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必備]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1
又是一年粽飄香,又是一年端午到。老媽今年要按照東北的習俗來教我們折紙葫蘆,和柳枝、艾葉掛在一起來增加節日的氣氛。
“可以做手工?”我和老妹隨滿腹狐疑,但還是三下五除二地準備好彩紙、膠水,就等老媽一聲令下。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首先,我們各自選了一張自己喜歡的彩紙。跟著老媽比葫蘆畫瓢般先將彩紙邊對邊折好,再把折好的一邊向相反的方向折,“注意要把兩邊折的大小有區別。”老媽邊示范邊指導著……
“這也是太簡單了吧!對我來說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心想。
老媽仿佛洞察到了我的心思似的;“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哦!這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兒啊!折疊的時候一定要壓平、壓平、再平。”
我和老妹兒不厭其煩地用手腕兒一遍一遍地壓著,接著就像折扇子那樣正面折、壓,反面折、壓,每次都要把紙折好,壓的平平的',折得越平均壓得越緊,折出來的葫蘆就越精致、越好看。每折一次就會押一次,手捏不動了就用拳頭,拳頭壓不住了就用胳膊來按,就差用腳來踩了,等我們精疲力盡的時候,發現更難的好像還在后面等著呢!我和妹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張大長方形的彩紙,折成一個像小彈簧一樣的東西。接下來需要像剝雞蛋殼一樣,把褶皺全都從中間分開,分開時注意,要邊分邊捏。分完你會發現成了一個許多字母“v”一樣的圖形。我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撕開,生怕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就把葫蘆給撕壞了。妹妹哈哈大笑:“有這么小心的嗎?不就是個紙葫蘆嘛!壞還可以重新折呢。”“那又怎么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老媽很快就打斷了我們倆的爭吵。接著把“v”倒過來,再撕另一邊,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撕不動可以一點一點的撕,捏著根部撕,既撕得好又不易爛,真好!
“別太高興,還沒好呢!”老媽不屑一顧地白我一眼。拿起個折好的側立起來向外一翻,就成了一個蓮花樣的葫蘆。再反過來一抻一合就成了一個葫蘆娃般的葫蘆。“怎么這么真神奇?”妹妹兩眼放光的問。
“為什么要在端午節這天掛紙葫蘆呢?”“因為有一個民間傳說呀!”媽媽笑著回答。“據說天神要降災于這個小村莊,打算五月初五這天投毒藥。可是村里有一個善良的小伙子,天神不愿讓他受牽連。就讓他在端午節這天,在門口掛上些紙葫蘆,就可以躲過這些災難。善良的小伙子不顧泄露天機的傷害,將此消息告訴了村民們。結果當天因為葫蘆形狀與太極陰陽極為貼近,嘴細肚大,易進不易出,有去毒的作用。所以當天那些紙葫蘆把毒粉吸的干干凈凈,村民得救了。泄露天機的青年卻變成了一尊石像,從此掛葫蘆就流傳了下來。好啦!咱們也來掛葫蘆吧!”我回過神來用線穿進葫蘆中間的小洞里,再用彩紙做葫蘆的穗子,在把另一端栓在柳枝或艾條上,掛在門口和窗戶上就大功告成了!媽媽還說;“葫蘆的肚子里塞滿艾葉和香料,也可以當做香囊使用,防治蚊蟲叮咬。”
一陣微風吹過,葫蘆隨風搖擺。我仿佛聞到了幾絲清香……
端午節作文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正陽節、龍舟節……
之所以有了端午節是因為在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他心懷國家,正直大義,常常被一些小人陷害,那些小人在楚懷王身邊誣陷屈原,使得楚懷王不再信任這位忠臣,最后把他流放到了城外。被趕出家鄉的屈原,看到祖國山河破碎,心里悲憤交加。于是綁上石頭縱身跳入汨羅江中。老百姓知道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尸體,撈了好久還是沒有撈到,老百姓們害怕小魚和小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把自己家用米包好的粽子紛紛投進河里,想讓小魚小蝦吃掉這些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也由此而來。
在我的家鄉涇川,端午節最流行的習俗除了吃粽子,就是帶荷包了。在每年端午節的前夕,縣城街道會有很多賣荷包的攤點,與其說買,看荷包倒更讓人樂在其中。荷包精美、種類繁多,有機器制成的還有純手工制作的。媽媽每年最喜歡帶著我去看一位老奶奶的純手工荷包了,憨乎乎的小老虎、栩栩如生的蛇蝎、金絲線勾邊的公雞、繡著五毒的.青蛙……她說這種手工藝品以后就會慢慢失傳,所以顯得格外珍貴,每年去我們都會挑一些買回家珍藏起來。荷包寓意驅邪保安康,到了端午節那天,媽媽大清早就會為我們姐弟三人準備好要帶的荷包和五彩花繩,希望我們平安快樂地成長。
