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時間:2025-10-10 09:00:27 王娟 中秋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精選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精選15篇)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

      小時候,我家住在一個小縣城里。那時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平時沒有什么好東西吃。最盼望過節了,除了春節外,就數中秋節呀!

      中秋節的上午,家家都張羅著買面、韭菜、紅糖、肉、芝麻……

      買回來后,就聽到從各家各戶的窗內傳出的“咚、咚、咚”的切肉聲。還未到上學年齡的小孩有的圍著桌前轉圈,有的跑到外面歡叫著:“過節了、過節了”!下午,因中秋節的到來,學校往往會提前放學,我們便飛快的跑回家,嘗一嘗家里現做的“三翻餅”。

      有甜餡的、韭菜餡的,餅的做法可講究呢?爐中火候不能大,但也不能太小,用適量的菜油涂在平底鍋的表面。面皮做成圓圓的,中間薄、邊緣厚,包上事先做好的餡料,然后平放到鍋內,通常翻三次就可以吃了,因此得名為“三翻餅”。

      當然在我們的小縣城里,平日傍晚時也有賣“三翻餅”的',但總沒有自家做的餅好吃!我最愛吃的是芝麻、紅糖做成甜餡的“三翻餅”,當咬上第一口,感覺略有點燙,但非常松軟可口,咬破餅皮時,首先會聞到一股芝麻的香味,吃到嘴里,甜而不膩。這時,奶奶一邊煎餅,一邊念叨道:“小心燙著,慢點吃!”,我們可顧不了那么多,吃著手里的一塊餅,還看著鍋里的另一塊。

      最盼望的是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可以坐在院子里賞月,桌上擺放著點心、月餅、茶等等,抬起頭看著遠方的月亮,很美很美。

      有時,奶奶會指著月亮,對我們講嫦娥的故事,說:“很久以前,嫦娥的丈夫后羿帶回兩顆仙丹,告訴她在月圓之夜,一起服下,便可飛到月亮上去。可是后羿還未回來時,嫦娥不小心把兩顆都吃了。于是,她只能帶著小白兔飛到月亮上,小白兔也就變了月兔……”躺在奶奶的懷里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會睡著了!

      好多年,沒有回老家過中秋節了。可每當想起我的奶奶,想起兒時的伙伴,想起兒時的笑聲歡語,想起那段“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起家鄉那甜甜的“三翻餅”,思鄉之情便會油然而生。真可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2

      我小時候總是盼著中秋節,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說起過節,最高興地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地孩子。

      我喜歡中秋節,是因為我能看到圓圓地月亮,吃到圓圓地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市了。到了晚上,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著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遠處異鄉的親人。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喜歡中秋節,因為喜歡吃月餅。月餅的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印出來的月亮圖案,其中還有雕印出來桂花花瓣,特別好看。餡也特別,主料是紅糖,里面放些芝麻、青紅絲、果仁、葡萄干。新蒸出來的月餅柔軟可口,很適合老年人吃。烙出來的月餅,外焦里嫩。

      今年的中秋節快到了,我希望中秋的月亮更圓,更明,更新。祈望我的親人身體健康,幸福永遠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于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秋節”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在秋高氣爽,萬里無云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中秋節。 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團圓節",每家每戶都歡聚在一起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中秋正是秋天收獲的季節,人們都露出了豐收喜悅的笑容。

      在中秋節的前兩天,媽媽買了好多好多的月餅,有廣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等等的品種,其中我最喜歡吃我們家鄉的月餅——蘇式月餅,它有很多很多的口味,比如草莓味、蘋果味、綠豆味、桔子味等等可好吃了好像要讓我一次吃的夠。

      八點多,我們全家吃完"團圓飯",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坐在陽臺看月亮,吃著月餅,我通過窗戶,看到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掛在空中,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

      這時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蘇軾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嬋娟!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3

      記得在小的時候,中秋對于我來說是十分美好的。每當中秋,我便會與父母一起回到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中秋。

      吃過午飯,全家人便會一起勞動起來,奶奶做煎餅,爺爺打棗子,媽媽和面,爸爸做糕點,而我呢,則摘下院子里一撮又一撮的桂花遞給爸爸做桂花糕,人人都忙得不亦樂乎。

      整整一個下午,桌上出現了滿桌佳肴,大大小小的碗碟擺滿了桌子。家里逐漸來了許多人,是爺爺奶奶把伯伯與鄰居都請到了家中一起吃這團圓飯。每個人都紅光滿面。大家圍坐在桌旁,紛紛敬酒感謝,其樂融融,而我對這些并沒有什么興趣,就一個人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各色佳肴。

      家里的大人不斷地長吁短嘆:現在的生活可真是變好了許多,從前整天忙忙活活地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卻也沒吃上什么好東西,哪像現在?

