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4-07 08:02:53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

      第一部分 聲現象及物態變化

      (一) 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 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 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 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 噪聲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8. 聲音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 噪聲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二)物態變化

      1 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

      3溫度計

      (1)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 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 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 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 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5.體溫計,實驗溫度計,寒暑表的主要區別

      構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體溫計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35—42℃ 0.1℃ ① 離開人體讀數

      ② 用前需甩

      實驗溫度計 無 —20—100℃ 1℃ 不能離開被測物讀數,也不能甩

      寒暑表 無 —30 —50℃ 1℃ 同上

      6.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7.熔點和凝固點

      (1)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 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3) 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8.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9.蒸發現象

      (1) 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10. 沸騰現象

      (1) 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2

      一、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三、電壓

      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

      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

      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

      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

      ⑤工業電壓380伏.

      四、電阻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3千歐; 1千歐=103歐.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R與它的U和I無關).

      20xx年7月3日星期六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3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2、方向:跟形變的方向相反。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豎直向下。

      4、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四、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

      六、摩擦力

      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產生的條件:①兩物接觸并擠壓;②接觸面粗糙;③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3、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靜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滾動為滑動。(2)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少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滑動為滾動;④加潤滑油。

      七、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公式:

      單位:Pa。1Pa=lN/m2。

      4、(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5、液體壓強由液體重力產生,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液體壓強公式:p=ρgh。連通器里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6、大氣壓是由空氣重力產生,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存在,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P0=1.013Xl05Pa=760mmHg。

      7、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八、浮力

      1、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方向:豎直向上的。

      2、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氣體)的重力。公式:。

      4、計算浮力方法有三種: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適合漂浮、懸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壓力差法:F浮=F向上的壓力—F向下的壓力)。

      5、物體的浮沉條件:

      浮力與物體重力比較:

      F浮G,上浮③F浮=G,懸浮或漂浮

      九、功

      1、定義: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單位:焦耳(J)。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1)有力無距離,如:推而不動;

      (2)有距離無力,如:人對拋出手的物體;

      (3)有力有距離,但是力垂直距離。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義: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單位時間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①定義式P=W/t②推導式P=FV

      3、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千瓦,符號kW。

      十一、動能

      1、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十三、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3、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是機械能的總和不變。

      十四、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十五、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3、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十六、機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3、總功:使用機械時,人們對機械做的功叫總功,W總=FS=W有用+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

      (1)用同一滑輪組(動滑輪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體,提升的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輪組(動滑輪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動滑輪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2-07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4篇12-07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2篇12-07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10-30

    初二物理下冊總結05-16

    (精)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01-22

    初二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6-10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06-12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01-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三级日本理论在线 | 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 | 午夜成人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