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大全(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課12個詞語都與木字旁有關,并利用這一特點識記這些詞語。
2.在讀詞中認識“柳、榆”等5個字,學寫“樹”“松”等7個生字。引導學生積累帶有木字旁的字。
3.指導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書寫時的變化。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掌握7個生字的音、形,了解字義。
2.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初步懂得偏旁表義的作用。
教學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有什么樹木呢?(指名答)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樹為我們擋風遮蔭,美化環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幾種樹。(板書課題《識字一(2)》)
二、認讀詞語
1.學生自讀詞語,想想書上向我們介紹了幾種樹。(自由認讀、同桌互讀。要求讀準字音。)
2.出示相應的圖片,觀察樹的特點,指名說樹的名稱,師板書。
3.再讀書中的詞語,找一找帶有木字旁的字。去掉拼音讀一讀,并想一想:這些字為什么都有木字旁?
4.讀詞語,想想生字的寫法,指名說說記住生字的方法。可提示學生采用“以熟帶生”的方法識記“楊、柏、松、樹、梨、枝、材”。
5.: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木字旁,說明它們都與樹木有關系。所以木字旁表義,另一部分表音,這種字叫形聲字。)
6.齊讀生字詞語,鞏固識記效果。
三、指導寫字
1.探究發現。
本課中帶木字旁的字按照“木”字所在的位置怎樣分類?(按木字旁在左邊和在下邊分為兩類。)
2.交流發現。
“木”字旁所在的位置不同寫法有什么不同?(木字旁在左邊的要寫窄一點,最后一筆捺變成點;木字旁在下邊的`要寫寬一點,托住上面的部件。)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樹、梨、松、楊”。“樹”字左中右3部分要寫緊湊,中間的“又”字最后一筆變成點,左右高低要對齊。
4.每字寫3~5個。
四、鞏固拓展
1.齊讀12個詞語。打亂圖片位置,指名貼出相應的詞語。
2.拓展訓練。
(1)我知道樹木的種類很多,有……,還有……
(2)我還認識很多帶“木”字旁的字,有……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一類生字,正確掌握書寫。會讀7個二類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體會本課詞語的構成特點。
3.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本課的一類生字2.掌握多組音同但詞義不同的詞語的`用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熟讀詞語
2.識記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出示兩組詞語
二、學生自由讀詞語
三、學習生字
產:chǎn“立”部。
擴詞:產生、生產、產婦、特產、傾家蕩產
套:to“大”部。
擴詞:圈套、套圈、套子、手套、被套、生搬硬套
鞍:ān馬鞍、鞍馬(鞍山)
盒:h“皿”部。
擴詞:盒飯、飯盒、盒子、紙盒
仇:chu擴詞:報仇、仇恨、仇人、仇敵、
成語:同仇敵愾、恩將仇報、疾惡如仇、血海深仇、同仇敵愾
權:qun擴詞:權力、權利、權勢、人權、
志:zh“士”部。擴詞:志氣、立志、志趣、
成語:永志不忘、志同道合、眾志成城、雄心壯志、專心致志
稚:zh擴詞:稚氣、稚子、幼稚
默:m“黑”部。近義詞:默默(悄悄)
擴詞:沉默、默讀、默寫、默契、默許
成語:默不作聲、默默無聞、默然不語、沉默寡言、潛移默化
封:fēng“寸”部。反:封(開)近:封閉(關閉)
擴詞:封口、封王、封閉、信封、封鎖
四、讀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詞語意思,處理課后練習題。
教學過程:
復習生字
1.讀第一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字的順序不同,意思就不同了)試著解釋詞語;說出幾個類似詞語。
2.讀第二組詞語,你又發現了什么?(這些詞,音相同意思不同)試著解釋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會運用這些詞語。
三、處理課后練習題
1.,組字找出帶有“隹”的字
推 堆 難 焦 集 雕
2.詞語游戲。
先說說這組詞語的特點。
再說說你知道的其它這樣的詞,看哪組知道得多。
3.讀一讀,填一填
即選詞填空。詞語讀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借助字典,選擇合適的詞語
作業:
1.書寫生字。
2.任選三組詞語造句。
五、板書設計:
2—2
生產—產生 報仇—報酬
圈套—套圈 權力—全力
馬鞍—鞍馬 志氣—稚氣
警報—報警 沉沒—沉默
盒飯—飯盒 封口—風口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學習賀知章寫的另一首《回鄉偶書》。
2、板書課題、解題。
二、學習《回鄉偶書》。
1、簡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誰來介紹一下這首的作者?
