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平行志愿是按照考生分數由高到低進行投檔錄取的,當考生分數達到第一所報考院校最低投檔線即可進行投檔,若符合院校招生條件并且達到了院校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就可以被錄取。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校平行志愿錄取規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專業志愿優先錄取規則
(一)規則解析
也就是所謂的“專業清”,就是指考生投檔到某高校后,該高校將“優先安排所有進檔考生的第一專業志愿”,如果第一志愿專業生源充足,其他非第一志愿報考該專業考生即使分數再高,原則上也沒有機會被錄取到該專業。這里的“清”就是高校在進行專業錄取時,只有錄取完第一專業志愿的考生后,還有多余的計劃才會去安排非第一專業志愿的考生。如某大學《招生章程》對專業錄取的表述為:“對進檔考生進行專業錄取時,實行‘專業清原則,即優先滿足考生的第一專業志愿,若第一專業志愿不能錄滿,按其第二、第三..及服從調劑等專業志愿順序擇優錄取”。或者表述為:“對于進檔考生,根據考生考試成績按照專業志愿先后,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假設某考生報考該校,他的第一專業志愿在其所在省份的招生計劃是6人,他被投檔到該高校后,按照報考該專業考生分數從高到底排序錄取時,他的高考總分排在第6名之后,因此,他的第一專業志愿將不能錄取他。此時,即使他的分數達到或超過他后續專業志愿的錄取要求,但如果這些專業在第一志愿報考的考生中就已經錄滿,那么他后續填報的專業志愿也不能錄取他。
(二)錄取特點
專業優先法(即“專業清”)的特點:顧名思義專業志愿在進檔考生的專業確定時具有絕對的優先權,分數只是在同一志愿考生排序錄取時起作用。設置專業優先法的高校往往是比較重視考生的專業傾向,保護考生的專業志愿。
(三)應對策略
填報的對策與技巧:一是第一專業志愿的填寫基本決定了他能錄取在哪個專業,所以在選擇第一專業時務必堅持“穩、準”,盡量避免“沖”;二是在把握專業志愿“梯度”時,不僅要拉開分數差距,還要把握專業的“冷熱度”,不能一味填熱門專業;三是與其他規則相比,調劑可能性大大增加,務必選擇“專業服從調劑”。
二、分數優先錄取規則
(一)規則解析
跟院校平行志愿錄取規則相似,就是對專業志愿的“平行錄取”辦法。“考生投檔到學校后,根據考生高考成績總分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并依次按考生專業志愿錄取”,這是國內某高校《招生章程》對專業錄取規則的表述。換句話說,考生檔案一旦投到該校,專業錄取時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即將進檔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排隊,優先考慮排在前面考生的專業志愿。先安排隊首考生的專業志愿,若他的第一專業志愿未達到該專業的錄取分數,則看其第二專業志愿是否達到錄取分數,依次類推直至處理完該生第六個專業志愿,再安排下一考生的專業志愿。
假設小丁、小張兩考生今年的高考總分分別為660分和655分,檔案都投到同一所大學。那么學校在安排專業時先看660分小丁的幾個專業志愿是否能錄取,然后再開始小張的錄取。寧波大學的專業錄取就采用分數優先方法,這樣的錄取規則對考生來說,在選擇專業志愿時比較省心,可以按照自己對專業的喜歡程度排序填報。
(二)錄取特點
分數優先法的特點:分數優先對進檔考生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據自己的喜好填報專業,只要分數達到這個專業的要求就能被錄取,不需要太多分析專業間的級差。
(三)應對對策
填報的對策與技巧:一是當定位為“沖”的院校志愿時,建議盡可能避開以“分數優先法”錄取的高校,因為如果不是1:1提檔,一旦踩線進檔后因分數低退檔的可能性較大;二是雖然考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據喜好填報專業,但仍然要防止可能出現六個志愿都未被錄取的情況,因此要盡量避免六個志愿都是“熱門”專業,并考慮選擇“服從調劑”。
三、專業優先和專業級差相結合的錄取規則
(一)規則解析
就是在專業錄取時考慮志愿優先,但是又設置了各個專業志愿間的分數級差。具體地說,就是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對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例如一位680分的考生如果第一專業排隊被錄取了,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未能錄取,他被減去3分,變為677分到第二專業的隊列看看是否還有空額,這個時候還有從其他各個第一專業減3分后落下來的考生也來排隊,大家同樣再次按照減3分后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以此類推..
