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觀后感(精選12篇)
觀看一部優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誦讀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經典誦讀觀后感 1
今天雖然是禮拜天,但我還是早早就起床了,因為昨晚老師發短信要我們今早8:04觀看河南電視臺政法頻道播出的我省優秀經典誦讀節目集中展現,我吃過早飯后,就靜靜地坐在電視前等待著節目的上演,生怕錯過精彩的瞬間。
原以為經典誦讀就是手拿一本書站在臺上朗讀,沒成想它可以通過這么多的形式向我們展現。小朋友們排成不同形狀的隊形,穿上各種各樣的古裝,用舞蹈、歌唱、朗誦等給觀眾呈現著一場豐盛的經典誦讀盛宴。聽著他們充滿激情的誦讀,讓我仿佛回到了遙遠的時代,看到了學堂里端坐的學子們在抑揚頓挫地誦讀著經典詞句的.模樣,他們嘹亮的歌聲,優美的舞姿和天真爛漫的精彩表演,讓我身臨其境。
我專注于每一個節目的表演,我深深地被這一段段國學經典所吸引。唐詩、宋詞、弟子規、論語、百家姓······一段段膾炙人口的國學經典,讓我們領略了詩人、作者的一腔熱情,也激發了我們的愛國之情。看著小朋友們一個個神采飛揚的誦讀,伴隨著美妙的音樂,不知不覺我也跟著誦讀起來。
通過觀看,千古美文的神韻,華夏禮儀的儒雅,仿佛在這次誦讀中悠然再現。在瑯瑯的誦讀聲中,不僅讓我了解了歷史,體味了人生,豐富了文化知識,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更主要的是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祖國的傳統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經典誦讀觀后感 2
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接續國學薪火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然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要從做人開始。如果沒有做人的基礎,那就不會有民族精神,更不會有革命精神。一個國家的振興,必須以國民素質的.提高為前提。
也正因為此,我縣正在進行區域性國學教育。讓國學進教材,讓國學進課堂,讓孩子從小獲得傳統文化的滋養,為他們的人生奠定最基礎的文化根基。所以我校已將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第二節課定為國學經典校本課。教師組織學生或誦讀經典,或分享經典中的小故事,或進行情境表演。內容豐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深受學生喜愛。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讓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能有更多人繼承并發揚國學文化,讓自己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讓我們帶領孩子們走進國學,與古代圣賢為友,讓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經典誦讀觀后感 3
5月10日上午,我們學校舉行了“愛我中華,詩文流芳”經典詩文誦讀展評活動。
這次活動在寬闊而平坦的操場上舉行,同學們整齊地坐著,鴉雀無聲,小鳥在樹枝上,唱著婉轉的歌曲。小鳥的歌聲打破了同學們的寂靜,它好像也要參加這場有意義的盛宴。
誦讀比賽開始了,伴隨著音樂,第一個登臺的是三(1)班的同學,他們衣著整潔,精神抖擻,全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該我們班上場了,同學們穿著統一的服裝,排著整齊的隊形站在臺上,我們大聲說:“我們要朗誦的是少年中國說。”當時,我們的心情是激動的、是興奮的、是緊張的……我們朗讀的時候有節奏感,很有氣勢,特別是我們讀到“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時,把整個朗誦推向高潮,迎來了師生們的`掌聲。
我聽到陣陣激揚的聲音,思緒不禁飛揚起來,好像聽到了唐代著名文學家的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述說讀書習文必須勤奮刻苦,心無旁騖,始終專心致志。就在這時,激烈的掌聲把我拉回了現實生活中。
經典誦讀使我受益匪淺。在浩瀚無邊的經典詩文的海洋里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體會到學習的美妙和學習的重要。
經典誦讀觀后感 4