      吃 ,爺爺便會從房間里拿出一盞小燈籠,點上一根粗長的紅蠟燭,讓我提著燈籠到外邊玩,說是讓小孩子提著紅燈籠在房子周圍四處跑,便會為家里帶來福氣。

      等我與小朋友們瘋玩了一圈回來,他們早已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擺好八仙桌,滿桌放的都是柚子、葡萄、橘子、桂花糕、棗泥餅?看著月亮在天空中隱隱約約展現笑容,直至深夜?

      而現在,我升了初中,學習生活逐漸占用了我的時間。于是我抽不出時間回老家。而奶奶碰巧在前不久生了一場大病,現在身子還是很虛弱,經不起車途勞累,于是爸爸也沒有將奶奶接到深圳。

      在中秋節這一天,桌上依舊擺滿了水果佳肴,不過,卻少了一絲人氣。“叮咚”,門鈴響了,竟是大姨一家。我們互相說著節日快樂,一邊請他們一起坐在桌旁享受美食。我仿佛找到了一些感覺,微微笑了笑。小侄女一邊叫著“姑姑”一邊給我講述著她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我忽然恍惚了一下,好像從前一般,一家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閑聊家事。

      中秋晚會已經開始,可月亮卻遲遲不肯露臉,我們不禁有一些無趣。于是爸爸拿出了手機,用微信和爺爺奶奶視頻,屏幕上爺爺奶奶的模樣是那么的清晰,他們不斷地叮囑我們要注意身體,不要太操勞,要勞逸結合?

      天色漸深,快入夜時月亮才從天邊偷偷露出臉蛋。在幽藍的天幕中,如玉如盤;仰望天空,今年的月光比往年更加縹緲,猶如嫦娥將要踏著這如紗的月光下凡。

      趁此,大家連忙拿起手機拍下這美輪美奐的`一面,閃光燈不斷地閃爍著。媽媽也趁此往每個人手中放一個福橘和一片柚子,祈求著年年團圓,大人們又一次柔聲講述關于嫦娥奔月的傳說。

      幾縷輕風推開浮云的遮掩,一輪明凈的月,流淌著溫婉,潑灑著淡淡的水墨,徐徐地舒展著一軸無邊的詩意畫卷。品嘗著手中的桂花糕,感受著家鄉的風俗。今夜,明夜點綴了誰的窗,那位駐足在月亮上懺悔的人,又將落入誰的夢中?

      與家人坐在一起,在這一天,花好,月圓,人更圓,這一天看的不是良辰美景,而是家家團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4

      今天是雖是中秋節,但也算是我預定的回憶節,因為在幾年前的這天發生了一件讓我很尷尬的事!

      那是我8歲的時候,由于網蟲哥哥的傳染我也特愛上網,而且盡是玩傳奇之類的游戲,每天腦袋里就想著今天怎么升級~~當然,上網就要錢啊。在中秋那天晚上,我獨自一人滑著滑板去了叔叔家,當時我在叔叔那玩得很開心,但桌上壓的那20元錢始終吸引著我的.注意力!

      不一會兒,叔叔家的門鈴響了,叔叔走了過去!我心想:好機會啊,我拿了就開溜。而且我只拿這一次,以后再也不拿了。想到這里,我小心翼翼的伸出了手,眼睛還不停的到處瞟。這時,一個很有速度感的畫面出現了。我抓住錢的一頭,一扯,一放,錢就到了我的口袋中。接下來,我就開溜了,那時,我的心任然還在咚咚咚的跳。“站住!”一個另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從屋里傳出來。頓時,我打了個戰,慢慢地回過頭去,一看嚇住了,阿姨!!“拿出來。”這聲音任然很嚇人。我不只怎么的,呆住了。阿姨見我沒反應,又大聲說到:“我都看到了,拿出來!!”我又打了一個戰,反應了過來,居然拿了出來,用發抖的手遞給阿姨!“楊言,想不到你會做這種事。都不知道你媽媽是怎么交你的?!”當時,我真想大聲說到:“我是我!媽媽是媽媽!不關她的事!”但畢竟是我錯了,哎~~其實,我最緊張的是媽媽知道了該怎么辦?這會兒,阿姨把叔叔叫了過來,還是大聲說到:“我們今天就不給你家長說,以后你不要來了!”這句話永遠的打擊了我幼小的心靈,那會兒我就發了誓:我以后決不會來阿姨家!我以后決不會在做這種事!我離開了阿姨家,當看到那一輪圓月我感到很傷感~~

