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八年級語文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吆喝》寫的是現實中業已漸行漸遠的“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仿佛都隨著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了解民間蘊藏的豐厚的文化藝術積淀,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本文語言典雅、蘊藉,但又很平易,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學習作者合理介紹紛繁復雜事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感。
3、情感與態度:感受京城特色的民俗、民風;體驗中國地方文化的魅力,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動人底蘊,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品味語言,感受民風、民俗,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受民風、民俗,體會作者的情感。
說教法
情景導入法 合作探究法
說學法
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 創造性學習法
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多媒體電視廣告)
黑芝麻糊哩——那悠長深情的聲音,讓我們產生很多美好的聯想。
這則廣告的創意就來自民間的吆喝。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蕭乾的《吆喝》,去聆聽京味十足的吆喝,感受作者對吆喝懷有的特殊情感。
以此導入,點題并激發學生興趣。
二、自主學習
1、學生借助資料介紹作者。
2、學生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此環節學生自主完成為主,教師補充為輔。
二、走進吆喝,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生聽讀課文錄音,老師依次出示以下問題:
1、 邊聽邊圈點勾畫出文章介紹了哪些老北京的吆喝聲?
2、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這些繁雜的吆喝聲的?
生反饋、師總結:本文按從早到晚、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介紹北京林林總總的吆喝聲,這種組織材料的方法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聽讀的過程中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三、賞讀吆喝,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情感
過渡:如此豐富的吆喝聲,哪些是你最欣賞的?
1、 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吆喝聲,說說為什么喜歡并試著模仿表演。
在學生品評的基礎上,師總結:這小小的吆喝詞,真可謂手法多樣,貼切生動,比喻、擬人、夸張,寫形、寫色、寫味兒,還有詩般的韻律,音樂的美感,京味兒的唱腔,平實中透著儒雅,質樸又不失鮮活。
學生自選例子品評并模仿的過程中考察學生對吆喝這種民俗的理解情況,并以表演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過渡:調動我們的聯想和想象,看看這一聲聲的美妙的吆喝把我們帶回了什么時代,看到了什么樣的場景,又是什么樣的人民組成了這樣的場景呢?作者在這樣的場景下生活得如何?
2、默讀品味:
(1)你看到了北京城什么樣的景象?
熱鬧的街巷,豐富的物品,特色的小吃,北京人的早晚四季的生活場景。
(2)這樣的場景中的.人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純樸的、善良的、樂觀的、熱情的、也有不勞而獲的,虛假的
(3)作者在這樣的場景下生活得如何?從哪里看的出來?
吞小金魚、留著鼻涕吃烤白薯,嚇個大馬趴……
(4)這些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學生發言,談自己的領悟和感受,師點撥后總結:作者在描寫中流露出對往事的美好回憶,那種至今想來人忍俊不禁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間。同時贊揚了老北京人熱情樂觀的生活態度,自信豁達的人生境界,這境界就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更表達了作者這種民俗文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通過以上環節,解決難點:感受民俗、民風,體會作者流露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現在的吆喝聲基本都被鋪天蓋地的廣告所取代,所以有人說,在大眾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 吆喝還有什么作用?請你具體說說。你更喜歡吆喝還是廣告?為什么?
