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作文5篇[實用]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鄉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的作文 篇1
故鄉的那棵荔枝樹,令我至今都難以忘卻。
在我兩歲時,那株荔枝樹,還只是顆種子,正在土壤中生根發芽呢!
二三十天過去了,它已吐出了一抹新芽。那抹新芽,綠得如一江折射著樹影的春水。日中時,它便像一塊珍貴的翡翠,泛著剔透的光澤。那兩扇嫩芽,如冬日凝結的冰晶,滑滑的,夾雜著幾分清涼,使人心生歡喜。日末了,薄霧中,微光里,只見它那可愛的身影在逐步黯淡的暮色中若隱若現。
春天到了,它已不是那抹矮小的綠苗了,它已長成了一棵小樹,并吐出了一朵朵白嫩嫩的花兒。日初時,當陽光一絲一縷地從地平線上升起,便會照在它那身潔白的小花上。那花朵,并不是零零星星的。而像是早有人編排好了似的,整齊地羅列成一輪輪花圈。那片片嬌嫩的花瓣,如北方紛揚的白雪,卻勝似白雪。自窗外遠遠的觀望,暫不說那白凈高潔的小花,就是那身旁的綠葉,也夠賞心悅目了。無論是行色匆匆正趕往田地的農民,或是玩耍到忘我的境界的孩子們,無不留步觀賞。相信此時,爺爺奶奶們定會心生幾分自豪吧!
初夏時節,人們所關心的.,便是它那一串串紅艷艷的果實了。瞧啊!那一串串紅艷艷的小燈籠,正高高垂掛在樹梢呢!日初時,金黃的陽光微微斜照,便將它小巧玲瓏的身軀投射在大地。風一掠過,那樹梢便搖起串串燈籠,在空中閃閃發光。
一葉一凋,一花一落,秋風乍起,四處盡是一片暗黃。
轉瞬之間,未等荔枝樹勾勒上年輪,我便要回到往昔生活的城市了。此刻,我的腦海中,只翻滾著數不清的回憶,仿佛望見,那一棵棵在無數縷陽光下愈發耀眼的荔枝樹……
故鄉的作文 篇2
我的故鄉在溫州,老家的后院那邊有一座石橋。雖然那座石橋沒有名字,也沒有歷史,但它在我的心目中,是很美麗的。
石橋的四周有幾顆大樹,遠看,好像是一個個戰士戴著綠色的帽子。近看,好像一位
位高大的巨人,聳立在你眼前。大樹旁邊的草地上,還開著幾朵鮮花,色彩明麗,有紅的,
有黃的,有白的·····五顏六色,十分美麗。石橋的下面有一條小溪,小溪的水十分清,
清得可以看見底下的石頭,小溪的水十分涼,涼得讓你感覺有寒風刺骨的感覺呢。小溪的.
水十分頑皮得好像是一個小孩子,在石頭上蹦來蹦去。
石橋是由一塊巨大的石塊搭在兩岸,石塊不長只有5米左右,走上去十分平坦,好像是誰在夜間磨過似的。在石橋上停住腳步,閉上眼睛,豎起耳朵聽水流的,流動聲“沙沙”,好像來到了夢境似的。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為了連接兩岸居民的方便,所以腳下的那塊石頭,一定是被我們磨損過的。
這座石橋是我心目中最美麗的橋。
故鄉的作文 篇3
這里,沒有我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也就注定我不屬于這里,我的根不在這里,但既然我有幸來到這里,那就應該安之樂之,讓它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我是外來人口,是新城南人,但對于這個小鎮我并不陌生。畢竟3歲就來到這里,對于我來說,這里才有我的回憶——童年、家,還有小鎮變遷發展留下的痕跡。
到現在還記得家門前的那條磕磕絆絆的黃土小路,不知道多少年了,我總是踩著它,背著小書包去上學。只不過后來村里人合資將它建成了更為寬闊的路罷了。我已將自己完全看成是當地人,唯一能反駁這點的,大概就只有戶口簿上的那串地址。我喜歡這里,尤其是這里的方言。
江浙一帶的方言,總是糯糯的、軟軟的,帶著一種春天的氣息,從口中吐出,像是暖風襲面,即使是一群大媽扯著喉嚨跟商販討價還價也讓我覺得親切。現在我也能說一口地道的本地方言,尤其是與那些老人對話時,那種自豪感是從未有過的。甚至會有同學戲稱我的方言說得比他都好,我的驕傲感便是來自于這方言吧。
我喜歡這里,更因為這里的人們給予我的溫暖。
剛進入小學時,這里的任何一個人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看著那一張張陌生的臉,我的心中滿是遲疑與害怕,從小就內向的我變得更安靜了。不知道找誰搭話,我默默地坐在位子上盯著課桌發呆。“嗨,你怎么不說話呢,我叫小靜,你叫什么?”一串可愛甜美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我轉頭一看,是一個胖嘟嘟的小女生,正微笑地看著我,我結結巴巴地小聲回答了她。她很開朗活潑,不一會兒就和我聊起天來,本來安靜的我也跟著活潑了許多。當同學們得知我不是當地人時,并沒有歧視我,反而對我更加熱情。我更是喜歡上了這群可愛的.同學,心中最后的那一點疑慮也消失了——因為是“外來人口”,我的心中總有一份不為人知的心酸,怕被別人嘲笑、歧視,那一份落寞卻也因為他們溫暖的對待漸漸融化了。