端午節還有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等習俗。隨著時代發展,粽子也變得形式多樣,豆沙陷的,紅棗陷的,蛋黃陷的,肉餡的……應有盡有。掛艾草對于我來說就更神奇了,聽大人們說,小小一捆艾草放在門口竟然可以防蚊蟲,去毒氣。看來這萬千世界,我需要學習和了解的常識還有很多呢。
端午節讓我們了解到了偉大的屈原,還在每年過節的時候掌握到了更多端午節的習俗,更多地是感受到了親人的關愛和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我喜愛節日,更喜愛這樣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作文3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
按照習俗,這一天早上人們會把門上、窗上都掛上艾蒿,表示驅趕蚊蟲等,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人們還要包粽子、吃艾葉蛋。在我國的南方等地區人們還要賽龍舟,主要是為了展示各種龍舟的風采,賽龍舟的人會十分得多,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齊心協力地劃一邊喊著響亮的》口號,一邊追趕前面的龍舟,你追我,我追你,十分熱鬧。
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也會包粽子,我要跟著奶奶學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好,然后再把糯米淘好,都準備好了就開始包。粽子的口味有各種各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還有栗子的,看著奶奶熟練地手法我羨慕極了。我選擇了豆沙餡讓奶奶教我包,在奶奶的幫忙下我先把粽葉折成三角形然后放上一顆紅棗,再放糯米對折包,包了一半就散了,再包一個又散了。我深深地感到奶奶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其實十分不容易,我必須要好好學會包粽子。
晚上,我們全家人會坐在一起吃著又大又香又甜的粽子,愉快的端午節隨著粽子的飄香離我而去。
端午節作文4
“叮叮!”端午節的鐘聲打響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我特別興奮,因為又可以邊吃粽子邊看賽龍舟了。
我們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我和外婆先去市場買糯米和包粽子的葉子;買回家后,我便把肉和蛋黃放進粽子里;接著把粽子包進葉子里,并包成三角形;最后再把生的粽子蒸熟。這樣,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
我們拿著幾個粽子去江邊,看見江畔站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原來江面上橫著五條“龍”,期待已久的賽龍舟馬上就要開始了。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運動員們便賣力地劃起來,鼓聲震耳欲聾,但鼓手們還是表現得很淡定,仿佛他們已經完全習慣了這種聲音。
我剛想拿起粽子開始吃時,卻不小心手滑了,粽子便滾落到江里。我可惜得直跺腳,媽媽卻表現出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這讓我有點奇怪,媽媽平常可是最節省的了。我問媽媽這次為什么不在意,媽媽說“粽子最初就是用來在端午節投入江中祭奠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人們之所以把糯米包在粽葉里,是因為不想讓魚蝦把給屈原的祭品吃掉;之所以賽龍舟,是為了把魚蝦等趕跑,不讓他們來吃屈原的尸體。”
我的心怦然一振,以前我雖然知道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聽說他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而投江自盡,也知道《離騷》的大氣磅礴。但我卻不知道,人們竟然這么喜愛和敬重這位詩人,在他死后,還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這位詩人。我想,正是因為屈原的才華和愛國情懷,才讓他這么受大家愛戴,我們紀念的不就是這些嗎?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這些歷史文化傳統!
端午節作文5
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啦!真的是太開心啦!yes!我想對你們說,平時過的端午節是在快快樂樂的.包粽子,賽龍舟,而我卻過著不一樣的,端午節!
我們家今年過端午節啥都沒干。 待在家里都快要悶死啦!妹妹、媽媽在玩玩跳跳,爸爸一邊玩的手機,一邊看著電視。玩手機也玩得全神貫注,看電視也是哪樣?嘿嘿,在爸爸玩手機玩的特別起勁時,我拿起遙控換了臺我喜歡看的電視,正在這時,爸爸又抬起頭來看電視,發現電視被我“調換”了,把我狠狠罵了一頓。唉!時間怎么這么折磨我呀!
