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作文精品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由于回族分布較廣,各地自然條件、經濟發展差異很大,各地回族的食俗、食品結構及烹調技法也不完全一致。如:寧夏的回族以米、面為日常主食;而甘肅、青海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馬鈴薯為日常主食。面食的制作方法很多,常見的有饅頭、燒鍋、花卷、面條、燒麥、包子、烙餅及各種油炸面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寧夏回族偏愛面食,喜食面條、面片,在面湯中加入蔬菜、調料和紅油辣椒,稱為湯面或連鍋面;將清水煮好的面條、面片撈出,澆上肉湯料或素湯料,稱為臊子面。寧夏回族還喜食調合飯,將煮好的粥加入羊肉丁、菜丁和調料,再把煮熟的面條或面片添入,稱米調合;在面條或面片中加入米干飯和熟肉丁、菜丁、調料等稱面調合。肉食以牛、羊肉為主,有的也是食用駱駝肉,食用各種有鱗魚類,如北方產的青魚、鰱魚、草魚、鯉魚、鰉魚等。
地處黃河上游的寧夏平原物產豐富,為回族人民提供了眾多優質烹飪原料。如金絲黃河鯉魚,肉質細嫩的鴿子魚,鮮美的銀鯽魚,肥壯的綠頭草魚;又如鹽池的綿羯羊;中衛的大紅辣椒、大紅棗;中寧、靈武的枸杞;固原的“山菜之王”蕨菜,等等。鴿子在甘肅地區的回族中被認為是圣鳥,可以飼養,但不輕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如傷寒恢復期,征得伊瑪目(宗教職業者)同意,可作補品食用。回族長于以煎、炒、燴、炸、爆、烤等各種烹調技法,爆就還有“油爆”、“鹽爆”、“蔥爆”、“醬爆”等多種變化。風味迥異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發菜、枸杞、牛羊蹄筋、雞鴨海鮮等為主要原料,作工精細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貴品種,也有獨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區的回族民間還喜食腌菜。在青海省西寧市,回族著名糕點師馬基良制作的萬盛馬糕點甜、酥、脆,在西北各省區影響很大。河北省石家莊市的金鳳扒雞、保定市的馬家鹵雞和白運章包子,遼寧省沈陽市的馬家燒麥,義縣的伊斯蘭燒餅,陜西省的`牛羊肉泡饃,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湯圓、綠豆皮、牛肉米粉在當地都很有名氣。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面、大鹵面、肉炒面、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面、燴饸饸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城市的回族的一年四季早餐習慣于飲用奶茶。
回族的飲料較講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潔凈的水均不飲用。忌諱在人飲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飲茶和用茶待客,云南的回族喜飲綠茶;西北地區回族的蓋碗茶很有名,蓋碗是一種獨特的茶具,碗蓋比碗口小些,飲茶時將碗蓋稍偏,擋住茶葉等配料就可品茶了。內放冰糖、桂圓、沱茶稱為三和茶,再加葡萄干、杏干,稱為五香茶,邊飲邊加沸水,號稱牡丹花。寧夏回族還飲用八寶茶,即蓋碗內泡有茶葉、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紅棗、桂圓、葡萄干(或蘋果干)等。寧夏山區回族的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即用一特制帶把鐵罐或銅罐(盛水500克以下)放入大半罐磚茶,漫入水小火文煮,成茶色濃褐,味道苦澀。飲時,眾人圍坐爐前,每人倒一小杯,細細品茶,甚是爽口。此茶可多次續水,以2、3次茶味道最美。寧夏山區回族農閑時常飲此茶并常以此待客。
回族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后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多數回族不抽煙,不飲酒,忌諱別人在自己家里抽煙喝酒;就餐時,長輩要坐正席,晚輩不能同長輩同坐在炕上,須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飯均不得往外舀。作文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漢族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筑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筑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筑布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筑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筑群。
漢族建筑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筑。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筑,但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采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筑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筑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筑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家鄉的民俗,可以是吃的,也可以是玩的。
說到湖南 ,最有名的就是那兒的美食了。比如:口味蝦 ,長沙臭豆腐,姊妹團子,糖油粑粑等。辣條也是湖南有名的特產。
正月初一的早晨,那兒必須要煎糍粑 ,元宵節也要吃湯圓 。那兒有許多少數民族,如:苗族,土家族。他們的服裝多姿多彩,穿起來十分美麗。那里是我國最為華麗的`服飾。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 。
說到湖南的民居,和普通的沒什么兩樣,住那兒的人喜歡種菜和花草樹木。呈梯狀 色彩單調 ,十分素凈明雅。多半為木造,石造。分主人仆人的居住,廁所則在后院。
湖南民居分為湘北,湘中,湘西幾個部分,有不一樣的特色。湖南的人不怕辣 ,那兒的女生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辣妹子“。
這就是湖南的習俗, 還不錯吧!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的的老家是浙江的臨海,有許多與別的地方不同的習俗:過新年、元宵節、中秋節.
