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6-18 17:44:4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語文教案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尋找、發現中的快樂。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讀中釋疑,以讀促思,以思促讀,從而感悟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作者尋找幸運花瓣這一過程的快樂。

      (2)引導學生懂得感受生活、熱愛生活,懂得從生活中的尋覓中感受快樂。

      重難點、關鍵

      1.體會“發現”的快樂。

      2.感悟生活的真諦在于懂得熱愛、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合作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一起讀課題。

      2.指名說說“幸運”的意思。(稱心如意;運氣好)

      3.引導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1)這幸運花瓣指的是什么?

      (2)為什么要尋找幸運花瓣?

      (3)怎么尋找幸運花瓣?

      (4)找到幸運花瓣了嗎?

      4.教師導入:是呀,世界真是太神奇了,還有幸運花瓣。作者能找到嗎?是怎么找到的?請同學們發揮小組的力量,一起讀課文,共同解答剛才提出來的問題。

      (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解答疑難)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讀課文。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思考剛才提出的四個問題。

      (3)讀一讀課文,體會作者內心情感的變化過程。

      2.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

      三、檢查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

      (1)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2)教師進行再強調。

      字音:“詫”是卷舌音;“瓣”是前鼻音;“茫”是后鼻音;“若”的聲母是“r”.

      字形:“瓣”是左中右結構,注意與“辯”“辨”“辮”區別;“茫”是上下結構的字,不能寫成左右結構。

      (3)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興致勃勃:形容興頭十足。

      悻悻:失落的樣子。

      詫異:驚異,驚奇。表示非常的出乎意料。

      專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4)指名用這些詞語造句,在造句中積累詞語,并學會正確地運用詞語。

      2.指名反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文中的幸運花瓣具體指的是什么?(五瓣兒的丁香)

      3.教師追問:為什么把五瓣兒的丁香稱為幸運花瓣呢?(指名反饋:因為文中的“你”說誰若能找到五個花瓣的丁香,誰就會得到幸運)

      4.教師小結:也正是因為誰若能找到五個花瓣的丁香,誰就會得到幸運,作者開始在生活中尋找這五個花瓣的丁香。作者找到了嗎?(找到了)然而要找出這五個花瓣的丁香并不是簡單的事情,作者在尋找幸運花瓣的這一過程中情感不斷地發生變化,誰能說一說。、

      失落→懷疑→興奮→驚喜→茫然→快樂

      5.引導學生用上面的感情線索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在讀中探究解答。在初步集體反饋中,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線索,為深入地探究文本奠定基礎)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還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了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原因和結果。下節課,老師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作者尋找幸運花瓣的征程,看作者除了找到了幸運花瓣,還找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按照課文的感情線索,說說“我”尋找幸運花瓣的過程。

      4.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描寫尋找花瓣的句子,體驗這一過程,感悟其中收獲的快樂,理解課文蘊含的人生道理。

      2.總結全文,激發學生珍、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喜歡的句子。

      教具準備

      燦爛的丁香花圖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燦爛的丁香花圖片,指名用話形容這一叢的丁香花。

      2.教師導入:同學們,丁香花很常見,但很多人和作者一樣,很少去認真觀察它的花瓣,以至于丁香花有幾個花瓣都不知道。現在,你們知道丁香花有幾個花瓣了嗎?(四個)

      3.教師:不,確切地說,丁香花大多數有四個花瓣,有時也會有五個花瓣。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這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文中的'老師找到了,在老師的引導下,文中的“我”也找到了。他是怎么找到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我”尋找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過程。

      二、品讀句子,體驗快樂。

      1.學生再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我”尋找五瓣丁香花的語句。

      2.指名反饋,教師適當地引導體會,并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夕陽西下,借著落日余暉,我仔細尋找。”

      (2)“我必須直視著張開的花瓣,這樣才能看清。于是,我側著頭,從左邊看看,再從右邊看看,有時候,還要彎腰仰起頭從下往上看。”

      (3)“我不理會他,只管專心致志地尋找。”

      3.引導學生反饋: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尋找幸運花瓣很認真、很仔細、很專注、很用心……)

      4.教師導:是呀,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這五個花瓣的丁香花。同學們,你能想象一下“我”當時的表現嗎?(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演一演)

      5.教師出示下列句子,指導學生讀出“我”的驚喜。

      “忽然,我發現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難道它就是五瓣兒丁香花?我的心為之一動,趕緊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兒丁香!”