      今天又是中秋,我真希望晚上的圓月會充滿喜氣!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5

      現在的節多了,很多的節日也都提到議事議程,工作的人們也都放假休息,像清明、端午、中秋這樣的一些傳統節日,過去都是不放假的,就是一般的節,成為法定節日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兒。當然過去清明節是忘不了的,不管放假不放假心里都要惦記著,在頭一個星期天或者想下一個星期天去掃墓,逝去的親人是不能忘的。至于端午和中秋,買點兒粽子或做點兒粽子吃酒是意思意思,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中秋買點兒月餅嘗嘗,離家近的回家吃頓團圓飯,遠的自然也就算了。不過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父母,趕不上中秋這天,在節前就買來月餅給雙親,做兒女的心意到了也就足矣了。

      但也不見得非得買月餅給老人,老人也不喜歡吃月餅,硬邦邦的、甜兮兮的,確實沒有什么好吃的,還不如給老人買些雞蛋糕、桃酥什么的,或者給老人買一箱牛奶。中秋就是個念想,心里有親人,有自己的父母大人,這是血肉情緣,人之常情,買不買月餅,吃不吃月餅,這并不重要,就是那么回事,父母大人都已經過世十幾年了,父母雙在世的時候,中秋節不休息,并且中秋節也一般趕不上休息的日子,所以自然不能回鄉下老家與父母團圓,也沒把中秋節當成多么大的事兒。工作在城里,一般一周或者兩周回家一趟,過節不過節都要給老人家買些好吃的東西,都要和老爺子一起喝喝酒。小時候都沒把中秋節當成什么節,最感興趣的還是春節,過春節才是真正的過節過年。

      記得過春節的時候,大年初一到初六,我們這些鄉村的孩子,身揣幾毛錢,走出十里八里外,東邊的西小營和溫泉是我們經常去的,去那里的供銷社買兩毛錢爆竹和二踢腳,一毛錢買包糖豆或玉米花,一邊吃著,一邊跑著、唱著,來回走二十多里路也不感覺累,比兔子還歡實,那時候過節才更多真正的痛快!雖然那時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童年是那樣的幸福和快樂,這是現在無法比擬的,這樣的感受現在再也沒有了,一去不復還了。

      再有就是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那也是真正的節日呢!因為父親在城里工作,一般每周只回家一天,趕上五一休息兩天,趕上十一也是兩三天,趕上元旦休息兩天,趕上春節休息四五天,父親在家呆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我就感覺就有過年過節的氣氛了,平常的日子哪有過節過年的氣氛,一點兒也沒有。因為父親在家母親總有做些好吃的,有好吃的東西我認為就是過節,平常日子吃的就是那么回事,沒有肉,沒有什么炒菜,那是什么過節?那不叫過節。過年過節就是吃個肚飽肚歪,那時候天天都是粗茶淡飯,窩頭咸菜,不見什么葷腥那叫什么過節?那時候過節就是盼著吃好的,吃雞鴨魚肉,吃大白饅頭,現在平常日子天天都吃饅頭米飯,也就沒有什么新鮮的了,什么過節不過節的,就是那么回事兒。

      我記得我高中畢業以后回鄉勞動的第二年,八月十五那天在生產隊的地里噴灑農藥,打藥的地緊挨著附近部隊,部隊的一個連長叫我和另一個隊里的發小給他們部隊大院里的白菜打藥,我們考慮反正這也是軍民關系,又挨著這么近,二話沒說就給部隊的菜地噴灑了農藥,忙活到中午,部隊連長說安排我們吃午飯,說今天中秋節,吃的肯定不錯,沒想到到了部隊食堂,中午吃的也是那么回事,但畢竟比我們老百姓的吃的好多了,就是沒有看見紅燒肉和大白饅頭,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在部隊吃了午飯。記得當時部隊的那個連長還有些不好意思,感覺對不住我們呢。那意思是:今天午飯吃的不太好,實在對不起二位了。那天打藥的時候,部隊的連長還從他們的營部給我們拿出來兩盒好煙,我記得是金鐘牌的,現在早沒有了這種牌子的香煙,好像是三毛多一盒,對于我來說那可是好煙了,記得當時抽著可香了,還沒有過濾嘴。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6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即將升起,等待了如此久的中秋終于又到來了。記得小時候,我們都很喜歡中秋節,喜歡吃它的月餅,喜歡看它的滿月,喜歡沉浸它的氣氛里。特別是那一年的中秋節,溫馨而幸福。

      天空慢慢地暗了下來,皎潔的月亮從地平線上升了起來。它像一個月餅似的,嵌在高高的天空上,那么圓,那么亮,那么大,就像那傳說中的嫦娥仙子,舉著圓圓的銅鏡,靜靜地坐在天宇中央。我趴在窗前,傻傻地望著那一輪明月,望得出了神。