2、齊讀、指名讀。思考: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課文注釋及自學詩句,記下不懂的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學生自學討論}
4、同學們學得真起勁,那么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首詩,高不高興?那么放學回家后把這首詩給父母講一講好不好?
(1)分角色試練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
(生談)
5、小結: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能不能帶著對家鄉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6、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7、《回鄉偶書》描繪了詩人告老返鄉不被相認的情景,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組內進行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演出,師生評議。
8、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
9、感情朗讀、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業。(任選一題)
1. 為《回鄉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2. 編故事。
反思:
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孩子們會感到“易”“趣”“活”,課堂上不在是那種沒完沒了的單調重復的各種習題和可有可無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思想也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里,通過表演,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都會深深地印到學生的腦海里。
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讀課文內容,深入理解課文語言;其次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表演過程。因此,課堂表演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并靈活運用課文語言,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方法。
二、贈汪倫
教學目的:
1.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達到會背,會默寫。
3.欣賞李白的詩(小學生必背古詩中的)。
教學準備:掛圖,錄音機,寫好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畫故事引入,激起興趣
1.出示圖畫,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錄音:有關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小故事,和《贈汪倫》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二、自讀自學,領悟詩意
1.檢察預習,你查了什么資料,了解了什么知識?
2.自讀古詩,說說讀懂了哪些內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連起來說說詩意。
5.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寫的?你從哪里體會出李白和汪倫的情誼深?
三、感情朗讀,理解背誦
配樂有感情朗讀,提高興趣,體會感情。
四、表演詩意,創造理解
表演詩中描繪的場面,創造性地理解古詩,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擴大閱讀,欣賞古詩
先回憶學過的李白寫的詩,感情朗讀。
然后欣賞小學生必背古詩中李白的詩,是老師事先寫好的書法作品,擴大閱讀面,激起興趣,為課后題奠定基礎。
(附課后選做題:舉辦一次書法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寫成書法作品,比一比誰寫得好。)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德育目標:盛衰成敗在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 知識目標:
A、掌握實詞虛詞:原,函 , 告,抑,本。
B、一詞多義:與,歸,易,告。
c、詞類活用:興,亡身,函梁, 夜呼,東出,
3、 能力目標:
篩選主要觀點,論據,論證的信息能力。
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引出文章論題
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有一首詩《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贊嘆項羽是個英雄,寧死也不愿茍且偷生。項羽這個人,由西楚霸王到烏江自刎,他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許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這樣一句話總結自己的慘敗----“天亡我也”。那么項羽由盛而衰,由興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嘆,那么今天我們就由此來學習一篇探討“盛衰興亡之理”是在人還是在天的文章----《伶官傳序》。
伶,樂工,藝人。伶官,樂工作了官。《伶官傳》記敘了五代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
二、時代背景簡介:
五代 (907-960年),指唐宋之間的五個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53年間,先后換過四姓十四君,篡弒相尋,戰亂頻起,后唐莊宗就是被弒的一個。莊宗稱帝后,迷戀伶人,“常身與徘優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包圍。莊宗同光四年(926年)貝州將領皇甫暉兵變,叛亂四起,擁有兵權的史彥瓊拒不發兵,旋又單騎逃逸,導致亂軍大敗。莊宗親征敗回,眾叛親離,郭從謙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莊宗。100多年后歐陽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發出感想,借事論理,指出封建王朝的興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即指此事。
三.講解:
(一)思考第一段: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用課文的原話回答。)
明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或答“憂勞……”)
2.問:找學生翻譯此句。 (用現代漢語概括這一句話。)
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于人事嗎?
明確:盛衰在于人事。
(2)由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將運用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例證法
作者立論的依據是什么?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概括:莊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強調: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
(3)重點字詞:
原 -- -- 名詞用作動詞,推究,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 ━ …… 的原因
(4)如果我們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來應該寫什么內容呢?