教師總結:其實,不僅北京有吆喝,我國各地都有。而且由于各地語言、風土人情不同,吆喝也各有不同.現在,這種口頭廣告正逐漸消失。但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吆喝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我們應注意搶救。
通過以上環節,拓展延伸,完成目標3。
五、結語
生活中從來都不缺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用來評價《吆喝》一文再恰當不過。街頭巷尾經常回蕩著的商販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人的音律,是一種應當被記載在史冊中的文化遺產。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一切都將深深地烙進心靈深處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
六、作業
1.自己為一種商品創造一則吆喝廣告。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執教的是統編教材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的《大雁歸來》,這是一篇富有文學色彩的科學觀察筆記。下面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加以說明。
一、說目標
本課我確定的目標是:
1、默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概括課文對大雁做了哪些描寫,了解作者筆下大雁的個性特點。
2、品讀課文,揣摩文中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感受作品濃郁的抒情色彩。
3、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激發學生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
確定以上目標基于三個方面的理解。1.基于對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明確指出:欣賞文學作品,應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閱讀說明文時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篩選主要信息,讀懂文章闡述的事理。2.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大雁歸來》所在的單元都是闡釋事理的說明文,編排本單元的目的是體現求真、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大雁歸來,這些自然現象理解所蘊含的科學道理。3.基于對學情的理解,八年級學生已經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通過默讀篩選信息來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夠通過品讀具體的句子來談自己的感受,能夠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這一學段在前面幾篇課文中學生掌握了學習說明的方法,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基于以上三點,我確定了以上三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本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創設情境法、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深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通過問題引導法讓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繼而我采用點撥法,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閱讀體會,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古人說過“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我設計讓學生采用默讀法來篩選主要信息。用品讀法讓學生領悟作者的抒情筆法,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準備用六個教學環節來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努力變教為導。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動物,喜歡的原因,以此引入大雁是老師喜歡的動物,從而引入課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平等的對話,建立與學生平等的學習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第二環節:默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學生在默讀中,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篩選信息的方法,來把握文意。本單元的單元目標要求篩選主要信息,此環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讀懂文章闡述的事理,為后面的品讀環節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品讀課文,感受濃郁的抒情色彩。通過前面的默讀 ,學生對課文的大意有所了解,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抒情句子的品讀,揣摩作者的情感,領悟濃郁的抒情色彩,從而感受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它們命運的關注,為學生學習本文的主旨奠定基礎。
第四環節:合作探究,領悟主旨。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合作、探究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和作用。新課標指出要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本環節重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過對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應該保護動物,愛護環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正確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第五環節:課堂延伸:請你為保護動物擬一條宣傳標語。語文課程標準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此環節通過寫宣傳標語,讓學生在寫的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通過學生展示寫的內容結束全課,以此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第六環節:布置課外作業 觀察你所喜愛的一種小動物,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一下它的習性,表達自己的感情。將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學生在通過觀察后,培養學生學習作者求真、嚴謹的科學精神,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說課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指導!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課,是我國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所寫一篇介紹克隆知識的科普文章。文章從介紹克隆的含義,實驗,發展,到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從不同的側面說明克隆,前后邏輯聯系緊密。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把艱深的科學道理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 教學目標
根據說明文教學的文體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順序和方法。 3、培養學生收集、篩選、利用資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和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順序和方法。 教學難點:
對克隆問題引發的倫理、道德、法律問題的認識。
二、說學生
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本文介紹克隆知識,語言形象、生動,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本文蘊含的克隆知識以及個別專業術語較深奧,八年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生物常識重點突破。
能力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說明常識的把握沒有問題,并且能夠通過反復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三、說教學方法與手段
1、朗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延伸拓展法。
四、說媒體
多媒體課件。
五、說學法
教師主導下的分小組合作學習。六、說教學設計
第一步: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用《西游記》中孫悟空分身術的故事導入,(設計這一導入,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渲染營造一種氛圍,激發他們的一種求知欲、好奇心,為新課的講授作鋪墊,激起學生的熱情,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進入本課學習。) 第二步:自由朗讀,自主掌握生字詞。
老師這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補充解釋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生物學名詞術語。 第三步:用大屏幕提示要積累的.詞語,讀寫結合,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 第四步:速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思考下列問題:
1、文章用了四個小標題有什么作用?四個小標題分別說明了什么內容?
2、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在說明克隆含義時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的?
3、依次找出克隆試驗部分試驗的對象有哪些?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順序? 設計這些問題,旨在讓學生掌握說明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本文的說明順序。
(同時完成板書)
第五步:走進克隆大觀園
通過學習,同學們對克隆知識有了初步了解,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中外克隆成果。通過這些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克隆技術已經在自然界廣泛應用,并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如果克隆技術應用到人類社會呢?
第七步:拓展討論,注重人文:
讓學生分組討論對"克隆人"的問題如何看待?討論完成后由小組發言人進行闡述。
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足,表述清晰、流暢,有條理性。
(這個環節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引導,重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同時,也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完成本節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七、小結
學生小結
要求學生課下以“我學到了??”開頭,寫一寫你學了這篇課文的收獲或感受,進行總結。
老師小結:(見ppt)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海燕》說課稿09-30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06-25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06-25
八年級語文《石榴》說課稿11-11
八年級語文《老王》說課稿08-17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07-03
八年級語文《春酒》說課稿09-20
八年級語文《愛蓮說》說課稿09-11
八年級語文《端午鴨蛋》說課稿07-05
八年級語文《登高》說課稿范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