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清平樂》教案

    《清平樂》教案

    時間:2024-07-13 09:27:10

    《清平樂》教案范文

    《清平樂》教案范文

    《清平樂》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理解黃庭堅在詞中流露惜春、戀春思想感情。

      2.鑒賞本次曲折新穎的結構、清新的風格。

      3.了解詞人輕巧、活潑、清新的語言。

      教學重點:

      1.理解黃庭堅在詞中流露惜春、戀春思想感情。

      2.鑒賞本次曲折新穎的結構、清新的風格。

      教學難點:

      鑒賞本次曲折新穎的結構、清新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豫章、洪州為南昌舊稱)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三宗之一。詩派成員多數學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稱為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

      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 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有《山谷詞》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二.寫作背景:

      所選是一首悼春詞。詞人少年得意,中進士,任校書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實錄”,又以詩文受知于蘇軾,并為江西詩派開山大師。后因新黨重新執政,作者政見偏于保守,晚年屢遭貶謫,死于西南荒僻的貶所。這首詞寫于被貶之時,詞人借傷春悼春來抒寫暮年無為的感慨。

      三.詞的賞析:

      1.“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詞人為什么要尋找春的蹤跡?結果如何?

      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關鍵詞在于“寂寞”。

      “寂寞無行路”春天消失得無影無蹤。惜春傷春之情寄寓其間。

      2.“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運用怎樣的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表達詞人強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風得意之時,因此千呼萬喚地招喚春天“歸來”與詞人“同住”。 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賦春天以生命。

      3.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春無蹤跡誰知?”這說得更明白、更令人失望。“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無影無蹤、無聲無息地消逝了,它的蹤跡誰又知曉呢?這多么令人惆悵、傷感啊!

      但作者情緒馬上一轉,因為人雖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飛來飛去的黃鸝倒像是知道呢。

      4.“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

      黃鸝用清脆圓轉的歌聲回答我,可誰能聽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給詞人自己的,只是滿腹的惆悵。

      一陣風起,卷走那凋謝的薔薇花瓣……句中所寫之景已暗示初夏到來,晚春將逝。讀至此處,讀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說破而已。

      寫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終于無奈地認識到:春天,確實回不來了。

      5.結合全詞分析所使用的層深手法。

      春歸無行路(寂寞傷春)→若有人知(假設希望)→春無蹤跡(更加失望)→問取黃鸝(最后希望)→無人能解(徹底絕望)。覓春思春傷春之情層層深化。

      6.你認為本詞構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詞句是哪些?請簡單賞析。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欲喚春歸來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藝術地強化了詩意的穿透力。

      向黃鸝詢問,而黃鸝無語,且因風而逝。又一童話的聯想,傳達出一個永無答案之謎。暗示傷春的永無慰藉,表現出傷春是人類終極煩惱這么一個主題。

      有情與無情的對立和童趣的想象與聯想,是此作美學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現,是此作成功的奧秘。

      四.總結

      1。內容 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2.詞的特色:

      A平淡樸實 ,委婉含蓄。

      B構思新奇巧妙。

      C多轉折而層層深入。

      課堂訓練

      閱讀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回答問題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

      (1)詞中所寫的春日景物較少,只選了“黃鸝”和“薔薇”,請說出“黃鸝”在表達作者的惜春之情時起到了什么作用?

      (2)這首詞是怎樣表現惜春主題的?

      教學反思:

      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學習。

    【《清平樂》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最新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欧美激情a∨ | 中文字幕淫亂視頻 | 亚洲三级理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