啊!看到這樣的美景,你有什么想說的?
出示描寫荷葉與荷花的詩句。指名讀。
4、真不錯!讓我們回到王冕的身邊,再一次仔細地品味一下這幅荷塘美景圖。男生讀,女生讀。
請學生試背這里。
5、前面說他又明白了許多的道理,這一小節中什么地方體現到了?讀到這兒,讓我想到了一些名言。出示立志名言,請學生讀。
齊讀第5小節。
6、有了想法就要去行動。默讀第6小節,其中最讓你感動的什么
板書:勤奮好學孝敬母親
7、學到這兒,你對王冕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板書:堅持不懈(或持之以恒)
四、進入第四小節
1、指名讀。
2、讀到這里,你想對王冕說些什么?
五、總結全文。
1、本文的寫作順序是什么?
2、你認識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
板書:
少年王冕
十歲時體諒母親放牛讀書
十三四歲時勤奮好學孝敬母親
十七八歲時畫畫讀詩與母同游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4個綠線內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通過課文感受王冕勤奮好學、孝敬長輩,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介紹背景
1、師導: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認識了武藝高強、沉著應變的好漢林沖。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一位有名人物(板課):少年王冕
2、師生相互補充介紹王冕、吳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貧寒、幼年給人放牛,靠自學成為詩人、畫家。性格孤傲,鄙視權貴。詩畫皆負盛名,尤善畫梅。著有《竹齋集》。
吳敬梓:清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善詩賦,尤以小說著稱,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長篇小說。書中刻劃了各類士人的精神面貌,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杰作。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師:本文選自古典小說,語言風格較現在有些不同,同學們在預習中有什么困難嗎?
2、師生交流、解決預習中的`困難。
3、出示生字、詞語,檢查預習情況。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自由再讀課文,思考:我還有什么地方沒讀懂?
6、交流,疏通。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生自由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個時間段里發生的故事?
2、交流:
三個時間段:眼看三個年頭過去、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到了十七八歲
3、根據時間順序進行分段,引導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親早亡,家境貧寒。
二(2~4)王冕體諒母親的艱難,輟學給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啟發,奮發圖強,刻苦學畫,終有所成。
四(7)十七八歲時,王冕每日作畫讀詩,從此家境轉機,不愁衣食。
4、練習用段意串連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品讀課文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思考:從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齊讀課文。
五、練習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導入:認識一個人,往往是通過他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來加深體會的。這節課,我們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他努力走向成功的同時,進一步認識他。
二、精讀課文
(一)精讀第二段
1、品讀課文第二節
(1)自由讀,邊讀邊思考:在母親和王冕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出示母親的話,指名讀。
(3)評價,再指名讀。
(4)交流:從母親的話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5)相機點出:不是我要耽誤你、年成不好、針線活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家境不好,母親實在無可奈何。
(6)指名讀王冕的話,思考:王冕真的覺得在學堂也悶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嗎?
(7)練習分角色朗讀。
(8)教師小結:這段文字通過母親和王冕的對話,讓我們初步了解了家境貧寒,母親無可奈何,讓王冕棄學替人放牛,王冕從小懂事,體諒母親。
2、品讀課文第三、四節
(1)默讀課文,思考: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對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2)交流:
①秦老對王冕的同情、關心和愛護
②母親對王冕的關懷、疼愛之情和心里的無奈
③王冕孝母親、不忘學習
(3)齊讀這兩個自然段。
3、品讀課文第五、六節
(1)教師過渡: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讓他感覺自己是人在畫圖中,這是為什么呢?自由讀課文第五節,用~~畫出描寫這副景象的句子,體會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2)交流:圈劃描寫景色美麗的詞語,加強品析。
(3)體會朗讀。
(4)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5)引導體會:王冕是因為讀了不少書,明白了不少道理,才會發現這么美的景象,才會勵志學畫。
(追問:從這節中,你發現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懂得大自然的美麗,要學會觀察和欣賞大自然的美;懂得人要有自信心;)
(6)引導背誦。
(7)指讀第六節,思考:通過這些文字,你對王冕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8)交流:王冕堅持學畫,是個有毅力的孩子。
4、引讀最后一節,引發體會:讀到這里,你想對王冕說些什么?