      “大家快來啊!‘開飯了’!”屋子里,傳來奶奶那洪亮的叫喊聲。我一聽有月餅吃,旋即以百米沖刺的`速度直奔陽臺。陽臺上擺著一張大圓桌,上面放滿了各種食品,最醒目的當然是圓桌中央的那一盒打開了的“七星伴月”。望著那一個個金黃而又飽滿的月餅,我的口水立即流下三千尺,便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塊塞進嘴里。“哇,好甜啊!”我一邊吃一邊夸,一眨眼工夫就把一個大月餅“消滅”干凈了。

      不知什么時候,家里的“小乖”也跑了過來湊熱鬧。那小家伙搖頭擺尾地抬頭望著我,好像在說:“小主人,這種口味的月餅真的很好吃嗎?給我一塊行嗎?”看它那眼睜睜直流口水的饞樣,全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時,月亮越升越高,也變得越來越完整了。“變了,更圓了!”爺爺說。大家立即往上望,月亮果然變得更加圓了,而且更亮了。在大圓盤里面,我隱約還發現了一些較暗的區域,那大概就是一些凹陷的地方吧!遠遠望去,還真有點像傳說中的吳剛在砍桂花樹呢!中秋的月亮,真是越看越美啊!

      這是我童年里最快樂的事。我喜歡中秋節,愛它的月亮,愛它的月餅,愛它的節日習俗和氣氛。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7

      每到這個節日就會有許多的人在烤肉、吃柚子、吃月餅,這個節日就是中秋節。越接近中秋月亮就愈來愈圓,今年的中秋佳節我們家要與鄰居們一起烤肉度過。

      在烤肉之前媽媽早已準備好許多要烤的食材,爸爸用“噴燈”把木炭點燃,木炭在五分鐘之內燒的滋滋作響,我和姐姐把一枝枝串好的烤肉串放在烤肉架上,然后在刷上香香的烤肉醬,肉串在烤肉架上烤了一段時間后開始冒出香噴噴的味道,聞的我直流口水,我拿起一枝已烤好的肉串起來品嘗,咬了一口,汁液在口中迅速流竄,吃起來真是美味極了。

      中途余興節目,我們到家的巷口去看煙火,看著五彩繽紛的煙火像火箭似的扶搖直上,發出“咻咻”的聲響,沖上天的煙火在天空綻放出一朵朵的花朵,美麗極了。烤肉烤到最后天空居然飄起了毛毛細雨,我們大家趕緊拿雨傘替烤肉架擋雨,擔心火會熄滅,沒想到雨卻愈來愈大,大家突然慌亂的'收桌子、椅子和食物,這場雨像是提醒我們時間的鬧鐘,他提醒我們時間不早了該回家去好好休息了,今日的烤肉派對就到此結束了,明年中秋再來一起烤肉。

      我覺得中秋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也保留傳統的習俗,以及一些感動人心的傳說故事,一代一代相傳下去,讓世世代代的子孫能夠知福惜福。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8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又到一個月圓之夜,而我只在這個中秋夜才體會到什么叫“每逢佳節倍思親”,無盡的回憶涌上我的心頭。

      也許這個晚上你們一家人正坐在椅子上,看著圓圓的月亮,吃著甜甜的月餅,享受著節日的歡樂,可是我家的中秋節卻比往年冷清多了。往年,我們總是和姥姥、姥爺一起過中秋節。可是由于今年的特殊原因就只有我們一家人圍著小飯桌看著冷冷的圓月,那原本香甜的月餅放在嘴里也味如嚼蠟,有著說不清的沉悶和冷清。

      哎,今天晚上我總感覺不到月圓。

      和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日子清苦,但卻是那么的難以忘懷。

      那一次,早上的天氣還算不錯,下午放學的時候卻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和許多同學都沒帶傘,我們只好在學校的房檐下“望雨興嘆”了。

      雖說“落難”,同學們還是有說有笑。有人開玩笑說:“是不是天又漏了,又要一個女媧去補天啊?”一陣陣的.笑聲從學校房檐下一群“落難者”的口中傳出,可是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因為我家離學校遠還偏僻,平時走路都是坑坑洼洼直絆腳,更何況今天還下著滂沱大雨。我可要成為真正的“落難者”了。

      雨還在下著,根本沒有停的意思,同學們陸續地被家長接走了,我真希望有誰來接我,可爸爸媽媽又不在家,家里只有年邁的姥姥和姥爺。

      我只能盼著雨快點小,天就要黑了,屋檐下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我開始害怕起來。雨霧里走來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走近了,我才看清楚,是姥爺,真的是姥爺。“姥爺”我尖叫起來。姥爺艱難地一步步向前走著,看到這一幕,我立刻過去扶住姥爺,姥爺執意要背我回家,我哪里肯,于是風雨里留下了我們爺倆厚重的腳步……

      我吃著月餅,不覺間臉上多了幾顆晶瑩的淚珠。明月千里送情深,那一份祝福隨著皎潔的明月,傳向了千里之外。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外婆家過節。一到外婆家,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原來外婆已經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晚餐。桌子上有綠蔭蔭的毛豆、白乎乎的芋艿、香噴噴的帶殼花生,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老鴨湯。我望著桌子上的一盆盆菜,饞涎欲滴。沒想到外婆又端來了一盆金燦燦的大閘蟹!中秋節真是一個吃的節日啊!

