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復習教案經(jīng)典

    時間:2021-06-10 15:00:27 教案 我要投稿

    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復習教案經(jīng)典范文

      一、重點知識歸納

    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復習教案經(jīng)典范文

      1、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氣中各種成分是能夠轉(zhuǎn)變?yōu)橛袡C小分子的,第二步是由有機小分子合成蛋白質(zhì)、核酸等有機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隨原始地球上自然條件的演變,地球上的有機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漸積累,通過長期的相互作用,最后演變成具有能夠生長、生殖、遺傳的原始生命,原始生命進一步形成單細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從此生機勃勃,不斷進化發(fā)展。

      2、首先在實驗室模擬大氣成分,利用火花放電形成簡單有機物的科學家是米勒

      3、米勒的實驗開創(chuàng)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徑。米勒的實驗過程總結(jié):

      (1)火花放電的作用是模擬原始地球的閃電

      (2)向裝置內(nèi)輸入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甲烷、氮、二氧化碳、氨、氫

      (3)米勒提出的問題是原始地球有沒有可能產(chǎn)生生命

      (4)米勒作出的假設是原始地球有可能產(chǎn)生生命

      (5)米勒在實驗中搜集到的證據(jù)是容器中產(chǎn)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種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

      (6)米勒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氣中各種成分是能夠轉(zhuǎn)變?yōu)橛袡C小分子的

      4、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jù)是化石。

      5、化石是指經(jīng)過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

      6、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現(xiàn)在越古老的地層里,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現(xiàn)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層里。同時科學家還通過比較解剖、細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生物進化的其他證據(jù)。

      7、1861年在德國發(fā)現(xiàn)的“始祖鳥”化石是爬行類進化成鳥類的典型證據(jù)。1986年,在我國遼寧省又發(fā)現(xiàn)遼西鳥和孔子鳥等化石,進一步顯示了鳥類可能起源了古代的爬行類。

      8、從始祖馬到現(xiàn)代馬的進化過程大約經(jīng)歷了5000萬年,其進化趨勢是:體型由小趨大,四肢越來越長,多趾足逐漸變成中趾發(fā)達并著地。

      9、植物進化歷程:最早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單細胞藻類,它們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為多細胞藻類、原始的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原始的種子植物等。

      10、無脊椎動物進化歷程:最早出現(xiàn)的動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單細胞動物,它們經(jīng)過漫長年代逐步進化為多細胞的水螅等腔腸動物、蝸蟲等扁形動物、蛔蟲等線形動物、蚯蚓等環(huán)節(jié)動物、蝸牛等軟體動物和蟹等節(jié)肢動物等原始無脊椎動物。

      11、脊椎動物進化歷程:由古代魚類進化為原始兩棲類,再進化為爬行類,某些爬行類進化為鳥類和哺乳類等

      12、生物遵循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進化和發(fā)展。

      13、生物多樣性是生物進化的結(jié)果。

      14、英國學者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即生物會為爭奪必需的食物和生存空間等進行生存斗爭,在生存斗爭中通過激烈的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

      15、我國的“澄江動物群”被國際上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fā)現(xiàn)”之一。

      16、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通過比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觀點。

      17、人類的進化發(fā)展大約經(jīng)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階段。

      18、人類起源于古猿。人類進化的主要歷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階段。化石證據(jù)表明,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由于環(huán)境的變遷,生活在數(shù)上的人類祖先被迫下地,逐漸地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尋找食物,并在長期使用工具的基礎上學會了制造工具等。而在進化過程中人的腦容量的增加是最顯著的變化之一。

      二、重點習題講解

      1、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脊椎動物是()

      A.古代魚類B.古代兩棲類C.文昌魚D.古代爬行類

      分析:脊椎動物中,魚類是最低等的,它的出現(xiàn)比兩棲類、爬行類都要早。文昌魚并不是真正的魚,不屬于脊椎動物,在它的體內(nèi)只有比脊椎原始得多的脊索,屬于一種原始的頭索動物。選項A正確。

      2、地球上最先從水中登陸的動物類群是()