三、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簡要小結寫作順序和寫作特色。
2、完成書后練習。
四、布置課外作業
1、抄寫詞語。
2、摘錄課文中描寫雨后美景的句子。
3、課后閱讀《儒林外史》部分,做一些文字摘抄。
板書
少年王冕
十歲時
放牛讀書
十三四歲
勵志學畫
十七八歲
日益成才
勤奮好學、孝敬長輩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3、通過品讀自悟重點詞句,學習王冕身上的優良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畫家、詩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少年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孝敬母親、勤奮好學)
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走進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體會課文向我們傳遞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深入讀文,交流感受。
1、自由讀,邊讀邊思考:在第二段中從哪里看出王冕孝敬母親呢?用“——”劃出相關的句子。
2、交流。你能讀出王冕孝敬母親嗎?
A.出示: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1)自由讀,思考是不是他不想在學堂里讀書了?
俗話說,“言為心聲”。一般說來,嘴里說的,就是心里想的。但是,有時候,嘴里說的,是善意的謊言,是含蓄的理解,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2)為什么王冕要說自己“在學堂里悶得慌”而“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板書:棄學放牛)
(3)真摯的母子情讓人感動。請女生來傳遞母親的無奈;男生來傳遞王冕的一片孝心。教師引讀眼看——也許是王冕的孝心感動了秦家人,也許是秦家人正需要這樣一位幫手,教師引讀秦家人牽出——母親對善良的秦家人很是感激,但看著自己的兒子畢竟才十歲,心中有萬般無奈和舍不得于是說道——(引讀)
B.濃濃的母子深情讓我們感動,王冕理解、體諒母親的一片孝心更讓我們感動。你還從哪些句子看出王冕對母親的一片孝心?
相機出示:“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請問,你想借助哪幾個詞來傳達王冕的孝心,指導感情朗讀。(板書:省吃給母親)
3、王冕是一位好少年,他不僅能孝敬母親,而且勤奮好學。從哪里看出王冕勤奮好學呢?
①、出示:“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生讀這一句,談感受。(板書:省錢買書讀)
師引導:每天早上餓著肚子也要省錢買書讀,這就是勤奮好學的王冕!學生有感情朗讀這一句。
4、總結:舍不得吃好的,為的是都留給母親;舍不得花一點兒錢,為的是學習。這兩個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讓我們齊聲贊美王冕的孝順、勤奮。
三、學習王冕畫荷花,體會勤奮好學的精神。
過渡:十歲的王冕漸漸長成了十三、四歲的少年,他越發孝順、勤奮。
1、自由地讀第五六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能體現王冕勤奮好學的句子。
2、交流
出示: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懂得了許多道理。
(1)他懂得了哪些道理呢?(做人要自信,要積極: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呢?
有了本事就能更好地孝敬母親了。
掌握了畫畫的一些知識,他對周圍的事物比較敏感。)
(2)是啊,書讓王冕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還激發了深沉的美感。你看,在王冕眼中,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五彩繽紛。(引讀:一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王冕為什么能夠發現如此美麗的景色?
是啊,處處留心皆學問,王冕就是這樣一個善于觀察,熱愛學習的孩子。誰再來讀大自然這本書,美美地讀一讀王冕細心觀察到的美景?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過渡:如此美景,讓王冕產生了“人在畫圖中”的感覺。你還找到了哪些能體現王冕勤奮好學的句子。
出示:自此以后……買他的畫。
(1)起初畫得不好,于是王冕來到池塘邊------還臨摹------甚至還向------就這樣起早摸黑,畫掉了許多紙,三個月之后,他終于有了很大的長進。
(2)王冕的荷花越畫越好,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諸暨一帶都曉得他是個畫荷花的高手,都爭先恐后來買他的畫。理解“高手”,提升:就是這樣的高手,他畫的荷花,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再讀這句話(生齊讀)。高手就是這樣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成長起來的。
3、畫荷花給王冕和他的家庭帶來了怎樣的變化?王冕的母親看到這一切會怎么說?
四、總結全文,欣賞王冕的終身成就。
1、少年的王冕就這樣積極樂觀地生活著,他孝敬母親,他勤奮好學,作為同是少年的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2、一個家境貧寒的放牛娃,刻苦好學,竟然成了“畫荷花的高手”,少年王冕的成功,真是富有傳奇色彩!他是一個成就很高的詩人,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詩;尤其以畫梅花著稱: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研究過兵法,也研究過劍術,還練習過篆刻,正因為他孝敬母親、勤奮好學,他才成為了那個世界的“通才”!然而,他出生在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年代,時代對于他來說是一個悲劇,他對于時代來說是一個損失。所有這些,都是王冕。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就去看名著《儒林外史》吧!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運用據義定音的方法讀準本課的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條理,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認識“冕”字。
(1)出示:“ ”。
師:你們覺得上面部分像什么?