不僅學校里的同學對我很友善,村子里的人也總是樂于幫助我們。他們知道外來人口在外拼搏不易,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在這陌生的地方沒有親人的慰藉,經常有幾戶人家在節日里請我們去吃飯,在餐桌上和我們拉家常。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年糕,那是用粳米做成的,香糯可口,村子里總會有人特地給我們送些過來。
這個小鎮給了我們一家太多的恩賜,我要以新城南人的姿態生活在這里,也感謝他們接納了我們,讓我們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我希望這個美麗的小鎮能蓬勃發展,我在心中為它勾畫美好的藍圖,我也愿和大家一起建設它,讓它變得更加美好。
這就是我熱愛的第二故鄉,經濟迅猛發展,人情依舊溫暖。
故鄉的作文 篇4
四十年了,沒離開過故鄉。
根扎深了,就以為自己和故鄉渾然一體了,就以為沒人可以斷開我和故鄉緊密相連的血脈。
守著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寸步不離,就是害怕自己被拋棄,害怕自己忘記生命的源頭。我不斷安慰自己,只要有一片天空可以聽見童年的笑聲,有一片土地可以尋找青春的足跡,有一條小河可以見證我成長的經歷,我就不會虛空,就不會被遺忘。然而,世事變遷,守著守著,故鄉就沒了。
還是這片天空,還是這塊土地,還是那條小河,我卻沒了停靠的港。我不是浪子,卻實實在在的流浪在故鄉。
我一直都不相信機器有那么大的威力,可以連根鏟掉一個人四十年積攢下的記憶。多少次電閃雷鳴,多少場狂風驟雨,那么浩大的聲勢也沒有摧殘的淳樸鄉風,沒有毀滅的純真鄉情,沒有改變的故鄉的藍天碧水厚土蒼生,竟然被一陣陣轟鳴聲瓦解埋沒!我的故鄉,我的沒被鐵蹄踏碎的`故鄉,被現代化的鋼鐵壓得粉碎。
城市的過度發育,擠壓得鄉村瘦弱而不堪一擊。城市的崛起,逼迫我們掘起自己的根燃燒欲望。當我們用精神的原鄉換取了物質的耽迷,誰還敢承認自己是有根的人!犧牲掉有根的土地,建造起無根的大廈,讓生命怎么健康成長,讓世人怎不浮躁!
老屋被拆后,我就覺得自己像一個被無情斷奶的嬰兒,不知道如何掩藏自己的哭泣。我們的糧食早已沒了營養,所以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難以長大,只能一輩子幼稚的生活。
多少次在夢中回到老屋,青磚紅瓦綠樹繁花在夢里頑強的生存著,我卻只能飛行在它們中間無法落定。故鄉距離我只有三尺,我卻像漂泊在千里之外。曾經回家的路,已經成了走向遠方的旅途,站在老屋原址的我只能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獨旅人。我的童年成了廢墟上飄過的風,我的青春在瓦礫堆中戰栗,只有不曾破滅得記憶還固執的在荒涼中泛著生命的綠色。可是,守著記憶就能喚回我遠去的故鄉了么?
誰能告訴我,為什么故鄉守著守著就沒了呢?
故鄉的作文 篇5
紹興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它東接寧波,西臨杭州,距上海232公里,東北部為水網平原,西南部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約占全市面積的三分之二,境內四季分明,氣候濕潤,光照充足,年平均濕度16.4攝氏度,年降水量1300毫米。
紹興是一座杭州灣旁地方色彩特濃的水城,境內河道縱橫,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橋梁4000余座。
紹興又是歷史悠久,名人輩出之城。在夏朝,有大禹治水,春秋戰國時,有越王勾踐的臥心嘗膽。近代有魯迅,秋勤,周總理等等。所以紹興有“魚米之鄉”,“文物之綁”的美稱。可是我更迷戀橋。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橋。素有江南水鄉之稱的紹興有許多數不清的橋,一座座千姿白態的橋都構成了一副副獨特的畫面,你看那古色古鄉的“老柯橋”,它像一輪彎月,又像一條美麗的.彩帶倒映湖面上,它顯示著它的歷史它的美。那現代派的輕紡大橋,像一艘即將起航的帆船,聳立在大運河上,它展現著今日紹興的蓬勃發展。
還有那些不知名的橋,它們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是它們樸實的身材倒映在平靜的河面上像一副副真實的水墨畫,多么的婀娜多資。
家鄉的橋,每一座都給人們帶來了歡樂,每一座都見證了歷史的變更。我愛我的家鄉,但我更愛家鄉的橋。
【故鄉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作文-故鄉作文01-25
故鄉作文 故鄉作文初中03-31
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云作文01-02
記憶中的故鄉-故鄉作文02-15
故鄉的城,故鄉的人作文04-18
故鄉的什么作文_故鄉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故鄉02-25
故鄉作文02-16
故鄉的作文(精選)10-13
【精選】故鄉的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