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泥板的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13 13:44:52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拼泥板的教案設計

      篇一:

    關于拼泥板的教案設計

      1、學生會喜歡玩泥巴這節課嗎?

      2、多種材料能否和諧的搭配在一起嗎?

      3、除了拍泥板,還能利用更多的方法制作嗎?

      4、學生能否參與評價這節課?

      基本以上思路,我把教學目標做了改動,由掌握拼泥板的基本方法改變為助樹葉、鞋底、鑰匙等物體肌理形狀進行泥板造型,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為達到教學目標,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手段

      1、本課采用懸念引新、激發興趣,啟發誘導,發散思維的探究式學習方法,有意設置一些環節,讓學生參與到具有挑戰性的學習過程。

      2、整節課用一條旅游線路貫穿課堂的始終。

      3、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4、允許學生評價這節課。

      教學重點:將拍平的泥板通過卷折,刀刻,切挖,粘貼等多種方法,把它變成一個新穎的形象。

      教學難點:學會用泥板塑造有趣,生動,夸張的藝術想象。工具材料:橡皮泥,膠泥,圓木棒、瓶子、布、牙簽、小刀,樹葉,鞋底,豆子,

      教學過程:

      一、導課(猜物)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禮物,你們猜猜會是什么?(指名)揭開范作,漂亮嗎?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膠泥)

      2、出示課題《拼泥板》

      二、開心旅行

      1、第一站(陶藝展覽館)

      ①同學們喜歡旅行嗎?第一站帶大家一起到陶藝展覽館去。請看大屏幕,(出示人面魚紋)這是原始社會:最古老的彩陶盆,為什么叫人面魚紋,在盆子的底部繪制了一個人面魚紋的圖案。

      ②出示秦始皇兵馬俑

      你知道這是哪里嗎?你走過嗎?介紹兵馬俑。

      ③欣賞現代陶藝。

      ④欣賞學生作品,(比較平板與立體的陶藝作品,引出拼泥板的特點)參觀了這么多作品,這一站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問?

      2、第二站(市二小陶吧現場)

      ①出示各種手法制作的陶藝作品,你看到了什么?都用哪些材料?這些肌理是怎樣產生的?

      ②(教師示范)陶吧的主人看到這么多小朋友來參觀非常高興,他想親手為大家制作一個陶藝作品……

      師:剛才制作的過程中都用了哪些方法呢?

      板書:拍壓切挖卷折刀刻粘貼

      3、最后一站(開心樂園)

      請同學看這個樂園完整嗎?你覺得還缺些什么?你都帶了哪些材料?你打算為開心樂園里添加些什么呢?

      三、玩泥巴(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要求:請同學們動動手將拍平的泥板通過壓、卷折、粘貼、切割等方法、大膽想象、裝飾,把它變成一個形狀獨特、新穎的形象。

      溫馨提示:

      1、泥板不要壓得太薄,否則易斷,不便于塑造形象。

      2、接口和裝飾的粘接要牢固,不然干了以后容易脫落。

      3、要根據物體的形象特征運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裝飾表現,簡潔而整體,如果什么方法都用反而會顯得有點畫蛇添足。

      四、展示作品:

      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開心樂園里,并把事先準備好的小星星插在最喜歡的泥塑作品上,并說出理由由學生自己布置樂園,全班所有學生的作品都得以展示,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感。

      五、體現成功的快樂

      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抓拍一些生動的畫面,展示到大屏幕上,學生體驗到動手的快樂,并懂得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哪怕收獲點滴的成功。

      六、學生評課

      1、這趟旅行你有什么收獲?

      2,有什么不滿意的地點?

      篇二:

      一、教材分析(內容包括:教材編排體系、全套教材特點、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及特點、教材重難點、單元教材分析及學習本冊教材的基礎及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等)

      三年級下學期采用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該教材注意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注重學科內容和學科間的綜合效應,擴充了知識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而且該教材課程量僅為13課時,極大的減少了課時量,便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學形式及課評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本冊教材是在原有基礎上根據美術大綱的基本精神進行修訂的。在結構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景性,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創新,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美術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冊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

      1.題材貼近生活,貼近兒童的審美情趣。

      2.本冊提供的圖例色彩鮮艷,線條變化多樣,生動活潑。

      3.本冊教材既體現了美育功能,有體現了德育功能。

      本冊教材包括美術設計、繪畫、手工制作、美術欣賞,共13課。其中繪畫是本冊的重點,手工制作是學習的難點。通過欣賞畫家、雕塑家的有關作品,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與愛,享受生活,提高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程度。通過繪畫來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手工制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學生通過前兩年半的學習,在學習行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思維更活躍、更寬廣。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通過前兩年半的學習和實踐,他們已經掌握了不少繪畫知識與技能,不少同學能獨立運用繪畫材料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畫面,有生動的人物素描,雕刻、捏制、木刻、剪貼,還有怡人的風景畫,如山川、河流,還有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都十分逼真形象。由此可見,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有了一定的繪畫水平。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探求美術課各領域的知識,感悟美術學習的樂趣,通過各種途徑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豐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創造的潛意識。

      二、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內容,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提出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教學生用自己喜歡線條與色彩描繪生活。

      2.讓學生在動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既創造了美,有提高了動手能力。

      3.提高學生對美術的感知和審美情趣。

      4.通過欣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5.能運用手中的相關材料,根據自己的體會大膽創造,發展學生的構思意圖,傳遞學生的思想感情。

      6.結合學校和社區活動,從美術課的自身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體會美術與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7.在教學中始終貫穿審美性和真實性。

      8.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生活能力和經驗。

      9.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10.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拼泥板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拼泥板》評課稿11-09

    小學四年級上冊《拼泥板》教案11-25

    雕泥板教學反思05-30

    泥板植物浮雕的教案11-26

    大班綜合活動教案設計:拼小人08-09

    《泥板植物浮雕》的教學反思07-13

    雕泥板小學美術教案07-05

    《泥板動物浮雕》的教學反思07-12

    大班美術欣賞教案《好玩的泥板》09-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码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乱码伦AV | 亚洲五月综合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