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5-07-21 09:46:38 晶敏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原文及翻譯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桑旁娛枪糯袊姼璧姆悍Q,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杜甫

      東藩駐皂蓋,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云山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貴賤懼物役,從公難重過!

      作品賞析:

      濟南名士多。(原注:時邑人蹇處士等在坐。)

      海右:一作海內(nèi)

      清河:一作青荷,又作清荷

      這是天寶四載夏在濟南歷下亭(今名客亭)即席所賦。李北海即李邕,當時為北海太守。第二聯(lián)被后人做成對聯(lián)掛于亭中。

      【鶴注】歷下,在齊州,以有歷山故得名。歷山,即舜耕之山也。李北海即李邕。按:新舊史:邕,廣陵人,開元二十三年為括州刺史,后歷淄、滑二州刺史,天寶初為汲郡、北海二太守。五載,奸贓事發(fā),又嘗與劉勣馬,勣下獄,吉溫吏引邕,李林甫素忌邕,因傅以罪,詔祁順之、羅希奭就郡杖殺之,乃六年正月辛巳。此詩當是天寶四年作。梁權(quán)道編在天寶十一年者,非是,時邕死已六年矣。【朱注】《舊唐書·地理志》:青州,屬河南道,武德四年置青州總管府,天寶無年改為北海郡,乾元元年復為青州。于欽《齊乘》:歷下亭,在府城驛邸內(nèi)歷山臺上,面山背湖,實為勝絕。

      東藩駐皂蓋①,北渚凌清河②。海右此亭古③,濟南名士多④。

      (原注:時邑人蹇處士輩在坐。首敘李公至亭。皂蓋,切太守。北渚,切北海。清河。切歷下。海右句,見亭為勝跡。濟南句,見宴有嘉賓。)

      ①趙曰:青州在京師之東,故稱東藩。《上林賦》:“齊列為東藩。”曹冏《六代論》:“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怕諸侯。”李屬太守,故得稱藩。《后漢書》:太守秩二千石,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蓋、朱兩轓。②陸機詩:“永嘆遵北渚。”凌,歷也。杜氏《通典》:東平、濟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人海,謂之清河,實菏澤、汶水合流,亦曰濟河。③江淹《恨賦》:“巡海右以送日。”趙曰:海在東,州在西一,故云海右。④《舊唐書》:齊州,屬河南道。貞觀七年置齊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臨淄郡,五載改濟南郡。《前漢·儒林傳》:濟南伏生傳《尚書》,其時張生、歐陽生、林尊皆傳其學,皆濟南人也。此亦名士多之一證。李尋《災異對》:“博延名士。”

      云山已發(fā)興①,玉佩仍當歌③。修竹不受暑③,交流空涌波④。

      (次記宴亭景事。此段句腰各用虛字抑揚。【張綖注】修竹既不受暑則交流空自涌波。此十字句法。)

      ①曹毗文:“招儀鳳于云山。”鮑照詩:“臨歌不知調(diào),發(fā)興誰與歡。”②王容歌:“寶髻耀明珰,香羅鳴玉佩。”玉佩,指侑酒者。當歌,當筵而歌也。楊慎曰:此是對當之當,非合當之當,與魏武樂府“對酒當歌”不同。③阮籍詩:“修竹隱山陰。”江淹《竹賦》:“亦中暑而增肅。”④《東征賦》:“望河濟之交流。”《三齊記》:歷水出歷祠下,眾源競發(fā),與濼水同入鵲山湖。所謂交流也。魏文帝《浮淮賦》:“驚風泛,涌波駭。”

      蘊真愜所遇①,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②,從公難重過③。

      末則陪宴而惜別也。蘊真,亭含真趣。物役,各役于事。落日,此席將散。重過,后會無期。此章三段、各四句。)

      ①謝靈運詩、“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江淹詩:“悠悠蘊真趣。”②師氏曰:“貴指李,賤自謂”。《杜臆》:“貴賤俱物役,可作醒世名言。”《易》:“貴賤位矣。”任昉《竟陵王行狀》:“牽以物役。”③《詩》:“從公于邁。”

      文學鑒賞

      杜甫曾自稱少小脫略,結(jié)交老蒼。這時能陪李邕游歷下亭,真是快意當前,不能無詩。

      全詩十二句。詩前四句游歷下亭及其原因。李邕前輩駐東濟南,杜甫得以共泛清河同游歷下亭。這段的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骨一聯(lián),極切合情景,亭既古老,人多名士。此詩原注稱“時邑人塞處士在坐竹“。濟南自漢以來,有伏生傳予張生、歐陽生等,皆是名儒。之后,各朝代都有才人。所以這聯(lián)為人所喜愛,現(xiàn)仍在歷下亭懸掛,為游人觀賞。 次四句寫亭中宴飲,周圍云山,助發(fā)雅興,眼前玉琨歌會,對酒為樂,歌聲清揚,舉觴勸客。更有修竹籠翠,亭中不覺暑熱,亭外雖空有碧波交流,但也助人興。良辰美景中,長少才俊咸集共飲,真是賞心樂事。此四句全以虛字當腰,極顯抑揚之能事,為本段的特色。最后四句寫宴游歷下亭之感想,此亭深蘊自然真趣,令人恣情留戀,席散又該如何,可感可嘆啊!大家都為外物役使,身不由己,不知何時能再與李邕前輩共游同樂。則系,寓無限之留戀,傷重游之無期。系嘆息人生之別易見難。但更有深于此者,則矗貴賤俱物役骨,無貴無賤,皆為物役,受外物之支配束縛,不得自由自在、這當是老莊思想在詩里的流露。

      全詩辭真意切,情感深摯,其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二句為時人后人賞譽,懸掛亭中,流傳千古。

      名家點評

      王嗣奭《杜臆》卷一云:此詩古樸沉雄,亦效北海。“貴賤俱物役”可作醒世名言。

      浦起龍《讀杜心解》卷一之一云:起四敘事,中四寫宴,末四惜別。首言李之來。次言到之處。三點歷下亭。四兼坐中客。“發(fā)興”則酒懷動矣。“當歌”則酒興豪矣。而竹色波光,清涼交映,襟期正復哂然。“蘊真”二字,無所不包。其人、其地、其景,皆是蘊含真趣者。是以臨分逆計,重徘徊焉。

      王阮亭《杜詩鏡銓》卷一云:唐人用字多異者:韓退之《》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防。”“防”字音訪。白樂天《寄裴晉公》詩:“金屑槽。”“琵”字讀入聲。如是不可枚舉。今按杜詩如“從公難重過”、“幾時杯重把”、“君臣重修德”、“蒼生豈重攀”、“葉蒂辭枝不重蘇”,皆以平讀去。“細草偏稱坐”、“意內(nèi)稱長短”“乘輿恐未回”、“皇極正乘興”,皆以去讀平。

      王士祿曰:“此與下篇,雅近選體,與他詩不同,當是有意仿北海之作。”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夜下征虜亭原文及翻譯賞析03-17

    夜下征虜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夜下征虜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冷泉亭原文翻譯及賞析04-01

    《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0-12

    臨湖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1-14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1-11

    陪李金吾花下飲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04

    題烏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01-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午夜理论片大全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欧美二区手机在线 |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第九在线 | 五月天丁香开心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