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6-12 15:12:4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精品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精品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經的艱苦過程和傳奇經歷,體會玄奘嚴謹治學,百折不撓的精神。

      2、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奘、緝、僧;”積累“緝拿、束手無策、百折不撓、傳奇、家喻戶曉。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經的艱苦過程和傳奇經歷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玄奘嚴謹治學,百折不撓的精神。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堂教學PPT,學生準備搜集玄奘法師生平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講述背景,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唐玄奘西行取經,指導“奘“的讀音,以及書寫。(“奘”讀zàng,而不讀zhàng;,“壯”與“奘”的區別)

      2、導入: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的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明朝小說家吳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經為原型創作了家喻戶曉的《西游記》這是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絕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實歷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實事跡和小說中的描述相差極大。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這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高僧、學者、翻譯家、旅行家的事跡。

      二、檢查預習效果,通覽全文內容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出示一組詞語指名讀

      玄奘(zàng)緝拿(jī)高僧(sēng)

      天竺(zhú)堡壘(lěi)朝拜(cháo)

      2、測查學生詞語理解

      束手無策:束、捆綁;策、計策,就像雙手被捆住一樣無法解脫,形容遇到問題毫無解決辦法。

      百折不撓:折、挫折;撓、彎曲;比喻屈服,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明白,戶戶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3、默讀課文,了解各個自然段的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1)理清脈絡

      一、(1)取經原因

      二、(2-10)取經經過

      三、(11-13)取經影響

      2)了解重點段層次

      默讀(2-10)自然段,思考

      玄奘西行取經,途經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畫一畫)

      (長安—涼州—玉門關—高昌—西域—天竺)

      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

      三、研讀課文,重點理解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經的原因是什么?從中你能悟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僧人?

      (學識淵博,治學嚴謹)

      2、讀了課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問題?

      [可能會有兩方面的問題:

      1)他學識已很淵博了,為何還要不遠萬里去天竺學習?

      2)從長安到天竺,山高路遠,是一種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難?]

      導:也許學習完這篇課文,自然能解開你心中的疑問。

      3、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質。

      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取經過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對待的,從中你感到他擁有一種怎樣的品質?

      [要點:1)混出玉門關2)單人匹馬走沙漠

      ※重點句: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幾里,忽然想起臨走的時候,他曾立下誓言,不達目的決不后退一步。

      “從不達目的決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

      ※感受沙漠環境的惡劣,體會玄奘冒著生命危險,舍身求法。

      總結:玄奘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越過雪山冰河,沖過暴風雪,歷經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天竺求學,一切源于他心中堅定的信仰,與一生的追求——對佛法的弘揚。

      過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幾年,從印度帶回大量的佛經,這些真經是佛家教義的種子,只有翻譯成中文它們才能在中國生根發芽,否則印度留學所創造的輝煌將變得毫無意義。

      4、結合課外資料,了解玄奘的歷史貢獻。

      1)學習小組合作讀最后一部分,結合資料思考,回國后玄奘潛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點:翻譯佛經,編寫《大唐西域記》)

      2)師生合作交流資料

      ※屏幕出示:

      玄奘帶回來的佛經數量大,覆蓋面廣,質量特別高,如果我們把唐朝漢譯佛經比喻成為漢譯佛經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譯的佛經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歷經千辛萬苦,只為求取直經,而取到直經才只不過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譯佛經,他魂系真經,迫不及待,也只有這樣,才能弘揚佛法功德圓滿。

      閱讀了課文,交流了資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玄奘只是一個普通的僧人嗎?

      角度:

      1、從學者的角度,

      他敢于對前人的譯作提出批判,嚴謹治學,敢于探求真理。

      2、作為一個高僧,

      他歷經艱險,百折不撓,遠赴無竺,學習真經,弘揚佛法,發展佛教,功德無量,是中國佛教史上繼往開來的人物。

      3、作為一個翻譯家,教育家,

      他翻譯方面的貢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4、他又是一個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總結全文,提煉升華

      1、瀏覽全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玄奘西行給你印象最深的場景或細節。

      2、出示季羨林先生引魯迅的一段話作為總結: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季羨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內,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這樣精神的玄奘的確算得上是“中國的脊梁”。

      板書:

      百折不撓

      唐玄奘西行取經

      舍身求法

      中國的脊梁

      作業:

      1)推薦閱讀《鑒真東渡》《蘇式牧羊》

      2)寫一篇讀后感。

    語文教案 篇2

      教具準備

      1. 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愛迪生的聰明才智。

      3.學習愛迪生細觀察、愛動腦的優秀品質。

      重點難點

      1. 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 感情朗讀,感悟愛迪生的聰明才智。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談話引入

      2分鐘

      1. 誰知道愛迪生的故事?