      我們邊吃邊聊,這時外婆端出了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她把月餅兩個兩個放在塑料袋里。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外婆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這時,外婆拎著那些月餅向外走去,我緊隨其后。外婆家房子較多,因此她把一些閑置房廉價租給了一些外地來滬打工者。平時,她對他們照顧有加,經常送給他們一些自己種的蔬菜,這不,今天她肯定給他們送月餅去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路上,外婆告訴我,這些房客遠離家鄉來到上海這個大城市打工,他們為我們上海的建設出了許多力。房東和房客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也是一家人嘛!因此,我們應該給他們送點月餅,讓他們和我們一樣過一個快樂的節日。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小蔣的家門口,他正孤獨地守在電視機旁看電視呢!外婆熱情地招呼他,把月餅塞在了他的手里。就這樣,我們離開了小蔣家,來到了小李家……所有人接過月餅之后臉上都露出了感激的神色,高興得不知說什么才好,只是一個勁地說著:“謝謝!謝謝!”

      啊,我眼中的中秋節是美好的,是溫暖的。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可真圓啊!再看看我外婆和這些外地民工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情景,我由衷地感嘆,真是月圓人更圓啊!從中,我不僅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更真切地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體會到了中國人的人情之美!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9

      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好像在訴說著它那漫長的等待,等待我和家人的再次重逢。轉眼間就要到中秋節了,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的此時我特別想念自己的故鄉,想念故鄉的親人。想回家看望姥姥,看看她的身體到底怎么樣了。想再一次的挽著母親的胳膊在街上挑她喜歡的衣服。也想在中秋節那天吃到母親親手做的月餅。想親手再給父親點支煙,和父親在院子里喝上兩杯。想跟上哥哥再去黃河邊撿喜愛的石頭。想做很多很多的事

      所有的中秋節記憶忽然一下子變得很清新。小時候的中秋節,一家人都能聚齊了。母親會細心蒸制各種花樣的月餅,那些月餅在我腦海里隨時都能帶出甜美的記憶。那天父親也會很奢華的買來平時不舍得買的水果來慶祝中秋佳節。當月亮掛上屋頂,父親會在院子里擺上圓桌放上各種月餅水果來祭奠月亮。然后一家人在一起賞月,一起聽父母講他們小時候的中秋節,也會讓父親當我和哥哥的籃球裁判,但父親也總是按耐不住非要給我們露一手,同時也會侃侃而談自己年輕時候籃球有多厲害,參加過多大規模的比賽。但母親會毫不留情地揭露他的真實水平,讓我們捧腹大笑。此時此刻我還能清晰記起那時的幸福畫面,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真正意義上的中秋節。

      今年我也很想回家過中秋節,但由于路途遙遠時間有限很難實現這個愿望。每當和父母在電話中談論中秋節回家的事,父母總會說家里很好不用擔心,而且反對讓我回家過節。那是因為父母怕耽誤我的'工作,怕回家路途遙遠讓我受累。我也能從父母的話語中感受到他們的真實想法,也能體會到彼此的那種思念之情。但每每此時我的心都會有一種特別酸楚的感覺,也讓我倍加思念父母。

      外面的雨還在憂傷地下著,使空氣冷到凄涼。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陌生的景象,讓身處他鄉的我更感覺是那么的孤單和無助,更讓我想念我的家,想念我至親的親人。此刻,我已微微閉上雙眼,發自內心的祝福我的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0

      中秋,又是一年中秋。皎潔的明月,掛在深藍色的綴著幾點疏星的夜幕。此情此景,不由得勾起了我的回想。

      (一)

      記不清是哪年中秋了,但記得那時的月亮也如今日。按慣例,祭月后開始發月餅,我們小孩自然是最高興了。一陣嚷嚷:“我要豆沙的”、“我要火腿的”、“我要蓮蓉的”馬上盤中的`月餅就所剩無幾了。往往這時,奶奶笑著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我們。爸爸示意我拿個月餅給奶奶,我便挑了個大些的送到了奶奶面前。奶奶擺著手說:“我不吃,給你吃。”

      我把月餅推到奶奶手中說:“這是給您的。”

      奶奶把月餅塞給了我:“你吃好了,你吃好了。”

      我不肯,奶奶說:“要不,切開來大家吃。”

      “切開不圓了,那我們不就不團圓了?”