(2)師板書:冕,邊寫邊說:上面的這個mào要寫得扁扁的,并且兩橫都不靠邊。下面的“免”, 要寫得寬松些。這個冕字就是帽子的意思,而且專指皇帝的帽子。
2、生簡單介紹王冕。
3、將課題補充完整,讀題。
師:這是一篇人物故事(板書:人物故事),是根據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內容改編而成的,王冕這個人物出現在這本書的第一回里,與后面眾多的反面人物形成鮮明對比。
過渡:少年王冕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王冕的少年時代。(再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一行一行出示)
耽誤 晶瑩 秦家 積攢 明媚
諸暨七泖湖 腌魚 蔥蘢 繚繞
悶熱 悶得慌 供不起 載著
(1)第一行讀準輕聲、后鼻音、前鼻音、平舌音。
(2)第2行講解:“諸暨”是地名,在浙江省,是王冕的家鄉。
(3)第三行讀準多音字的'音。
①總結:跟天氣有關的讀“mēn”,跟“心情”有關的讀mèn。
②跟“提供”意思差不多的都讀“gōng”,跟祭祀、法律有關的都讀gòng。
小結:多音字的讀音容易混淆,平常我們要善于總結,根據字義記讀音,相信大家以后區分多音字的讀音會輕松很多。
③能根據意思讀準(千載難逢、載入史冊、載歌載舞、滿載而歸)這幾個詞語的音。
2、指導寫“載”字。
提醒注意“車”字中的的橫在這里變成了提。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通過預習,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課文是抓住了少年王冕的幾個年齡段來寫的,是哪幾個年齡段呢?再讀讀課文,邊讀畫出相關語句。
2、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從這4句話中可以看出,是哪幾個年齡段?(板書:七歲、十歲、十三四歲、十七八歲)
(1)你看,抓住了4個年齡段,文章就有了一條線索,這條線索就是——時間順序。(板書:時間順序)
師:《少年王冕》這是一篇人物故事,這類文章往往是以時間的先后或事情的發展為主線的,我們在閱讀時,就要先抓住線索,理清條理這對我們深入學習課文是很有幫助的。
(2)我們再來看,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對應著在寫這些年齡段的內容?
3、同學們寫人離不開寫事,課文分別寫了少年王冕這4個年齡段的哪些事呢?11分
指名讀分段讀課文,并著重讀好文中王冕說的話,第四、五自然段。(相機板書:家貧、放牛、畫荷、成才)
4、學到這兒,少年王冕給你留下了什么初步印象?你頭腦中閃現出哪些詞語?
5、同學們可真了不起,一節課下來,對少年王冕已有了這樣的認識。不過,老師覺得作者也很了不起。你們看,他用一篇文章,七個自然段就把少年王冕十年間的成長故事寫出來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請再快速瀏覽一下課文,從文中找找答案。
(1)(指板書)師:是的,作者按時間順序抓住了少年王冕這4個年齡段的事來寫,而且還注意到了詳略。
(2)那詳寫了哪些事呢?(放牛、畫荷)
8、正是這兩件事對王冕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少年王冕》是一篇人物故事,在寫人物故事的文章中,都會選擇典型的、重要的事情詳寫,這就叫詳略得當。(相機板書:詳略得當)下節課,我們重點學習這兩件事,一起感受王冕是如何孝敬母親,勤奮學習的?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課后閱讀《儒林外史》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7
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都穿上了羽絨服,這說明現在已經進入隆冬季節了,那么在這么一個寒冷的季節里,你知道哪一種花又將迎風吐蕊了?(梅花)那你積累過寫梅花的詩詞嗎?誰來背一背?(王安石的〈梅花〉 王冕的〈墨梅〉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身對人生的態度以和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毛澤東、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和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3、通過品讀自悟重點詞句,學習王冕身上的優良品質。
教學準備:
教學重點:感受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元代著名的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是個孝敬母親、勤奮好學的好少年。(板書:孝敬母親 勤奮好學)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走進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體會語言文字向我們傳送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學習課文2——4自然段。
(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在重點句子和詞語上做記號,也可以在旁邊簡單地寫寫體會。
先交流孝敬母親的句子
1、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通過“悶得慌、不如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貼補家用”等重點語句體會王冕的孝敬母親。
貼補家用:感受到王冕很小就知道體諒母親的難處。
(板書:棄學放牛)
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這兩句話,能否讀出前后兩句話中的矛盾來?
(明明說在學堂悶得慌,為何放牛的時候還要帶幾本書去讀讀呢?)