明確:寫莊宗如何得天下,寫莊宗如何失天下的內容。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二)第二、三段
(1)由時間理出過程
莊宗李存勖(885━926)父親晉王用去世時是908年,課下注釋中還有三處時間912年,923年,926年,參看注釋,回答,在這幾年里,莊宗多少歲,在他身上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話概括。)
908年(23歲),“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與:給)
912年(27歲),滅燕,“系燕父子以組。” (系:縛)
923年(38歲),滅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函:名作動,用木匣子裝)
926年(41歲),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為:被動)
莊宗得天下用了15年的時間,而失天下只有3年,作者認為莊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明確:
“盛”——“憂勞可以興國”
“衰”——“逸豫可以亡身” 。(強調“興”“亡”使動用法。)
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
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
(2)課文是如何表現他的“憂勞”的呢?
“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為什么每次出師征戰都要“負而前驅”,
用三支箭激勵自己,表明其復報的決心和意志。
告:祭告,禱告。
盛:裝。
盛以錦囊:“以錦囊盛”的倒裝。用錦綾做的袋子裝著。盛,裝著,動詞。
這段記敘寫得較細,有何作用?
目的是說他的成功與其不斷的努力分不開。那么這里突出強調了“人事”的作用。
(3)這一極盛到極衰,作者運用了什么寫法?找出課文中運用對比進行論證的部分。
明確:對比的論證方法。(第三段的前兩個大句子,和第四段開頭兩個句子。)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夜,東:名作狀。夜:在夜間。// 東:向東。
②“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讀這兩個句子,體會一揚一抑的寫法。讀出語氣,一贊一嘆。)
(4)由這一極盛到極衰,作者在感嘆之余發出這樣的疑問:“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此句話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問句,意思與字面相反,意為“不是 得之難而失之易”。重點句是第二句,意為“還是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跡,都是由于人事呢?”回應論點。
此句用了正反對比。
抑-- --或者。
本—— 動詞,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
(三).學生齊讀第四段,第四段進一步論證了論點。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哉?”翻譯。結尾一句,以問句結束有何作用?
于:被動。
所:所+動詞,組成名詞性的短語。
(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嗎?)
引人深思,強調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聲色犬馬的逸樂之中,忘記憂勞興的治理,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啟發人們通過歷史看到現實,告誡北宋統治者不要忘記歷史教訓。
伶官傳序
歐陽修
時間 事件 結論 教訓
908年 (23歲) 受命繼志 禍智
盛 912年(27歲) 系燕父子以組 患勇
(得) 憂勞可以興國 常多
923年 (38歲) 函梁君臣之首 積困
盛衰之理 于于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字,通過觀察學會寫“玩、星”二字。
2.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結合插圖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拓展說話訓練。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在池塘里生活著許多活潑、快樂的小魚。當月亮公公睜開眼睛,星星也醒來了并且一顆一顆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的真美麗。小魚睡著了,它做了個甜甜的夢,你們聽…(結合插圖配樂想象)。
二、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課文錄音朗讀)
你聽到了什么?(學生一邊說句子,老師一邊展示活動畫面。)
過渡語:你們喜歡這首兒歌嗎?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它學會好嗎?
三、自讀課文,充分感知課文內容
師:(要求)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小聲把課文讀幾遍,遇到不認識的字,沒有關系,可以看看課后的生字表,通過拼音拼讀出來,或者問問老師、問問同學都可以。
生:(自讀課文:先小聲跟錄音讀然后大聲看課件指讀最后各自看書讀)
師:你會讀了嗎?先讀給同桌聽聽好嗎?
生:(同桌互讀)
師:下面老師檢查一下,誰能把這首兒歌讀給大家聽?
生:(指名讀課文)
師:請生朗讀。請你再試試好嗎?
師:請學生評價朗讀情況。朗讀的時候應該要停頓,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誰來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有喜歡相同句子的同學都可以一起讀一讀。 (小組齊讀課文) 指導書寫“玩”。
過渡語:通過檢查老師知道你們會讀了。這是一首多么有趣的兒歌呀,我們應該把它讀的更美一些,怎么讀才更美呢?
四、指導有感情朗讀
1.全班配樂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習“玩”字。
過渡語:是啊,這群活潑可愛的小魚就是在水里愉快地玩耍了一整天,瞧,現在月亮公公出來了,小魚們也都要回歸池塘媽媽的懷抱了,看,天上那一閃一閃地向我們眨眼睛的星星多美麗啊!指導朗讀。
2.天上星星落下來,為它蓋床珍珠被。
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你來讀……)小魚怎么會蓋一床珍珠被呢(課件出示)瞧,多么神奇呀!我們一起讀一讀。 星星真的會落下來嗎?星星怎么為它蓋床珍珠被呢?請生回答。指導“星”字的書寫。
星星來跟小魚作伴啦,請同學們再看看兒歌內容,看看還有誰也來陪伴小魚呢?
