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9-17 09:31:45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合集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合集九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隱身妙招

      1.講故事《隱身妙招》

      2.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

      3.引導幼兒說說這些動物的防身妙招。

      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們?這些動物用了一種什么方法來保護自己的?

      4.結合圖片觀察與比較:草叢里有誰?青蛙(原來綠綠的青蛙躲到了綠綠的草叢里)

      二、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變色龍、狐貍、壁虎、黃鼠狼自我保護的方法嗎?現在我們去聽聽小動物的介紹。

      變色龍——我身體的顏色能變,敵人來了我不怕。

      狐貍 ——要是我遇到敵人,我會馬上往地上一躺,裝死,誰也不會吃掉死了的狐貍。

      壁虎——斷尾。

      黃鼠狼——臭氣味。

      三、自我保護

      1.出示動物圖片,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2.動物們都有保護自己的好方法,那小朋友在活動、游戲中,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材料:

      教具:色板一

      學具:《課堂用書》、《操作冊》第1冊第1和2頁,操作卡第1冊第1頁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訓練幼兒視覺感知的精確性和辨別力。

      2、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能準確將相同顏色的物體連起來,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3、能在生活中準確說出物體顏色的名稱,體驗辨識顏色的樂趣。

      工作步驟:

      一、預備活動

      師幼相互問候。

      走線:幼兒在緩慢的樂曲中,跟著教師兩腳交互在線上逆時針前進――即前腳跟接著后腳尖,眼睛平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協助孩子練習肢體的平衡感,使孩子走路有優雅的走姿;3―5分鐘過后,結束走線,音樂漸緩。

      線上游戲:顏色問答游戲。教師引導幼兒坐在蒙氏線上,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學習顏色問答歌,教師先示范,幼兒熟悉以后,教師和幼兒一問一答,練習唱顏色問答歌。

      二、認識紅、黃、藍

      1、教師先取來工作毯,平鋪在地上,再取來色板一,將色板一豎放在工作毯的右側,取出右側的色板一中的紅、黃、藍各一放在工作毯的中央,進行三階段教學法進行教學。

      (1)教師指著紅色的色板說:“這是紅色的”,指著黃色的色板說:“這是黃色的”,指著藍色的色板說:“這是藍色的”。

     。2)接著請幼兒辨別,提問:“哪一個是黃色的?”或“請你把紅色的拿起來放到我的手上”或“請你把藍色的藏起來!

     。3)最后請幼兒說出色板的名稱,提問:“這是什么?”或“這叫什么?”三階段教學法演示完畢,教師收回教具。

      2、利用生活中的有色物體引導幼兒來辨別紅、黃、藍三種顏色。

      三、練習活動

      1、教師請幼兒拿出操作卡第1頁,操作卡上是紅、黃、藍三塊色板,請幼兒根據要求給這些色板排序。如:請按照紅色的、藍色的、黃色的順序排序,或按照藍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順序排序,或按照黃色的、藍色的、紅色的順序排序。幼兒邊操作邊要說出排序的各個色板的名稱,并將操作結果與練習冊上對照,驗證是否正確。這樣能檢查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名稱的掌握程度。

      2、教師請幼兒按照要求完成《課堂用書》第2頁的活動。

      四、游戲活動

      教師請幼兒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冊》第1―2頁的活動。

      變化與延伸:

      1、取放色板時手指只能碰觸色板的原木色的邊緣,教師示范尤其要

      精確,給幼兒做好榜樣。

      2、教師要把握住生活中隨機教育的契機對幼兒進行色彩的滲透。

      附顏色問答歌:

      小朋友我問你,什么東西紅彤彤?

      X老師告訴你,蘋果蘋果紅彤彤。

      小朋友我問你,什么東西黃澄澄?

      X老師告訴你,梨兒梨兒黃澄澄。

      小朋友我問你,什么東西藍湛湛?