2、結合上面母親說的話“小朋友呀,不是我要耽誤你…………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如今只好讓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從“不是我耽誤你”“實在供不起”“只好”體會母親不舍得小朋友去放牛,內心充溢愧疚)此時母親的心里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傷心,難過,酸楚,愧疚)
體會朗讀。(指名兩人,集體朗讀)
3、母親實在沒方法,只能讓小王冕到秦家放牛,內心很難受,母親的這種難受心情我們還能在課文2—4自然段其他的句子中體會到嗎?
(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從母親含著眼淚可以體會到母親心中的不忍和酸楚)
那老師想到此時母親內心是無比酸楚的,他人家的小朋友每天開開心心去學堂讀書,而自身的小朋友卻要給人家放牛,想到這,淚水應該是奪眶而出才對呀,怎么是“含著眼淚呢”好像少恰當啊?
(因為母親知道,王冕是個懂事的'小朋友,當著他的面流淚會讓小朋友十分難受的,所以“含著眼淚”這一神態描寫是非常恰當的。)
師過渡:我們從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這一細節描寫仿佛聽到母親在說:“小朋友,假如不是你父親去世得太早,假如不是我這個做母親的實在沒方法,我怎能讓你小小年紀不去學堂讀書,就去給他人家放牛啊。小朋友,你能原諒我嗎?”
4、那現在你覺得王冕和母親說自身在學堂里悶得慌,要去放牛,而放牛卻要帶著幾本書讀讀還矛盾嗎?
不矛盾,王冕說自身在學堂里悶得慌為了寬慰母親,以此減輕母親內心的愧疚。那王冕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善解人意,非常懂事)而帶幾本書讀讀讓我們感受到了王冕的勤奮好學。
那么王冕的話該怎么讀好呢?(指名朗讀)
5、課文中還有能夠突出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的句子嗎?
“從此,王冕白晝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母親…………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舍不得,同學們,當時王冕幾歲?十歲,你們現在多大?假如你放學回家看到桌子上有好吃的會怎樣?而王冕有了好吃的想到的是什么?)通過對比,感受王冕的孝敬值得我們學習。
“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樹陰下看書。”
師總結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給母親;舍不得花一點兒錢,要學習。這兩個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來,讓我們齊聲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贊美王冕的孝順、勤學。
那么現在來看這個黑板上的“棄學放牛”,我們是否感覺到這個“棄”字上面是否缺了點什么?對了,應該加個省略號。
三、學習課文5—6自然段。
過渡:十歲的王冕漸漸長成了十三、四歲的少年,他讀了不少書,也懂得了許多道理。課文5—6自然段是通過哪件事的描寫來寫出王冕勤奮好學呢?(板書:學畫荷花)
1、邊放牛邊勤奮苦讀的王冕怎么會想到學畫畫的呢?
因為王冕看到了雨后的美麗景色,想到要是能把它畫下來該多好。
2、那王冕看到的是怎樣的美麗景致呢?請同學們用“ ”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后認真讀讀,體會美在哪里?
(1) 美在顏色。 (黑云鑲著白邊,湖水是通紅的,山上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樹木是青翠欲滴的,樹枝綠得可愛……)
(2) 美在順序。(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大到小)
這樣一幅美麗的畫面,使老師仿佛聽到了微風吹過樹梢的沙沙聲,你又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
3、教師評價引導:有靜有動的畫面,最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眼前的這美景是誰帶給我們的?
王冕為什么能夠發現如此美麗的景色?
是啊,處處留心皆學問,王冕就是這樣一個善于觀察,熱愛學習的小朋友。誰再來讀大自然這本書,美美地讀一讀王冕細心觀察到的美景?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讓我們一起美美地來讀一讀?
4、有沒有同學已經能夠把這一美景記憶下來了?(褒揚)請你展示一下你超凡的記憶力。
5、假如你也看到這幅美景,你會怎么做呢?
6、當時,王冕看到這樣的美景,發生了什么想法,請你把王冕當時想到的用 “ ”畫出來。仔細讀讀,從你畫出的句子中,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 哪句話讓你感受到的?
(一個自強不息的王冕,一個充溢自信的王冕…………)
(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你能把它改成不帶問好的句子,意思不變嗎?)
朗讀這個句子。
7、 王冕說“人在畫圖中”,那王冕放牛都三四年了,他怎么到現在才想到要學畫畫呀?
你能用課文第5節中的一句話來解決老師的這個疑問嗎?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8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質
3、學習人物刻畫和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板書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4課,齊讀課題
2、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王冕的哪些事情?