      “切開大家吃,大家聚在一起不正是團團圓圓嗎?”

      “那好吧。”

      “哈哈哈……”笑聲飄蕩在夜空。這是一曲融洽的歌,是首和諧的詩。

      (二)

      有時,大家圍坐在院子里,仰頭看天上的月亮,說著美麗的傳說。

      奶奶說,月亮上是有人的。她叫嫦娥,很漂亮。

      爺爺說,是的,她是偷吃了仙丹升上天的。

      姑姑說,她在月亮上和一只兔子在一起。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1

      中秋,我們是該唱著團圓,還是應該迎著秋月。

      ——題記

      故鄉

      古代,尊重父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我們需要規規矩矩的行禮。盡管我一直這樣安慰自己那樣只會讓我們之間產生隔閡,但是由衷的羨慕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

      父親經常在氣候溫暖濕潤、朝陽落日、大道高樓的那個美麗的故鄉修養。可以每天散步,自從爸爸到了那里,脾氣變得很好很好。那時的我像個上帝的寵兒,每天滋潤著親吻與玫瑰。

      故鄉,尤記那時的年代,那時肆無忌憚地追逐。爸爸到達那里,自然不能與小孩子一起玩耍,姐妹們全都各奔各的,走了。也許爸爸的生活就是呼吸著故鄉溫暖的空氣,那里的大地給予我們氧氣,養育了我們。到了那里,會有一種葉落歸根的.感覺,父親天天嚷著自己年過半百啦。實則呢,父親其實也只是40不到的成熟男子。父親是不是會有很多感慨?感慨那時的虛度年華,亦是那些寒窗苦讀。

      自從爸爸到了那里,我感覺故鄉近了,似乎就在眼前。那里的每寸土地,是否都澆灌著我們的汗水,承載著我們的希望。想到如今這個異地,家在這兒,人也在這兒,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惆悵。

      異地

      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存在著異地的記憶。一個娃娃,硬塞了一個回憶、一種懷念、一份責任。

      我并不討厭異地,因為生命是故鄉給的,以后的成長卻都是異地給予的。我不明白為什么,每個地方的歸屬總是如此慷慨,他給予了每個人希望。娃娃總是想著,中國大地,一顆心。

      自從上學開始,異地給我的都是近乎完美的保護。考試得獎以及父母獎勵的娃娃。它帶給我最為懷念的,是它費盡心血哺育的人們。

      可以說,故鄉的我,并沒有多少的玩伴,即使有,也隨著時間的長流逝去了。越長大,遇人遇事越多。我在這兒得到了六個姐妹,還有很多讓我成熟的同學。

      異地是一個冷暖很極端的地方,沒有故鄉四季溫暖的氣息。卻多了幾分新奇與玩樂。記得故鄉下雪很少而且很小,我根本接不住雪,雪一落地便化了,地上是一片帶著灰綠色的小水泊。在我小的時候,異地的雪很大,一猜一個坑,我們很喜歡砸雪球,堆雪人。近幾年來,如此大的雪是躲起來了,似乎是害怕了。

      異地給我的回憶,似乎是永遠忘不了,永遠都沒有結束。

      中秋

      中秋佳節,還會想起那些上個時代的游子。那些傷春感時,那些妻離子散。比起上個世紀的戰火繚亂,我們很幸福。

      去年父親還在故鄉,今年父親回來了,回家了。幾年沒有吃到月餅了,心里一陣感慨。

      中秋的月亮很圓,團團圓圓。這時異地的秋天,很暖和,忽然讓我有種故鄉的感覺。在這兒呆了那么久,想必是早把這里當成另一個故鄉了。

      月兒圓了又圓,帶著濃濃地情誼在我們之間傳遞。

      我們的中秋,一首唱不完的團圓,在那皎潔的月下。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2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承了近千年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全世界人的心中,它的地位是母庸質疑的的。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人開始質疑,何為中秋?

      爺爺奶奶都出去了,留我一個人在家,無聊至極的看著新聞聯播。眼睛微閉,困倦之意不可抑制,腦袋向旁邊斜去。那是什么?墻角有一些在略微泛輝,哦,是親戚好友送來的月餅。

      在原來,過節時是沒有人鎖門的,東家的月餅剛送來,西戶的剛炸的油餅便迫不及待的送來嘗嘗鮮。而現在,在鋼筋水泥筑建的深林里,大門緊鎖,人心莫測。我們鎖住的豈止是門?我們中華民族發展了上千年,是否,也丟掉了一些東西?

