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6-08 04:52:56 藝詩 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

      導語:了解高考小說知識點,讓自己考試更加得心應手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供大家閱讀。

    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

      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

      一、考綱和命題解讀

      1.《考試說明》對小說結構(情節)有何要求?如何理解這一要求?

      分析作品結構:注意作品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以及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之間的關聯和安排。

      《考試說明》要求“分析作品結構”,就小說而言,主要指分析小說情節結構。它要求考生能概括情節,分析情節安排的特點和作用。

      2.高考小說情節題命題有何特點?

      情節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小說閱讀的起點和基礎,因此是高考小說命題的重要內容,其命題特點主要有:

      (1)命題角度有二:一是立足于情節本身,如梳理、概括故事情節,分析情節的內在關聯及情節構筑特點和技巧;二是著眼于情節為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服務,如分析某情節的作用等。

      (2)切口小:不大選擇全篇情節考查,大都選擇關鍵處的一句(或一段)文字,要求聯系上下文,對情節作綜合或單獨分析。

      (3)也可以把情節安排的作用和合理性作為探究題的探究點。

      二、小說情節的結構模式

      小說情節的結構主要通過情節的推進或情緒的勾連、材料的組織來構成。傳統小說通常是以時空為本位的線性結構模式。具體有三種:

      ①基本模式: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目前高考選文多為這樣的結構模式。

      ②搖擺式:即通常所說的“一波三折”。大多數小說情節運行并不呈現為一條直線,總會在某處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做點什么,然后再回到軌道,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魂的魅力。

      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稱“歐61亨利”式筆法。在結尾處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個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節,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從而增加小說情節的生動性。

      三、小說情節的結構要素

      小說情節的結構除去情節本身,還有以下要素:

      1.線索。它是貫穿整個作品情節發展的脈絡,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種情感、某個事件,還可以是時間、空間。閱讀小說,抓住線索是把握小說故事發展的關鍵。線索有單線和雙線兩種。雙線一般分明線、暗線兩種。

      2.情節安排的技巧。基本技巧有照應、伏筆、過渡、鋪墊、點題等;常用技巧有懸念法、誤會法、對比法、突轉法、抑揚法等。

      三、小說情節安排的作用

      小說的情節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

      一是內容上為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服務,為情節發展服務;

      二是結構上呼應標題、設置懸念、照應文段、埋下伏筆、為后面情節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等。

      1.小說開頭段的作用

      像散文那樣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分析時既要把握該段的內容和表現手法,又要結合下文的故事情節。

      小說開頭常用的兩種方式:

      ①懸念式。在作品開頭提出疑問,然后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回答疑問。

      作用:造成懸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讀者思考,吸引讀者閱讀下去;

      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說主題

      ②寫景式。

      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背景);

      渲染氣氛;

      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調。

      2.小說中間段(情節)的作用

      從以下三點考慮:

      ①考慮某個情節與全文中相關情節的關系——主要是照應和伏筆。

      照應就是文學作品前后文之間的呼應。照應能使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伏筆是指文學作品中,在前段里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在小說中使用伏筆,能使小說情節曲折,結構緊湊,構思精巧,前后呼應。

      ②考慮情節與主題的關系——暗示或突出了主題(某種社會現象)如《駱駝祥子》中暴雨狂瀉,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著頭一步一步地往前拽”的情節,反映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凄苦生活和悲慘命運。

      ③考慮情節與人物形象性格的關系——變現了人物精神、性格等。如《水滸傳》寫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給讀者以武松會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著安排哨棒被打斷,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邊,兩手揪住老虎頭皮,按在地上,提起鐵錘般的拳頭,打得老虎眼、口、鼻、耳七竅流血的情節,有力地彰顯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3.小說結尾段的作用

      小說結尾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①出人意料式。這種結尾,從結構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瀾,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在情理之中。

      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這樣的結尾能夠讓讀者充分地馳騁想象,進行藝術的再創造。

      ③補敘式。這種結尾常有對上文情節的呼應和解釋懸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④卒章顯志式。這種結尾往往有解釋懸念、揭示主題的作用。

      ⑤令人感傷式。這種結尾,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從表現人物性格上看,能很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增強悲劇色彩;從表現效果上看,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⑥大團圓式。這種結尾,從表現效果上看,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從讀者的感情體驗上看,與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美好的人性,符合大眾對審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四、小說中的環境作用

      一考綱和命題解讀

      1.高考對小說環境考點有何要求?

