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通用12篇)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過去這段時間的工作,收獲頗豐,來為這一年的工作寫一份工作總結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1
試用期三個月,我在養老院護理部的工作中,始終以 “細心照護、守護安康” 為準則,快速適應了養老護理的節奏與要求。日常工作中,我負責 10 位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的基礎護理,每日清晨協助老人洗漱、翻身、更換衣物,嚴格按照護理規范為壓瘡風險較高的老人涂抹藥膏、更換床墊,確保無一位老人出現新增壓瘡。
在健康監測方面,我堅持每日三次為老人測量體溫、血壓,詳細記錄飲食、睡眠及用藥情況。有次發現張奶奶血壓突然升高至 160/100mmHg,我立即通知醫生,同時安撫老人情緒,協助服用降壓藥,后續持續監測,直至血壓穩定。這段經歷讓我明白,養老院護理容不得半點馬虎,細微的.異常可能關乎老人健康。
試用期里,我積極參加養老院組織的護理技能培訓,學習失能老人喂飯技巧、應急處理流程,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未來轉正后,我會繼續保持細心,用更專業的護理守護老人的晚年生活。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2
養老護理不僅是身體照護,更需關注老人的心理需求。試用期內,我深刻體會到 “耐心” 二字的重量。我負責的李爺爺因子女遠居,常情緒低落、不愿說話。起初我每天主動陪他聊天,從家鄉趣事聊到過往經歷,慢慢打開他的話匣子;后來發現他喜歡下棋,我便找來象棋,每周陪他下兩局,李爺爺的'笑容漸漸多了起來。
面對行動遲緩的老人,我始終保持耐心。王奶奶因關節退化,穿衣需半小時,我從不催促,而是一邊協助一邊輕聲聊天,緩解她的焦慮;喂飯時遇到老人咀嚼慢,我會放慢速度,確保每口飯都安全咽下。有次王奶奶感動地說:“你比我閨女還耐心。” 這句話讓我堅定了做好養老護理的決心。
試用期我還參與了養老院 “心理關懷小組”,學習老年心理疏導技巧。轉正后,我計劃為每位負責的老人建立 “心理檔案”,用更有針對性的關懷,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3
試用期內,我在養老院經歷了多次護理挑戰,也在解決問題中實現了成長。剛入職時,面對完全失能的劉爺爺,我因缺乏吸痰經驗而緊張。在資深護士的`指導下,我反復練習吸痰操作流程,掌握動作力度與節奏,如今已能熟練為老人吸痰,避免痰液堵塞氣道。
一次夜班,孫奶奶突發呼吸困難,我立即判斷可能是肺部感染引發的癥狀,迅速為她吸氧、測量血氧飽和度,同時通知值班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協助用藥、拍背排痰,最終孫奶奶呼吸逐漸平穩。這次應急處理讓我意識到,專業技能是保障老人安全的關鍵。
試用期我系統學習了老年常見疾病護理知識,如糖尿病飲食管理、腦卒中康復護理,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例如為糖尿病老人調整飲食,控制糖分攝入,幫助監測血糖。轉正后,我會繼續深耕專業,提升應對復雜護理情況的能力。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4
養老院護理不是 “單打獨斗”,而是團隊協作的過程。試用期內,我深刻體會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每日晨間護理任務繁重,我與同組護士分工合作:一人協助老人翻身,一人更換床單,一人準備洗漱用品,原本 1 小時的工作,40 分鐘就能高效完成,既減輕了負擔,也讓老人少受折騰。
遇到突發情況,團隊協作更是關鍵。有次張爺爺不慎摔倒,我第一時間扶住老人,同時呼喊同事:一人聯系醫生,一人準備急救物品,一人安撫其他老人情緒。在團隊配合下,快速完成檢查,確認無骨折后,協助老人回到床位。整個過程井然有序,避免了混亂。
試用期我積極參與護理團隊的周例會,分享工作中的問題與經驗,學習同事的'優秀護理方法。轉正后,我會繼續做好團隊協作,與同事互幫互助,共同提升護理質量,為老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5
試用期內,我堅持每日反思工作,在總結不足中不斷改進。起初為老人喂藥時,我曾因未核對清楚,差點給錯劑量,幸好同事及時提醒。這件事讓我牢記 “三查七對” 原則,此后每次喂藥前,都會反復核對老人姓名、藥品名稱、劑量,確保零差錯。
在康復護理方面,我也曾存在不足。負責的趙爺爺需進行肢體康復訓練,起初我只是機械地協助活動關節,效果不佳。后來反思發現,未結合老人的'耐受度調整訓練強度。于是我咨詢康復師,為趙爺爺制定個性化訓練計劃,從簡單動作開始,逐漸增加難度,如今他已能緩慢抬起手臂。