      “鈴鈴鈴。”電話聲響起,我急忙去接,下意識的說道:“快遞請放在東門。”

      “什么快遞?”那帶有磁性的聲音響起,渾厚低沉,只有我知道,我期盼了多久。

      “家里都還好吧,爺爺奶奶怎么樣?”

      “好,都很好。”我抽噎著答,媽媽自我小時候就……我和班里的同學一直不合群,仿佛,我不存在一般,我的話,從沒有人聽!爸爸在外地打工,我本以為家庭一切安好,直到爺爺暈倒在醫院里……我才知道,我必須長大了。

      掛了電話,再看那一箱箱外形及其華貴的“工藝品”,呵,不吃也罷。

      就連幾千年的文化,也在歲月的磨蝕下只剩下了軀殼了嗎?

      何為中秋?何為月餅?僅僅,是色香味嗎?

      在歲月的.鐮刀下,一切都會變得不重要,嗎?

      我的書還沒背。

      我也沒有吃月餅。

      關于中秋節的回憶作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這個節日里,人們吃著月餅,賞著月,與家人吃著團圓飯,這是令人多么開心的日子啊!

      媽媽帶著我和奶奶、妹妹、爸爸、弟弟一起去青田跟太太吃團圓。到青田時,才7點鐘,爸爸帶我們去山上摘板栗。爸爸把樹上的板栗打下來,我們在下面撿。這時,爸爸拿著一根長長的棍子往板栗樹上一敲,一個個圓圓的,身上全帶刺的東西從樹上掉了下來。我好奇地說:“我們打開看看這到底是什么東西,怎么會有這么多刺?”我們用石頭一敲馬上就開了,原來那刺是板栗穿的衣服,里面裹著好幾顆板栗。妹妹看見是板栗著急地說:“我要吃,我要吃!”我就拿了一粒給她,她在旁邊吃邊說:“好好吃啊!”我們摘了滿滿的一筐就回去了。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又去摘了柿子,一下子就摘了好幾個,帶著我們的收獲開心地回家了,真是滿載而歸。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到吃午飯的時間了,我們九個孩子跟大人坐一張大桌,桌上擺了一大桌的佳肴,看著都流口水。沒想到的是今天還是姨爺爺的生日,我們吃完飯后就給姨爺爺的蛋糕插上點亮的蠟燭,接著唱著生日歌,爺爺高興極了!

      在我們回來的路上,媽媽給我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中的許多事都與瓦族的傳統習慣,還有與月亮有關。也講了中秋的一些習俗是從哪里來的等等我所不知的知識。

      這就是我們家過的中秋,我們過得很開心也非常有意義!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3

      只因那么一恍惚就錯過了,錯過了家人臉上因佳節團聚時才擁有的那一份笑容!

      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有八個年頭沒有在家過中秋節了。

      最后幾年在家過中秋的情景我都已經想不起來了,童年的時候到還有點印象,月餅是有吃的,不過不多,而且也沒有現在月餅這么豪華,多是一種硬皮的,里面的餡也是很普通,一點糖加上一些佐料,普普通通,價格也沒有現在這么離譜,五毛錢或者一塊錢。即便如此,那個時候家里也不會買好多月餅,我應該有兩個左右。中秋節在我印象中吃得最多的應該是桃酥餅,小小的一個,黃黃的,聞起來很香,現在大街上的糕點店里面還能見到它的身影。稱一斤桃酥餅能有好幾十個,價格也不貴,爸爸從集市上回來往往要帶上兩斤,回來就掛在扶梯旁的墻壁上,我不要搬東西墊腳只要走上兩級扶梯,扶著墻壁,再側一下身子就可以輕而異舉的.拿到餅干了。記得那個時候,一天往往要爬那扶梯幾十次,而那也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那種餅油很多,吃完一個雙手都變成油乎乎的,這個時候怎么辦,拿水洗是不行的,太浪費了,于是就用嘴舔,反復幾次以后,手上除了唾液以外就沒有其它什么了,當然那種香味還是會存在好久的。那個時候以為桃酥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了,只要有桃酥餅吃,是吃不膩的,而且也會是自己一生的最愛,現在再回想起這些事情,自己也會為童年的幼稚啞然失笑。也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家里不再買桃酥餅了,而我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終愛于它,一切關于它的記憶就突然間從腦海中消失了,直到多年以后,經過那扶梯,看著那墻壁上那油乎乎的印跡,心里突然有種莫名的情感,似曾相識!佇立良久卻未能想起,現在想想應該和童年的那份獨特的經歷是有著某種關聯的。