      分析小說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2.高考小說環境描寫題命題特點是什么?常見的命題形式有哪些?

      高考小說環境描寫命題特點有:

      (1)在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構成的環境中,重點考查自然環境描寫。

      (2)命題特點選材的切入口有兩種方式:一是切入口較小,一般為一小段景物描寫文字;二是對散見于文中的景物描寫文字作綜合性考查。

      (3)環境描寫題型具有綜合性,即把景物特點、描寫手法和描寫作用放在一起考查(俗稱“一景三考”),重點考查環境描寫的作用。

      此類題目常見的命題形式有:

      ①文中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起什么作用;

      ②小說中幾次寫到某一景物,有什么作用;

      ③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分析其對塑造人物或表現主題起到的作用。

      解答此類題目時,最關鍵的是要在文中找到環境描寫的語句。考生要明確處于不同位置的環境描寫其作用是不同的:

      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或增添、烘托某種氣氛;

      中間,起著襯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作用,有時有推動故事情節向前發展的作用;

      結尾,一般起著揭示主旨的作用。

      二自然環境

      小說中的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天氣和景物等。它的主要作用有:

      ①自身的、獨立的審美價值。表現地域風光和文化,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②渲染故事氣氛。作者往往用生動的自然環境描寫,來創造故事的特定氛圍,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

      ③烘托人物形象。環境是為人物活動提供場所和背景的,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的心境、復雜的性格,而為人物設置多種不同的自然環境,用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其性格。

      ④推動情節發展。情節發展與環境描寫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環境描寫要以情節為依據,情節發展離不開環境描寫。

      ⑤暗示社會環境。優秀的作者,總是通過對特定的自然環境的描寫,來展示獨特的世態風情,為讀者提供一幅社會歷史圖畫。所以,小說中的自然環境,一般都帶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當做是社會環境的暗示。

      ⑥深化作品主題。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的細致分析,也離不開對環境的認真考察。

      三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所處的時代、社會和生活環境等的描寫,包括城鎮、農村、工廠、軍營、機關、學校、商店等人物活動場所和地域風情、風俗習慣等社會風情的描寫。

      具體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提示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會本質特征,深化作品主題。

      四如何分析環境描寫

      對小說環境描寫的考查,一般是就指定的環境描寫(多是景物描寫),分析其特點,鑒賞其技巧,概括其作用,俗稱“一景三考”。“三考”中,景物描寫技巧雖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寫技巧一樣,但在小說里一般不是考查重點,而景物特點、作用是考查重點,尤其是景物描寫的作用,是重中之重。

      1.如何概括景物特點或寓意

      概括景物特點首先要看描寫的是哪些景物,其次看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要特別注意能揭示景物特點的形容詞。如果沒有這些詞語,則需要自己選用詞語概括。

      至于分析景物的寓意,則要關注它所運用的手法,或隱喻,或象征,并結合小說背景和主旨準確判定其寓意。

      2.如何分析景物描寫的技巧

      (1)抓住特征,進行形、聲、色等方面的描寫;

      (2)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進行描繪;

      (3)寫景有層次,講究觀察角度;

      (4)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細節描寫;

      (5)白描和工筆。

      3.如何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

      (1)掌握景物描寫的基本作用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背景;

      ②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③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或烘托襯托人物心理;

      ④象征、暗示社會環境(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⑤暗示、鋪墊或展開、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場景轉換);

      ⑥作為情節線索,勾連故事;

      ⑦揭示或深化主旨,增強意蘊,情景交融,營造意境。

      簡言之

      ①指向環境:交代……時間(背景),營造……氛圍,渲染……氣氛。

      ②指向情節:推動……發展,暗示……轉換,勾連……情節,為……作鋪墊,為……埋下伏筆。

      ③指向人物:暗示……思想,側面寫……性格,烘托……心理。

      ④指向主題:表達、寄托、暗示、揭示、深化……主旨。

      (2)根據位置判定作用

      如在開頭,往往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營造氛圍,渲染氣氛。在中間,推動情節發展,烘托氣氛,襯托情感,表現心理。在結尾,升華主題,照應開頭。

      4、答題提示與模式

      1.審題

      (1)審清所給文字及所在位置,尤其要把散見的寫景文字找足找全。

      (2)審清問法:問的是景物特點還是景物作用。尤其區別好“景物特點”與“景物描寫特點”的答題方向。

      2.答題

      (1)既要認真閱讀所給文字,更要依據所給文字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回答不同的作用。

