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作文的寫作指導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考作文的寫作指導,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高考作文的寫作指導
下面我主要談一談考生高考應試時應如何臨場發揮,怎樣利用已有的知識與能力把面上的事情做好,竭自己所能,盡可能得到一個滿意的分數。
第一,注意審題。我所教的幾屆畢業生,都要求他們做到,發下試卷,最先須看作文題。作文題越早閱讀,構思作文的時間越長。這樣,再棘手的作文題也會不怎么難于下筆了。作文題的材料與要求至少要看上三四遍,審題起碼要花四五分鐘。考生須逐字逐句反復閱讀作文材料及要求,才能充分理解掌握其中詞句所包含的信息與條件。這時不應過分講求速度,切戒心浮氣躁,以免片面、錯誤地理解材料中的要求或遺漏材料中重要信息。199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中乃兩個小女孩關于玫瑰的完全對立的議論,要求就“第一小女孩的說法”,聯系實際擬題作文。很多考生沒看到這重要的一條要求而使文章走題,結果有的一個省九出現了上千份0分卷。現在高考作文試題開放性越來越大,走題的可能性小了,但仍不可避免出現因沒注意其中暗含的要求而偏離作文話題的現象。近幾年來的高考話題作文中,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0年)為話題,你就不能說“其實很多答案是唯一的”;以“誠信”(2001年),“心靈的選擇”(2002年)為話題,你就必須注意里面所隱含的道德傾向,必須從正面去勸善,格調要求要高,切不可反彈琵琶,隨意發揮。
第二,要注意作文話題與作文題的區別。有的給定了題目,那照題作文就是了,切不可隨便改換題目。有的考生往往因粗心沒看到給定的題目而自作主張寫了一個題目,這種情況一定要避免。近幾年來高考作文都是給定話題自擬題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0年),“誠信”(2001年),“心靈的選擇”(2002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這些話題范圍廣泛,若以此為題目,也未嘗不可,但寫起來肯定空泛、籠統,談問題難以落到實處。若從一個較小的角度擬定一個較具體的題目就好寫多了。
高考作文一般都文體不限,但這不是說可以非驢非馬,隨心所欲。考生應根據材料與要求,盡快定下自己喜歡的或拿手的題材,然后選定一個合適的題目。若是寫議論文,題目最好旗幟鮮明地擺出觀點。若是寫敘述性、抒情性散文,題目最好盡可能做到新穎別致而妥貼。文章寫完后,若覺得題目有問題,應仔細斟酌,改定一個合適的題目,切忌文不對題。
第三,定好體裁與題目后,就該考慮立意、選材與結構了。初步構思后,若覺得文思如涌,就立即寫作文,如暫時感到棘手,難以下筆,就須放下作文,先做前面的基礎題。若花費過多的時間去構思作文,肯定劃不來。其實,做基礎題時,腦中自覺不自覺地在構思著作文。這時,如果靈感一閃現,想到一兩句妙語或一些好的材料,就馬上記錄在草稿紙上,正式寫作時能用就用上。這樣,作文程度好的學生等基礎題差不多做完時作文也就構思好了。一般來說,不要等做完所有的基礎題,只剩四五十分鐘時才寫作文。因為,如果作文題較難,時間又緊,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手忙腳亂,不能把文章寫完整,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場,那樣,肯定得不到一個好的分數。最好的做法是在容易的基礎題基本做完時,放下那些棘手的難題,在充裕的時間內有條不紊地完成作文,然后再去做那些難題。這樣,你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你才會得到一個較好的作文分數。
第四,高考作文批閱時間有限,作文應力戒晦澀難懂,也不能太單調平淡。選定恰當的題目后,開篇應盡快入題。議論文應開門見山,直接擺出觀點、看法,結尾時須注意照應前文,收束要自然有力。敘述性、抒情性文章要講究文采,開頭要能引人注目,結尾要留有余味。我總要求學生,中間可以不打草稿,但開頭、結尾一定要打好草稿,仔細斟酌、反復修改后再謄寫。作文字數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切實做到。書寫盡可能做到清晰可辨,卷面力求整潔,應給人以嚴謹、認真作文的好印象。我常跟學生說,你即使不能取悅閱卷者而得高分,也必須做到不使其生厭而尋找扣分的理由。認認真真寫作,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閱卷者的尊重,我們都該給予閱讀我們作品的每一個人以應有的尊重。
高考作文指導
1.審題角度準確一點
牢記一個基本原則:絕不相信第一感覺。審題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文章的成敗。考生必須清楚:考場作文不是“我要寫”,而是“要我寫”,要求考生在劃定的范圍內,按照限制條件進行寫作。凡超出規定的范圍和限制,都視為跑題。