快過年了,人們紛紛從全國各地趕回家鄉過大年.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掛上了紅紅的燈籠,貼上了紅紅的春聯.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家家戶戶就開始放煙花爆竹,一走出門,便聽見了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從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傳來.這聲音把我嚇了一大跳:嚇得我趕緊用手捂住耳朵!這聲音大得,連說話聲都被淹沒了,不得不讓人大聲地喊.之后,我看著滿天迷人的煙火,每個煙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真叫人看的眼花繚亂,簡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煙花節”.
在我們浙江臨海春節一般都是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還未亮,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天剛蒙蒙亮,只見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插燭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還有許多禁忌:不準掃地吧,不準將水倒出去,不準動刀······
還有,我們那兒過元宵節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過.元宵節那天你猜我們吃什么?湯圓No!No!No!不是湯圓,在我們哪兒吃的`是“羹”,它是將一大堆原料攪拌成的,都是薏米漿為主,再放芥菜葉、豬肉末、豆腐干······攪合在一起,攪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調味出鍋,因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鍋,這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呢!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風”.各地的風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節日,各有各的過法.因為有了這樣的不同,節日才會變得非常有趣.你家鄉的風俗,又是怎樣的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迎賓禮節.預約的會客,不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私人會面,主人總是遠遠的迎候著客人.有人會在路邊等候,有的騎馬飛馳而來,有的騎著摩托、乘著越野吉普車趕來,在隆重的場合還會分幾個梯隊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會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為這是蒙古族從古到今的傳統.當來到這里,您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贊美主人的住處,“這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會用臨時學會的蒙語“賽努!賽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懷,一句蒙古語說出來,這里的主人會由衷地高興.
當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進蒙古包后,賓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側.一般來了十分尊貴的賓客,主人會主動讓您坐在正北(男坐進包后的西側,女坐進包后的東側)位置上.這時候,主婦會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擺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滾燙飄香的奶茶,請客人們品嘗.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托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非常高興,頓時主客情融,氣氛很快會熱烈起來;如果您不善飲酒,接過銀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這表達了對主人的尊重與親密.
首先聽我給你講一講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歡的項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為考核將士的一個重要項目。摔交是不分等級的,只要兩個人中的其中一個膝蓋以上的三個點著地就算輸了。如果有一個人連續兩年大敗所有的對手,那人們就應稱他為“巨人”要是一個帥氣的男人,也會得到許多姑娘的愛慕。獲勝的'選手還會有豐富的獎品,如一只綿羊、幾快茶磚,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馬。摔交不僅是勇氣和力量的展現,也是智慧的較量。 其次,我再給大家講一講賽馬。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參加賽馬的一般是那年輕氣壯的小伙子,這樣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馬背上駿馬良驥,也可以使自己心儀的姑娘對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參加比賽時就只求穩而快。 最后,讓我來給大家說說射箭吧。射箭對蒙古來說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平時打獵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靜射是指一個人站在固定的一個位置,對箭的拉力和長度都不定。騎射是指騎士騎在馬上射。不管是兩種的哪一種選手們都是百發百中的。 那達慕現在仍是草原上歡慶豐收、物資和交流等活動舉行的民間體育活動。它屬于勇敢者的游戲。 這就是令人感興趣的那達慕。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游。在旅游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游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著一漂亮的銀項圈,而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為每個瑤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長就為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為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為解下來。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姑娘幾歲了,應該問:“你家酸魚淹多久了”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說“你幾歲了?”她理也不理你。原來,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一定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伙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為,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說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說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馬上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誰家姑娘呢?他就會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姑娘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姑娘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了。
同學們,你們說瑤族的風俗有趣嗎?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著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著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己的部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后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瑤族人民饒有風趣的民俗有“掛袋子”。客人到了瑤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隨身帶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掛,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來用餐,都不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這個規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去別的地方,吃飯往往落空。
在達山瑤中,去別人家吃飯,主人家會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時,主人家就會把金黃厚實的臘肉為上品,吃飯時主人會把大塊大塊的臘肉往客人的碗里夾。
瑤族普遍禁食狗肉,貓肉,蛙肉。凡是生產過的婦女頭幾天是不能吃豬油的。
到瑤族人家做客,吃飯時桌位也很講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頭幾位,一些瑤族人還會把雞冠給客人,老人給客人敬酒,其實是一種尊貴。
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瑤族人天性好客會熱情接待你的。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各個地方都有各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那就讓我介紹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吧!