(二)錄取特點
專業優先和專業級差相結合法的特點:這種規則是按投檔考生的專業志愿順序,同時考慮專業志愿和分數的錄取規則。它能夠比較好地滿足考生的專業志愿,也考慮了考生的分數因素,從而減少考生被調劑數量。級差分無窮大就是“專業優先”規則,級差分為零就是“分數優先”規則。
(三)應對對策
填報的對策與技巧:一是必須有梯度地填寫1至6個專業志愿,“梯度”標準根據選報高校規定的級差分確定,一般要求第一專業志愿的分數要比較穩妥,后續專業志愿的分數低于減掉級差后的分數;二是在如果前幾個專業把握不大的情況下,務必在第6志愿做好保底。
志愿填報技巧
(一)沖穩保策略
面對 平行志愿,考生可采用 “沖穩保” 的策略來合理分配志愿。
沖志愿:選擇一些錄取分數線略高于自身成績和位次的院校專業組作為沖刺目標,數量可控制在 4 - 6 個左右。這些志愿雖然存在一定風險,但如果考生發揮出色,或者院校當年報考人數較少,仍有可能被錄取。不過,要注意沖刺的幅度不宜過大,避免過度沖高導致滑檔。
穩志愿:挑選與自身成績和位次相匹配的院校專業組作為穩妥選擇,這部分志愿是考生錄取的核心保障,建議設置 12 - 16 個左右。這些院校專業組錄取的可能性較大,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對院校、專業、地域等方面的偏好,進行合理搭配。
保志愿:安排錄取分數線明顯低于自身成績和位次的院校專業組作為保底選項,數量可在 10 - 12 個左右。這部分志愿要確保萬無一失,保證考生有學可上,避免因意外情況導致無校可讀的情況發生。
(二)數據拆解法
參考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使用省考試院發布的一分一段表,將自己的高考成績轉換為精準的全省排名。通過分析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次,了解自己在整體考生群體中的位置。
對比目標院校專業組錄取排名:查詢目標院校專業組近 3 年的平均錄取排名,并與自己的排名進行對比,計算出兩者之間的差值。一般來說,對于沖的志愿,差值可控制在 -5%~ -10%;穩的志愿,差值在 ±5% 左右;保的志愿,差值可在 +15%~ +20%。例如,某院校專業組近 3 年平均錄取排名為 5000 名,考生排名為 4500 名,差值為 -10%,可將其作為沖的志愿考慮。
合理分配志愿:根據計算出的差值,按照 “沖穩保” 的原則,合理分配 30 個平行志愿。同時,要注意參考院校專業組的招生計劃變化、選考科目要求等因素,綜合判斷志愿的可行性。
(三)采用 “院校 + 專業組” 雙保險策略
了解 “院校 + 專業組” 模式:在新高考中,多數省份采用 “院校 + 專業組” 的志愿填報模式。一個院校專業組由某一院校的一個或多個專業組成,每個專業組有各自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填報,每個院校專業組為一個獨立的志愿。
覆蓋等效分 ±5 分區間:在選擇院校專業組時,要盡量覆蓋自己高考成績等效分 ±5 分的區間,這個區間通常是院校專業組的核心錄取區。例如,考生高考成績為 550 分,那么在填報志愿時,可重點關注錄取分數線在 545 - 555 分區間的院校專業組,增加被錄取的概率。同時,要仔細閱讀各院校專業組的招生章程,了解其對單科成績、身體條件、外語語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避免因不符合條件而被退檔。
(四)服從專業調劑
為降低被退檔的風險,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盡量勾選 “服從專業調劑”。當考生被投檔到某院校專業組后,如果所填報的專業均已錄滿,且考生勾選了服從調劑,院校會將考生調劑到該專業組內其他未滿額的專業。雖然調劑的專業可能并非考生最心儀的,但至少能夠保證考生被該院校專業組錄取,避免因退檔而進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當然,如果考生對某些專業極為排斥,不愿意接受任何調劑,也可以選擇不服從,但要充分考慮退檔的風險。
平行志愿填報時的注意事項
1.采取沖、穩、保的策略
平行志愿院校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慮“沖一沖”,填報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也要考慮“穩一穩”,填報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還要考慮 “保一保”,填報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
2.最心儀的大學填在前面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順序”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如果很喜歡的學校最好填寫在前邊的位置。
3.注意填滿所有志愿
爭取最大的錄取機會,平行志愿填滿所有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每個考生受到成績、加試科目等條件限制, 只能參加部分批次的投檔錄取。但從填報志愿來看,考生可以填報所有批次的志愿。
【高校平行志愿錄取規則】相關文章:
平行志愿錄取規則10-13
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06-27
廣東高考平行志愿錄取規則07-17
廣東高平行志愿錄取規則10-08
高校投檔錄取規則08-11
廣西2017年高考錄取批次及填報志愿通知11-08
高校志愿者招募倡議書范文10-13
錄取通知模板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