      ①如果所給景物文字出現在開頭,那么其作用主要是:

      給全篇“定調”,或者定下感情基調,或者定下敘述基調,使得敘述更加舒緩自然、順理成章。另外有營造特定的意境與渲染特定的氣氛,以感染讀者或主人公的作用。

      ②如果出現在人物出場前,那么其作用便是導引人物出場;如果置于小說的某個情節中,其作用可能是推動情節發展。

      ③如果置于人物的描寫之中,那么其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

      ④如果景物描寫作為小說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為一種象征。

      小說的景物描寫作用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這要結合具體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2)所給的景物描寫文字一般是集中的、具體的,對于那些散見的景物描寫在答題前一定要找足找全,不得遺漏。

      (3)掌握答題模式。

      ①環境(景物)的特點

      常見的答題模式:a.描寫了……景象,b.渲染了……氣氛,c.呈現出……格調。

      ②環境描寫的手法

      常見的答題模式:運用了……手法,突出了(表現了)……

      ③環境描寫的作用

      常見的答題模式:

      a.突出(烘托、描寫、交代)了……,為……活動提供了背景,與……(情節)形成對比

      b.烘托(襯托、映襯)了……(思想品質、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c.引發……思想(情感)轉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備考知識清單

      一、命題預測

      今年的山東考試說明中關于文學類文本閱讀部分有一個明顯的改動,即將原來的“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為“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排列順序的改變,極可能引發命題材料的文體變化,換句話說,很可能會考小說閱讀。

      二、考點分析

      小說考查著重從人物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以及情節、高潮、結尾等方面設題考查。同時,注重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鼓勵考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三、命題特點

      1000多字的微型小說(小小說)將是小說考查的重點對象。這種小說只截取生活的一個橫斷面,或事件中的一個小片段、小插曲,對人物只勾勒輪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種光彩或斑點,兼有特寫的特點,寫法近似速寫。它比短篇小說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節更單純。

      此外,命題也可能會選取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的一個片段、某一個情節或某一個場景進行考查。我們認為,它應以現當代的中外名家名篇為主,作品內容有具有較強的文學性或審美情趣。

      在復習中,要重視《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新課標(實驗)》推薦小說: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魯迅《吶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從文《邊城》、塞萬提斯《堂?吉訶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海明威《老人與海》、莫泊桑短篇小說、契訶夫短篇小說、歐?亨利短篇小說等。要對其內容梗概、主題思想、主要的人物形象,乃至總體的藝術特色有一些了解。

      四、方法點撥:

      (一)分點解說

      (1)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首先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然后畫出小說中關于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接著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最后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2) 重要情節(細節)作用的分析,解題時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對表現主題的作用。其作用一般來說是點題或突出主題。

      ②是對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發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性格。

      ③是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構成上的作用。一般來說是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3) 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首先找到環境描寫的語句在文章中的位置。處于不同的位置的環境描寫其作用將會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寫的環境。分析環境描寫作用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①借環境描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種氣氛;

      ③襯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時有推動故事情節向前發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 思想內容(主題)和寫作技巧的鑒賞和評價。

      理解主題主要看重要情節和主要人物;而小說主要的寫作技巧也表現在重要情節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題時,不從作品的客觀實際出發,不能避免認識上的偏見和情感、情緒上的偏激,沒有認真閱讀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評價作品缺乏針對性,這是學生做這類題最大的誤區。

      鑒賞評價小說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時的誤區是,過分拔高小說所表現的主題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創作技法的成敗,認為一發表的文章總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評的意見;以自己頭腦中固有的觀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為主的思想觀念;以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評價小說的標準,合自己口味的則說好,否則,就說不好。

      (二)分類解說

      小說常用的開頭

      1、設疑法(懸念法):提出疑問,然后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造成懸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把小說讀下去。

      ①引起讀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節。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2、寫景法。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小說的結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結局。(思維方向)好處:

      ①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2、分析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

      ①從主題上看,更好地深化主題。

      ②從表現人物性格看,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高考小說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詩歌知識點總結10-20

    高考小說閱讀理解05-25

    高考2022語文知識點總結11-14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11-02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05-25

    高考數學必考知識點總結06-28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05-25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01-23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05-25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12-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另类精品 | 精品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自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