試用期我每月撰寫護理總結,記錄工作中的問題與改進方法。轉正后,我會繼續保持反思習慣,不斷優化護理流程,用更完善的服務守護老人健康。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6
“責任” 是我試用期工作的核心關鍵詞。養老院老人安全無小事,從日常用電安全到夜間巡查,每一項工作都需扛起責任。我負責的`區域有 5 間老人宿舍,每日睡前我都會逐一檢查:關閉不必要的電器、確認床欄固定、整理好床邊雜物,避免老人絆倒;夜間每 2 小時巡查一次,查看老人睡眠情況,有無異常動靜。
有次巡查時,發現周奶奶不在床上,我立即在院內尋找,最終在花園角落找到她 —— 原來她因思念老伴,半夜起床散心。我耐心安撫,陪她回到宿舍,為她蓋好被子,后續與她子女溝通,建議多來探望。這次經歷讓我明白,責任不僅是做好基礎護理,更要關注老人的安全動態。
試用期我還參與了養老院安全演練,學習火災逃生、地震應急疏散流程。轉正后,我會繼續扛起責任,將安全意識融入每一項護理工作,為老人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7
選擇養老院護理工作,源于對老年群體的熱愛;試用期三個月,這份熱愛愈發堅定。我喜歡聽老人講述過去的故事,從他們的經歷中感受歲月的溫度;喜歡看到老人因我的'照護而露出笑容,這份成就感無可替代。
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我主動學習方言。養老院有幾位老人只會說家鄉話,溝通困難,我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基礎方言,如今已能簡單交流,老人也更愿意與我分享需求。我還參與了養老院 “文化活動日”,協助組織老人唱歌、做手工,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也倍感幸福。
試用期內,我不僅提升了護理技能,更收獲了與老人之間的深厚情感。轉正后,我會帶著這份熱愛,繼續深耕養老護理事業,用專業與愛心,讓每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8
試用期三個月,我在 XX 養老院護理部擔任護士,始終秉持 “細心照護、守護安康” 的工作準則,快速適應了養老護理的特殊節奏與精細化要求。作為護理團隊的一員,我主要負責 10 位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照護,從清晨 6 點的晨間護理開始,到晚間 8 點的睡前檢查結束,每一個環節都力求細致入微。每日清晨,我會逐一協助老人完成洗漱、翻身、更換衣物,尤其針對張爺爺、李奶奶等 3 位壓瘡風險較高的`老人,嚴格按照護理規范每 2 小時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時仔細檢查皮膚狀態,涂抹專用防護藥膏,更換透氣性好的醫用床墊。試用期內,通過這樣嚴謹的護理,負責的老人中無一位出現新增壓瘡,皮膚狀態始終保持良好。
在健康監測環節,我堅持每日早、中、晚三次為老人測量體溫、血壓,詳細記錄在《老人健康監測表》中,同時備注老人當日的飲食量、睡眠時長及用藥反應。記得入職第二周,我在為張奶奶測量血壓時,發現數值突然升至 160/100mmHg,明顯高于她平日 130/85mmHg 左右的正常范圍。當時張奶奶還伴有輕微頭暈癥狀,我立即安撫她的情緒,讓她平躺休息,同時第一時間聯系值班醫生,并取來降壓藥協助她服用。接下來的 2 小時里,我每隔 15 分鐘就為她復測一次血壓,密切觀察狀態變化,直到血壓逐漸回落至 140/90mmHg 以下,才松了一口氣。這次經歷讓我深刻意識到,養老院護理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哪怕是 0.1℃的體溫波動、10mmHg 的血壓變化,都可能隱藏著老人健康的隱患,只有時刻保持細心,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規避風險。
試用期內,我還積極參加養老院組織的各項護理技能培訓,先后學習了失能老人喂飯技巧、嗆咳應急處理、鼻飼管護理等專項內容。在喂飯技巧培訓中,我反復練習如何調整老人坐姿、控制喂食速度,確保老人吞咽安全;在應急處理演練中,通過模擬老人突發嗆咳、呼吸困難等場景,熟練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氧氣吸入操作流程。這些培訓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技能,更讓我學會了用更科學的方法為老人提供護理服務。