大年初一,我來到了外婆家。早晨,我一起床,吃完早飯,就準備上外公家拜年去。我穿好我的新衣裳,媽媽和妹妹也穿好了各自的新衣裳,準備上外公家去。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鞭炮聲一直在我的耳畔響起,我的臉上不知不覺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到了外公家,已是中午。一進門我們兩兄妹就連忙說:新年好!”外公一聽到這三個字,就高興地摸了摸我們的頭。接著外公就去燒飯了,我們也坐到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起電視來。不一會兒中飯就燒好了,我們吃完飯后,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們一直在想著今天的.春晚會有什么節目。到家后我們立刻打開了電視。今年春晚的內容可豐富了,有迎新年的唱歌跳舞、也有精彩又神奇的魔術。還有幽默滑稽的小品,使我看得如醉如癡,目不暇接。
正在這時媽媽和外婆把年夜飯端到了桌子上,有雞肉、牛排、鴨爪、芹菜、豆腐。我看到了菜后,我一個箭步走到餐桌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菜就被我們一掃而光了。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度過了美好的一夜,真希望每天都是過年。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就拿藏族來說。藏族的民風民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我們。
藏族最具特色的節日是雪頓節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里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里喝完這么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藏族的民風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極了。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56個民族,像56朵花點綴在祖國各地,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語言裝扮著祖國。
先說說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不僅喜歡騎馬,也喜歡喝奶茶。在風吹草地現牛羊的'草原上吃著羊肉,喝著奶茶,拉著馬頭琴,過著美好的生活!
再說說壯族吧。壯族大部分住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山林里,那里山清水秀,是盛產民歌的好地方。他們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比如:雞蛋不是裝在籃子里,而是用草繩一條條串起來;他們頭上戴的斗笠,下雨時戴在頭上,不下雨時當鍋蓋用;他們還有搶婚的習俗……
民風民俗作文 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國家喜歡的衣著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韓國人穿的“韓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在當地被稱為“著物”,因和服的圖案與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體意象,又叫“賞花幕”。和服不用紐扣,只用把結的腰帶,腰帶種類很多,打結方法也不同,廣泛使用的是“太鼓結”,就是在后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一個紙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結很費事,二戰后又出現了“改良帶”和“文化帶”。
“韓袍”是韓國人的.傳統服裝,它的樣式適合韓國的氣候,和韓國人起坐習慣。女性的韓服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還加了明艷華麗的錦繡。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情畫,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各個國家的獨特魅力。
民風民俗作文 篇10
夜幕悄悄降臨,我們一家人來到屋子的后院,準備一邊燒烤,一邊欣賞那八月十五的月兒。
我一邊等著月亮出來,一邊吟唱著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羊肉串望著天空,心想:月亮怎么還不出來啊,難道它今晚不打算出現了嗎?
“大家快看,那帶著一圈圈金環的月亮終于從后山起來了!”弟弟大聲的說,大家都笑了,笑得那么燦爛,那么甜美……
月亮姐姐先是金黃黃的,徐徐的穿過一縷縷青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
“白了,又變白了。”我笑著說。它傲然的、高高地升起了。它圓的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道道日光。
啊!皎潔的.月光,你引起了多少人的想象。
就在這時,爸爸大叫起來:“糊啦,雞翅燒糊了呀!”我大笑,哎呀!爸爸太沉迷月光了呀!
我,多想和嫦娥作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那可愛的小玉兔啊……
可你又那么遙遠,我多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那么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個地球嬌女,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覺得真的好美,好美……我又思念在香港的爺爺奶奶,此時,他們在做什么呢?難道跟我一樣在欣賞月亮嗎?呵呵,這幾不應了著名詩人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嗎?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民風民俗的作文03-18
民風民俗的作文(經典)03-01
(經典)民風民俗的作文03-13
民俗民風的作文(經典)03-14
民俗民風的作文(經典)10-12
民風民俗作文[經典]07-17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20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8-19
民風民俗的作文(精選)08-20
【經典】民風民俗的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