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
1、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提出問題后,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嘗試對這一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然后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探究的一般步驟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
2、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所以它是這個實驗中的變量,而其他條件如溫度、土壤的潮濕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樣的。像這樣,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3、環境與生物的關系是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有兩類,生物因素:如光、溫度、水、空氣等分別是非生物因素: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等。4、所有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響。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2
在食物鏈“水生植物→蜻蜓幼蟲→小魚→大魚”中,有毒物質最多的是大魚,數量最多的是水生植物。
1、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由一定限度的。
2、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3、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4、大多數的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內的水層中,因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乏陽光,大多數綠色植物不能生存。
5、巖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也是人類的“立足點”,人類的活動可以到達生物圈的各個圈層。
6、濕地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森林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
7、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3
綠色代表著萬物的生機,象征著生命的盎然,下面是對生物中的綠色植物的復習。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淀粉。
脫色:幾個小時后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于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結論:淀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4、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用來構建之物體;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
8、綠色植物就在我們身邊,綠色植物也是我們生命的締造者,我們人類要愛護我們的地球村,愛護我們的綠色植物。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4
生物個體就是以母鐘為藍圖進行分解、合成的,該母鐘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
母鐘、子鐘、孫鐘
生物鐘分為母鐘、子鐘和孫鐘。
母鐘是受精卵攜帶的那條染色體。
母鐘的分裂是一定的,不是無止境的分裂下去,母鐘在人類一般是分裂5次產生24條與母鐘一致的體染色體,以后人類的所有器官都在這24條子鐘下面分裂產生,母鐘在分裂時,就已經嚴格地將24條子鐘各自應該怎么釋放、怎么解碼、解哪些地方的碼等等都安排好了,24條子鐘就開始各行其是了,造肝的造肝,造腎的造腎,造心的造心,同時各自功能的發揮也開始進行,一個新的個體產生了。
這就象一個母親生下幾個雙胞胎兒子,兒子們就各發展各的了,但是作為一個大家庭來說,雙胞胎們會有相互影響的一方面,直到長大在他們中都可以看到整個家庭的痕跡,但是他們又各有秋千、各不相同。
不要忘記了,現在談的母鐘,不是純的DNA的`概念,應當時刻記著該母鐘的外面有細胞膜、細胞質和核膜,還應該記著細胞質里的高爾基體等物質。
母鐘的分裂不是單一的,是連著細胞膜等等一起分裂的。精子所攜帶的XX或XY染色體進入卵細胞和卵細胞的染色體結合一般現在稱為“合子”,合子里首先只有一對染色體,在人類,它們開始參照這一對染色體進行復制,生成23對體染色體,這時的這個卵細胞本文稱為“母鐘”,母鐘開始分裂,每分裂一次,就產生一個新的“子鐘”。
總結:每個子鐘都是一個攜帶某方面遺傳信息的、完整的、與母鐘在個體、大小、功能上完全不同的新的細胞了。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的總結11-16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的總結01-22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4-10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2-06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7-09
初一上冊生物的知識點總結09-27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8-29
初一上冊的生物知識點總結10-21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1-09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