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5-06-12 09:32:2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通用)語文教案8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我的影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影子是光學現象,文章圍繞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動作和影子幾方面寫“我”觀察到的現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覺,一個活潑、好奇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基本脫離了幼兒時期的幼稚,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對什么事情都想弄個明白,課間休息時,常常有學生興沖沖地跑到我跟前問長問短,問東問西。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影子的變化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認讀本課10個二類字,會口頭組詞、擴詞;能寫好本課的7個生字。

      3、能仿照課文中的幾種例句造句,如會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

      4、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學習重點】

      熟讀課文,認讀10個二類字;寫好7個生字,會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學習難點】

      理解影子的形成以及影子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習準備】

      1、蠟燭、實物。

      2、觀察陽光下自己的影子。

      【學習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猜謎語:一只小黑狗,沉默不開口。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生字,運用學過的辦法認出生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查檢字表、問別人、查字典……)

      2、請生嘗試讀課文。

      3、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清字音。

      4、分析句子的語氣,再嘗試讀課文。

      5、全班齊讀,自我評價。

      三、合作識字

      1、小組交流二類字,相互幫助。

      2、小老師領讀詞組。

      四、學文解趣,點燃火花

      1、隨機學習課文一、二、三自然段。

      (1)丁丁說自己的影子很有趣,你認為呢?從哪些地方能看出影子有趣?

      學生讀課文,說說自己讀到的內容,全班交流。

      (2)這是丁丁在哪里照出來的影子?

      (3)你們還知道在哪里有影子?

      2、學習第四自然段,探究影子的變化。

      (1) 齊讀第四自然段。

      (2) 質疑:影子為什么會變來變去呢?

      學生進行實驗、討論、交流。(蠟燭、實物、)

      (3)匯報

      抓住兩點:

      A、要有影子,必須要有光和物體。

      B、影子的變化是因為光源或者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五、戶外活動,實踐強化

      在操場的陽光下做上幾個動作,邊做邊觀察自己的影子的變化,是不是和丁丁說的一樣有趣?

      六、課外延伸,自主探索

      回家或上學的路上、課間十分鐘、夜間注意觀察自己或物體的影子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19個生字。

      2、熟讀課文,體會春天美好景象,體會兩個“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點。

      3、體會形聲字的特點,學習看半邊識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形聲字的特點,學會看半邊識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

      課時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19個生字。

      2、能有感情的熟讀詩歌。

      課時安排:2課時

      拓展:

      1、讀一讀下面詞語。

      姑娘 朗讀 放牛郎

      跟從 狠心 仇恨

      談論 掄胳膊 囫圇吞棗

      蒼白 創造 瘡疤

      2、選字填空。

      狼 狠 恨 ( )狗 痛( ) 兇( )

      很 朗 娘 姑( ) 晴( ) ( )好

      搶 掄 創 ( )先 開( ) ( )大刀

      槍 輪 論 討( ) 手( ) 車( )

      3、給下面的字加上合適的部首填進括號里,組成詞語。

      丁 方 才 爭

      鐵( ) ( )問 ( )產 風( )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聽錄音《春風吹》,說說春風吹綠了什么?吹紅了什么?吹來了什么?

      2、今天我們再看看春風還有什么本領,我們一起來學習《春風》。師板書課題,生邊讀邊書空。

      二、識字學詞

      (一)識字

      1、出示詞語:柳梢、枝頭俏、悄悄、口哨、捎來、云霄、輕輕、綠袍、一支、換上。

      2、生借助拼音識字。

      3、點撥:“悄悄 枝頭俏”中的悄和俏聲母是q;“柳梢、捎來、口哨”中梢捎哨的聲母都是sh;云霄中霄的聲母是x、

      4、同桌互讀糾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

      5、教師檢查讀音。

      (二)學詞

      1、生瀏覽課文,在書中圈畫含生字的詞語,讀這些句子理解“枝頭俏、云霄”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3、點撥:俏:美好、好看。 霄:指天。

      4、選自己喜歡的兩個詞語說句子。

      5、班內展示造句情況,老師點評。

      (三)寫字

      1、生描紅課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師巡視描紅情況,指導錯誤的筆順

      3、重點指導:“輕、梢、哨”