      X老師告訴你,天空天空藍湛湛。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初步了解碘酒,感知淀粉遇碘會變顏色。

      2、提高觀察的全面性,思維的發散性及操作的協調性。

      3、能大膽地用淀粉水作畫,感受畫面突現的神奇。

      重點:通過實驗感知淀粉遇碘會變顏色。

      難點:讓幼兒自己通過正確操作實驗發現淀粉遇碘會變顏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淀粉和碘酒,課前講述過小小和阿嗚的故事。

      2、物質準備: 淀粉水、碘酒、醋水、鹽水、酒、噴壺若干;各種蔬菜水果切片和盤子若干;滴管、棉簽人手一份;一張用淀粉水畫的信;兩張實驗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出主題。(2分鐘)

      師:一天,小小給阿嗚寄來了一封神秘的信,(出示信)你們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咦!為什么什么都沒有呢?它還給我們寄來了5瓶藥水,我們來看看有什么用呢?。

      二、認識碘酒。(6分鐘)

      1、出示5個裝有不同藥水的噴瓶,逐一介紹名稱,并讓幼兒猜測那一種藥水可以讓信的內容顯示出來。

      2、用記錄表記錄幼兒猜測結果和實際操作結果。

      教師操作5個瓶子,看看什么藥水能讓信的內容顯示出來,并用記錄表記錄操作結果。(碘酒成功)

      3、介紹碘酒的特性,讓幼兒初步了解碘酒,并讓幼兒明了剛才那張畫是用淀粉水畫的,知道淀粉遇碘會變顏色。

      三、找一找淀粉在哪里。(12分鐘)

      1、剛才我們發現淀粉水遇碘變藍,那哪些東西里有淀粉呢?(幼兒自己猜)

      2、你們說了這么多,到底哪里有淀粉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出示若干蔬菜切片。師示范講解操作要求:先用滴管吸碘酒,然后滴在在蔬菜切片上,等待幾秒鐘,變顏色的有淀粉,沒變顏色的沒有淀粉,分類放在不同的盤子里。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幼兒操作結果,并用實驗記錄表記錄:讓幼兒明了究竟什么蔬菜里有淀粉。如有爭議教師直接操作,使幼兒明白。

      四、幼兒寫信。(10分鐘)

      1、師:我們也畫張畫送給小小和阿嗚吧!讓它們知道我們也學到了新本領。

      2、幼兒用淀粉水作畫,畫好后等待10秒鐘。

      3、教師指導幼兒用碘酒噴在畫上然后放在太陽下曬干。

      4、講評幼兒的作畫情況。

      延伸活動:將淀粉水和碘酒放在操作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淀粉和碘酒之間的關系。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各種感官感知樹干的粗細,并進行記錄。

      2、了解環境與大樹生長的關系,對猜測大樹年齡的方法感興趣。

      3、萌發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兩人一組,每組一根皮尺、一支筆、一張記錄紙。

      2、將幼兒園林蔭步道上的每一棵樟樹都編上序號,方便幼兒指認、測量和記錄。

      活動過程:

      一、將幼兒分成兩人一組,每組一支筆,一張記錄紙。

      二、與同伴合作,利用各種感官感知大樹樹干的粗細,并將大樹按樹干粗細進行排序。

      第一層次體驗:目測樹干的粗細。

      看一看,哪棵樹的樹干最粗?哪棵樹的樹干最細?

      第二層次體驗:自己想辦法嘗試測量大樹樹干的粗細。

      你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哪棵樹最粗,哪棵樹最細?

      第三層次體驗:用皮尺測量大樹樹干的粗細。

      哪棵樹最粗(最細)?量出來是多少厘米?

      為什么這兩組量出來的數字不一樣?你們剛才是怎么量的?(請幼兒示范測量的過程)

      體驗:測量位置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大樹的樹干下面粗一些,上面細一些。

      三、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測量結果進行猜測。

      你們覺得這些樹里面,哪棵樹是年齡最大的?哪棵數的年齡最?為什么?

      四、教師例證幼兒的片面觀點,引導幼兒討論環境與大樹生長的關系及鑒別大樹年齡的方法。

      小唐長得又高又壯,BABY長得又瘦又小,是不是小唐的`年齡一定比BABY大呢?

      怎樣才可以知道大樹的年齡呢?

      為什么同樣年齡的樹,有的長得高大,有的長得矮小?

      除了看年輪的方法,你們還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出大樹的年齡?