(相機板書:孝敬母親、勤奮讀書、刻苦學畫)
3、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細細品讀文字,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 品讀課文
(一)自學課文,要求:
請大家快速的瀏覽課文,用“——”劃出王冕孝敬母親的句子,用“ ”劃出他勤奮讀書的句子,用“ ”劃出他刻苦學畫的句子,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圈圈劃劃,也可以寫寫批注
(二)全班交流
1、你找到哪些句子描寫了王冕孝敬母親,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感悟
(1)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出示)
A、你讀的聽起來很輕松,讀好哪幾個詞就能讀出這份輕松(悶得慌、快活些)
B、再請一位同學大聲的,輕松的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王冕是真的不想去學堂讀書了嗎?
C、交流要點:安慰母親,體諒母親,不想讓母親為難、傷心、難過
師:是呀,這份孝順正是出于對母親的愛呀!
D、(出示母親的一段話)母親是怎么說的,誰來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體會母親當時是什么心情?
交流要點:萬般無奈,不忍心,有心卻無能為力
從哪些詞語讀懂的?(不是、只靠、實在、只好)抓住這些詞通過朗讀表現母親的心情
請2位同學分角色讀一讀,讀出人物不同的心情
師:看,刻畫人物語言描寫是最直白的表達方式
(2)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出示)
A、 他是怎么答應母親的,可以聯系上文用自己的話說說
要點:母親放心吧,一定聽你的話,處處小心,每天早出晚歸,自己照顧好自己,不用為我擔心
B、(理理衣服、含著眼淚)從這兩個詞中你讀出了母親的什么心情?
要點:對孩子的關懷和疼愛,傷心、難過、不忍心、無可奈何
這種傷心和不忍正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呀!
把母親的這種心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師:是呀,刻畫人物還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3)從此,王冕白天……陪伴母親。
即使再累也要陪母親,多孝順呀!
(4)遇上秦家煮些……回家孝敬母親。
是呀,好吃的都留給母親,多懂事呀!把“總舍不得”讀的慢點、
重點就能讀好(讀)
(5)王冕得了錢,就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
心中總是掛念著母親,真是體貼呀!
(6)春光明媚的時候……母親心里十分歡喜。
對,為母親解悶散心,真是孝順呀!
過渡:王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母親的愛,的確是孝敬母親呀!
2、同時,他讀書也很勤奮,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每天給的點心錢……買幾本舊書。
從哪里體會到他勤奮的?(也舍不得)
是呀,寧愿餓肚子也要買書讀,多愛學習呀!
大家請注意“舊書“,一個舊字你讀懂了什么?
要點:舊書便宜,可以省下一些錢貼補家用——多懂事,多孝順!
舊書便宜,可以多買幾本讀——多讀書,好學呀!
抓住這兩個詞讀出王冕的勤奮和孝順!(讀)
(2)白天牛吃飽了……柳樹陰下看書。
一有空就看書,真是勤學呀!
(3)他每天畫些畫,讀讀古人的詩文。
長大后還是每天讀,多勤奮呀!有句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呀!
(4)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對,書是最好的老師,從中能學到很多道理!幾年中他讀的書可真多呀!(讀)
3、過渡:王冕不僅孝敬母親,他還勤奮讀書,多么好學呀!他學畫更
是刻苦,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自此以后……學著畫荷花。
一個“攢“你讀懂了什么?(不容易,懂事)
是呀,再難也要學,多好學呀!(讀)
(2)起初畫的不好……沒有一處不象真的。
(起初、三個月、大有長進)讀讀這幾個詞語,你讀懂了什么?
(時間短,進步大)
有怎樣的進步?用哪些詞語形容他畫的荷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同學們,從不會畫到大有長進,他靠的是什么?(堅強的毅力,堅忍不拔的意志,堅持不懈,勤學苦練,勇往直前,毫不氣餒、鍥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對呀,這些是通向成功的鋪路石,看圖,他還靠的是什么?
(細致的觀察,耐心的練習,對荷花的喜愛)
抓住這些詞,讀出他學畫的刻苦!