      “輕”車子旁的橫變提;“梢”木字旁捺變點;“哨”書寫時口字旁向上一點。

      4、生在練習本上書寫。

      5、教師評價。

      三、熟讀感知

      課文內容我知道

      1、生自讀課文,完成填空

      春天到,春風吹化了( ),吹綠了( ),吹紅了( ),小草( ),山野( ),燕子( ),小朋友( )

      2、填完后先在小組內展示。

      3、教師指名回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體會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今天我們來認識兩位“小英雄”。小朋友們能介紹一下你們的好朋友是誰嗎?那莊稼的好朋友是誰你們知道嗎?課件出示青蛙和蜻蜓圖片

      2、認識益蟲: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兩種小動物,它們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 板書課題,認讀蜻蜓并伸出手和老師書寫

      3、小結:認識到它們都是益蟲。 導入新課(板書:益蟲)

      二、檢查預習情況,歸類識字體會形聲字的.特點 (出示詞語及拼音)

      蜻蜓 放晴 眼睛 靜靜 呱呱叫 不出聲 除害蟲

      1、借助拼音自由讀

      2、指名讀,齊讀

      3、觀察加點漢字的異同:(生匯報,師作如下板書)

      青:相同:蜻 接近:睛 晴 靜

      4、問:還有哪些帶“青”的字,讀音和“青”相同或接近?

      生小組討論后總結:清、情、請、精、靖

      5、小結:漢字的變化真大,給“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組成意思完全不同的形聲字,這些帶“青”的漢字,大部分讀音中都有韻母“ing”,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如此。如果大家把握不準,就向字典或家長請教。

      三、讀懂課文,了解益蟲。

      1、指名分節讀課文,大家聽他們讀的對不對?

      2、評價

      3、齊讀全文

      4、體會情境,指導朗讀。

      (1)青蛙和蜻蜓分別做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師結合生回答作相應板書)

      (2)那么它們做完了事情后各自表現又是如何呢?誰來說說青蛙?

      (4)青蛙叫什么?為什么叫?它在想什么?(指導朗讀體會到青蛙此時的高興、自豪的心情以及宣揚自己功勞的心態)

      (5)對此理解“蜻蜓”的表現,抓住“靜靜”、“不吱聲”重點體會到其其謙虛的品質。指導生讀出其情景。

      (6)再次齊讀兩小節,體會各自的表現

      (7)練習指導背誦全文

      5、拓展延伸,了解益蟲。

      我們都喜愛這兩只益蟲,誰還知道哪些益蟲,你能告訴大家嗎?生匯報

      6、師作總結語:像青蛙、蜻蜓等這些益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幫我們消滅了許多害蟲,保護了莊稼和其它植物。所以我們不僅要感謝它們還應該怎么做?(生回答,師板書:保護)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一找哪個字是上中下結構?(害)那么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生答,師作范寫,并用紅粉筆作重點提示)

      2、師范寫“靜”,重點強調“月”,第一筆是“豎”,而不是“撇”,右邊的“爭”應該注意什么?誰來告訴大家?

      3、學生描寫生字各二遍

      4、書寫作業

      五、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鯨、屬于、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鯨、屬于、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3.學習課文第一段。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有一種海洋里的動物,單是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這種龐大的動物就是鯨,誰能簡單說說你對鯨的了解?

      2.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鯨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預習課文

      1.學習生字新詞,讀生字-組詞-讀句子,說說書寫和記憶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介紹了鯨的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

      3.把講由于環境的變化,鯨逐漸發生變化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4.質疑。

      三、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讀生字組詞,說說學習生字中要注意的問題。

      注意“肺”字右半部與“市”字的區別。

      3.形近字、同音字組詞

      鯨( ) 肢( ) 濾( ) 噸( )

      驚( ) 技( ) 慮( ) 頓( )

      肺( ) 判( ) 胎( ) 苔( )

      痱( ) 叛( ) 抬( ) 怠( )

      4.找出鯨由于環境變化而逐漸進化的句子讀一讀。

      四、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

      (1)鯨有哪些特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根據鯨的特點,課文可以分幾段?

