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成語故事

    時間:2021-07-08 16:49:10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三分鼎足成語故事

      釋義

    三分鼎足成語故事

      比喻像鼎的三只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對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故事

      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劉邦的大將韓信統率大軍蕩平了齊國,派人去向劉邦請求說:“齊國是個反復無常的國家,如果不暫立一個王來鎮壓它,形勢肯定不穩。希望讓我暫代齊王,這對穩定當前局勢較為有利。”

      劉邦當時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處境不利,只得同意韓信當齊王。

      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大勢后認為,韓信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對韓信說:“一個人的貴賤,看骨骼形相;喜憂,看臉上氣色;成敗,看他的性情和決斷大事的能力,用這三條來看相,保證萬無一失。”韓信就請他看相。蒯通望著韓信,良久,又讓韓信轉過身去,想了一會,說道:“您的面相,將來最高不過封侯,而且還有性命危險;從您的背影看來,將來卻是貴不可言。”

      韓信感到不可理解。蒯通說:“楚漢相爭,曠日持久,百姓怨恨。平庸無能的人,斷不能平息這場戰爭。你如果幫助漢王得了天下,將來不過封侯,而如果背叛漢王自立,您就可以跟楚漢三分天下,像鼎的三足一樣相互對峙(三分鼎足)。這樣,劉、項誰也不敢先動手。以您的雄才大略,去阻止楚漢的爭斗,這樣做順應了百姓的愿望,誰不感謝您的恩德?天下諸侯,一定會服從。天賜良機,切莫錯過,否則,您現在幫劉邦,將來反受其禍,望您三思啊!”

      韓信聽了蒯通之言,覺得進退兩難,最后還是決定不背叛劉邦而免落不義之名。后來韓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計,逼得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得了天下。韓信被封淮陰侯,但劉邦總懷疑他會造反,而且蒯通的言論也傳到耳中,于是乘韓信不備,讓呂后把他誘殺了。

    【三分鼎足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三分鼎足的成語故事10-23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12-17

    成語故事精選10-11

    經典成語故事06-07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6-07

    成語故事精選09-01

    經典的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11-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 在线三级午夜理论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在线免费观看人成视频色九 | 亚洲午夜理论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