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自主認識本課生字。理解“水窖、作孽”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導致“真正的憤怒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祖孫倆如何對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動作品悟人們對水的珍視。
3、了解我國西北地區的缺水狀況,懂得應該珍惜有限的水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導致“真正的憤怒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祖孫倆如何對待水的句子,能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動作品悟人們對水的珍視。
學生準備:
查找有關我國水資源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出示句子:在我生命里曾流淌過一碗水,是這碗水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憤怒。
1、指名讀句
2、生讀句質疑。
3、齊讀課題:真正的憤怒。
二、整體感知
1、輕聲讀全文,邊讀邊思考這是一碗怎樣的水?
2、生交流。
3、補充媒體資料:西北龜裂的大地。
三、深入學習
1、快速閱讀課文,想想祖孫倆是如何對待水的?邊讀邊劃,體會水的珍貴。
(1)她雙手捧著碗,像捧著整個世界一樣走到我面前說:“走遠路渴了吧,快喝了吧!”
①想象讀句。
②變幻人稱,做動作讀句分角色讀(板書:視如整個生命)
③這是一碗多么珍貴的水啊!我們看見——出示引讀(屏幕)
(2)這時我才看見在屋子和苗圃之間有一眼水窖,水窖設有堅固的木蓋,木蓋上牢牢地鎖著一把大鐵鎖。
理解詞語:水窖
指導朗讀,板書(視如珍寶)
(3)一個小姑娘拿著一個特制的大瓢,在每一顆小樹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點點水,那動作好像是在輕輕地撫摸睡夢中的嬰兒。
(4)引讀祖孫倆對待水的句子。
2、理解祖孫倆將水視為生命。
師:在這里想要有水師多么不容易呀,聽到水落地的聲音,老婦人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喊了聲……
(1)理解詞語:作孽
(2)重點學習小姑娘“救水”的句子。
(3)邊讀邊劃出小姑娘“救水”的動詞。
(4)指名讀,要求讀出姑娘急切的心情。
(5)從小姑娘的這些舉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把水視如生命。讓我們再次走進大西北來體會一下水的珍貴吧。
播放視頻《美麗的大腳》片段。
3、理解水孕育著生命、希望。
(1)讀到這里不禁讓我們想到了村口那綠綠的苗圃,讀讀這段話,能結合你讀懂的課文內容說說對于這片土地意味著什么嗎?
(出示第2節)
交流隨機板書(孕育希望)
(2)用孕育希望的水洗臉,難怪老婦人喊:“作孽啊!”
深入理解詞語:作孽
4、對真正憤怒的理解。
師:現在讓我們看看一碗水為什么會帶來真正的憤怒。
師引讀句子:
(1)一個小姑娘拿著一個特制的大瓢,在每一顆小樹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點點水,那動作好像是在輕輕地撫摸睡夢中的嬰兒。
(2)她雙手捧著碗,像捧著整個世界一樣走到我面前說:“走遠路渴了吧,快喝了吧!”
(3)我被眼前這一切驚呆了,一時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良久,我們才從小姑娘的口中知道,這村周圍黃河大堤旁的小樹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來的,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水窖里也難以存住水了,為了讓剛載上的`小樹苗存活,老婦人翻山越嶺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腳踏空,瘸了一條腿。
(4)老婦人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說:“不是我小氣,這樣熱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們不知道缺水的苦,這樣糟蹋水,我心疼呀!”