      五、帶領幼兒一起去看一看大樹的樹皮、樹枝、樹高,猜一猜大樹的年齡。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并且了解動物與人一樣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環境。

      2.知道不同小動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學習按動物的居住場所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動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叢、水的大掛圖。

      3.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并思考:

     。1)課件中有哪些小動物?說出動物的名稱

     。2)這些小動物有家嗎?它們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課件,呈現不同動物居住場所的圖片,請幼兒說說這是誰的家?并把相應的小動物送回家。

      3.學習按動物的居住場所進行分類。

      如:山林——獅子,老虎,熊貓等。

      土壤——蝸牛,蜈蚣等

      水——鯊魚,魚,蝦等

      4.請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動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兒對不同動物的不同居住環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環境污染,小動物的家遭到破壞的情境,請幼兒討論:

      “如果小動物們失去了家,會怎么樣?”

      ——動物失去場所,會面臨死亡。

      ——所以要保護大自然,保護小動物們的家,讓小動物們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6.參與操作課件中的交互式游戲,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確的,送給他們小紅花,哪些是錯誤的,及時進行制止。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幼兒經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帶到幼兒園。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柜里,發現塑料袋有時被孩子拿出來當玩具,有的放在頭上當帽子、有的當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寶貝。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后,我開始有目的的觀察,發現他們對塑料袋的玩法顯得比較局限,興趣卻依舊濃厚。當孩子遇到困難難以跨越障礙或困難時,教師的幫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進其發展。根據以上情況,便生成了會飛的塑料袋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利用自然材料,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進行裝飾,讓塑料袋飛起來體會游戲活動的樂趣。

      2、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嘗試探索能力。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塑料袋,各類裝飾紙:皺紙、彩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線,籮筐。

      2、創設較為寬敞的場地,便于來回跑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裝飾塑料袋,探索能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

      難點: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和嘗試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塑料袋有一個心愿,它想和小鳥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想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幫它。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塑料袋飛起來呢?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動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要求幼兒自由結合,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觀察同伴是怎樣完成的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3、交流及認識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設計源于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從幼兒愛好、興趣人手,在師生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展開了幼兒的學習制作活動,通過直觀的看錄像、談話,啟發幼兒觀察、發現、創造。引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喜悅,并使幼兒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提升,達到了一定的教育目標。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現電話號碼的多樣性,知道電話簿的作用。

      2.了解電話簿的基本樣式,能用自己的方式設計、制作好朋友電話簿。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一份電話簿。

      2.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幼兒學習資源⑤第9頁。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與朋友聯系的多種方式?梢栽O計這樣的問題:

      和好朋友聯系的方式有哪些?哪種辦法又快又方便?打電話的時候要撥什么?電話號碼有什么作用?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教師的電話簿,了解電話號碼的多樣性。

      引導幼兒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電話號碼的特點,如:電話號碼由數字0~9組成,固定電話、手機的號碼位數不同,撥打外地電話需要加上區號等。

      3.討論總結電話簿的作用,了解保存電話號碼的方法。

      引導幼兒討論電話簿的作用以及除了記在紙上的電話簿,人們在手機上保存電話號碼的方法。

      討論后總結:電話簿能夠幫助人們記住許多電話號碼并方便查找,F在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人們也可以方便地把家人朋友的電話存在手機的電話簿上。

      4.請幼兒在幼兒學習資源⑤第9頁上設計、制作自己的電話簿。

      請幼兒相互討論:我們怎樣制作自己的電話簿?

      可以提示幼兒:小朋友不會寫字,但可以用繪畫、做標志等方式記錄好朋友的姓名,用數字記下朋友的號碼,然后請幼兒設計并制作。

      5.制作完成后,請幼兒相互交流,說說朋友的電話號碼。

      活動延伸:

      1.提醒幼兒回家后,可以根據電話簿上的號碼,嘗試給同伴打電話。

      2.建議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制作家庭電話簿。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腳的用途及其保護的方法。

      2、啟發幼兒運用感官感知、體驗小腳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覺,發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力,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

      3、初步培養幼兒用語言準確表達感受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創設由貝殼、軟墊、瓷磚、塑料等不同材料鋪成的小路。

      2、顏料、泡沫板、抹布。

      活動過程

      1、引出問題,啟發思考。

      (1)在教師的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腳丫操,引發幼兒以活動的興趣。

      (2)提出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對寶貝,它能帶著我們去想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3)引導幼兒講述小腳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車等)。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腳?

      2、感知表達活動。

      (1)讓幼兒赤腳走在不同材料鋪成的小路上,體驗腳底接觸這些材料的真實感受。

      (2)啟發幼兒用語言表達小腳踩在這些材料上的體驗和感受。

      1自由交流感覺。

      2請個別幼兒談感受。

      (3)讓幼兒再一次體驗小腳走在不同材料路上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腳的感受和對活動的興趣。

      (4)小結:“腳踩在瓷磚上是涼涼的,踩在軟墊上是軟軟的等!