      6.教師:同學們,“我”找到了丁香花,得到了幸運了嗎?如果得到了,你覺得他的幸運是什么?(得到了,他所得到的幸運就是他在尋找丁香花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快樂)

      7.教師小結:是呀,作者回味著這幾天樂此不疲的尋找,又回味著找到的時候的驚喜,這些都是他從未體驗過的快樂。快樂源于一個發現。你們有過這種快樂經歷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尋找的認真和專注,從中體驗作者找尋過程中的快樂。同時在體驗快樂的過程中,感悟出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總會有收獲的人生道理。最后引導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自己源自發現的快樂經歷,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感受生活,體驗生活)

      三、總結全文,拓展感悟

      1.教師:同學們,作者在找尋五個花瓣的丁香花的過程中找到了快樂的源泉,那就是發現以及找尋的這一過程。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你有過快樂的感受?(學生自由說一說)

      2.教師小結:其實,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關鍵是你要時刻擁有一顆感悟生活、體驗快樂的心。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老師希望你們能夠用心體驗生活,用心去感受快樂,做一個快樂的人。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全詩只有三句,句句押韻,它以的口吻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學生喜歡誦讀。根據教材這一特點,本課教學應加大讀的分量,童聲范讀、教師指導讀、自由讀、指名讀、有選擇的讀、齊讀……力求在不同形式的讀中體會小詩的意境,感悟語言文字的優美,激發孩子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能并不熟悉蒲公英,同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征與認知規律,教學時運用CAI創設情境,激發好奇心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要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也離不開想象。想象越豐富,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表達就越具體生動。小詩最末一句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飛到哪兒去呢?這很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教師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自由馳騁在想象的空間,努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小詩,初步了解有關蒲公英的常識,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2.會認讀蒲公英、種子、微風、毛茸茸、飛這五個詞語,學會種、毛、呀這三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看圖這是什么?(學生猜測)

      二、初步感知

      1.聽童聲范讀

      回答:我是什么?我是怎么樣的?

      2.順勢學習小詩第一句(我是,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正音:蒲公英、種子、毛茸茸。

      3引讀第二句

      看看種子的媽媽--蒲公英。

      三、反復誦讀課文

      1.童聲范讀,學生看書仔細聽。

      2.再聽一遍范讀,學生可跟讀。

      3.指名讀,其他學生對嘴形。

      4.與小伙伴一起讀。

      5.認讀字詞

      (1)種子、毛茸茸、微風、輕輕、家、離開、哪兒、就是

      (2)種、毛、呀

      (3)蒲公英、種子、微風、毛茸茸、飛

      做動作理解微風的意思。

      想象:如果你是,這時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四、欣賞圖景

      1.看看蒲公英飛的樣子(課件)

      2.觀看錄像《蒲公英飛舞》,教師配介紹。(帶有極輕的傘狀的羽毛,可以乘風飛行。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成熟的像雪片一樣飛舞……)

      3.質疑問難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問題想問問蒲公英媽媽和?

      4.自由想象蒲公英飛到哪兒去了?

      (讓學生發揮想象,暢所欲言。)

      五、朗讀指導

      1.自由讀喜歡的部分。

      2.指名讀。

      3.評價、指導。

      4.配上圖景讀、齊讀、背誦。

      六、寫字指導

      1.認字。

      2.范寫。

      3.書空。

      4.練寫。

      5.講評、作業展覽。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要點】

      1.了解“神州二號”無人飛船測控回收的經過,感受我國在尖端航天感受我國在尖端航天技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

      2.體會本文時間與空間巧妙結合的組織結構及其妙處。

      3.領會本文語言運用必要的限制更為準確明白。

      【學習重點分析】

      本文學習重點是通過了解“神州二號”飛船測控回收的過程,感受我國在尖端航天技術的發展。飛船的回收,首先要將其橢圓的軌道調整距地球表面340千米高的圓軌道上,并始終維持這樣的軌道;當飛船飛行完規定的時間和飛行到規定的地點時,由在預定海域等待的航天測量船向飛船發出有關指令和數據,調整飛船的飛行姿態,使軌道艙和返回艙分離。

      飛船返回的整個過程是人和科學技術的決戰,是人和宇宙空間的決戰,在整感受我國在尖端航天技術的發展,個過程中每秒鐘都充滿著失敗的危險,只有駕馭了最尖端的航天技術,才能在這個決戰中取勝,只有高度協調的集體,才能在這個決戰中贏得勝利。這篇文章報道了我國“神州二號”無人飛船測控回收的過程,表現了我國航天技術穩步走向成熟和在世界上的先進地位。