四、全文,心靈表白。
1、:一碗水對于祖孫倆是(珍貴)的,他們把這一碗水(視如珍寶、駛入整個世界、視如生命)對于作者來說也是(珍貴)的,因為是這碗水使他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憤怒),同樣我們也深深地受到了教育,他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敲響了節水的我警鐘。孩子們,下面就請你把最想說的話寫出來。
2、寫話,交流。
板書設計:
29、真正的憤怒
視如珍寶
珍貴視如整個世界孕育希望
視如生命
教學效果反饋:
細節描寫是的一大特點。教學時可分為三個小目標逐層加以落實。首先,通過讀文品句,體會西北地區飽受缺水的狀況,讓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有初步感知,為后文作鋪墊。其次,在細節研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們體會到感受那里人們對水的極度珍視,進一步理解祖孫二人的行為。最后,以讀寫結合的方式,將自己對“真正的憤怒”的理解寫下來,從而升華主題。這三個環節內在有著邏輯上的內在聯系,且層層遞進。教學中,在細節描寫的部分,應讓學生有充分研讀的時間,并充分表達對文本個性化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予以點評,并歸納方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喜歡讀課文,有主動閱讀課文的興趣。
2、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文8個生字,學會書寫其中的4個字。初步認識父字頭,學習新筆畫橫折折折鉤(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生活經驗體會文中的一些動詞。
4、通過學文,初步形成尊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品格和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教學。
2、讀課文,了解平平的手的作用。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2、學生和家長談談手的作用。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引入新課
1、學生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說說你想知道些什么。(平平有一雙怎樣的手?……)
2、讀了課文,你的問題就會解決了。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平平畫了一雙小手,長輩們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識字,互相評議
1、用你喜歡的符號勾出這課的生字。(爺、拿、奶、夏、媽、爸、怎、樣)
2、學生自學生字,同桌互查互評。
3、學生當小老師鞏固識字。提醒大家注意“怎”要讀前鼻韻,“樣”要讀后鼻韻,“拿”、“奶”是鼻音。
4、用生字口頭組詞語。
5、自主識記生字。
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如“媽”是個形聲字,左邊的“女”字旁代表媽媽是女的,右邊的“馬”字代表讀音。)
6、自主探究,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要求寫的生字,欣賞漢字的形體美。
(2)重點指導寫“奶”和“爸”字。
“奶”字左窄右寬,第一畫是撇點(ㄑ),與撇折(ㄥ)進行比較,第四畫是一個新筆畫橫折折折鉤(ㄋ)。
“爸”字上面是父字頭(父),書寫時要把它擺在上半格的.下中,撇、捺的開口要大一些,能蓋住下面的“巴”字。
(3)學生描描寫寫。
(4)賞評作業。先自評,把自己寫得好的字做上喜歡的符號。然后小組評價,寫得好的字,小組長畫面小紅旗獎勵。最后各組選出寫得最好的拿到班上展示,全班交流。
(5)自主練字:把你想寫的字寫一寫。
四、精讀課文,質疑釋疑
1、指名讀課文,大家評議。
2、學生質疑,自主釋疑。
(1)了解平平的手做過些什么?(扶爺爺到田里看過麥苗;給奶奶搖過扇;和媽媽掃過落葉;和爸爸一起送過草料。)
(2)扮演角色,邊表演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扶、搖、掃、送”等表示動作的詞。
(3)讀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是一雙怎樣的手。感悟平平對老人的尊敬、關心以及他勤勞的美德。
(4)學生通過讀文,感悟“一邊……一邊……”這組關聯詞指的是同時做事。你能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嗎?通過學生用詞說話,鞏固對這組詞的理解。
五、升華情感,總結方法
1、你能想象平平的手還做過些什么嗎?表演表演。
2、你怎樣向平平學習?
3、“夸夸我的小手”:可以介紹自己用雙手做過些什么,也可展示自己用小手做的作品。
4、孩子們都有一雙勤巧的手,讓我們一起唱一唱《我有一雙勤勞的手》這首歌吧!
5、通過這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閱讀方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六、總結激勵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哺育”、“報酬”、“陶冶”、“晨光熹微”、“絡繹不絕”等詞語。能用“陶冶”、“哺育”、“絡繹不絕”等詞語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從古井行到啟迪,懂行了應該怎樣做人。
3、通過學習課文,懂行古井為人們作出了貢獻而不要報酬,從而體會鄉親們對別人無所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4、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和主要內容。并能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含義較深的詞語和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具準備
小黑板、卡片、圖畫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二、教學過程
1、提題談話
這篇課文是以第一人稱寫的,講的是“我”的故鄉有一口古時候留下來的水井。多年來古井一直為人們提供泉水,無私奉獻自己全部的力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到很大的啟迪,贊古井無私奉獻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風格。這篇課文生字比較多,有些句子的意義比較深刻難以理解,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總共同探討。
2、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一遍,借助字典識字和理解詞語。
3、通過自學,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什么?