請學生回答。
3.風兒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搖籃推。
師:你為什么喜歡,你聽過催眠曲嗎?好聽嗎?想象一下,風兒是怎樣為小魚唱催眠曲的?(音樂播放風聲、波浪聲,請學生模仿)
“波浪又把搖籃推”在這里什么就是小魚的搖籃?有風兒為小魚歌唱,有波浪做他的搖籃,多么幸福啊!
誰來讀一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齊讀)(配樂)
在這么美的環境中,小魚怎樣啦?
4.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擺擺尾巴咂咂嘴。
小魚睡得多香啊!指導理解“咂咂嘴”這個動作。
五、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充分激情地說:小魚蓋床“珍珠被”,風兒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搖籃推,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它會夢見什么呢?假如你是小魚,你會夢見什么呢?(采取先個別說出后,再在小組內把自己的'想像說給同學們聽)
生:思考回答
齊讀課文。 (配樂)
六、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嘗試帶上動作讀課文。
2.男女生比賽朗讀。
3.師生配合朗讀課文。
4.嘗試背誦。
七、教師小結
小魚在睡夢中可能會看見我們寫的這些漢字,看到我們班的孩子長大了,書寫變漂亮了。他也夢到他長大了,離開池塘,到廣闊的大海中去了。所以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要做一個有夢想的人,而且要努力去實現我們的夢想。
八、作業布置
1.我要背誦《小魚的夢》。
2.我要試著把《小魚的夢》畫下來。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流浪漢”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灰塵的大小、多少、來源、用處以及管教方法。
3.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一些常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感受科普作品表達的科學嚴謹與生動形象。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空氣中的流浪漢。齊讀課題。
2.認識作者。
3. 出示詞語,指名讀。
4. 課前請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讓同學們把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并標注到字的'上面。你都查到了哪幾個字的字音?
5.出示句子指名讀。
二、揭示課題,認識“流浪漢”
1.我們預習過課文了,知道空氣中的“流浪漢”就是——灰塵。(板書:灰塵)
2.灰塵怎么成了空氣中的“流浪漢”呢?(出示第一節)自己小聲讀第一小節,抓關鍵詞語,找答案。
三、 整體感知,梳理文脈
1.通過預習課文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識?
2.學生交流,隨機板書到黑板上。
3.快速默讀課文,根據課文介紹的順序給每個內容排排順序。(學生到黑板上標序號)
4.根據板書,梳理課文結構。
5.完成課后第二題。
四、研讀品析,了解說明方法,體會表達的科學嚴謹。
(一)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介紹這些知識的時候,都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做簡單批注。
1.灰塵很小
(1)默讀第二節,讀完后用“——”劃出描寫灰塵大小的句子。
(2)學生交流。
(3)作者用了這兩個數量詞具體地寫出了空氣中的流浪漢灰塵很小,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列數字。
2.灰塵多少。
(1)學習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
(2)從“一酒杯”體會表達的科學嚴謹。
(3)讀句子。
3.灰塵的來源
(1)文章從這五個方面介紹了灰塵的來源,所以這里用了分號把它們分隔開來,(分號翻紅),可是這里為什么用句號呢?自由讀這段話,想想原因?
(2)通過標點符號的運用體會表達的嚴謹。
4.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準確、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灰塵的知識。
我們也來試試。 把句子說具體。
1.天氣很冷。
2.這棵樹很高。
五、體會表達的生動形象
1.出示兩段話,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表達生動形象的句子。交流。
3.對比語句,體會表達的生動形象。
4.總結。葉永烈的話:“我愛科學,也愛文學,所以我早年走的是一條科學與文學相結合的創作道路。”
六、推薦閱讀。
七、課后作業:閱讀《假如沒有灰塵》一文,完成文后的練習。繼續了解關于灰塵的知識,進一步感受科普作品既科學嚴謹又生動形象的特點。
語文教案 篇7
一、導入:
同學們五月份我們就要參加區運會了,現在我們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參加訓練,很辛苦,體育世界。我想知道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今天 老師就帶著你們走進體育世界。(出示課題)
二、新課:
下面就進入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一版塊:運動場上的體育,讓我們一起喊:啊!!!!
