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筍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翻譯與賞析

    時間:2021-02-22 19:28:54 古籍 我要投稿

    《石筍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翻譯與賞析

      《石筍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作者為唐朝詩人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古來相傳是海眼,苔蘚蝕盡波濤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難明。

      恐是昔時卿相墓,立石為表今仍存。

      惜哉俗態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錯迕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

      嗟爾石筍擅虛名,后來未識猶駿奔。

      安得壯士擲天外,使人不疑見本根。

      【前言】

      《石筍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創作的一首詩。此詩諷刺奸臣之壅蔽。全詩分二段,每段各八句。首段斥世俗之傳訛,次段惡奸臣惑人而當去。

      【注釋】

      《華陽國志》:蜀五丁力土,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杜田曰:石筍,在西門外,二株雙蹲,一南一北。北筍長一丈六尺,圍九尺五寸。南筍長一丈三尺,圍一丈三尺,南筍蓋公孫述時折,故長不逮北筍。

      《水經注》:《地里風俗記》:漢武帝元朔二年,改梁州曰益州,以新啟犍為、牂牁、巂州之疆壤益廣,故稱益云。

      《成都記》:“距石筍二三尺,每夏六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測之,深不可及。以繩系石而投其下,愈投而愈無窮。凡三五日,忽然不見。嘉祐春,牛車碾地,所陷,亦測而不能達。父老甚異,故有海眼之說。又《風俗記》:蜀人曰:“我州之西,有石筍焉,天地之堆,以鎮海眼,動則洪濤大濫!

      《博雅》:瑟瑟,碧珠也!薄抖抨栯s編》:有瑟瑟幕,其色輕明虛薄,無與比!冻啥加洝罚菏S之地,雨過必有小珠,或青黃如粟,亦有細孔,可以貫絲。

      高彪詩:“恍惚中有物,希微無端形。”

      張衡《溫泉賦》:“殊方跋涉,駿奔來臻!

      《莊子》:“此之謂本根。”趙彥材曰:上元元年,李輔國離間兩宮,擅權蒙蔽,故賦石筍以譏之。

      【翻譯】

      石筍,這是成都市歷史上的遺跡,是過去的`象征。星際之間高級智慧生物的聯系,這是科學的設想,是未來的象征。然而在我最近的一項工作中,這兩者卻不可思議地結合起來了。現在,我按照這件事發生的順序,把這個故事告訴你們。讓我先從石筍的來歷講起。

      【賞析】

      《石筍行》,諷奸臣之壅蔽也。此章二段,各八句。首段,斥世俗之傳訛。世以石筍為海眼,遂云雨后有珠,此語恍惚,不足憑也。墓前石表,乃公之獨斷。“惜哉俗態好蒙蔽”以下八句,此惡其惑人而當去。俗好神奇,造為不經之說,以蒙蔽人聽,猶小臣蠱惑君心,以致政舛國危,此痛言附會之誤人也。擲去此石,使根底立見,則人心不疑矣。此破前恍惚蒙蔽之意。

      盧元昌曰:輔國本飛龍廄小兒,官判元帥,朝廷呼尚父,如石筍擅虛名,忘本根也。決事銀臺,關白承旨,可謂乖進失政體矣。宰相率子弟禮,節度皆門下士,可謂后生皆駿奔矣。與張良娣表里禁中,共媚至尊,直侍帷幄,專事蒙敝也。自靈武給事銀膺,疊膺寵秩,其受厚恩,適足搖動東宮,傾危社稷耳。

    【《石筍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石筍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翻譯賞析06-27

    杜甫《去矣行·君不見鞲上鷹》翻譯賞析09-01

    杜甫《石犀行君不見秦時蜀太守》翻譯賞析09-05

    白溝行翻譯及賞析02-05

    從軍行·關城榆葉早疏黃翻譯及賞析05-30

    杜甫《瘦馬行城傍牧馬驅未過》翻譯賞析09-01

    曹操《卻東西門行》閱讀答案以及賞析12-30

    《山行》原文及翻譯賞析04-20

    東門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2-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亚洲一级性爱在线看 |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 | 亚洲一本中文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