4、檢查自學情況。
(1)拼讀生字,讀準字音,出示容易讀錯的生字練讀。(卡片)
rǔbǔtáoyěqiàn
乳汁哺育陶冶歉意
luòyìxúnchóu
絡繹不絕年過六旬報酬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注意“熹、暮、瘸、酬、歉”等字的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
5、訓練區別形近字,不要寫錯字形。(出示小黑板)
熹()暮()繹()歉()冶()
喜()幕()譯()謙()治()
6、理解課文中有關詞語。
“啟迪、無所求、年過六旬、微熹初露、絡繹不絕、暮色降臨、相依為命、難以估量”。
7、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檢查能否讀正確。
8、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討論歸納。
(1)古井像母親一樣哺育鄉親們。
(2)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古井來取水。
(3)鄉親們長年幫助老人擔水。
(4)不收報酬老人歉意。
(5)鄉親們用古井作對照。
(6)古井陶冶了鄉親們的情操。
根據每個自然段意思給課文分四段。(學生試分,教師檢查)
9、范讀課文。
10、作業練習
(1)區別字形,比一比并組成詞語。(出示小黑板)
(2)學生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文本細讀:
本篇文章作者峻青用濃郁的色彩,在如畫的景色描繪中寄托出了自己熾熱的情感。通過抓住富有秋天特征的大海、藍天、柿樹、蘋果、葡萄等事物,生動具體地描繪五彩斑瀾的秋色世界,表現了秋天的豐收、成熟與繁榮。而在他的描繪中著重通過對秋天各種水果顏色、形狀的描寫,突出秋天瓜果遍地、景色迷人的特點。作者通過對柿樹與楓葉的對比,更突出了柿樹的鮮紅與內涵的豐富,蘊涵著柿樹的成熟與收獲。馳名中外的紅香蕉蘋果,黃澄澄的大金帥,紅瑪瑙似的山楂果,綠瑩瑩的、紅玫瑰似的呈現多種色彩的葡萄……如此絢爛的色彩,組成一幅美麗而迷人、成熟與繁榮的秋天景象。作者采用了大量比喻的修辭方法,使得各種水果水靈靈的呈現與讀者面前。文章最后一段,道出作者之所以喜愛秋天,就是因為秋天“表示著成熟和繁榮,也意味著豐收和歡樂”,表達出作者面對豐收的景象內心的快樂。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秋天這一豐收季節的贊美。
該篇文章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留心觀察周圍的自然景物,從感官上認識秋天。提示學生實際觀察秋天的美景,感受自然界給予人的色彩、味道、神韻,把學習理解課文與體驗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感悟作者的“秋天表示著成熟和繁榮,也意味著豐收和歡樂。”之后,跳出作者的感悟,也談談自己對秋天的.感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眼中的秋天。用看得見的畫筆描繪,用直通心靈的語言表述,或是默讀體味秋色的魅力,或是朗讀讀出秋色的絢爛,總之,以引導學生自主感悟為主。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字7個,會寫字8個。理解“遜色馳名中外絢麗繁榮等”生字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嘗試運用所學到的略讀課文的方法,了解課文內容。
3、初步體會比喻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略美麗而迷人的秋色,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的景象。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觀察秋天里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秋色
師:同學們,秋天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邊,通過你的觀察,你能把你眼中的秋色告訴大家嗎?
(學生暢談)
師:有一位叫峻青的作家也觀察了秋色,想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讀文識字。
1、明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對讀不好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可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讀準字音;
(2)參考課文題目,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下來,準備和同學討論。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2)說一說文章所描寫的主要內容。
三、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作者之所以喜愛這樣的秋天,是因為它表示著——和——也意味著——和——。
你同意作者的這種感觸嗎?
如果同意,請在課文中找到這樣認為的理由;
2、同學交流,互相補充。
如:體現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柿子紅得像一片火;蘋果逗人喜愛;山楂綴滿枝頭;葡萄如水晶和玉石雕刻,晶瑩透明。
讀中體會作者的比喻手法。把各種水果水靈靈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3、如果還有別的想法,請像作者那樣把自己的理由說充分。
你眼中的秋色是什么樣子的?
描繪出最令你感動的秋天的場面。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唇”上下結構,但是上半部撇寫的要長些。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搜集秋天的詞語、句子,讀關于秋天的文章、古詩句。
2、可以向同學推薦教參書中的詩句。
語文教案 篇5
轉入另一首詩《審判官》,
如果說金色花側重于表現孩子對母親的傾訴,那么泰戈爾的另一首詩《審判官》則展現出了母親對孩子的.摯愛 。同學們來欣賞一下:
師讀
同學們,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心聲,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寫照,誰不應該感謝母親,報答母親呢?泰戈爾筆下的孩子愿意變成一朵金色花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如果你也具備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隨意變化,那么你想變成什么來表達你對自己母親的滿懷愛意呢?
【學生活動】
六、作業
今天講給老師聽還不夠,還應該講給你們的媽媽聽,所以,今天的作業就是:假如明天是你媽媽的生日,那么在賀卡上寫一段話給你的媽媽,有一個要求,用“假如我變成了什么”作為這段話的開頭,表達你們對媽媽的愛。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5、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點難點:
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先學:
1、根據老師預習常規要求預習課文;
2、查找有關風箏的資料閱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憧憬依然蹤影似乎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根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2、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②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③練習把“雖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里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②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①讓學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②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③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④練習用上面幾個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后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板書設計:
風箏
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體驗{做風箏 高興
放風箏 高興
找風箏 難受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9-04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繁星教案03-15
語文貓教案03-20
語文寫作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