      3、光腳作畫:印地毯。

      (1)提出光腳作畫的要求。

      (2)師生一起為大地毯印上美麗的花紋。

      (3)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帶幼兒體驗小腳踩草地、沙地、水泥地、鵝卵石路和放在水中的不同感受,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創意來源:

      我們幼兒園地處郊區,很多農村拆遷戶遷至鎮上。鎮上的居民多起來,生活垃圾也多起來。一些老人突然無事可做了卻閑不下來,就喜歡收集一些廢品去賣,這樣孩子們就能經常接觸這些廢品,我覺得剛好可以帶他們進行垃圾分類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環保意識。環保是個抽象概念,在生活中利用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我想這是對環保最好的詮釋。另外,我們幼兒園本次研究課題就是環保方面的內容,所以我就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了這次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的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了解常見的有毒垃圾。

      2、通過游戲活動能夠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

      3、體會整潔環境的舒適,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視頻、糖果、各種垃圾物品、綠色笑臉、紅色哭臉、黃色驚慌標記、垃圾簍、場景布置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到小白兔家玩玩,好嗎?

      2、呀!小白兔家怎么這么亂啊,我們怎么幫幫她呢?

     。ǚ治觯航處煵贾脠鼍埃瑤в變喝バ⊥眉,把幼兒帶入游戲環境,引起幼兒興趣。另外,通過發現小兔家的凌亂,孩子們會對后面的整潔更有成就感。)

      二、了解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1、觀看視頻《哭泣的垃圾》。

      2、垃圾為什么哭呢?他們的家在哪兒呢?

     。ǚ治觯阂曨l中垃圾因為回錯家而哭泣,哭聲很響,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為思考提供支撐。)

      3、認識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你的爺爺奶奶有沒有撿過一些東西回來賣錢。

      撿過哪些東西?

      4、對,這些東西就是可回收的。不能賣錢的就是不可回收的。

     。ǚ治觯簩苫厥詹豢苫厥者@樣抽象的概念,小班幼兒是不能理解的。可是生活中他們通過爺爺奶奶的行為了解到有些垃圾是可以賣錢的,用這個事實來理解概念,淺顯易懂。)

      三、操作垃圾分類

      1、出示綠色笑臉紅色哭臉標記:笑臉代表可回收,哭臉代表不可回收。

     。ǚ治觯盒“嗪⒆訉酥具不能認識,所以我用笑臉哭臉來代替可回收不可回收,孩子感興趣。而且我還利用了顏色的視覺效果來區分,幫助孩子辨認,效果明顯。)

      2、幫助小白兔整理屋子,把垃圾分類放進笑臉哭臉垃圾簍。教師巡視。

     。ǚ治觯赫砦葑,其實是垃圾分類的過程。在游戲中蘊含了教育內容,不知不覺就能完成目標。)

      四、發現電池,了解有毒垃圾

      1、電池放在哪個垃圾簍?

      2、出示黃色驚慌臉標志

      把電池放進有毒標志垃圾簍

      (孩子在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有毒垃圾就是電池,所以這里單獨提出。利用驚慌的表情來直觀表現。黃色,有警告意味。)

      五、感受整潔環境的舒適,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1、我們幫小白兔把家整理得這么干凈,你們覺得現在小兔家舒服嗎?小白兔回來很開心,請小朋友吃糖呢!

      2、在音樂聲中舞蹈吃糖果。

     。ǚ治觯后w會快樂,對小班孩子來說莫過于吃糖。幫助了別人有好吃的,是最直接的快樂體驗。整個活動圍繞垃圾分類展開,滲透了環保理念。孩子們在游戲中接受了教育,效果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去小兔家做客,幫助收拾屋子這樣的游戲貫穿,用游戲的形式來實現教育目的,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體現“活”教育理念。并用幼兒接觸到的事實:能賣錢,不能賣錢來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這樣抽象的概念,淺顯易懂,孩子容易接受。活動前教師的場景布置,把教室一角圍成小兔家,更能讓孩子投入其中。但在活動過程中,對能賣錢的不能賣錢的垃圾,還應該讓孩子多說,加深印象,這樣操作起來效果更好。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6-21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