運動場上的體育,對我們來說并不 陌生。你能說出你知道的體育項目嗎?(指名說)教師出示:跳遠、跳高、賽跑、滑板、游泳、競走。請你讀一讀,如果有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學生開始讀詞學字)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在這些體育項目中滑板、游泳、競走是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的體育項目。請你再讀一讀。這里有你新認識的生字朋友嗎?你是怎樣記住他的?(記憶方法,并擴詞)
對了,我差點忘記,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老朋友,你們猜她是誰啊?(樂樂)
同學們好,我們可是老朋友了。今天能和你們一起走進體育世界真的太高興了。剛才看到你們這么喜歡體育,知道那么多的體育項目我真的太佩服你們了。可是體育不光出現在運動場上,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它也無處不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體育世界》。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尋找體育吧。接下來我們就進入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二大版塊:生活中的體育。啊!!!!!我可是體育迷啊,要和你們大家比一比的!
那么老師就做栽判員行嗎?(行)咱們同學先說生活中的體育。指名說,時間是一分鐘,先給大家半分鐘的準備時間。(體育接龍)
那我們一起來看樂樂找到的生活中的體育:(出示詞語卡:登山、跳繩、劃船、滾鐵環、踢毽子、跳皮筋、蕩秋千、下棋。)讓同學們一起來讀詞卡。在這一環節比賽中,同學組獲勝!樂樂你要努力啊。樂樂:沒想到同學們對體育這么了解,我這個體育迷也是甘敗下鋒。不過,我想再和同學們比一比,我回我相信我一定能贏。你們敢接受我的挑戰嗎?(敢!!)好那就讓我們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三大版塊:球類體育,啊!!!!!!王老師還是請你給我們做裁判。(好,我很高興,樂樂,這回你要加油啊!)請你說出與球類有關的體育項目。還是有半分鐘的準時間,一分鐘的回答。不過你們34人對1人太不公平,我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對抗賽你們同意嗎?好,開始!小組匯報(寫在一張卡片板上)匯報時舉起來讀給大家聽。記錄下對與錯。讓我們一起來看樂樂寫了幾個,(出示: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排球、足球。)請你讀出這些詞語,我喧布,這場比賽**贏!!讓我們給他們發一個乒乓球。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給你們發乒乓球嗎?(國球,老師希望你們從現在開始,鍛煉好自己的身體,長大也能參奧運會,為祖國爭光)樂樂:同學們,你們對體育如此熱愛,看到了你們我就看到了中國未來體育事業的希望。我也祝你們在體育中強身健體,為國爭光!這次體育世界之旅,我很高興也同你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再見!我要去參加野外體能訓練了!
剛才我們與樂樂進行了兩場激烈的比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好)游戲的名字叫:你做我猜。樂樂出示與體育運動有關的詞語,男女對抗賽,時間一分鐘:跳遠、登山、賽跑、劃船、滾鐵環、踢毽子、競走、游泳、滑板、籃球、乒乓球、網球……。看哪組猜對得多。
同學們本次的走進體育世辦就要結束了,你們在體育世界都學到了什么呢?老師希望你們有一天也能象體育健兒一樣馳騁在賽場上!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里下課。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詞語積累。
2.學會找近義詞和反義詞。
3.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l.找近義詞和反義詞。
2.聽、說、讀、寫訓練。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
擴大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八》。
二、出示生字卡片。
1.自己讀這些生字詞,不認識的多讀幾遍。
2.能發現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這些字都有些相同的地方。)
三、教師歸納。
這些有相同部分的字叫形近字。
四、讀準這些字,并自己識記住它們。
五、學習“看看說說”。
1.說說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東西?
(一個又大又黑的圓柱子和四個小小的白色的柱子。)
2你能從中找出幾組反義詞。
黑——白 大——小 多——少
長——短 高——矮
3.齊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二、學習“日積月累”。
三、出示詞語卡片。
1.教師范讀,注意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朗讀,并試著記住它們。
四、學習“我會選”。
1.黑板板書。
飄浮 飄揚
(l)云在空中( ),碰到冷風就要變成水珠落下來。
(2)彩旗迎風( ),廣場顯得更加美麗。
2.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
3.你會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嗎?