是呀,他眼中有荷花,心中有荷花,才能把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畫的如此傳神!他的刻苦勤奮終于使他成為一位畫荷高手,他的作品也受到人們的青睞。
(3)過渡:同學們,他怎么會從放牛娃成為一個畫家呢?其實這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機會
A、 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邊聽邊想象,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么?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師配樂范讀
B、 交流:雨后景色,很美
C、 美在哪呢?請大家各自輕聲讀讀,選擇你覺得最美的地方好好的`讀一讀,比比誰讀的最美
D、 比賽讀,邊體會(指導朗讀的方法)
(欣賞荷花圖)
(瞧,花苞上雨水點點,在陽光的照耀下,伸展著婀娜的身姿,抖開了美麗的霓裝,如含笑的少女,如頑皮的孩童,如穿著粉裝的仙子,冰清玉潔,嫵媚嬌艷,真是“花中君子來哪方,亭亭玉立展嬌容”
再看,那碧綠的大圓盤上,顆顆水珠晶瑩透亮,水晶似的閃動著靈氣,如顆顆珍珠,光彩奪目,真是“暖日和風香不盡,伸展枝葉碧無窮”呀)
E、 請看看這段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
▲顏色豐富,寫出了景物的特點,色彩搭配的協調,簡直是一副美麗的圖畫呀!
▲“鑲、透、洗”用字的精妙,把這些景物給寫活了,讓人身臨其境,寫文章時也要反復琢磨,仔細推敲
▲按什么順序寫的?從上往下,使景物錯落有致,相得益彰。以后寫景時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使文章有條有理,層次清晰
F、 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把大自然的美帶給大家
G、 出示填空:你會嗎?
H、 讓我們永遠把這份美藏在心里(齊背)
I、 王冕看的入了迷,他是怎么想的呢?(出示讀)
J、 兩個問號,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充滿信心,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K、 他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熱愛大自然)
L、 有人說生活中缺少美,其實是缺少發現美,處處留心皆學問
M、 因為王冕讀了不少書,明白了許多道理。正是如此才使他成為了一代畫師
N、 齊讀這一段
(三)寫話練習
同學們,王冕不僅是畫家,也是一位詩人,他的人品,畫品、詩品都被世人稱道。面對這樣一個王冕,你此時最想對他說些什么?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請想一想,再把你要說的寫下來
(交流)
(四)作業
1、 收集王冕的其他小故事
2、 用發現美的眼睛觀察大自然的美景,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9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義務教育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第24課。這是一篇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講了元末明初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雖然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孝敬母親。他善于觀察大自然美好事物,刻苦學畫,“終于成為畫荷花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使母親過上幸福的日子。全文脈絡分明,語言樸實無華,細讀之下,感染力極強,有內在深刻教育意義。課文雖寫了王冕前后相距10年的生活經歷,但作者能巧作安排,詳略得當,集中筆墨突出了“輟學放牛”與“立志學畫”這兩部分,使人物更加豐滿,個性更加鮮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就能整體感受到王冕的“孝敬”和“好學”,但如何尋找文本中獨特精妙的表達方法,對文本作多元的理解,使一個平面呆板文本豐滿起來,對學生來說,可能就難以把握。
三、說教學目標
縱觀本單元,編者的意圖顯而易見,要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學生的閱讀既要“博覽”,又要學會篩選,要“去粗留精”。教師除了繼續加強“雙基”教學外,還要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與文本展開深層次的對話,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體驗,享受閱讀的愉悅,就像蜜蜂那樣采得“百花”,方能釀出“甜蜜”來!
在設計教案時,我緊扣《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將第二課時作為教學重點來說,并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格內的3個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扣住重點片斷及語句,個性化地理解課文內容,深切感受王冕的勤奮好學、以及孝敬母親的高貴品質。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了解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捕捉文中的重點句子及片斷,把“母子對話”、“欣賞美景”當作重中之重,從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的高貴品質。
教學難點:課文比較長,如何刪繁就簡?怎樣通過語言文字把握“孝敬”?怎么激發學生透過文字品出“孝敬”?這是我在課前所遇到的難題,并且作為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文章集中筆墨突出了“輟學放牛”與“勵志學畫” “日益成才”這三部分,課的伊始,迅速呈現課的主旨,開門見山,提綱挈領,將全文分成三個板塊進行教學,將學生引向課文的深入。由語言文字材料構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從古到今,“讀”一直是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因為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領悟,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表達。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讀中悟情法”,突出“讀”的訓練,把“讀”貫穿全文,堅持讓學生在“自讀自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課前與課堂中組織學生搜集、閱讀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合中的內容,以及王冕的相關信息,把課外與課內進行有機整合,使我們的課變得“充實”“厚實”起來,更使王冕的人物形象凸現。
六、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走近人物。
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理解王冕美好的品德,在第一課時,我就與學生共同了解了王冕的家庭背景,熟讀了課文,感知了課文大意。因為理解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豐厚的知識積淀基礎上的。第二課開始我請同學們先回憶課文大意,然后用詞組概括課文內容: “輟學放牛、勵志學畫、日益成才”,通過這些事,王冕給我們留下:勤奮好學、孝敬母親的高貴品質。
(二)品悟言行,感受孝心。
《少年王冕》平白易懂,主要寫了王冕的“孝敬”和“好學”,對于這一點,學生在第一課時初讀時就能感受到,但如何從細節上引導學生體會王冕對母親的“孝”。我組織學生自主品讀、圈畫孝心的詞句,抓住關鍵詞切入,讓學生觸摸語言,感受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匯報交流,再通過誦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1、生自讀課文劃出描寫王冕孝順的語句:(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本書去讀呢。” )
讓學生細細品讀,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也悶的慌”、“快活些、貼補些家用”。表明他愿意放牛,這是真的嗎?他不想讀書了嗎?他家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引導學生讀好母親的話(“孩子呀,不是我耽誤你,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針線活兒掙的這點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如今只好讓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母親無奈,母親為自己不能供孩子讀書而自責。(課件出示:母親的原話,這樣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母子生活的艱辛,以及母親的萬般無奈與傷感。(指導朗讀)