      2.學生討論交流

      (1)鯨很大,用肺呼吸;種類多,一般分為兩大類;吃得多,睡覺特別,長得快。

      教師邊聽邊總結性板書:很大,哺乳動物,種類,生活習性)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鯨的這些特點,依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把課文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講鯨非常大。

      第二段(第2自然段):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第三段(第3自然段):介紹鯨的種類。

      第四段(第4自然段到結尾):描寫鯨的生活習性。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描寫鯨很大的句子勾畫下來,試著用自己的話說。

      教師結合學生自己談的內容板書。

      2.作者在說明時列舉了很多數字,這種用具體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字,板書:列數字;在說明鯨很大時,作者還列舉了人們熟知的事物象作比較,板書:作比較。這樣使說明更通俗,更易讓人理解,陌生的鯨就變得不陌生了,今后我們在寫作時應用這種方法,會使文章更加清楚、明白。

      3.朗讀第一段。

      4.小結:讓學生對照板書總結這節課主要內容。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分段朗讀課文,說說鯨有哪些特點?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

      2.哺乳動物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從哪看出鯨是哺乳動物?

      3.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重點理解“退化”和“進化”。

      三、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2.播放視頻資料。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

      2.舉例說說應用到了哪種說明方法?

      3.播放視頻資料。

      五、小結

      1.朗讀全文。

      2.觀看電視教材。

      3.從多方面多角度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獲。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習這篇精讀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教學的重點是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鯨的進化過程。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段進行討論,通過朗讀、默讀等形式,學生自悟,教師及時點撥歸納,從而抓住重點;通過觀察圖片和理解重點詞語使學生突破難點。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及時引導學生舉例。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激發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增強保護大自然的意識。視頻資料的選擇使用,很好地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探究活動

      1.將搜集到的有關資料,以“編小報”、“出板報”、“畫圖”、“班隊主題活動”等形式向大家介紹有關鯨的知識、故事。

      2.還可以用“鯨不屬于魚類,是哺乳動物”,這一線索貫穿全文。根據這一特點,可設計如下的訓練:讀下面一段話,再按要求寫一段話。

      一天,東海龍王突然心血來潮,想搞個魚類比賽活動,比一比哪一種魚最大,哪一種魚最重。得到名次的,龍王將給與重獎。到了比賽那一天,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魚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峽,并順利通過了蟹將軍的查驗進入了賽場。鯨得到了這個消息,它也想乘機溜進去拿個大獎。當他正想混進賽場時,被蟹將軍擋在了門外。鯨和蟹將軍發生了爭吵,蟹將軍說出不準他參加比賽的理由,鯨只好灰溜溜的游回去了。

      要求:

      (1)想一想,鯨想*什么混進去拿大獎的?蟹將軍說出了哪些理由讓鯨只好灰溜溜的又回去了?

      (2)寫出鯨的想法和蟹將軍爭吵時的對話,并對它們爭吵時的動作、神態加以描寫。

      這一訓練可安排學生選做,既使學生認真讀了短文和課文,了解了鯨的有關知識,又要展開想象、寫作,將讀、想、寫巧妙的熔為一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

      2. 訓練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浮現”“滿不在乎”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庚是怎么做的,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教材說明】

      這篇講讀課文記敘了陳庚同志回憶的一段往事:長征路上過草地的時候,一個小紅軍由于饑餓、疲憊,犧牲在馬背上。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倔強的小紅軍》這個感人的故事,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名朗讀課文。(5名)

      二、理解課文內容

      1、齊讀第一自然段,想“往事”是指什么時候的事?