今年寒假,我們的班主任讓我們觀看《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并寫一篇觀后感。我只看了一場比賽,就感覺這些選手都很厲害,我很佩服他們。
此次比賽分為三輪,也就是對選手的三種考驗。
第一輪是‘’我愛記詩詞‘’考驗選手對各種詩詞的積累,看似很簡單,只是朗誦與所給字詞相關的詩詞而已。但是卻需要選手極快的反應能力。限時五秒思考且全場倒計時。比賽越來越激烈,但選手也會越來越緊張。這輪比賽使我受益匪淺,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第二輪比的是古典知識。考驗選手對古典知識的'了解。這一輪要求選手要有一定的知識量,也要靠積累來完成這輪比賽。我以后也要多積累古詩詞,因為它是我們國家的國粹。
第三輪是‘’美德大考驗‘’考驗選手自身所具備的美德。這次考驗設定在戶外,考察選手會不會撿起在垃圾桶外的紙團,雖然導演帶著選手來回走了幾次,但很少有把紙團撿起來的,他們也有自己的說法。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讓我們以古典知識為友,讓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經典誦讀觀后感 5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看著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么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是孔子通過稱贊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平時在班里,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誦讀了《論語》,多學學里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經典誦讀觀后感 6
星期五晚,我和媽媽一起看了經典誦讀,這幾個小哥哥小姐姐真厲害。
我通過看了山東少兒的“經典誦讀”節目,我從心中暗暗決定: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好好學習。第一個環節用風,雨”、“江,湖”為題,通過輪流背誦古詩詞來進行接龍,最后由二號選手孫榮憶奪得勝利,可見她對古詩詞掌握的非常牢固,當評委老師問她的方法時,她卻說洶涌澎湃”一類,“柔和的”一類。聽了她的解釋后,讓我覺得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記憶方法。在第二個環節,“名家對對碰”中,卻讓我發現課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第三個環節,“美德大考驗”中,竟是餐桌上的知識。他們進入房間后,都很謙讓。首先是任家豪用“更衣”一詞代替“去衛生間”,讓大家覺得很有風趣,但他在餐桌上隨意接電話,卻讓他失了分。緊接著盤里有五個大蝦,卻由六個人來分著吃,看哪個同學懂得謙讓。他們個個都表現得非常優秀,很值得我去學習。
觀看了這個節目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中也讓我發現自己的自身不足與缺點。
經典誦讀觀后感 7
最近,我觀看了節目《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主要讓我們學習國學,愛學國學,重視國學。
《國學小名士》的主持人是宋磊叔叔,主要的導師有楊雷老師,楊波老師,石玲老師等幾位導師,他們個個知識淵博。
《國學小名士》中有許多優秀的選手,有姜山秀,焦雨萌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姜山秀了,因為她思維敏捷,知識面廣。
《國學小名士》節目中,一共有十三場比賽。我最喜歡的是第八場,每場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愛記詩詞。我愛記詩詞中的字是“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出帶有“雪”字的詩句。這幾位哥哥姐姐們一個接一個的,互不相讓。我一開始以為自己背的古詩已經很好了,但是,比那些哥哥姐姐們差遠了。
第二部分是舞文弄墨,規則是每題有一條或者多條提示,讓選手們作答,誰能又快又準確回答,誰就能得高分。我只會一個,不過,只要把其他的記住也算會了,真是太增長知識了!
第三部分是國學短劇,通過看一個視頻,幫助主人公解決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我也有我的觀點,體現出了“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將知識與行動相結合。
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后,我下決心要更加愛學國學,更加重視國學!