轉正后,我計劃進一步細化護理工作:一方面,為每位負責的老人建立更完善的 “個性化護理檔案”,記錄老人的生活習慣、健康禁忌、用藥史等細節;另一方面,加強與醫生、康復師的溝通,針對老人的健康狀況制定更精準的護理方案。我會繼續以細心為準則,用專業的護理守護每一位老人的晚年安康。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9
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后,我逐漸明白,這份職業不僅需要專業的護理技能,更需要一顆充滿耐心的愛心 —— 老人的身體機能在衰退,行動、表達都可能變得遲緩,唯有耐心,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讓照護更有溫度。試用期三個月,我在 XX 養老院負責 8 位老人的護理工作,其中幾位老人的經歷,讓我對 “耐心” 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爺爺今年 78 歲,因子女長期在外地工作,一年難得回來一次,他剛入住養老院時,總是獨自坐在窗邊發呆,不愿與人交流,吃飯也常常應付了事。起初,我每天做完基礎護理后,都會主動坐在他身邊陪他聊天,從天氣聊到家鄉的.農作物,從他年輕時的工作經歷聊到他喜歡的戲曲。剛開始,李爺爺只是偶爾點頭回應,話很少,但我沒有放棄,依然每天堅持找話題。有一次,我發現他床頭柜上放著一本舊象棋譜,便主動提起自己小時候跟著爺爺學下棋的經歷,沒想到李爺爺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開始跟我聊象棋的棋路。從那以后,我每周都會找兩個下午,陪李爺爺下一局象棋,他的話漸漸多了起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頻繁,吃飯時飯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王奶奶因關節退化,行動十分遲緩,每次穿衣都需要近半小時。有次我協助她穿衣時,旁邊新來的護理員著急地說:“奶奶,您快點,后面還有幾位老人等著呢。” 王奶奶聽后,手忙腳亂,反而更慢了,還小聲念叨:“人老了,沒用了。” 我趕緊制止了那位護理員,蹲下身對王奶奶說:“奶奶,不急,咱們慢慢來,您看這件毛衣的花紋多好看,咱們慢慢穿,別把花紋弄皺了。” 說著,我一邊幫她整理衣領,一邊跟她聊起她年輕時做衣服的經歷。王奶奶漸漸放松下來,配合著完成了穿衣,還笑著說:“姑娘,你比我閨女還耐心,跟你聊天,我都忘了自己動作慢了。” 這句話,讓我更加堅定了用耐心溫暖老人的決心 —— 對老人而言,耐心的陪伴比快速完成護理任務更重要。
除了日常照護中的耐心溝通,我還主動參與了養老院的 “心理關懷小組”,系統學習老年心理疏導技巧。通過培訓,我了解到很多老人入住養老院后會產生孤獨感、失落感,甚至自卑心理,需要通過傾聽、共情、鼓勵等方式幫助他們調整心態。試用期內,我運用學到的技巧,幫助兩位因疾病導致情緒低落的老人逐漸打開心結,重新積極面對生活。
轉正后,我計劃為每位負責的老人建立 “心理檔案”,記錄他們的情緒變化、興趣愛好、家庭情況等,針對不同老人的心理需求制定個性化關懷方案。我還想在護理區組織 “故事分享會”,鼓勵老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被尊重。我相信,用耐心搭建起與老人溝通的橋梁,才能讓養老護理不僅有 “療效”,更有 “溫度”。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10
養老護理工作中,隨時可能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唯有扎實的專業技能,才能成為老人健康的 “守護者”。試用期三個月,我在 XX 養老院護理部的工作中,經歷了多次護理挑戰,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實現了從 “新手護士” 到 “合格護理者” 的轉變。
剛入職時,我最擔心的就是失能老人的吸痰護理 —— 完全失能的劉爺爺因肺部功能較弱,需要定期吸痰,避免痰液堵塞氣道。第一次協助資深護士為劉爺爺吸痰時,我緊張得手都在抖,擔心操作不當會讓老人感到不適,甚至引發危險。資深護士看出了我的.緊張,一邊示范一邊耐心講解:“吸痰管插入時要緩慢,遇到阻力就輕輕退回一點,吸痰時間不能超過 15 秒,還要注意觀察老人的面色和呼吸。” 在她的指導下,我反復練習模擬操作,熟悉吸痰管的型號選擇、負壓調節等細節。經過多次練習,我終于能夠獨立為劉爺爺吸痰,操作時動作輕柔、流程規范,劉爺爺也不再像最初那樣抵觸,有時還會笑著對我點頭。