      2. 大家知道這么多愛迪生的事情,看來我想考考大家的一個填空也難不住大家了。(出示課件:愛迪生長大以后,為電燈的發明( )了很多工( )。

      3. 小朋友,你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他發明的?大家互相說說。

      4.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關于他小時候的故事。大家齊讀課題。

      1. 自由發言。

      2. 填空練習。

      4. 愛迪生救媽媽

      自學生字詞

      結合詞句朗讀感悟

      1. 大家都讀過課文了嗎?

      2. 還想讀嗎?

      3. 好。那就請大家再把課文讀讀。讀完后,請你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 請大家說說,讀完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5. 關于生字你們都知道了什么?這樣吧,請大家再把課文默讀一遍,做這樣兩件事:(1)把生字連詞勾畫出來,看看懂不懂這個詞語的意思,如果不懂可以和同學商量也可以問老師。(1)其他的詞語你要是喜歡也可以勾畫出來,也要考慮一下它的意思。小朋友,咱們一起讀書勾畫吧。

      6. 生字都認識了嗎?請大家先齊讀一遍。(然后在跳讀(

      7. 誰能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大家都想讀,那我們就一個人讀一段吧。

      8. 讀的真好!幾乎一點都沒錯。誰來說說自己畫了哪些詞語?

      9闌尾,就是人們平時說的盲腸,它長在我們的右下腹。它一發炎非常疼痛,還能奪去人的性命。突然發作的又非常厲害的闌尾炎就叫急性闌尾炎,也叫急性盲腸炎。小朋友,你們聽懂了嗎?

      10. 為什么畫這個?

      11. 溜是個生字,你記住了嗎?

      12. 誰接著說。

      13. 哎呀,老師沒講你就知道意思了。你事先查過成語詞典嗎?

      14. 那你怎么知道的?

      15. 啊,真聰明!能夠根據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小朋友,咱們一起看看他是怎樣理解的。

      16. 真了不起呀。同學們,我們要學習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的好方法!這個詞語里有兩個生字哦,你是怎樣記住的?

      17. 請繼續說說。

      18. 是啊,晃是多音字。老師這里要告訴你們,晃在明晃晃這個詞中讀成第一聲,大家跟我讀一讀:“明晃晃”。(出示詞語卡片:明晃晃、晃蕩)大家跟著老師讀讀這兩個詞語。

      19. 還有別的嗎?

      20. 為什么要畫這個詞呢?

      21. 其實你也很聰明。既然你畫出了聰明,我建議大家再畫一個詞語。請看第一段,請大家把“愛動腦筋”畫下來。

      22. 知道我為什么請大家畫這個詞語嗎?

      23. 對。這是一個原因。

      24. 呵呵,和我想的一模一樣。

      25. 。孔⒁饬耍蹅兒煤寐犅牎P∨笥褌,你們也聽聽這個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刻含義。

      26. (與學生握手)天哪,你把我的心理話都說出來了。那么你愿意這樣做嗎?

      27. 是的,老師相信你愿意,因為你現在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聰明的孩子!小朋友。你們愿意多動腦筋嗎?

      28. 現在就請大家動腦筋。請看大屏幕:(課件──課后“我會填”:上醫院已經來不( )了,爸爸很著( )。)那位小朋友會填?

      1. 讀過了。

      2. 想

      3. 自由讀書

      4. (1)我知道愛迪生很聰明。(2)我知道愛迪生用鏡子把光聚在一起,使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來,讓醫生給媽媽成功地做了手術。

      5. 默讀課文、勾畫生字、互相討論,詢問老師。

      6. 認識了。

      7. 輕讀課文。

      8. 我畫了“急性闌尾炎”,但是我不懂它的意思。

      9. 我畫了“一溜煙似的”。

      10. 因為這能形容人跑得非常快。

      11. 記住了,很簡單,就是三點水加上留下的留。

      12. 我畫了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就明白了的意思。

      1.3. 沒有。

      14. 看課文知道的。

      15. 課文第四段寫了,愛迪生和幾個小伙伴拿來大鏡子以后,被爸爸斥責:什么時候了還胡鬧!這說明爸爸不明白愛迪生的意思。等到鏡子把燈光聚在一起,病床上明亮起來后,爸爸一下子就明白了大鏡子的作用,就不罵愛迪生胡鬧了。這就是恍然大悟。