      2、陳庚同志是怎么談這件事?為什么會這樣呢?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4、饑餓、疲憊的小紅軍是什么樣子的?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5、指名讀一讀,你能從中體會出什么?(“穿著破鞋”“凍得又青又紅”告訴我們長征路上又苦又累“黃黃的小臉”告訴我們小紅軍很饑餓,營養缺乏)

      6、齊讀第3自然段。師小結:由此可知由于小紅軍長時間行軍,已經非常虛弱、疲憊了。此時,如果有一匹馬騎有一點東西吃該多好啊!可是陳庚將軍讓馬時,他是怎么做的?(小組討論:理解“滿不在乎”。為什么?在小紅軍身上是怎么體現得?用滿不在乎說一句話)

      7、小鬼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為什么要和陳庚的馬比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師小結:小鬼為了讓陳庚同志放心,故意做出一付滿不在乎的樣子,好不連累陳庚,而陳庚卻堅決要他騎。他們都是為了他人而寧愿自己吃苦受累,多么令人感動啊!

      8、指名分角色朗讀三至十自然段,并進行朗讀指導。(出示投影片)“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吧”(語氣親切、誠懇)“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既滿不在乎又關心體貼)“那,我們一塊兒走吧”(既無可奈何有充滿關愛)“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堅決)

      9、想一想,小紅軍真的等同伴嗎?(不是)那他為什么不和陳庚一起走呢?

      10、再讀一遍(男女分讀)

      11、陳庚同志終于被小紅軍說服了,騎上馬先走了。默讀課文十一至十四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出示投影片)

      ⑴選擇正確的讀音硬邦邦(bāng bǎng)牛膝(qī xī)骨

      ⑵陳庚騎在馬上,為什么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

      ⑶從上海廣州直至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的眼前。浮現的意思是:。用浮現說一句話:。跟陳庚打過交道的都是什么樣的.孩子?

      ⑷陳庚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12、讀完這些內容,你覺得哪個地方最令人感動?(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師動情的小結:原來那鼓鼓的干糧袋裝的不是青稞面,而是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一塊硬邦邦一點肉也沒有的骨頭。饑餓折磨著小紅軍,他一點力氣也沒有了,餓呀,他伸出小手在干糧袋里摸出一塊牛膝骨,他使勁的咬著,多想咬下一口呀,哪怕只一口,但骨頭太硬了,只能留下幾個牙印……(停一停接著說)就在這種情況下,小紅軍卻拒絕了陳庚的青稞面,怎能不令人感動。

      13、此時陳庚同志是這么做的呢?齊讀最后一段。請你體會一下,陳庚同志此時是怎樣的心情?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陳庚與小紅軍彼此關心的情誼。

      四、作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板書

      16 倔強的小紅軍

      陳賡:(關心愛護小同志)讓馬 拒絕 和馬賽跑

      小紅軍:(倔強、不連累別人)一塊走 等同伴 送青稞面 鼓鼓的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圍繞21世紀科技發展使自己所產生的奇思妙想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寫下來。

      2、觀察并發現廣告中的錯別字,認識其危害,積極改正。

      3、學習、理解并積累名人名言,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認識能力。

      4、初步認識對聯,在游戲中感受語文的樂趣。

      課前準備

      1、布置家庭(或社會)調查:《昨日的夢想——今天的現實》(訪:長輩談一談小時候的夢想)

      2、搜集反映社會生活、生產建設日新月異的資料圖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1、同學們,知道一個世紀是多少年嗎?

      2、在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這100年的時間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人類的許多幻想已成為現實。課前,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昨日的夢想——今天的現實》能簡潔地向大家匯報你調查到的情況嗎?

      a.學生依據調查情況匯報。]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內容;可以是社會或生產建設巨大變化的內容;可以是有關自然的;可以是有關醫學的;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際的。)

      b.教師相機展示資料圖片。

      指導學生交流

      1、我們了解了這么多美夢成真的事情,真讓人激動!你們有夢想嗎?誰來當眾介紹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未來,暢談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說說未來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紹個人的制作。

      b.指名讀以上學習提示。

      2、討論采取哪種交流形式。

      邊畫邊說,邊演示邊說,補充說明,提出問題或多或少就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

      3、相互交談,準備發言內容。

      4、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師帶動學生及時并積極的針對情況從“說”和“聽”兩個方面積極評價與指導。)

      5、師生相機評價。

      說的方面:內容、表述質量、禮貌、體態語言、應對能力等。

      聽的方面:神態(舉止、態度)、質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饋(語言及思維機智)等。

      總結感悟

      1、在口語交際中,你的內心一定有許多感受,也會從伙伴那里學到許多東西。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嗎?

