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簡便計算整理與復習的教案
四年級下冊簡便計算整理與復習的教案
一、設計意圖
每節畢業總復習課的設計,我們是否可以先去追尋如下幾個問題:這節課復習的核心內容是什么,用什么思想與學習方式統整這些內容?學生對該模塊有何困惑,在應用中會出現哪些典型錯誤,如何利用學生的錯例來完善認知與培養反思能力?這是我在備課時反復慎思的。
我們知道合理的簡便計算不僅能提高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而且能使學生把學到的定律和性質等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也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的有效途徑。那么總復習階段,如何對“簡便計算”模塊再做一次知識統整與求鏈呢?我們不可否認簡便計算的核心思想是“湊整”,從而達到“簡算”,而“湊整”的策略有許多,主要是根據數的特點進行“分拆”與“分解”,而“分拆”與“分解”的依據是什么呢?是定律,是性質等等。我企圖通過讓學生對簡便計算試題的分類活動,讓學生逐步體悟到這種思想方法,從而使學生能站在更高的視野看待“簡便計算”,同時通過分類活動,疏通運算定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達到修復知識、查漏補缺之效。
要提高畢業復習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可能離不開對學生的“讀懂”,讀懂的內容包括知識層面與思維方式以及情感上。于是我設計了幾道前測題,調研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收集了學生中出現比較多的典型錯例,通過讓學生圈一圈錯誤、思一思錯因、講一講對策等多種反思形式,讓學生自己走入內心看待問題的根源,分析和研究錯誤的心理成因,尋找到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在練習環節,根據典型錯例,設計了相應的“跟進式練習”,力圖做到“贏在失敗”上。
最后再引領學生通過乘法豎式算理以及幾何領域(如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和圓環面積的計算等)運用運算律化簡公式的賞析,從另一個視野體驗運算定律的應用價值。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活動”,整理與疏通運算定律、性質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弄清“簡便計算”的來龍去脈,體悟到“湊整”思想。
2.通過“錯例診斷、跟進練習”,在真實場景中查漏補缺、自我反省,提高簡便計算能力。
3.通過“另眼鑒賞”,從另一個視野體驗運算定律的應用價值。
三、教學流程
(一)激活知識、整理疏通
1.收集課前學生出的可以簡便計算的試題。并校對反饋。
125×9×8 72+93+28 21×25×4
(3/8+4/12) ×24 5×46+54÷1/5 3/8+5.36+4.64
2.對試題按一定標準分類。(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索分類。)
3.全班反饋。
預計學生會出現如下幾種請款:
(1)按照各種運算定律各一類。(五類,在黑板上貼出來)
(2)按照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分成三類。
(二)查漏補缺、跟進練習
1.猜測前測題中哪些題錯誤的人數最多?
76÷2.5÷0.4 4.4×25 2/5×3.6-2/5×2.1
25×64×125 3/5+2/5÷3/5+2/5
2.出示全班每題出錯的統計數據,說一說感受。
3.錯例診斷:通過讓學生圈一圈、想一想、評一評等診斷與反思手段,達到對知識的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運算定律與性質。
4.滲透簡便計算的策略多樣化與優化。
5.跟進練習
(1)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2-5/7+2/7 (0.7+0.7+0.7+0.7) ×25 5.8÷0.125+11.6 (11+14)×7.6×0.4
(2)選一選
1/3×8÷1/3×8的正確答案選( )
(3/7+7/11) ×7×11的簡便計算方法是( )
(三)回顧整理,提煉思想。
對復習方法以及簡便計算的思想作梳理與提煉
(四)另眼鑒賞,拓展提升
【四年級下冊簡便計算整理與復習的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連減的簡便計算》優秀教學設計02-28
《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1篇)04-29
“數的整除整理復習”教學設計03-19
《圓的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精選17篇)09-14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點02-23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四年級上冊《角的計算》教案范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