      16. 很簡單。這個詞語是形容心里明白的,所以這兩個字都有豎心旁。豎心加上光就是恍,豎心加上吾就是悟。

      17. 我畫的是“明晃晃”。我發現這里的.晃字讀音和前面學過的“晃蕩”的晃字讀音不一樣。

      18. (跟讀)

      19. (簡單說說“環顧四周、斥責委屈、夸獎”等。)我還畫了“聰明”這個詞。

      20. 因為愛迪生很聰明。

      21. 畫詞語

      22. 您想讓我們多動腦筋。

      23. 您可能是想說,愛迪生聰明的原因是愛動腦筋。

      24. 我還知道您的深刻含義。

      25. 您的深刻含義是讓我們以后要多動腦筋,不能光靠自己的小聰明,如果耍小聰明,就不能把學習搞好。

      26. 愿意。

      28. 填空并讀讀。

      寫字

      6分鐘

      1. 聰明的孩子們,能用你們的聰明幫助大家把本課要寫的3個字和3個詞寫好嗎?

      2. (出示課件:要求寫的字──油、檢查、團、斥責、炎、夸獎)請大家先自由讀讀

      3. 小朋友,我們一起把這些字詞齊讀兩遍吧。

      4. 現在請大家開動腦筋,睜大眼睛,看看、想想,想想、看看,書寫這些字詞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幾個紅色的字要特別注意哦,很容易寫錯的。(范寫“炎、檢查、夸獎”)

      5. 在座的小朋友,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動手,把這寫字認真地寫兩邊,看誰寫的最漂亮。

      6. 下面我們一起做個認字游戲。將認識的字組詞。

      1. 能──!

      2. 自由讀字詞

      3. 齊讀字詞

      4. 觀察后發表自己的意見

      5. 寫字

      朗讀全文

      1. 這片課文很有意思,大家回去后可以表演,也可以做個小實驗,看看鏡子能不能把燈光聚在一起變得更加明亮。為了表演的更好,我建議大家再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大家愿意嗎?

      2. 好了,下課。

      1. 愿意。(集體朗讀全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利用「KWL表」連結文本與學生的經驗、知識。

      2.學生練習帶著問題閱讀信息性文章。

      3.利用小標題整理信息。

      4.鼓勵學生發言,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導入:

      閱讀《聽那鯨魚在唱歌》,引發學生對鯨魚的好奇,導入教學。

      這是一則故事,充滿了文學想象之美。接下來的學習則是很嚴謹的信息性閱讀,幫助我們對鯨油更深刻、更正確的認識。

      一、閱讀前:我知道什么?

      利用KWL表來整理自己的想法,為讀文章作準備。

      1.先讓大家會想自己的舊經驗,知道哪些關于鯨的知識,填寫工作單(關于鯨我知道……)上。然后請學生輪流說出個人關于「鯨」的知識,其他同學注意傾聽,鼓勵互相質疑與好奇,順便檢核自己所知是否是正確的。

      2.經過初步的交流分享后,關于鯨你想知道什么?將你的好奇寫在工作單上(我想知道……)。小組成員互相交換工作單,分享彼此問題,并且考慮下述事項:

      ○小組有共同的問題嗎?

      ○看到一些自己也想問的問題嗎?

      ○把問題分類

      二、閱讀文章——邊讀邊想問題

      1.發下文章,請學生快速瀏覽一遍。瀏覽時,在可能與自己的問題有關的段落旁作上記號。

      2.找到答案嗎?——信息閱讀

      請學生找出跟自己提問相關的部分,再讀一遍。讀的時候,將重點信息加上底線或是用熒光筆標示出來。

      提示:學生標示的不一定是「答案」,可能只是「相關數據」。文本的信息可能沒有直接回答學生的.提問,大多時候,學生所求的答案是從文本的信息再推論出來的,而這也正是練習從閱讀中做推論的時機。

      3.邀請一組學生說一說,哪些問題文章中直接回答了?哪些問題還需要想一想,或需要更多的信息幫助?