試用期內的一次夜班經歷,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專業技能的重要性。那天凌晨 2 點,我在巡查時發現孫奶奶呼吸急促,臉色發白,還伴有咳嗽癥狀。我立即上前,輕聲詢問她的感受,同時快速為她測量血氧飽和度,結果顯示僅為 85%(正常應在 95% 以上)。結合孫奶奶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我判斷她可能是肺部感染引發了呼吸困難。我沒有慌亂,按照應急處理流程,先將孫奶奶的床頭抬高 30 度,讓她保持半坐臥位,然后迅速取來氧氣機,為她佩戴鼻導管吸氧,調節氧流量至 2 升 / 分鐘。同時,我立即撥打值班醫生的電話,詳細描述孫奶奶的癥狀、血氧數值及已采取的措施。醫生趕到后,診斷與我的判斷一致,在醫生的指導下,我協助孫奶奶服用抗感染藥物,為她拍背排痰(手指并攏、稍向內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輕輕拍打背部)。經過半小時的緊急處理,孫奶奶的呼吸逐漸平穩,血氧飽和度回升至 92%,臉色也慢慢紅潤起來。
為了提升專業能力,試用期內我還利用休息時間系統學習老年常見疾病護理知識,重點掌握了糖尿病飲食管理、腦卒中康復護理等內容。針對護理區 4 位糖尿病老人,我根據他們的血糖水平,協助營養師調整飲食方案,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同時提醒他們按時服藥、監測血糖;對于因腦卒中導致肢體活動不便的趙爺爺,我學習了簡單的康復訓練動作,每天協助他進行肢體被動活動,如屈伸關節、旋轉手腕等,幫助他維持關節活動度,預防肌肉萎縮。
轉正后,我計劃進一步深化專業學習,報名參加老年護理專項培訓,學習更先進的護理技術;同時,將自己的護理經驗整理成筆記,與同事分享交流,共同提升團隊的護理水平。我相信,只有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才能在面對護理挑戰時從容不迫,為老人的健康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11
在養老院的護理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團隊協作,才能高效完成護理任務,為老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試用期三個月,我在 XX 養老院護理部與同事們緊密配合,在協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也在協作中收獲了溫暖與成長。
每日的晨間護理是護理工作中最繁忙的環節 —— 需要協助老人洗漱、翻身、更換衣物、整理床鋪,還要為部分老人測量生命體征、準備早餐。我所在的護理小組負責 15 位老人,起初,我們各自為戰,每人負責幾位老人的全部晨間護理,常常忙得手忙腳亂,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出現疏漏。后來,組長組織我們開會討論,決定采用 “分工協作” 的方式:我負責協助老人翻身、檢查皮膚狀態;同事小張負責為老人洗漱、更換衣物;同事小李負責整理床鋪、準備護理用品;同事小王負責測量生命體征、記錄數據。分工明確后,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 原本需要 1 小時才能完成的晨間護理,40 分鐘就能全部結束。而且,由于每個人專注于一項任務,操作更加熟練,護理質量也得到了提升。比如,我專注于翻身和皮膚檢查后,能更細致地觀察老人的皮膚狀況,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小張專注于洗漱后,能更好地安撫老人情緒,讓老人享受更舒適的洗漱過程。
除了日常護理,在應對突發情況時,團隊協作更是發揮了關鍵作用。有次上午 10 點,我在協助張爺爺下床活動時,張爺爺突然腳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倒。我趕緊伸手扶住他的胳膊,同時大聲呼喊:“快來人幫忙!張爺爺要摔倒了!” 正在附近整理藥品的同事小李聽到后,立即跑過來扶住張爺爺的另一只胳膊;同事小王迅速推來輪椅,我們一起將張爺爺平穩地扶到輪椅上;同事小張則第一時間聯系值班醫生,并準備好急救包。醫生趕到后,我們協助醫生為張爺爺檢查身體,測量血壓、查看關節情況,最終確認張爺爺只是輕微擦傷,沒有大礙。整個過程中,我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沒有出現任何混亂,既保障了張爺爺的安全,也沒有影響其他老人的正常護理。
試用期內,我還積極參與護理團隊的周例會,每次會議上,我們都會分享工作中的問題與經驗:比如,有同事發現某款床墊透氣性更好,適合壓瘡風險高的.老人,就會在會上推薦給大家;有同事遇到老人不配合服藥的情況,大家會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如將藥碾碎混入少量食物中、耐心講解服藥的重要性等。通過這些交流,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護理技巧,也感受到了團隊的凝聚力。
