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春節作文[集合]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的春節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的春節作文 篇1
臘月二十三,我們稱為小年。之所以稱之為小年,是因為從傳統意義來講,春節的習俗從這一天就陸續開始了,所謂的年味,也都是從一個個習俗中散發出來的。“二十三,糖瓜粘”,民間在這一天有祭灶的習俗,送灶的時候,要用飴糖供奉灶王爺,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正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還有“二十五,糊窗戶”的說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戶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糊窗戶這個傳統已經OUT了,但貼窗花、貼福字等裝飾屋子的方式方法更加豐富多彩。在這一天,不同地區還會有不同的傳統活動,像接玉帝、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早在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即便到了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但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許多人保留至今的老傳統。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采購年貨。由于民間傳說,正月里不能剃頭,俗諺稱:“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理完發之后,還要去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關于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有“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歷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所謂“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
中國農歷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這一天也叫小除夕。“二十九,蒸饅頭”,二十八做好了發面,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也有“臘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中國的酒文化也是流傳已久,新年大餐怎能少了酒呢?除了籌備年貨外,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對于所有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一家人要在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這就是過年回家的意義,與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
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從這天開始人們便開始走親訪友,串門拜年,出門扭一扭。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拜年的方式也隨著科技的前進更加fashion!前幾年,大家拜年的方式還是打電話、發短信,今年恐怕更多的人會選擇微信了。
傳統的春節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溫暖的春風吹來,春天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春節代表著新的一年開始了,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這天,太陽剛剛從睡夢中蘇醒,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我也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醒來,急急忙忙地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沖出家門和伙伴們一起玩鞭炮了。
雖然我喜歡那吵鬧的.鞭炮,但是我更喜歡一家人幸福的在廚房一邊聊天,一邊包著餃子。包餃子其實很簡單:首先媽媽把瘦肉,小蔥,調成美味的餡料,爸爸又揉了一個又大又軟的面團,像我玩的水晶泥一樣。接著加點面粉,用搟面杖把它們搟成一片片像荷葉一樣的小面皮,然后,就輪到我來表演了。我一手拿著餃于皮,一手拿著勺子弄點媽媽調好的餡、放入皮中。最后,我用力一捏,一個不太漂亮的餃子就包好了。雖然我包的餃子不好看,但是我把幸福和快樂包在了里面。
春節除了包餃子,家家戶戶還會掛起大紅的燈籠,貼上喜慶的春聯,長輩還會給孩子們壓歲錢等等。
當我穿著新衣服,兜里放著壓歲錢,吃著碗里自己包的餃子,甭提有多開心了!
傳統的春節作文 篇3
是讓我們清醒一下頭腦,做好下節課的準備。這樣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習效率。可是,這十分鐘對于有些同學卻成了“危險”的`十分鐘。不信,請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下課時,有些同學三個一伙,五個一群,在過道上橫沖直撞,有時不留意把自我或者別人弄得遍體鱗傷。個別調皮的同學有意站在過道的某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故意攔住別人的去路,給別人造成不便。也有的同學在樓梯上跑上跑下,不僅僅把自我弄得汗流浹背,而且還給其他同學帶來極大不便。更可氣的是有些同學,他們四個人和成一伙,組成一個“大炮”,中間兩個人手拉手組成“炮架”,另兩個人用雙手握成一個拳頭做成“炮筒”,把其他同學當作攻擊的目標,一“炮”轟過去,好危險。
怎樣樣,看了這些。你覺得自我的課間十分鐘過得有好處嗎?
傳統的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按照習俗,春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就是在去年春節,我學會了包餃子。這也是我在去年春節里最高興的事。
記得在去年春節的那天晚上,我看見大人們在包餃子,就想:不如我也包一個,可能還不比大人包的差。于是我就包了一個。我用一個小薄皮兒,在里面裝了一點餡兒,然后把兩邊的皮兒往一起捏就成了。我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又看了看大人包的餃子,心想:我怎么就包不好呢?這時媽媽來了,看見我包的餃子哈哈大笑,說:“你包的這是什么呀?”我說:“餃子呀!”“還是我來教你吧。”媽媽說。只見媽媽拿起一個餃子皮兒,托在手里,再往里面放上適當多的餡兒,還說:“如果餃子餡兒放多了就包不上,餡兒放少了餃子就不好吃,所以要放適量的餡兒,這樣的餃子才能既好看,又好吃。”最后媽媽把兩邊的皮兒往一起一捏,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包好了。我馬上照媽媽教的包了一個,果然有了餃子的模樣。媽媽也不說不好了。我再接再勵又連包了幾個,這回還得到了媽媽的夸獎,說我包的餃子好看呢!
餃子包好后,我就耐心的等著煮餃子。餃子熟了,我馬上揀了一個自己包的餃子吃,那味道別提多美了。我心里簡直樂開了花。這就是在去年春節里我最最高興的事。俗話說:瑞雪迎春到,每當天空中紛紛揚揚的飄起雪花的時候,春節的腳步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每到這時我的心情就是快點讓春節到來,終于農歷的十二月三十日終于到來了。
春節不但熱鬧還很喜慶,下來就聽我介紹介紹吧!我相信人們都很愛吃餃子,到了春節人們到要歡聚一堂吃餃子,給餃子里頭放一個硬幣,誰吃到到有硬幣的餃子誰今年就最有福氣。吃完餃子我們就可以看春節晚會了,春節晚會的京劇讓爺爺看的津津有味,笑話讓媽媽看的'哈哈大笑,相聲讓我們看的大笑。到了零點人們都要下樓放炮,傳說每到冬季就有一只叫年的怪獸來吃人,人們聽說“年”害怕大的聲音,人們就拿炮來嚇“年”,從此就有了放炮的習俗。
大年初一家家的孩子都要穿著新衣服到長輩們的家里去拜年。拜完年,長輩們都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
快樂的日子過的真快呀,轉眼,就到正月十五,我們該收心上學了,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傳統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的傳統的作文(經典)10-25
春節的傳統作文11-10
(精選)春節的傳統作文11-03
春節傳統作文【精選】11-25
[精選]春節的傳統的作文02-11
[精選]春節傳統作文01-18
【精選】春節傳統的作文12-05
春節傳統作文【經典】12-20
(精選)春節傳統作文03-24
(精選)《春節》傳統的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