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親人》教案及課內練習

    《親人》教案及課內練習

    時間:2024-08-15 16:01:58

    《親人》教案及課內練習

    《親人》教案及課內練習

    《親人》教案及課內練習

      《親人》也是看圖學文的課文。圖畫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樹杈上架著竹竿、竹竿上掛著濕漉漉的床單和衣服。顯然,這些是剛剛洗過晾上去的。圖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著不同民族的服裝,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漢族人。老奶奶雙手捧著小姑娘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些什么。屋子的旁邊立著一根拐棍,說明老奶奶的手腳不靈便。

      課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寫是圖上的內容。前面四個自然段交代了在一個村寨中,住著苗族人和漢族人。有一位漢族人的鄰居是一位快80歲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女兒在縣城教書,家中無人照顧。漢族母女倆盡心照顧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瞇瞇地說: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

      1.了解我國各族人民友好相處,親如一家人,“我”和媽媽尊敬老人、助人為樂的品德。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樣用詞句表達圖意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提問:什么樣的人叫親人?

      2.教師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講誰把誰當作親人呢?

      二、指導看圖。

      l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

      2.樹杈上有什么?(濕衣服和床單)

      3.圖上畫的有誰?

      (引導學生從墻邊立著的拐棍,來判斷她們的不同年齡;從觀察她們穿著什么服裝,來判斷她們的不同民族。)

      4.她們在干什么?(引導學生聯系圖上的景物想一想)會說些什么?

      5.把這幾個問題聯起來說說,這幅圖反映了——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分組。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硬 朗 便 懂

      (2)字形難點。

      朗:左半部分不要寫成“良”。

      縣:里面是兩橫。

      替:上下結構。第八筆是“乙”,不要寫成“、”。

      顧:左右結構。第四筆是“L”,不要寫成“L”。

      (3)理解詞語。

      硬朗:指老人健壯。

      靈便:靈活。

      畢竟:到底,究竟。

      及時:指需要的時候就立刻去做。

      照顧:照料。

      替換:把原來使用著的衣物調換下來!

      四、試讀課文。

      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找出來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掛圖。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圖,讀第五自然段,說說“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晾幫助老奶奶洗的床單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么表現呢?

      (1)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2)出示這段話。

      老奶奶高興地從屋里走出來,把拐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我的臉,竿呼呼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么謝你們呢!”

      分組討論思考題。

      A.老奶奶為什么會這樣做?這么說?

      (表示對“我”這樣照顧她十分感激,對我非常喜愛。把“我’’和媽媽當作她的親人,甚至超過了她的女兒。)

      B.說說用上帶點的詞語好在哪里?

      (這三個詞把人物高興、疼愛、激動的心情表現得更加具體,使語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強烈。)

      集體匯報討論結果。

      (3)指導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采取生練讀、評讀、師生配合讀的形式。

      過渡:老奶奶說“你們這樣照顧我”,這里的“你們”還指誰?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7 .

      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

      (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時給她縫縫洗洗,有時替她買米買鹽。)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里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總要”說明媽媽一直、一貫地幫助老奶奶。)

      3.媽媽是怎樣教育我的?

      (放學回來,你也該幫助老奶奶做點事。少先隊員應該懂得尊敬老人,照顧老人。)

      4.小結:“我”主動地為老奶奶做事,是因為“我”一直記著媽媽的教誨。

      過渡;媽媽和“我”為什么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組讀課文,討論:媽媽和“我”為什么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討論歸納為:①老奶奶年紀大了,手腳都不靈便,女兒又在縣城工作,需要人照顧。②尊敬老人,照顧老人是一種美德,人人都應該做到。③鄰里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④各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團結幫助,友好相處。)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做。

      (2)她(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用上“畢竟”說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歲了;用上“及時”說明該做的不能馬上、立刻做。)

      (3)指導朗讀。五、讀課文,說說哪些內容是根據圖想象出來的?根據什么想象?(老奶奶的困難,是通過立在墻邊的拐棍和老奶奶一頭白發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斷出”我“這樣做的原因)

      五、總結全文,想想課文為什么用“親人”做題目?

      (“我”和媽媽對老人的照顧,不僅體現了鄰居之間的關懷和對老人的尊敬,而且體現了在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民族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給下面宇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

      齊( ) 更( ) 其一( )

      爭( ) 奐( ) 董一( )

      三、寫出下列字的筆畫。

      “朗”字共筆,第六筆是——。

      “換”字共筆,第九筆是——。

      “及”字共筆,第二筆是——。

      “顧”字共筆,第四筆是——。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老奶奶——從屋里走出來,把拐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的臉緊貼著我的臉,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么謝你們呢

      1.給短文中缺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填上的詞語表達了老、奶奶怎樣的心情?老奶奶為什么把臉緊貼著“我’’的臉?老奶奶為什么說你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國還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親人》教案及課內練習】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重難點分析教案03-20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 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