經典誦讀觀后感 8
星期五晚,我和媽媽一起看了經典誦讀。
觀看了這個節目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經典誦讀觀后感 9
在放寒假的前一天,老師叮囑我們,下午三點看山東省少兒頻道的少兒經典誦讀大賽,并讓我們寫下這篇觀后感,我很期待同學們的精彩誦讀。
第二天下午兩點四十分,我早早的打開電視機并準時觀看山東省少兒頻道播出的經典誦讀大賽,來自自全國各地的小朋友們,紛紛展現自己的才能,有的朗誦了優美的詩歌,有的朗誦了經典文章,真讓人賞心悅目,他們的口才真是太好了,我覺得大家也應該多參加這樣的節目,展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更好地把口才氣質變得更好。我還知道:誦讀還可以讓我們開闊視野,而且這讓我們對詩詞美文的記憶更深刻了,通過誦讀,背誦也能增長我們的文化素養和素質,通過積累,學習也會有很大的進步。誦讀使我們有文化素養,讓我們懂得更多知識。誦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誦讀使詩詞變得那么優美,有那么富有感情,讀起來讓人朗朗上口,讓人陶醉。
從四面八方來的同學們表演的有聲有色,各具特色,他們的表演真是引人注目呀!讓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同學們表演的情景都歷歷在目,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現在回想起來,他們的表演就在我的眼前。所以,我以后的愿望就是當一名誦讀小明星,誦讀中國的傳統文化,熏陶中國文化,使我的氣質變得更好。
經典誦讀觀后感 10
9月7號下午3時,十里牌小學兩千余名師生在校同步收看了由湖北廣播電視臺教育頻道精心打造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同上一堂課:誦讀經典,照亮人生》,這標志著該校“朝讀經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正式啟動。
《同上一堂課:誦讀經典,照亮人生》被譽為鄂教版“開學第一課”,主要內容包括省委書記李鴻忠對中小學生學習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寄語,“朝讀經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及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展演等。
《春曉》的花落繽紛,《憫農》的汗水漣漣,《登鸛雀樓》黃河奔流,《沁園春?雪》的江山壯美,《少年中國說》的浩然正氣……一首首傳承千年、耳熟能詳的經典詩詞,通過表演者的.傾情誦讀和形象、生動的聲畫演繹,讓同學們感受到傳統經典的韻律和美好,感知到中華文化經典的魅力,激勵同學們在勤學修德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據悉,該校還就這次主題展開討論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經典的興趣,讓學生在誦讀經典中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傳承文明,滋潤人生。
經典誦讀觀后感 11
講座先講臺灣的孩子從小接受類似于美國的教育,漸漸忘記了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對中國的許多名著一無所知。自己祖國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學習別的國家的文化呢?接著,就引出了本次講座的主題:倡導孩子讀經。經就是指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等。這些都是中國歷史悠久,教人做人的書。每小句三個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膾炙人口每一部分都有一個歷史故事。像弟子規主要教人孝順。每一小段都有一個有關這一段的內容的'故事,且一字一句都包含一個深刻的道理。短短幾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學。只要我們去品讀,去感悟,去體會,就會感覺到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華夏民族絢麗多彩的文化!
同時,現在全國興起國學熱,不禁讓我一點擔憂:
孔子不是說要因材施教嗎?我感覺王教授的讀經計劃似乎分量過重了。也許孩子對現代科技、自然科學等其他事物更為感興趣,對語言不感冒,過多讀經是否會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呢?教育部門又如何把握分寸呢?知心姐姐說過: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我覺得一方面注重經典的質量,還要注重孩子情緒。
經典誦讀觀后感 1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她富有知識的海洋,生活的動力,靈感的源泉,她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你想要抓住她,掌握她,卻并不那么容易;她也像一個和藹的母親,孕育了豐富的知識之子,讓古今無數中國人受到啟迪。然而,在今天,我終于有幸目睹她孕育的一個孩子——中國古詩,而且人們還為認識她,特地為她舉行了比賽——“經典誦讀”,認識她的`同時,比比看誰更是她的“知音”!
看,這就是就是古詩的奇妙之處!她好像富有智慧的一位賢者,當我陷入困境時,我都會想到比賽,想到這些古詩的“芳容”,每當這時,她像一盞指路明燈,指引我出困境;她也好像一個皮球,當你快要抓住它時,她又笑嘻嘻的彈到遠處,當你感覺再也抓不到時,她又笑嘻嘻的彈到你面前。不愧為中國文化母親孕育的一個調皮的孩子!
通過這次比賽,我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當別人背誦十句時,自己只能背誦一句;當別人背完整冊書時,自己卻只能背一小部分。所以,在以后的古詩學習道路上,更要奮發勇進,不恥下問!
中國的古詩,雖然我只見你一面,而且這次的會面僅有幾分鐘,但你已經成為了我學習道路上的一部分,永不磨滅的一部分!古詩,我愛你!
【經典誦讀觀后感】相關文章:
經典誦讀活動方案05-26
誦讀國學經典的作文01-16
經典誦讀觀后感四篇08-20
[精選]國學誦讀作文03-14
從經典誦讀中收獲作文04-18
國學經典誦讀(精選122篇)07-12
國學誦讀作文01-16
誦讀傳承美德作文09-09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01-15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熱)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