轉正后,我計劃進一步加強團隊協作:一方面,主動與同事溝通,了解彼此的工作習慣和優勢,更好地配合完成護理任務;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團隊組織的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團隊整體的護理能力。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就能為老人打造更安全、更舒適的居住環境,讓養老護理工作更有溫度、更有效率。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 12
“反思是成長的階梯”,這是我在試用期工作中最深的感悟。養老護理工作容不得半點疏忽,每一次反思,都是對工作的優化,更是對老人健康的負責。試用期三個月,我堅持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不斷完善護理流程,提升護理質量。
剛入職時,我在喂藥環節曾出現過一次失誤,至今記憶猶新。那天上午,我為李爺爺準備口服藥時,因同時要回答另一位老人的疑問,分心之下差點將王奶奶的藥遞給李爺爺。幸好旁邊的同事及時發現,提醒我核對老人姓名。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但我非常自責,當天就寫下反思筆記:“喂藥時必須嚴格遵守‘三查七對’原則,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核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方法,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先完成當前的喂藥操作,再處理其他事情,避免分心導致失誤。” 從那以后,我每次喂藥前都會反復核對,將老人的姓名牌與藥袋信息逐一比對,確認無誤后再協助老人服藥,試用期剩余時間里,再也沒有出現過一次喂藥差錯。
在康復護理工作中,我也曾通過反思改進工作方法。趙爺爺因腦卒中導致右側肢體活動不便,需要進行肢體康復訓練。起初,我只是按照康復師給出的標準動作,機械地協助他活動關節,如屈伸手臂、抬腿等,但訓練效果并不理想 —— 趙爺爺常常因動作吃力而不愿配合,訓練進度緩慢。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的訓練方法沒有考慮到趙爺爺的實際耐受度?于是,我主動與康復師溝通,詳細描述趙爺爺的訓練反應,同時觀察趙爺爺在訓練中的表情和動作,記錄他能輕松完成的動作幅度、堅持的.時間。根據這些信息,我為趙爺爺制定了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將原本每次 30 分鐘的訓練拆分為兩次,每次 15 分鐘,降低他的疲勞感;從簡單的動作開始,如先活動手腕、腳踝,再逐漸過渡到手臂、腿部;在訓練過程中,及時給予鼓勵,如 “爺爺,您今天比昨天多抬了 5 厘米,進步真大!”。調整訓練計劃后,趙爺爺的配合度明顯提高,訓練效果也越來越好,試用期結束時,他已經能自主抬起右側手臂至胸前位置。
除了針對具體事件的反思,我還堅持每月撰寫護理總結,對當月的工作進行全面梳理:記錄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采取的解決措施、取得的效果,分析自己在專業技能、溝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在總結中我發現,自己在應對老人突發情緒波動時,溝通技巧還不夠成熟,有時無法快速安撫老人。針對這個問題,我主動學習老年心理溝通技巧,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逐漸掌握了 “傾聽共情法”—— 先耐心傾聽老人的訴求,認同他們的感受,再慢慢引導他們調整情緒。
轉正后,我計劃將反思習慣一直保持下去:一方面,堅持每日記錄護理日志,及時反思當天的工作;另一方面,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總結,梳理工作中的經驗與不足,制定改進計劃。我相信,通過持續的反思與改進,我能不斷提升護理能力,為老人提供更專業、更貼心的護理服務,成為一名讓老人放心、讓家屬滿意的養老護士。
【養老院護士轉正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護士轉正的個人總結(精選19篇)11-15
護士個人轉正總結(精選18篇)08-21
醫院護士轉正工作總結07-19
護士轉正個人總結(通用10篇)11-15
護士轉正工作總結(精選28篇)12-04
護士試用期轉正的個人總結推薦08-07
養老院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通用10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