      4.將所得到的答案或信息,填到工作單中(我學到了……)

      5.小組同學聊一聊,檢查一下有沒有原本以為知道,但卻是錯誤的認識。

      三、信息整理——為文章下小標題

      再重讀一次文章,這次閱讀重點在為段落下小標題。看看這個段落主要在介紹或說明關于鯨的哪些信息,用簡單的語句概括,例如:鯨的大小。

      提示:經過整理后,就可以清楚掌握文章提供了哪些信息。

      四、統整與反思

      1.這次的閱讀,從文章中我學到了什么?

      哪些信息是你預期到的?(或是猜想到的)

      哪些信息讓你驚訝?

      哪些信息讓你質疑它的真實性?

      哪些信息讓你產生更多好奇?

      2.關于鯨,我還想知道什么?要如何去尋找這方面的信息?

      3.關于信息性的文章,我知道如何閱讀了嗎?

      提示:活動中,學生練習了以下的閱讀策略:

      ◎建立閱讀目的——有意識的閱讀

      ◎配合目標和提問,選擇閱讀內容

      ◎邊讀邊想:思考問題

      回想已知

      思索新知

      知識性文章的閱讀

      趙鏡中

      一、學生為什么讀不懂知識性文章

      閱讀的困難其實多發生在知識性閱讀上。不論是閱讀的興趣或是理解,知識性閱讀對學生的挑戰均較大。

      讀不懂的原因:

      1.只記零碎的知識,不知如何組織

      2.對敘寫方式不熟悉,看不到數據之間的關聯

      3.分不出重點

      4.缺乏背景知識

      5.文章本身的問題

      二、知識性文章的組織形態

      掌握知識性文章的組織形態,就能看出知識間的關系,幫助理解與記憶。

      1.定義或說明

      2.論點或命題的陳述

      3.異同的比較

      4.因果關系的敘述

      5.指引和方法

      6.問題和回答

      三、教學策略

      1.介紹關鍵詞匯,充實先備知識

      2.注意閱讀歷程中多元的思維技巧

      3.區辨事實與意見

      4.正確的使用圖表

      5.自我提問(針對上述文章的組織形態自問自答)

      6.討論與探索

      7.讀寫結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這是一有趣的兒童散文,文章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太陽”、“春天的雨”、“春天的風”對滑滑梯的喜愛。讀著那些有趣的語句,就仿佛看到了作者所描繪的神奇的景象:孩子們玩著滑滑梯,他們快樂的臉蛋就像春天的太陽,陽光們搶著坐滑滑梯,把云擠開,天空更藍;春雨坐著滑滑梯跳到草地,草地就變綠了;春風坐著滑滑梯來了,滑過的地方都變綠了。這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大地正是因為有了孩子們的笑聲,陽光的照耀,春雨的滋潤,春風的輕撫,才有了生命的活力。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地、多、笑、快、歡、長、雨、過”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生字,認識偏旁“辶”。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想象文中描繪的圖畫,感受陽光、春雨、春風帶給大地的變化,感受春天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陽光、春雨、春風帶給大地的變化,感受春天的快樂。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ǖ谝徽n時:初讀課文;識字寫字;學習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檢查認讀生字、生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老師知道了大家都喜歡玩滑梯,所以有滑梯的地方,就會有許多小孩,許多笑聲。課文中除了小朋友們,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己大聲地讀讀課文的2-4自然段。

      2、指名說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板書:太陽、春雨、春風)

      3、過渡:春天里,陽光明媚、氣候溫暖,小草都綠了,小花都開了,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美麗極了。這樣的`日子里,小朋友們都喜歡去公園玩滑梯,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陽光、春雨和春風看見了,忍不住地跑來玩,他們也喜歡上了滑滑梯。

      4、同學們請你們再次讀一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想一想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

      5、在四人小組里和小伙伴兒說一說再讀一讀陽光、春雨和春風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小組討論學習)

      三、交流感悟,品味語言

      1、陽光、春雨和春風他們是怎樣玩滑滑梯的?誰來跟全班同學交流一下?(指名,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A、指導學習陽光一段

     。1)生:陽光們你擠我,我擠你,搶著要滑下來。師:你能把這一段讀聽聽嗎?

