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面的起源

    時間:2024-01-18 17:50:00 登綺 臘八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臘八面的起源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傳統面食。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面的起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簡介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是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的地方傳統面食,在陜西省關中一些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習俗

      在陜西關中西部鳳翔一帶,在“臘日”的頭一天早上太陽出來之前,全家同吃臘八面。還要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日祭灶以后。 陜西關中東部的華陰、華縣和潼關等縣,也有吃臘八面的習俗。因“辣”、“臘”同音。臘八面均以家庭為主,各種主、輔料按需配制。

      食材準備

      寬面:面粉250g、雞蛋1個、鹽1g、溫水適量。

      臊子:豬肉100g、豆腐干4塊、胡蘿卜1根、白蘿卜1截、干香菇5朵、壓縮干燥黑木耳1/4塊、干黃花菜1小把、黃豆1/2杯。

      辣椒醬2大勺、醬油少許。

      做法步驟

      一、寬面做法:

      1、面粉中加入鹽,攪勻后打入雞蛋。

      2、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小心攪拌面粉。

      3、攪拌至面粉呈大塊雪片狀。

      4、用手揉成面團,此時面團粗糙一些沒有關系。

      5、蓋上面盆,餳15分鐘,重新揉面團,如此反復2到3次。

      6、揉過3次的面團,已經變得非常光滑。

      7、最后餳好的面團搟成0.5厘米厚的面片。

      8、撒足量面粉,切成10厘米寬,疊在一起。

      9、切成菱形塊。

      10、用雙手拉住菱形塊的兩端,慢慢抻長、抻薄。

      二、臊子做法:

      1、所有干貨提前用溫水泡發,全部臊子材料切成丁。

      2、鍋燒熱,放少許油,加入一大勺辣椒醬,炒勻后放入肉丁。

      3、待肉丁變色后,放入浸泡后的黃豆。

      4、加入木耳碎、黃花菜碎、香菇丁。

      5、加入豆腐干,再加入少許醬油,少許水。

      6、全部材料翻炒均勻,炒至收汁,盛出待用。

      7、鍋中加水,放入一大勺辣椒醬,加入胡蘿卜丁和白蘿卜丁。

      8、水開后下入寬面,水再次燒開后繼續煮3分鐘,撈出面,拌上臊子即可。

      三、注意事項:

      1、反復揉面團,不僅使面團變得光滑,且做出的面條更加筋道。

      2、面片一定要撒足量面粉,才能重疊起來,面粉量不夠的話,容易粘連。

      3、菱形塊切好后及時散開,以防粘連。

      4、寬面下鍋前要抻長、抻薄,這樣煮出的面口感更好。

      5、黃豆及各種干貨需要提前泡軟、泡發。

      6、煮面的水不能太少,否則面容易粘連。

    【臘八面的起源】相關文章:

    臘八粥的起源02-02

    臘八節的起源作文范文01-28

    臘八節的起源英語作文01-28

    關于臘八面的作文400字02-03

    對聯的起源02-02

    關于漢字的起源01-30

    宰牲節起源是什么01-27

    關于漢字的來歷與起源02-08

    追尋人類起源01-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蕉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