      2、學生談個人收獲。

      (無論是知識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內心獨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談話導入

      1、上節課,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紛紜的奇思,誘人的妙想,無不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涌動著理想的漣漪。還記得哪些同學的發言最讓你難忘嗎?

      2、認真回憶,交談看法。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你愿意把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如何區別形聲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2.讓學生區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使用。

      3.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4.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引入新課,提出學習要求二. 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落實訓練內容

      (一)比一比,組成詞。1.個人填空。2.學生匯報,全班交流。3.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4.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5.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6.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1.默讀句子,自主填空。2.學生匯報、交流。3.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別。4.交流,總結。

      三. 積少成多(一)讀讀背背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2.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3.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4.全班齊背。

    語文教案 篇7

      一、揭題激趣

      1.談話:小朋友,我們天天讀書,你們知道讀書的好處嗎?

      讀好課題。

      2.質疑: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課題,你的腦子里跳出了哪些疑問?

      二、以問題帶問題,初解“刨根問底”。

      1.教你一招:讀課題,先提問,帶著問題來讀書,閱讀的效果會更好。課文中有一個小朋友,也跟我們一樣會提問題,他的名字叫(川川)。他一連串提了哪些問題呢?打開課本,

      (1)一邊默讀,一邊在川川提的問題旁邊打上勾;遇到生字詞語多讀幾遍。(復習一下:怎么默讀)

      (2)檢查字詞

      (3)交流、匯報,讀好六個問句,讀出疑問的味道。(注意表情,讀出疑問的語氣。)

      2.一連串提了這么多問題,你覺得川川是個怎樣的孩子?

      課文中有一個成語來形容川川——“刨根問底”(課件)

      (1)猜一猜:什么意思?(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問個明白。)

      (2)學習“刨”:這是一個(形聲字),左(聲)右(形),

      a師強調:形聲字的聲旁表示讀音,形旁則跟意思有關。

      b誰能給“刨”編個字謎來記住它:包旁邊立著一把刀。(邊說邊書空)

      c順口溜回顧帶有“包”的形聲字。

      三、以問題帶答案,感知“根”和“底”:

      1.問題一、二:第四自然段。

      (1)學習“巖”“冊”、“厚”

      獨體字一般查起筆,有些常用的獨體字,它本身就是部首,也可以查整個字,如“日”“月”這樣的字。

      (2)“巖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課件)

      a.為什么說巖石是書?哪些方面很像?形狀、一層一層、厚厚

      看來這是一個(比喻句),同時,還是一個(反問句)

      b.反問句練習:課件

      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意思是說:這巖石一層一層的,。

      c.鞏固練習:課件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不就像春天的眉毛嗎?

      改成: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

      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不就像?

      改成: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

      教你一招:

      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說(反問句和陳述句)課件

      2.巖石像一冊書,除了形狀像,還有什么像?(有文字、有畫)也就是川川提出的第三個一個問題:有字嗎?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有字了?

      (1)抽讀第六節,當堂評價。

      “有。你來看……雨痕;波痕;礦物。都是字呀!”

      (2)學習生字“印” “痕”(注意前鼻音)

      (3)巖石上的字指的是()、()和()。

      也可以這樣說:()、()和()都是巖石上的字。課件

      還可以這樣說:()、()和(),不就是?

      (4)我們又發現了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變換詞序)課件

      (5)如果說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波痕的足跡叫波痕,那么——練習說:淚痕、疤痕、折痕。

      5.問題四: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有畫了?抽讀第八節

      (1)“有……有……,還有……”

      靈活運用:()、()和(),不就是?

      看來,我們小朋友都會舉一反三了哦。

      (2)那第五個問題這畫能說明什么呢?抽讀第十節。這部分內容有點難,而且也很有意思,不過還需要我們到課外查一些資料,所以我們要留到第二課時去解決。

      四、推薦閱讀:

      小朋友,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大的書啊,這本書永遠也讀不完。在這本書中,你會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的營養,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巖石這本書,小朋友現在還讀不懂。不光是你們,老師和在座的各位家長也都讀不懂,只有地質勘探隊的叔叔阿姨們能看懂。你們說,要像他們一樣能看懂這樣的書,我們現在該做什么?