     。2)師:瞧!陽光們多么頑皮呀!誰還想讀?(指名讀,學生閉眼想象)

      (3)讀得好:嘿,陽光們都放下長長的、亮亮的梯子下來玩兒呢!來,邀請幾個小伙伴,跟你一起讀一讀。

      讀得還不夠好:從你的朗讀中,我感覺到你這縷陽光好像不那么開心似的,誰再來讀一讀?

      “瞧你們玩得快樂的樣子,真讓人羨慕呀!春天來了,陽光讓咱們一起去玩滑滑梯吧!”(全班齊讀)

      B、指導學習春雨一段

     。1)生:春雨們淅瀝淅瀝、嘩啦嘩啦地溜下來。師:你能把這一段讀聽聽嗎?

      (2)師:誰想說說你的感受?(指名說,相機指名讀)

      (3)師:你們不僅說得好,讀得也很棒。瞧,春雨溜下來時還帶著調皮的聲音呢!

      過渡:春雨順著滑梯溜下來,溜在屋頂上,溜在樹葉上,跳到草地上,草地……(生:“就綠了”)(看圖:春雨染綠樹梢,點紅桃花,滋潤莊稼)男女生比賽讀。

      C、指導學習春風一段

     。1)生:春風從海上滑過來,從斜斜的山坡滑過去;^草原,滑過稻田,滑過的地方都綠了。師:你能把這一段讀聽聽嗎?

     。2)師配樂激情:春風自由地在大海上滑過來,又從斜斜的山坡滑過去,他滑過的地方都綠了。他玩得多快活多自在呀!

     。3)(老師范讀)誰再來讀一讀?

     。4)師:還有這么多想讀的,我們一起來。

      2、除了課文中所說的,春天里還有誰也喜歡滑滑梯呢?為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滑滑梯這樣好玩,連春天都喜歡的不得了,讀了這樣一課文,你想玩滑滑梯嗎?帶著你的感受讀讀最后一段。(同桌互讀、齊讀)。

      四、寫字教學

      1、看春風給我們送來了8個生字朋友(出示“地、多、笑、快、歡、長、雨、過”。)

      2、請大家開動小腦筋,看看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指名識記)

      3、老師范寫“過”。(教學認識“辶”走之兒)

      4、學生練習寫。

      五、練習

      1、配樂背誦你喜歡的部分。

      2、學了這一課,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用你的彩色筆畫一幅滑梯圖。

      板書設計

      2滑滑梯

      小孩喜歡

      春天

      太陽雨風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五個會認的生字,掌握九個會寫的生字。

      過程與方法:

      1.多種形式朗讀詩歌達到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讀中感悟,邊讀邊議,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品讀詩歌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激發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質疑:課文還有不會讀的嗎?

      3.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4.認讀生字并組詞。

      質疑: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嗎?

      5.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三、淺悟課文。

      1.讀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四、小結。

      談談自己的收獲。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內容。

      2、朗讀,散讀,理解品位文章主旨。

      難點:多音字的朗讀,難句理解。

      重點:朗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隨園主人,清朝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詩人。乾隆時考中進士,曾任江寧(今江蘇江寧)等地知縣。辭官后居住在南京小倉山,筑隨園,生活華奢。他的詩風格清新靈巧,大都描寫日常生活。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2)作品簡介

      1.內容:這篇“說”就青年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發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青年人努力為自己創造學習條件,奮發向學。

      2.“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二、掌握字詞,借助注釋理解句意

      1.注音

      摩mó俟sì輒zhé俸fèng度膅uǐ

      2.詞句補釋

      書非借不能讀: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好好地讀。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強從別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別人借書的人。夫,音fú。強假,勉強借來。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將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膽,憂懼的樣子。摩玩,摩挲(suō)玩弄,撫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來掛在高處,收藏起來!案摺毙稳菰~作“束”的狀語,“在高處”。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異日觀:姑且等到日后再來看吧。姑,姑且、且。俟,音sì,等候、等待。異日,日后、將來。

      故有所覽輒省記:(因為迫切地要讀書,又得不到書)所以(凡是)有看過的就記在心里。有所覽,有看到的。輒,就。省記,記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薪俸花掉了,書籍買來了,(屋里)到處都堆放滿了。落落,堆集的樣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祿。