      【難點分析】

      1.通過時間和空間的巧妙結合組織結構,是這篇通訊最顯著的特點。文章總體以時間為序,按照飛船返回的操作過程報道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又突出寫幾個關鍵的階段。這樣可以把一個很復雜的過程用不很長的筆墨寫得很完整很清楚,也突出了“決戰”的幾個主要方面。巧妙的是,作者在按照時間順序、按事件過程組織材料的同時,又極為自然地變換著空間,使時間和空間達到了和諧自然的.結合。從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到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到南大西洋海域的“遠望三號”船,再到內蒙古大草原飛船著陸場,每一個重要階段,寫一個重要的地點,這樣的組合最大可能地報道了飛船返回過程中的全方位的內容。

      2.運用必要的限制詞,使語言表達更為準確明白。如“地面發送的軌道控制數據差之毫厘,對在太空中飛行的飛船來說,調整后的軌道便有可能相差幾十甚至上百千米。”句中“在太空中飛行”,限制了說明的對象,使說明更準確;“有可能”說明不是必然的,而且相差的程度也只是一個大致的范圍。

      【學習思路與方法】

      第一步,通讀全文,圈點出文章的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正音釋義。

      第二步,通過網絡、書刊查閱有關“神州二號”的資料如圖片、文字等,了解相關信息。

      第三步,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的總體脈絡。文章除了開頭以外,其他的則根據回收的主要階段安排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標題提示:時間、地點、核心事件,抓住這些提示,切實了解飛船測控回收的過程。

      第四步.了解了飛船測控回收的過程后,思考記錄這一歷史時刻有何意義.再一次閱讀文章,從字里行間搜索相關信息,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同步練習】

      一.閱讀課文,請用簡要的語言敘述“神州二號”無人飛船測控回收的過程,并說說你對標題中的“決戰”二字的理解。

      二.必要的限制,可以使語言的表達更為準確、明白。找一找下列句子中哪些部分起了這種作用。

      1.不久,從飛船上傳回的數據表明,飛船已按照指令成功進行了軌道調整。

      2.18時33分,按預定計劃,飛船將飛臨“遠望三號”上空。

      三.課文中有這樣的兩段話:

      1.16日18時南大西洋“遠望三號”船浩瀚的南大西洋上,陽光普照,暑氣蒸騰。

      2.16日19時內蒙古中部地區雖然剛進入夜晚,但夜幕已將大草原罩得嚴嚴實實,嚴寒仿佛把天地間的一切都凍成了堅冰。

      為什么只相差1個小時,兩地的氣候差異就這么大呢?結合你學習的地理知識,收集資料,寫一篇小論文論述這個問題。

      【自我測評】

      1.給下列字詞注音

      橢()圓瞬()時翹()首以待

      屏()蔽遨()游晝()夜浩瀚()清晰()

      2.課文主要敘述了“神州二號”無人飛船測控回收的過程,請你用簡要的語言敘述這一過程,并說說你對標題中“決戰”兩字的理解。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識記相關常識和生字詞。

      2、掌握重要句子的含義。

      3、學習人物的崇高的精神和優秀品質,培養學生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

      重難點

      1、掌握重要句子的含義。2、學習人物的崇高的精神和優秀品質,培養學生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

      學 習 過 程

      說 明

      預習板塊

      1、 給黑體字注音:

      祈禱( )一勞永逸( )不屑( )心不在焉( )卷帙( )

      2、 寫人物傳記一般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文章卻從大教學做禮拜的場景寫起,為什么?

      探究板塊

      閱讀文章最后7節:

      1、選文中寫人們對年薪很低的數學教授席位不屑一顧,而伽利略卻并不在意菲薄的待遇,這表現了他什么精神?

      2、根據選文“教學之余……寶書。”內容,說說實現科學上的創新應包含哪幾點?

      3、選文中,寫學生和有些教授對伽利略采取怎樣的態度?寫這些內容對表現伽利略的精神有什么作用?

      4、讀選文第⑷~⑺段,按要求完成練習。

      ①所寫的事情:

      ②學生和教授同伽利略對實驗的不同態度:

      ③實驗成功的意義:

      5、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這一“噓”字和下文什么樣的反應相照應?接著是“難以相信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這個“難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

      6、伽利略用實驗所證明的理論是:

      7、這幾段文字在敘述中有描寫,請舉一個描寫的例子,并說說其作用。

      檢測板塊

      1、文章主要寫了伽利略的哪兩個發現?從中可以看出人物具有哪些可貴的精神?