      A.節(jié)肢動物B.爬行類C.兩棲類D.鳥類

      分析:動物的進化歷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單細胞動物,經(jīng)過極其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成為種類繁多的原始無脊椎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等,這幾類動物的結(jié)構(gòu)越來越復雜,但它們都不能脫離水環(huán)境。后來發(fā)展成了原始的節(jié)肢動物,它們有了外骨骼和分節(jié)的足,脫離了水生環(huán)境,成為最先登陸的動物。選項A正確。

      3、人類起源于()

      A.類人猿B.黑猩猩C.古猿D.長臂猿

      分析: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過著樹上生活,后來,一些地區(qū)氣候干燥、森林減少,這些地區(qū)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尋食,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進化成人類。而其他地區(qū)的森林古猿則進化成類人猿。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而人類并不是起源于類人猿。選項C正確。

      4、下列動物類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現(xiàn)的是()

      A.原始無脊椎動物B.水生脊椎動物

      C.原始脊椎動物D.陸生脊椎動物

      分析:四個動物類群中,原始無脊椎動物是最低等的,在地球上出現(xiàn)的早。它又進化、發(fā)展成原始的脊椎動物,選項A正確。

      5、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jù)是()

      A.化石證據(jù)B.胚胎發(fā)育上的`證據(jù)

      C.解剖證據(jù)D.結(jié)構(gòu)方面的證據(jù)

      分析:生物進化的證據(jù)有化石、比較解剖學、胚胎發(fā)育三方面的證據(jù),其中最主要、最可靠的是化石證據(jù)。選項A正確。

      6、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

      A.數(shù)量越多B.種類越豐富

      C.越簡單、越低等D.越復雜、越高等分析:越古老的地層形成的越早,距現(xiàn)在的時間越長,因此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

      等。選項C正確。

      7、自然界中生物進化的外在原因是()

      A.人工選擇B.天敵的影響C.環(huán)境的改變D.溫度的改變

      分析:根據(jù)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界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即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因素。選項C正確。

      8、用達爾文的觀點解釋長頸鹿的長頸形成的原因是()

      A.鹿經(jīng)常伸長脖子夠高處的樹葉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環(huán)境中的長頸鹿脖子長得長

      C.由于生存環(huán)境不同,使鹿的頸有長有短

      D.長頸變異的個體生存機會多,并一代代積累形成的

      分析:根據(jù)達爾文進化論,鹿群中存在著變異,有的頸長些,有的頸短些,頸的長短是可遺傳的,頸長的能夠吃到高處的樹葉,就容易生存下去,并繁殖后代,使長頸在后代中逐代積累、加強的結(jié)果。短頸的由于吃不到足夠的樹葉,而逐漸被淘汰掉。但長頸絕不是經(jīng)常伸長脖子所致,即獲得性是不能遺傳的。選項D正確。

      三、練習

      1、南方古猿的腦容量約為()ml

      A.500B.400C.550D.750

      2、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發(fā)生的顯著變化是()

      A、后肢粗壯B、奔跑飛快C、腦容量增加D、群居生活

      3、人與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等幾種猿的不同點有()

      A.孕期、染色體、平均壽命B.尾、染色體、平均壽命

      C.孕期、共患疾病、染色體D.尾、牙齒、共患疾病

      4、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思想是()

      A.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B.生物界普遍存在著遺傳和變異的現(xiàn)象;

      C.自然界的生物要為爭奪食物和配偶而斗爭;

      D.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5、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jù)是()

      A.化石證據(jù)B.解剖證據(jù)

      C.胚胎發(fā)育上的證據(jù)  D.結(jié)構(gòu)方面的證據(jù)

      答案:1A、2C、3A、4A、5A

        初二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shù)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3.蛋白質(zhì)、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質(zhì)

      二、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jù)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lián)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jīng)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鳥化石(古代爬行動物→古代鳥類)

      3.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三、生物進化的原因

      1.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動物在適應環(huán)境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2.自然選擇: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3.過程: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4.意義:生物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復習教案經(jīng)典】相關文章:

    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教案11-27

    生命的起源精選教案11-26

    生命的起源教案11-28

    關于生命的起源的教案11-27

    生命的起源上課教案09-07

    生命的起源教案范文09-07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08-26

    《生命起源》教案設計08-08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教案11-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一级视频欧美亚洲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午夜精品福利波多野结衣 | 一级激情AV在线播放 | 亚洲Aⅴ免费午夜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