      素鐔灰絲時蒙卷軸:白色的蠹魚和蟲絲常常沾滿了書卷。素鐔,指書里的蠹蟲;医z,指蟲絲。

      今黃生貧類予:如今黃生像我(以前)一樣貧窮。類,似,像。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只是我把自己的書拿出來同別人共用,這和張氏吝惜自己的書(不借給別人)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動詞,同別人共用。吝書,舍不得(把)書(借給別人)。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實在不幸而遇到張(這樣的吝嗇鬼)。然而,既然這樣,那么……。固,本來、誠然、實在。

      3.辨音

     、偌伲辏楱7欠蛉酥锒鴱娂傺桑辏楱ぜ倨

     、谑。頶故有所覽輒省記shěng節省

     、郏辏酲#罘恚辏酲ぃ钏冂喕医z時蒙卷軸

      4.辨義

      子不聞藏書者乎你

      子孫棄者無論焉兒子、兒輩

      然天子讀者有幾然而

      非獨書為然這樣

      非獨書為然是

      若業為

      吾所有被

      為一說作、寫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接著,這以后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這樣說來,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表強調語氣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地

      子孫棄者無論焉表感嘆語氣

      必高束焉指代書,也可理解為表感嘆語氣授以書而告之曰代指黃生

      吾不得而見之矣代指書

      少時之歲月的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獨立性

      三.讀課文

      1.讀課文,領悟語旨。

      ①散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诔椴檎b讀情況,重在指導讀出語氣。

      ③領悟文旨——論述借來的書才能認真讀的道理以勉勵黃生勤奮讀書。

      2.讀課文,體會語脈。

      ①首段開門見山,結尾簡明扼要,前呼后應,點明寫本文的緣由。

      ②中間三段論述“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結構嚴密,層次清晰。首先列舉藏有書者不讀書的'例子,再以生動的筆法描繪讀自己書和讀借來的書的兩種不同心理,論述“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最后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和體會,印記“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

      四布置作業:

      將文中加點詞的練習做在練習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就課文內容質疑。體會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觀點,背誦課文,并能夠領會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一.讀課文,品味語詞。

      ①第二段中兩個反問句語氣和作用,如將它們改為陳述句,效果有何區別?

      ②“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與“天下物皆然”中的“然”詞義相同否?是否都應重讀。

     、邸岸枫费赡ν嬷灰选币痪渲腥サ簟般枫费伞比绾?“摩玩”一詞表達什么感情?

      ④“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句中“嘆”與“惜”的含義分別是什么?為什么而“嘆”?為什么而“惜”?這句話表達作者什么感情?

     、荨叭粍t予因不幸而遇張乎,生因幸而遇予乎?”中“然則”一詞刪去有什么不好?

     、逓榱苏撟C中心論點,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作了對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讀課文,感受語情。

      重在體會作者運用多種句式來加強語氣,表達情感的作用以及形象化語言的感染力,與作者情感達到共鳴。

      因課時有限,背誦可放在課外。因議論文的背誦較記敘文背誦難度更大,教師應作必要的指導?刹捎镁索記憶法或分層消化法進行記誦。

      二、本文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就黃生借書一事,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接著用擺事實、作類比等方法,列舉藏書不讀書的情形進行論證。首句是統領句,指明以下的話是對黃生說的。

      第二部分(第3段)寫自己年幼時和做官以后的切身體會,再次說明“書非借不能讀”,這是用談體會的方法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

      第三部分(第4段)拿黃生與自己相對比,向黃生提出希望,勉勵黃生珍惜有利條件,勤奮讀書。

      第四部分(第5段)照應開頭“授以書而告之”,結束全文,進一步表示對黃生的期望。

      三、質疑討論。理解中心。

      1.找出課文中形象表現借書讀書專心、困難的句子,以及有書讀時懶散的情況的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A“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故有所覽輒省記”

      寫了年輕時候借書困難,用心之專。

      B“素蠅灰絲時蒙卷軸”

      與前句對比,寫出了不求進取的懶散狀態。

      2.課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書非借不能讀也”。

      3.根據中心論點,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自己不必存書,只有借書才能“讀書也必!蹦?

      作者寫作文的另一個重要意圖,在于借“書非借不讀也”的觀點予以發揮,否定那種耽于安逸、不思進取的行為,勉勵青年們正視客觀困難,創造條件,在逆境中奮發進取。

      4!胺仟殨鵀槿,天下物皆然”的意義?作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2-22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配套教案08-10

    語文社戲的教案08-27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影子教案08-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 熟女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日韩精品一级视频 | 亚洲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亚洲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