      2、從伽利略的事跡中總結出幾條關于知識創新的經驗。

      延伸板塊

      《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高峰)1沙漠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區域之一。為什么沙漠如此荒涼?一般理解是,沙漠地區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鮮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區生存。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卻發現,不少沙漠地區并非干得不能生長植物,而是肥力不夠,因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賴以生存的氮。不過,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氣候不斷變暖,沙漠地區土壤中含量可憐的氮還會不斷揮發,以氣體的形式大量流失,從而導致生長在沙漠里的植物越來越少。

      2研究人員在美國莫哈韋沙漠地區選了幾處試驗點,通過精密測量儀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隨著氣溫升降而變化的。研究發現,不管有沒有陽光照耀沙漠,當土壤溫度達到40℃至50℃的高溫時,土壤中的氮會以氣體形式從土壤中迅速釋放出來。而在沙漠中,地表溫度達到40℃以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研究人員還發現,地表溫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釋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沙漠的氣溫和地表溫度也將越來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將越來越少,沙漠會變得越來越荒涼和貧瘠。

      3研究人員還表示,除了沙漠地區,在世界任何高溫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近年來讓農林科研人員頭疼的現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們在干旱地區種植實驗田地,雖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產還是不盡如人意。

      4干旱地區的氮不但從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難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氣候溫和地區,氮在土壤和大氣中的循環是平衡的,當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雖然也會通過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氣;但是在雷雨天,空氣中的氮氣會在雷電的作用下變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區很少會有雷雨天氣,也就很少會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為干旱地區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轉的,我們花再大的代價,比如不計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讓沙漠變成綠洲。除非,我們可以讓沙漠地區的氣溫及地表溫度降下來。

      5今天如果我們不能有效遏制氣候變暖的發展趨勢,代表著沙漠未來希望的零星綠色將越來越少,直至完全絕跡,沙漠的擴張也將變得氣勢洶洶而且肆無忌憚。那樣令人絕望的未來,并非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1、文章認為沙漠荒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依據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畫線句子中“頭疼的現象”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4段主要說明了什么?寫法上有何特點?答: 。

      4、第5段中畫線句在語言方面有什么特點?答: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體會本詩語淡而味不薄的特點。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與孟浩然、 田園詩、 重陽日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具、黍、合、斜、軒、圃、桑麻等實詞解釋。

      口語交際訓練設計目標:

      在這四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讀一讀,告訴大家。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

      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

      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段。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導入,請學生回憶并簡單介紹作者。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1、多種形式的誦讀詩歌并正音。

      2、請學生談談這首詩歌說了什么事。注意:請學生結合具體詩句來談,將字、句的解釋穿插其中。

      詩人應邀赴約欣賞田園風光享受農家情趣再約重陽歡聚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注意:在具體分析中體會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適時插入對田園詩和重陽節的`簡單介紹。

      2、你喜歡這樣的聚會嗎?你喜歡作者對這次聚會的記錄即這首詩嗎?具體喜歡哪句詩?注意:在學生的談論中引導學生體會本詩語淡而味不薄的特點,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段。

      四、延伸體會、拓展閱讀

      1、散讀、齊讀《讀過故人莊》

      2、討論:這篇讀后感和原文有哪些共同點?(如熱愛田園生活、醉心田園風光等)

      讀《過故人莊》

      王愛民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引自孟浩然《過故人莊》

      空氣甜甜的把鼻孔打開

      泉水甜甜的把胃打開

      山花甜甜的把衣衫上的圖案打開

      我和一個村莊一起

      被一聲聲鳥鳴一道道小溪

      送出更遠我要生出翅膀

      不走名山大川

      只在來過的這個村子的山坡下

      作巢

      用恬淡作磚用快樂作瓦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感受漢字的一字多義,體會漢字的形體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制作小書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背誦積累古詩,感受祖國的傳統文化美。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有趣的漢字

      猜猜它們的意思:“打”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意思不同,猜猜它們是什么意思?

      你還知道哪些?

      再列舉出幾個一字多義的詞。

      二、把字寫好看

      (1) 觀察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 左中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怎樣安排更好看?

      (3) 說一說寫好這些字須注意什么?

      (4) 教師指導每個字的重點筆畫,范寫,學生描紅,并寫兩個。

      小組之間比一比,誰寫得更好看?

      三、我的小書簽

      1、 展示幾幅精美的書簽。

      2、 說說書簽的用途。

      3、 說說怎樣制作精美的書簽。

      動手做一做。

      四、讀一讀

      1、 讀一讀這首詩。

      2、 對照插圖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3、 背一背這首詩。

      想一想在課下讀過的詩中,還有沒有描寫小動物的詩?說說。

      五、總結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全班交流

      動手做一做

      一字多義,在漢字的使用過程中很普遍,讓學生通過多說,了解漢字的這一特點。

      加強古詩的誦讀與積累,為學生積淀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園地的教案09-04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教案[精選]08-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首页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