沒事干,沒人陪我,我就走上樓,去看了看有沒有什么新玩樣,能給我玩兒會兒。這時爸爸可能也覺得家里待煩了,就和媽媽一起帶著妹妹出去玩。他們在干嘛我都不知道,我還在樓上呆愣愣的找著東西,后來他們關門時才發現已經丟下了我自己出去玩了。我更加生氣。在樓下看電視,搶我的電視,我什么都沒得干。去樓上找東西,哼他們三個又偷偷溜走,也沒帶上我就我一個人孤零零待在家中。我還以為他們去玩不了多久,沒想到從一點出去一玩就玩到了四五點才回來,回來時我問媽媽怎么回事,去了這么久,媽媽竟然跟我講他們回奶奶家包粽子去啦?真是個,不快樂的端午節!
也不能說是很不快樂,很不快樂,爸爸媽媽晚上還是帶我去沙灘逛了一圈,但我覺得還是不快樂呀!又是看電視又是出去玩都是他們做的是最快樂的人了!我待家里,電視電視沒得看,他們出去,我又沒得干,最容易被欺負的人就是我啊!他們好像就是把我當個傻子一樣呀!
多么不快樂的端午節發生在我身上,我真的是一個傳說中的“倒霉鬼”啊!唉!
端午節作文6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有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我們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今天我也要包粽子過端午節。
粽子怎么包呢?哦,去請教一下媽媽吧,哎呀,不行,好像媽媽也是小白中的小白了,那該怎么辦呢?媽媽給我出主意:“剛剛我買菜時看見了一個阿姨在包粽子,我們去看一下吧!”好主意,我便和媽媽三步并作兩步來到菜市場。
走進菜市場里面,有一個阿姨熟能生巧地包粽子,動作非常快,一步一步,眼神專注,一個超級完美的粽子出現了,我全神貫注地看著,并仔細地問著步驟:“這紅豆和糯米要浸泡多久啊?”阿姨詳細地回答:“紅豆浸泡八到十小時左右,糯米浸泡一到兩小時就好了。”我道一聲謝,買好材料,我準備大顯身手。
回到家里,我把糯米放到水里浸泡,紅豆也是如此,過了一會兒,一切就準備就緒了,現在我要施展“絕技”,我拿出一個粽葉打開,卷成甜筒狀,把紅豆放入糯米里,再把它們放進“甜筒”,現在是最最最難的一步了,我小心地把上半部分的粽葉折下來,生怕出錯,用繩子綁兩個圈,一個不完美,卻有點像樣的`粽子,呈現在眼前,但我要追求完美,做了一個又一個。
現在要把粽子放入高壓鍋啦!放入后,再放些水,水要漫過粽子我打開煤氣灶,下面即將等待一個小時的漫長時間。沒過多久,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飛奔到樓下,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要輪到的品嘗環節了,我嘗一口,連我都夸我自己了。
無論是甜粽還是肉粽,加點愛總能讓生活與“粽”不同。祝大家端午安康哦!說一聲感謝,說一聲感恩。
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稱端五,又稱端節、午、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說5月初5日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的尸體被龍水獸咬了,不斷劃船下江獲救。但是,河水很著急,已經沒有屈原的身影了,人們在江中投入飯團,系上五顏六色的繩子、雞蛋等食物,如果讓蛟龍水獸吃什么的話,就不會傷害屈原,端午節的日子畫龍舟,包粽子的習慣逐漸流傳下來。
以前的端午節沒什么印象,今年的端午節,早上媽媽帶來了香粽子,一個接一個地青翠。粽子的'形狀有棱形、四角形、粽子、八寶粽子、堿粽子等。看起來不錯。聞到粽子的香味,我想直流唾液,拿著粽子剝粽子的葉子,哇!里面包著肉、蘑菇、蝦等調味料,味道一定很好。我三五口吃粽子,然后再帶一個來。媽媽說粽子很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得太多消化不好,吃兩三個就行了。但是,味道很好。我覺得吃不夠。哈哈……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感覺很溫暖!
