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和世襲制區別

    時間:2021-06-25 15:50:06 科普知識 我要投稿

    關于宗法制和世襲制區別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宗法制和世襲制區別,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宗法制和世襲制區別

      宗法制是按照血統遠近以區別親疏的制度,宗法制的一個關鍵內容是嚴嫡庶之辨,實行嫡長子繼承制;世襲制是古代皇帝下臺后,將皇帝的九五之尊轉給自己的兒子。世襲制就是名號、爵位以及財產等按照血統關系世代傳承。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

      此制度確立于夏朝,發展于商朝,完備于周朝,影響于后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后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世襲制

      世襲或世襲制度是指某專權一代繼一代地保持在某個血緣家庭中的一種社會概念。其中可分為政治世襲和經濟世襲兩類。

      世界各地的人類社會的早期都曾出現過世襲制度的統治政權,其中多數為封建世襲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職的一種傳承制度。先秦時代,中國實行世卿世祿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們的爵位、封邑、官職都是父子相承的。這種世襲的次數理論上是無限的,直到改朝換代或占據這個爵位或官職的家族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為止。

    【關于宗法制和世襲制區別】相關文章:

    關于立冬和冬至的區別11-06

    關于議案和提案的區別11-20

    if和whether的區別10-12

    snowing和snowy區別10-12

    embarrassed和embarrassing區別10-12

    請示和報告區別11-15

    elder和elderly用法區別10-12

    preserve和save的區別10-12

    蔭蔽和蔭庇的區別10-12

    nadph和nadh的區別10-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最新 |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 | 在线精品电影91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