      推薦閱讀:(課件)《自然百科全書》 推薦網站:中國地質博物館(巖石館、礦物館、礦石館、化石館)

      五、作業:

      1.當堂作業:

      (1)書寫本課帶有豎撇的字:課件:冊、鐵、質、“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圍結構,但“厚”字上下都沒有點,而“底”字上下都有點。

      (2)完成課堂本2、3

      2.課外作業:搜集關于化石或礦石的資料。

      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本人由于準備得不夠充分,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課堂中學生的書面練習時間不夠,課堂內容安排不夠緊湊,重點不夠突出,課堂節奏顯得有些拖沓;朗讀的訓練不夠充分,本文是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朗讀的重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上,所以應該采取更多的朗讀方式進行指導,對于這一點明顯做得不夠,形式也比較單一,多是以齊讀、男女生對讀為主,評價方式也不夠吸引人,沒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這些都是在本堂課上比較欠缺的,特別是因為時間的不夠,最后也沒來得及充分地進行寫字的指導,總覺得整堂課就是匆匆走個過場,沒有很好地進行字、詞、句和朗讀的訓練。

    語文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生活經驗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物的判斷有所偏差,語文教案-主題探究活動:有和沒有。如:拿著一只封閉的內有東西的盒子,他會說里面沒有東西。因此,我創設情景游戲,讓幼兒運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搖一搖等方法去感知、判斷“有”和“沒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為幫助幼兒理解“空集”這一比較特殊的概念,我設計了“幫熊媽媽進貨”的情節。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并注意在難度上分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在過程設計上,我讓幼兒通過直接的探索、體驗來積累經驗,并用比較簡單的語句,講述操作的過程,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目標:

      1、通過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嘗試用各種方法感知,判斷“有”和“沒有”,愿意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2、初步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重難點:

      嘗試運用多種方法感知判斷“有”和“沒有”。

      準備:

      1、透明類:各種大小、不同顏色的飲料各兩份。如:雪碧、酸奶、可樂等。

      2、不透明類:

      ⑴ 盒子類:各種大小、形狀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裝盒各兩份,一份內有東西,另一份沒有兩份。

      ⑵ 罐頭類:聽裝飲料:椰奶、牛奶等各兩份。

      ⑶ 布袋類:大小形狀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東西,內放有棉花、皺紙、豆類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張,其中10張內有厚薄不同的賀卡,10張沒有,幼兒教案《語文教案-主題探究活動:有和沒有》。

      3、小熊頭飾一只。

      4、人手一份禮物,內有兩個盒子,一個里面有東西,另一個里面沒有。

      過程:

      ㈠ 感知“有”和“沒有”

      ⒈ 創設情景:去熊媽媽家做客, 熊媽媽送禮物給小朋友。

      ⒉ 讓幼兒感知“有”和“沒有”。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一個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個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㈡ 判斷“有”和“沒有”

      ⒈ 嘗試操作

      ⑴ 熊媽媽想開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樣東西也沒有,怎么辦呢?

      ⑵ 介紹操作要求:旁邊有吃的,有用的,還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東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幫熊媽媽進一樣東西,空的東西熊媽媽不要的。

      ⑶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斷“有”和“沒有”。

      ⒉ 交流小結

      你進的是什么?里面有東西嗎?你怎么知道的?

      ⒊ 再次操作

      ⑴ 鼓勵幼兒去試試看,用和剛才不一樣的辦法再幫熊媽媽進許多貨。

      ⑵ 指導:

      能力弱的幼兒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強的幼兒各種方法判斷。

      詢問個別幼兒:里面有東西嗎?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

      ⑶ 相互介紹。

      ⒋ 和熊媽媽一起開超市。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9-04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

    語文優秀教案03-25

    語文《公輸》教案10-22

    語文教案01-18

    語文教案(經典)07-27

    語文教案[精選]09-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a影院在线2017 | 亚洲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情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亚洲欧美中日韩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