端午節作文8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節、龍舟節等。在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掛香包、插艾葉、賽龍舟。過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包粽子和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到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早早的就回到姥姥家。一進大門就看見姥姥在院子里忙活的背影。已經泡好的糯米和煮好的粽葉放在兩個大盆中,還有紅棗和紅豆放在兩個小碗里,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粽子啦!媽媽包的時候,先拿出兩三片粽葉,左手捏住粽葉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糯米和紅棗,最后用細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看著看著我也忍不住想包一個,我挑了幾片小的葉子,往里面放入許多糯米,再放上兩顆紅棗,抓一把糯米就往里面塞,剛想把葉子包好卻發現葉子怎么也合不上去,我犯難了,最后還是姥姥幫忙包好了。我心想“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粽子下鍋了,不一會兒,整個院子都飄滿了粽子的清香,終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撥開葉子,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咬了一口,好吃極了!爺爺開玩笑地說我包的粽子雖然形狀奇怪,但最好吃!聽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喜歡過端午節。因為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早上起來,我看見爸爸媽媽還有姐姐已經起來了,他們開始吃粽子,我急忙去吃粽子。
我想起前天,我和媽媽姐姐還有奶奶包粽子的日子。媽媽給我講屈原的故事: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為抗敵的主張沒被采用,國家被打敗了,就含恨走到江邊,抱著一塊石頭跳入江中。人們為了救屈原,不斷在水底打撈,一直沒有找到屈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就往江里扔一些糧食,后來成為今天的端午節家家包粽子的習俗。
聽媽媽講故事,我開始和姐姐學者包粽子。姐姐疊蘆葦葉,我往蘆葦葉里倒黏米,奶奶和媽媽包又香又粘又甜的粽子。我們包得非常順利。粽子很快就包完了,媽媽說:“后天就可以吃粽子了。”看著那些可愛的粽子,我想一定很好吃。
現在,我終于吃到了又香又黏還又甜的粽子了,媽媽還給我一個五彩線,讓我綁在胳膊上,還把艾蒿插在門上,到處都是粽子的清香。
我喜歡端午節,我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作文10
許多沉重的嘆息,我有我的絕望,我的悲傷,我出生在這樣一個不幸的團隊,再次派出軛玉龍和鳳凰,等待風來,這改變了我的旅程
他是如此受人喜愛,以至于漁民們沖出長船,敲鑼打鼓嚇魚,扔到水里喂粽子,讓他們勇敢的魚不吃屈原的尸體。
現代的.端午節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人們參加賽龍舟、吃粽子等活動來紀念屈原。在他的忌日:農歷五月初五。
龍舟比賽是最激動人心的節日,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龍舟通常涂上鮮艷的顏色,裝飾獨木舟。長度從40英尺到100英尺不等,它們的頭部形狀像龍,嘴巴張開,尾巴有鱗,末端有尾。按長度,最多可劃80艘動力船。鼓手和信號捕捉員站在船前。在龍舟參賽之前,它必須吸引人們的目光,這是一個神圣的儀式。比賽可以有任意數量的船只參賽,第一隊會搶到一個logo,在課程結束后贏得比賽。年度報告的種族涵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省和其他海外華人社區。
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到了,奶奶和媽媽準備包粽子。媽媽買來粽葉,糯米、一個一個的開始包起來。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么要包粽子啊?”
媽媽說:“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個節氣都會有歷史的哦!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出聯齊抗秦,遭到當時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得知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出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啊!
我不禁驚嘆到!恩,我們大功告成,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不一會兒,就聞到一股清香味。粽子熟了,真香啊!吃完后和弟弟進行故事比賽,我就把媽媽講給我的編寫成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爺爺奶奶都高興的拍手。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早早到來,明年我就可以自己包粽子啦。
端午節作文12
隨著六一的風波退去,我們來到了一個炎熱的天氣,可一絲淡淡地苦熱又帶著我們來到了一個新節日:端午。
來到農村,一個個手系著五彩繩的小孩兒帶著我們,走進了一家拴著艾草的大門,一時,仿佛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我們的眼呈現出了這樣的畫面。屋內傳出了一縷炊煙,一聞,好似嘗到了那軟糯的粽子。輕輕一咽,一下子就滑進了肚里,一咂嘴,粽葉的清香便回蕩在口中。真是“蕩氣回腸”。戴著小香包,來到村里的'大河邊,“咚、咚、咚”富有節奏感的鼓聲,帶著一支支的龍舟隊伍,在水上飛速前進,好似一條條騰云駕霧的神龍,在水中穿梭。
隨著勝利的號角,人們陸繼回到家中,小伙伴們聚在了一起互相展示,欣賞各自的香囊。一股濃濃的艾香在風中蕩漾。
香包中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雪花,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彩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
端午節作文13
你們知道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誰嗎?有人說:”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屈原。“也有人說:”明明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嘛!“我卻認為應該是源于紀念才女曹娥,也就是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曹娥的父親溺于江中,數是不見尸體,那時曹娥才十四歲,白天、黑夜都在江邊哭泣。過了十七天,也就是端午節,也投江了,五天之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
端午節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說是為了辟邪, 我看還不如說是為了漂亮,香囊內有朱砂、雄黃
香藥,外面包上絲布,清香四溢,玲瓏可愛。
有一句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用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從形、虎形;或制成花環、佩飾,婦人們爭相佩戴這美麗芬芳的.花環和佩飾。
總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端午節作文14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本是古人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而我們現在,只記得端午可以休閑,可以吃喝玩樂……因而忘記了設立端午節的本質。就算有人記得端午節的本質,那人數據多還是據少呢?
