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美人出南國》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1-02-13 15:31:27 古籍 我要投稿

    《古風美人出南國》翻譯及賞析

      古風·美人出南國

      李白

      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

      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

      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

      歸去瀟湘沚,沉吟何足悲。

      【前言】

      《古風·美人出南國》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古風五十九首》中的第四十九首。這首詩全用曹植《雜詩》之意,在美人遲暮的傳統框架里表達自己一腔抱負不得伸展的痛楚與苦悶。其詞婉,其意微,筆調從容不迫,感情沉郁有致,深得《國風》“哀而不傷,怨而不怒”之旨。

      【注釋】

      灼灼:鮮明美好的樣子。

      皓齒:潔白的牙齒。

      發:表現,顯露。

      自持:自我克制,保持一定的操守、準則。

      紫宮女:喻指在位的大臣。紫宮,皇帝的居所。

      青蛾眉:容貌姣好的女子,詩中喻指賢才之人。蛾眉,蠶蛾的`觸須,彎曲細長,如人的眉毛,故用以比喻女子長而美的眉毛,后常以之代指美女。

      瀟湘沚:湘江里的小洲。瀟湘,指湘江。瀟,水清深的樣子。沚,水中小洲。

      【翻譯】

      南方有位美麗的女子,她有著嬌媚的容顏和婀娜的身姿。她那雪白的牙齒,始終沒有開口的時候,對心愛的人的情感,只有勉強約束在心中。歷來宮內的宮女,都嫉妒其中容貌姣好的。不如回到湘水中的小洲上,獨自沉吟,又有什么可以悲傷的呢。

      【賞析】

      曹植《雜詩》云:“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以佳人自比,表面寫佳人艷若桃李,實喻自己才華出眾。然而佳人徒有一張姣好的面容,空有一副清脆的歌喉,卻是心曲無由彈,更無知音賞。自己空有滿腹才華,卻不得呈獻于君王之前,朝夕之間,被貶出京,報國之志,已成陳跡。佳人俯仰之間,容顏已逝;流年所至,榮耀難恃。而自己盛年之時,一腔才華卻無處施展,如今蹉跎已成白首,仍然事無所成。

      李白這首《古風》全用其意,只是感情基調更為沉痛。“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即“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皓齒終不發”與“誰為發皓齒”意同,只是兩者皓齒不發的原因略有不同。曹詩只是籠統地說是因為“時俗薄朱顏”,因為俗世的輕視才導致了美人遲暮的悲劇,世俗對人才的不重視才讓詩人才華出眾卻無用武之地。相較之下,李詩則要具體得多:“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佳人之所以遭受困厄,則是“紫宮女”相妒的結果。詩人難有君臣遇合之機會,定然關涉一段辛酸的經歷。

      這里李白發揮了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之意,暗示自己懷才不遇與一群小人顛倒黑白、諂佞惑主不無關系。有如此沉痛的經歷,卻只以“皓齒終不發”平淡道出,更得見詩人內心的凄苦與憤懣。“歸去瀟湘沚”即是曹詩“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之意。“瀟湘沚”位在南楚,遠離帝都。曹詩言自己只在一“朝”一“夕”之間即被貶出京,寫出了政治上動輒得咎的生存困境,李白則直入“歸去瀟湘沚”,以瀟湘為歸宿,極寫自己沉淪既久,竟至于能隨遇而安了。這種不悲慟其實是人生的大悲慟,痛之至極則有了結尾“沉吟何足悲”的慨嘆,心底之波瀾外化為筆底之波瀾,完成了詩人內心情感的完美表達。

      該詩純用比體,在美人遲暮的傳統框架里表達自己一腔抱負不得伸展的痛楚與苦悶。其詞婉,其意微,筆調從容不迫,感情沉郁有致,深得《國風》“哀而不傷,怨而不怒”之旨。人言李詩“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白居易《與元九書》),枉殺太白矣。

    【《古風美人出南國》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虞美人翻譯及賞析04-17

    《相思·紅豆生南國》翻譯賞析05-22

    虞美人詩句翻譯賞析04-11

    《虞美人述懷》翻譯及賞析02-17

    《美人梳頭歌》翻譯賞析02-27

    虞美人古詩翻譯賞析10-03

    蘇軾《虞美人》翻譯賞析09-06

    出郊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出郊》原文及翻譯賞析02-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色多多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