4.你能再想幾個意思相近的詞語嗎?
(飄蕩 飄渺…··)
五、出示短文《聰明的韓愈》。
1.憑借拼音,自由讀短文。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并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2.想辦法記住生字的形。
3.看看短文可以分幾個自然段,講述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4.教師范讀,要求聽準字音。
5.分段指名讀短文,正音。
六、“口語交際”。
1.說出一種你最喜歡的動、植物,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2.互相交流,比一比,看誰說得好。
3.評比出說的最有趣的幾位同學。
4.把自己說的內容寫下來。
七、“展示臺”。
開展“會說話的墻”的活動,學生將在課余獲得的學習成果貼在墻上,互相交流。
八單元后記:
本組教材是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有生動形象科學童話,有深入淺出的科學說明文,有圖文并茂的科學連環畫,介紹了氣象、航天、動植物以及農業科技等豐富的科學知識,篇篇課文都引人入勝。就連“語文園地”中也讓學生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閱讀科學動腦的短文、展示查閱的科學資料。這樣編排的意圖,就是要在識字、讀書的同時,吸引學生關注科學,愛科學、學科學,引發孩子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動口,又動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擴展自己的視野。
經過三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字,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識字的本領,寫字水平和閱讀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了多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認字方面:引導學生制作字卡,在閱讀中認讀,合作學習,加強交流,使所學生字多次復現。寫字方面:整體指導,發現規律,重視示范。教學前,我先讓學生把本單元的生字試著認讀,看看自己已經認識了哪些,為分課教學時省時高效做好準備。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夾敘夾議的寫法,二十四 明天不封陽臺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2、理解文章表達的主要意思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界共生共榮。
[重點難點]
1、重點:把握中心意思。
2、難點:夾敘夾議。
[教學時數]一教時
一、導入
居住于高樓大廈的某一單元,封閉陽臺“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辟出一塊活動的空間”,但是也影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到底要不要封閉陽臺呢?本文作者敘說了自己的一段心靈的歷程。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學生
第一部分(1—2),寫“明天要封陽臺”。
第二部分(3—10),寫“明天還封陽臺嗎?”
第三部分(11—13),寫“明天先不封陽臺。”
三、探究
思考問題,學生討論,共同解決。
㈠看到一只受傷的鴿子在書架底下孵蛋,兒子希望明天不封陽臺與“我”決定不封陽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慮?你認為全文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確:兒子希望明天不封陽臺,是出于對這一只鴿子的憂慮和喜愛。“我”則不但關注著這一只鴿子的命運,而且關注著自然界的許多生靈;不但關注著自然界,而且關注著人類自身。全文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自然界共生共榮。
㈡讀讀下面兩句寫鴿子眼睛的話,討論問題。
1、鴿子眼睛流露出“驚恐”的神色,源于對人類的害怕,鴿子的心靈世界里,存有人類與動物關系的可怖印象,它自身就是一只“驚弓之鳥”,它想到的可能就是人類會以多種手段獵殺烹煮它們,對于自投羅網的它更不會放過,因而它無比驚恐,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二十四 明天不封陽臺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身子“蜷縮”一方面是由于孵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驚恐”。
2、鴿子不“驚恐”了,但它仍是孤單的,弱小的,受傷的,它需要得到人們的關注,所以眼睛還“緊緊盯著我們。”鴿子可能在想,我受了傷,又要孵蛋,太需要得到你們的保護了,讓我能有一個自由進出的通道吧……
㈢愛護這一只鴿子,可以不封陽臺,用布條幫鴿子做窩,找來水和玉米料,用作鴿子的晚餐,但是,怎樣“愛護所有的自然資源,愛護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方法:
1、保護生態環境,如不亂砍亂伐,不排放廢水廢氣,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種的農藥等。
2、保護野生動物,如設立保護區,禁止捕撈獵殺,對于瀕臨滅絕的物種實行人工護養繁殖等。
3、加強宣傳教育,形成正確的環境意識,地球意識。
四、小結
1、中心意思:本文敘說了“我”家決定不封陽臺的事情,提示了人與自然的正確關系,表達了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2、寫作特點:夾敘夾議,不斷推進,線索清晰。文章以是否封陽臺為線索貫串全文,有敘有議,敘議結合。
五、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6-27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項鏈》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