屈原——一代愛國詞人,中華歷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為文壇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識淵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懷王聽從了上官大夫和子蘭的一面之詞,而錯過了這個人才,最后也導致國家的衰敗。
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屈原創作了《離騷》、《國殤》、《九章》、 《九歌》、 《天問》等大作。抒發了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與一番對國君無能的悲嘆。
最終,他看見國家日益的衰敗,國君的無能,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無法抒發等等原因,最后導致他無奈,投江自殺。
這樣一個愛國,杰出,深受人民喜愛的大詞人,人們怎能忘記他呢?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而就在這樣端莊嚴肅,富有意義的節日里,我們一心只想著要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應該嗎?不應該。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我們的行為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節的真正意義,請趕快覺醒,你說是嗎?
端午節作文15
他是屈原,站在江邊,神情凝重地望著江水的盡頭,心中的悲憤之情久久不能退去,臉上的悲傷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他轉身看這即將滅亡的國家最后一眼,縱身一躍,隨后他便離開了這個黑暗殘酷、充滿戰爭的世界。有一些人家為了保存他完好的尸體而不被魚蝦吃掉,就制作了粽子;為了打撈他的尸體,就造龍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小胖子鍋中沸騰
粽子,幾乎火遍全國大江南北了,尤其是江南水鄉人家,粽子的花樣和種類甚是繁多,有紅豆沙、蜜棗、肉、咸蛋黃等餡料。包之前,先準備好用水充分浸泡的糯米,用粽葉折疊成漏斗狀,將糯米和喜愛的餡料塞進去以后用粽葉包成三角狀。最后再用棉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把它放在鍋里煮,熟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咬進嘴里有一種粽葉獨有的清香。在我看來,粽葉就像當時屈原的'國家,把屈原裹的緊緊的,讓他滿腹的才華無處施展。里面的粽子就像屈原,雖然遭受冷落卻依舊心中懷有一顆熾熱的愛國心。不會因為被“包裹”而粉身碎骨,而是反過來借助它來使自己更加“方方正正”。
妖魔鬼怪快離開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歷來就有插艾葉的習俗。這是因為端午前后,艾葉長勢正盛,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于是人們就流行插艾葉、菖蒲來辟邪氣,也有些孩子去買了屬于自己生肖的香包,祈禱自己有好運氣。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體現了人們對美好幸福、和諧美滿生活的向往。不知屈原是不是希望國家,社會也是這樣美好的景象?我想是的。
一條條巨龍向遠方
從英文角度來看,端午節用中文翻譯是“龍舟節”,由此引出端午節主角之一—龍舟。它本質上是一條船,但給船頭船尾裝飾上龍頭龍尾,所以叫龍舟。龍舟有專門賽事,具體人數由龍舟大小決定。參賽的人分為劃槳手和擊鼓手。擊鼓手十分重要,是隊伍里的核心人物,他負責掌握節奏、擊鼓鼓舞士氣。而其他人負責拼命地劃船,這考驗一個團隊互相信任、合作,彼此有默契。
粽子、各種香包、龍舟構成一幅美好別致的端午景象,并將一直持續下去,永遠……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_愉快的端午節作文03-23
端午節的作文07-09
端午節作文06-28
【精選】端午節作文04-17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04-28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01-18
端午節作文07-04
端午節作文(經典)04-02
(經典)端午節作文09-03
端午節作文作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