聽了母親的話,王冕心想,母親這樣操勞,我____________。(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再引導讀“貼補家用”說明王冕是一個多么懂事體貼的孩子;“還能帶上幾本書去讀呢”,說明王冕是喜歡讀書的。他這樣說是安慰母親,讓母親放心。
并指導朗讀(臉含笑意,王冕故作輕松地書……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2、 “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是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里買幾本舊書。讀出他很好學,點心錢從來舍不得花,都買書了。引導學生體會王冕好東西舍不得吃,都留給母親;點心錢舍不得花,都留作買書。可見他是多么孝順母親和好學,同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更深刻的體會到王冕的孝心與好學。
(三)潛心涵詠,體會好學
1、大聲朗讀雨后美景的句子。(比賽讀)
預設1:播放雨后景色。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色,你真想變成什么?(多媒體出示練習:此時,我真想 。)文章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誰能從文字中發現美,并用朗讀來表現美。
預設2: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從那兒看出王冕畫畫取得了成功?
交流: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之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神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
①(多媒體出示原句)與課文中的句子作比較;
②(多媒體出示王冕畫的荷花圖)讀了這句話,看著王冕的作品,你想到哪些成語?
③出示練習( )他在畫( )他在畫;( )他在畫……。(創設情境:清晨、深夜、烈日炎炎時、狂風暴雨中……)
2、讀一讀長大后的王冕又是怎樣勤奮學習和孝敬母親。
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覺,語言的積累與發展,對王冕刻苦學畫、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在這一課堂實踐中都得以落實。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王冕不僅是畫荷花的高手,他還被稱為“畫梅圣手”。瞧,他只用水墨畫的梅花神韻秀逸,高雅大方。同時他也是一位詩人,他的詩更是表明了他的人生態度。(課件出示《墨梅》)
⑴、指名讀
⑵、讓我們齊聲誦讀《墨梅》。(生齊朗誦)
2、所以人們這樣稱贊他: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正因為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正因為他像墨梅那樣淡泊名利,像荷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中國歷史名人傳》說:王冕堪稱儒林楷模,學者榜樣。我們可要學習王冕的高貴品質:師生齊說(勤奮好學,孝敬母親);讓我們再次細細品味王冕,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七)、說板書
板書設計,我力求簡單明了,因為他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必須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掌握教學思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24、少年王冕
輟學放牛
勵志學畫 孝敬母親 勤奮好學
日益成才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10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4課。這是一篇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講了元末明初的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雖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他善于觀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學畫,終于成為“畫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全文脈絡分明,語言樸實無華,細讀之下,感染力強,有內在的深刻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知識目標:扣住重點片斷及語句,個性化地理解課文內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種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順母親美好品德的影響,進而使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凈化與升華。
重點是:捕捉文中的重點句子及片斷,把“母子對話”、“欣賞美景”當作重中之重,從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好學不倦的美好人格。
難點:課文比較長,如何刪繁就簡?怎么把握好“孝敬”與“好學”之間的平衡?怎么激發學生透過文字品出情意?這是我在課前所遇到的難題,權且作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1、情境式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在一堂課的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呢?上課伊始,預設了“看見圖上很多好吃的,你會怎么做呢?”這一問題,讓學生自由說說,緊接著引出王冕,從而簡單介紹王冕,然后問少年時的王冕是怎樣一個人呢?給你留下什么印象?這樣的設計符合當代學生心理,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為學習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2、自主式教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的權利。在教學課文第二段時設計了學生自由品讀“母子對話”,體會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學方法,還進行分角色賽讀。
3、情感式教學法
在教學第4自然段時設計了情感式教學。首先讓學生找到了體現王冕“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的品德,然后緊扣第4自然的重點字詞,體會兩個“舍不得”說明了什么?,學生說說自己在“吃”和“花”兩方面的情況,對照王冕,進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說學法
1、讀中悟情法
由語言文字材料構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從古到今,“讀”一直是最基礎的學習方法,因為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領悟,課文的感情需要朗讀去表達。在本課教學中,突出“讀”的`訓練,把“讀”貫穿全文。采取了齊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賽讀等多種形式,堅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自讀自悟”,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2、分析法
如課文中一句,王冕母親讓他去給人家放牛,他卻說:“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學堂里讀書了?他為什么這樣說?還有“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你認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這個時候學生可以大膽發言,各抒已見。
3、看圖表達
幻燈片出示書上配圖,請你仔細觀察這幅插圖,能否用一些好詞佳句來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嗎?