      關于中秋本應該還有一份記憶的,那就是全家團聚,共賞明月的情景,但這份記憶我卻在腦海中無法找尋,我十歲的時候我哥就離開家去福建當兵了,這一離開家就是八年,在這八年中父親每聽到流浪歌都會忍不住流淚,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中秋節在我們家也就不會別人一樣顯得那么的重視。八年中姐和我又因各種原因相繼離開家,而我們的離開更加深了父母的那份思念及對全家團聚期盼。

      從我哥離家算起,現在已經十四年了,每當中秋節打電話回家,叫父母出來賞月,向父母描述我這邊月亮有多圓時,父母多是回應“嗯、是”,不曾真切,可能在父母的心中十多年未曾有過圓月。我在想等到我們兄妹都安定了,也許就能讓父母心中的月亮圓一次,但當我想起家中那頑皮的小侄子和遠方的外甥時,我又覺得這和我童年對桃酥餅堅持一樣幼稚可笑!在父母心中月亮能像桃酥餅一樣,雖然不大,但每一個都是小圓,那么對于他們來說就圓的。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4

      不知道為什么,忽然有陣陣落寞的感覺涌上心頭,揮之不去、躲之不掉。或許是秋天到了的緣故吧,或許是即將到來中秋圓月讓人想起了什么。

      雖然從節氣上來說,現在早已是秋季了,但在內地和沿海的許多城市,現在依然是夏天的感覺,依舊是悶熱的天氣。可是在青藏高原的這座小城,卻已是一片秋天的景象了,雖然小城樹上的葉子還不曾大面積的凋落,還沒有“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凄涼只感,但天氣早已是秋天的感覺了,這里的人們已經穿上了厚厚的外套,甚至有人已經穿上了毛衣。在這座小城,秋天向人們莊嚴地宣告了她的到來。

      不知不覺中,在這座小城開始工作已近三個月了,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所以我很看重,也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因為自己還年輕,更想證明自己,也正因為如此,一直很忙碌,甚至最近一個月來沒有周末,沒有午休。

      可不知道為什么,或許是秋天的緣故,總感覺很落寞,可是秋天本應該是收獲的季節啊?我想還是因為自己身份的原因吧。就像一個佃農,在春天,他撒下了希望的種子,然后施肥、澆水、鋤草,好不容易到了秋天收獲的季節,可是他卻不知道在這些收獲的'果實里有多少是屬于他的。而我似乎連佃農都不如,佃農多少還會收獲一點,而我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收獲。正像一首歌里唱的“我像是一顆棋,來去全不由自己”,我沒有后路可以退,只能等待命運的安排。而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我又要背起行囊,開始獨自一人的另一次漂泊……

      也快到中秋了,從高中到大學已經好多年沒和家里人一起過過中秋節了。記憶中,有三次記憶深刻的中秋:一次是我上高四那年,自己一個人過的中秋,看著天空的圓月,落寞不知什么時候悄悄爬上了心頭,在那個本已壓抑窒息的歲月,同桌的女生給了我一點溫暖,讓我不至于“冷酷到底”;第二次是我剛上大學那年的中秋節,那時候認識的人還不多,尤其是女生不多,中秋節的夜晚,看著校園里成雙成對、花前月下的場景,落寞再次爬上了心頭,好在和有同宿的舍友,相邀一起去喝酒,“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那晚好象喝多了,一覺睡到天亮;還有就是和玲在一起,在我們家過的那個中秋節,那是感覺中最為溫馨的一個中秋節,我想是因為有愛的緣故吧。

      現在,工作之后的第一個中秋節即將到來,看來這次注定要我一個人過了。從小在外漂泊的生活,想家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落寞會再一次爬上心頭。

      但愿下一個中秋來臨的時候,在那個月圓之夜,我的行囊不會依舊空空,我的腳步不會依舊徘徊,我的身影不會依舊孤單……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落寞的我希望所有好朋友都能夠幸福美滿!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 15

      在人們還沉浸在祖國母親60華誕的喜慶之時,中秋節也隨之而來。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趁著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臺上,吃著月餅。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今年的月亮好像比往年更加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通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那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置身于這奇幻無窮的夜空之中,我仿佛看見了嫦娥在向我招手,玉兔在向我點頭。她們都希望我到廣寒宮中去做客。此時,我想起了毛澤東主席的詩詞“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里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回憶那兒時的中秋節作文】相關文章:

    兒時最美的回憶作文(通用45篇)03-28

    (精選)回憶那美好時光作文04-17

    回憶那美好時光作文02-22

    兒時的記憶作文02-22

    兒時的趣事作文05-30

    (精選)兒時的記憶作文04-17

    兒時記憶作文03-17

    作文:兒時的童話05-12

    那錯題本上,滿是回憶作文(精選10篇)12-06

    兒時的快樂02-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思思精品久久96 |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午夜天堂AV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