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槁木死灰成語故事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成語?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槁木死灰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解釋:
干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冷漠無情。槁:干枯。
成語出處: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成語繁體:槀木死灰
成語簡拼:GMSH
成語注音:ㄍㄠˇ ㄇㄨˋ ㄙˇ ㄏㄨㄟ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槁木死灰聯合式;作賓語、狀語;用于比喻句。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槁,不能讀作“ɡāo”。
近義詞:萬念俱灰、灰心喪氣
反義詞:生氣勃勃、意氣風發
成語例子: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侍親養子。(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英語翻譯:completely apathy
成語謎語:高
成語故事:
大觀園內只有李紈一個寡婦,她原是賈珠的老婆,賈珠死后,她與五歲的兒子賈蘭相依為命。她出身金陵名宦家庭,知書達理,她青春喪偶后,雖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對外界一概不問不聞,就知道侍親養子,是一個賢妻良母
【注音】gǎo mù sǐ huī
【出處】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莊子·齊物論》
【解釋】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用法】作賓語、定語、狀語;用于比喻句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萬念俱灰、灰心喪氣
【相反詞】生氣勃勃、意氣風發
【押韻詞】天命攸歸、駢首就僇、萬頃之陂、樂而忘歸、米已成炊、有口皆碑、視白成黑、撩是生非、獨是獨非、白往黑歸。
【成語舉例】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侍親養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槁木死灰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3-12
成語故事01-30
簞食壺漿成語故事11-01
攀龍附鳳的成語故事05-23
賣劍買牛的成語故事10-11
漆身吞炭成語故事07-31
黏皮著骨的成語故事01-09
曙后星孤的成語故事12-05
怙惡不悛的成語故事10-08
名人成語故事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