(從各個角度,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受到“人在畫圖中”美的熏陶。)
四、教學程序設計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水果圖。讓學生自由說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會怎么做呢?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聯系生活實際中反思與少年王冕的差距,激發學習興趣。
2、品讀課文。
(1)、簡介王冕。
(2)、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王冕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布置活動內容:自由讀后,進行賽讀。指導朗讀。
(3)、圍繞中心,主動探究(教學第2、5自然段)
教師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對話”.
哪些字詞體現王冕的勤奮好學和孝敬母親的品德?
指導朗讀。
(4)、按照時間順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
(5)、學習第5自然,朗讀課文。
欣賞雨后美景,說說感受?并問這個時候你想怎么做呢?
3、課堂延伸
(1)、欣賞二十四孝圖的兩幅圖。《臥冰求鯉》、《戲彩娛親》
(2)、聯系實際,你喜歡王冕嗎?喜歡他什么?今后我們該怎么做呢?
4、誦讀與欣賞
選你喜歡的句子進行誦讀。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 11
教材簡析
敘述了王冕少年時家境貧寒,但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終成“畫荷高手”故事。展現王冕的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順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五個生字,兩條2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感受王冕勤奮好學、孝敬長輩。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順母親的美好品德。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順母親美好品德的影響,進而使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凈化與升華。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交流資料:老師布置大家回去搜集王冕的相關資料,咱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王冕的相關資料。
3.總結導入:一個家境貧寒的放牛娃,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刻苦好學,成了畫荷花的高手,其實他還是一個成就很高的'詩人,為后人留下了300多首好詩,尤其以畫梅花著稱,我們曾背誦過他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叫《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夸人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還研究過兵法、劍術,還練習過篆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了解一下少年時的王冕。齊讀課題。
二、質疑
通過課前學習和咱們對課文的預習,有沒有什么問題?(王冕真的不想上學了嗎?他讀書懂得了哪些道理?母親為什么高興?……)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講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貧寒,從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他善于觀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學畫,終于成為“畫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漸好轉。)
2.少年王冕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相機板書:孝敬母親勤奮好學
四、自讀自悟
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將重點詞句畫出來,可以在旁邊簡單地寫寫體會。
五、合作交流
1.在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㈠感悟孝敬母親
孝敬母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哪里能體會出他孝敬母親呢?隨學生的交流出示相關段落。
⑴課件出示句子: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①自由讀
②他真的不想進學堂了嗎?他為什么要這樣說?(體諒母親的難處,安慰母親)王冕說出這樣的話是事出有因的。
③隨機出示母親的的話:“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誤你。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做些針線活兒掙的這點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如今只好讓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指名讀這段話:從母親的話中,你能體會到母親什么樣的心情?(難過、無奈、愧疚、歉意)哪些詞特別能表達這種心情的?(只靠這點實在只好……)
2)“耽誤”是什么意思?母親為什么說不是我要耽誤你
3)“年成不好”意味著什么?“這幾年的年成不好”又意味著什么?(引:一個沒有丈夫的女人,她的日子有多么苦,沒有人能想象得出。更何況連老天爺都不幫助她!)這句話只有七個字,卻卻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和無奈啊!誰來讀讀這七個字?
【少年王冕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少年王冕》說課稿03-12
少年王冕教學設計08-27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1-09
《少年王冕》課文原文02-24
《少年王冕》課文分析11-07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0-20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10-09
少年王冕的教學反思09-04
《少年王冕》的教學反思10-11
少年王冕課文原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