所謂“審清題意”,就是對試題展現的各個組成部分作準確、全面的審讀和理解,做到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劃定的范圍和限制進行寫作。如果哪一項理解錯了或過了,都會造成“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結局。因此需要認真閱讀,深入思考。
需提醒兩點:
一是不懂材料,胡亂引申。就是不能很好地審視材料,在沒有完全讀懂的情況下,匆忙寫作,結果造成跑題。
二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就是在審題時,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寫作方向,看到其中一點就下筆寫作,結果造成命題失誤。
2.立意高遠深刻一點
“意”是文章的靈魂,“意猶帥也”。這個“意”立得如何,決定看文章的質量。古人云“意在筆先”。寫考場作文,要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想一下文章讓寫什么,在規定的范圍之內,考慮別人會寫什么,準備寫些什么,從而描寫一個什么道理或使人受到什么教育、感染和啟發。言他人之所未言,寫他人之所未寫,能使人耳目一新。也就是說立意要高遠深刻一點。
立意的幾個盲點:
一是一直書寫,沒有意旨。只求把心中的想法寫出來,卻不知道寫文章的目的。盲目寫作,信馬由韁,全篇沒有一個主題來統帥。
二是牽強附會,胡亂上綱。不管寫什么文章,到最后都是幾句口號性語言。
三是顛三倒四,忽東忽西。有的學生一篇文章中有多個中心,說理不統一。
3.選擇材料精心一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沒有材料不成,但是認為“撿到籃子都是菜”也不行。選材要精心一點。
首先是真實性。即所列舉的歷史或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必須是真實的,即使虛構的材料也不能脫離真實的基礎;
其次是準確性。就是要有客觀依據,不能張冠李戴,胡編亂造;
三是典型性。即所列材料要精當,能以一當十,是有普遍意義,能提示及物的本質規律,給人以教育、啟示或使人得到美的體驗;
四是新穎性。就是使用的材料是新鮮的,別人不常用,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考生要想在考場上做到文思泉涌,平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積累材料。
一是從課本中尋找材料,做到學以致用,一舉兩得;
二是從生活中采集材料,有生活就有分數;
三是從練習中積累材料。把新鮮的材料遷移到作文中;
四是從報刊中尋找材料。培養學生現代意識、現代思維、現代情感,做到與時共進。
4.構思行文新巧一點
高考作文的“構思新巧”,是指作文在思維上想像奇特又合情合理,夸張、渲染、虛擬聯想到位而不過頭、反彈琵琶而能自圓其說;
在結構技巧上,注意運用曲折之法,如巧設懸念、抑揚頓挫、鋪墊映襯、巧合意外等方法;
在文章體式上,避開熱濫,獨辟蹊徑,如采用一些詩歌、戲劇、寫信等邊緣文體。
5.論據引述活潑一點
在議論文的寫作中,一個小小的細節果真能點亮一個論據的精髓,甚至決定一篇文章的高下。
寫作時,可以進行神態描繪。即抓住人物的特征,由外貌神情的描繪去體現人物內心的精神風貌;
可以進行原音再現。即能再現人物說話時的慷慨激昂或溫柔婉約,又能巧妙地把引用的名言作為論據;
可以環境渲染。即通過對環境氛圍的渲染來突出人物的心情、心態及思想品質;
也可以情景再現。即全面細致地再現事件發生發展時的情景,以達到感人目的。
6.論據分析有力一點
寫議論文,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但很多學生,只會擺事實,即寫成“觀點+例子”的模樣,不會講道理,即不能圍繞一個證點條分縷析地說理,深入透徹論證。高考作文要想取得可觀的分數,考生必須在論據的引述上精到一點,分析論據上有力一點。
如何使論據的分析深刻有力呢?
可以因果分析,就是分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某種現象的產生的原因和可能帶來的結果。透過現象,挖掘隱藏背后的本質。
可以假設分析,先假設一種情況,然后據此推出結果,從而闡明觀點,使中心論點得到充分闡述。
可以辨證分析,就是先肯定問題,然后用“但是”一轉,論述與之對應的另一重要方面,使論據分析得更加嚴密全面。
也可以就事說理。如果就事說事,不能撥開云霧,透視本真的容顏,或者淺嘗輒止,不具體,不深刻。而就事說理,針對事件或人物;抓住要害,深入分析,借以揭示有著普遍意義的事理。
【高考作文的寫作指導】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10-11
高考作文微寫作的指導07-31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06-26
高考作文《重新出發》的寫作指導及范文01-06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作文結尾五大技巧06-07
英語寫作指導02-05
高考作文高效指導揭秘06-29
高考作文指導:擬題的技巧11-21
高考作文指導:思維方式07-10
中考作文寫作指導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