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5-22 18:13:4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語文教案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2、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檢查背誦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一)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廣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于"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二)學生自讀課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2、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3、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1、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后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為什么呢”,轉入論述為什么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2、作者主要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3、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三、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

      [過渡]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于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禪師的故事時,說“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后,“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

      四、課文小結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課文結構層次清晰。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后,總結全文旨意。

      本文在論證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

      在語言上,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巧妙結合。

      五、布置作業

      領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談談自己在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匯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

    語文教案 篇2

      【重點難點】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問與他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間的關系。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關于李四光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

      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學生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檢查預習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四、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哪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共十七畫,第六畫為“└”。

      臥: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問與他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間的關系。2、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的詞語。

      二、感知巨石的形象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老師在黑板上畫石頭討論: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

      (2)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三、感受好問精神

      1、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石頭有了疑問。

      他產生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演。

      2、同桌讀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四、解開巨石之謎

      1、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2、讀后討論:李四光是怎么解開巨石來歷這一謎團的?

      3、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這個問題使李四光思考了二十多年。

      (2)長大后,李四光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得出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大家交流一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從數學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并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進行解決。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加強問題意識,并培養小組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第15頁第6題第(1)小題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也就是幾個幾相加呢?

      問:一共有多少個呢?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計算。

      問:你是如何進行計算的?說說3、5、15、3*5各表示的意思。

      問:我們是按怎樣的步驟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小結: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立刻列式解決問題,而應該分幾步走。第一,讀懂圖意,第二,想“幾個幾相加”,第三,列式解答。

      2、第15頁第6題第(2)小題。

      問:你們知道我一共帶了多少朵花嗎?

      獨立解決問題。

      交流:你是如何解決的?

      匯報:第一步讀懂題意。

       (有4盆花,每盆兩朵,求一共有多少朵)

       第二步想“幾個幾相加”

       (4個2相加)

       第三步列式解答。

      3、第16頁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按怎樣的步驟解決問題的?

      二、解決稍復雜的數學問題

      1、第16頁第10題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我們求什么?

      問:也就是要求“幾個幾相加”呢?

      列式解答。

      2、第16頁第11題。

      問: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匯報交流,板書問題。

      分別解決每個問題。

      三、課堂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課前思考1: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提醒學生在得數后面寫上單位名稱;有些題目要讓學生把題目的意思說清楚,然后進行解答。

       最后一題是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提問,交流,解答。

      課前思考2:

      第6、7題的圖意比較容易理解,是幾個幾相加一目了然,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交流。

      第8、9題需要適當指導學生從圖中收集信息,弄清圖意后,再聯系乘法含義列式解答。

      第10題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可能通過畫示意圖的方法幫助他們思考。

      課前思考3:

       練習時一定要讓孩子在自主完成的基礎上開展交流活動。6-7題較容易,可以簡單交流。8-9題需要引導孩子去觀察、去收集和整理信息,通過交流理清題意,再用所學的方法加以解答。第10題,如果個體思考有困難,可以利用小組的力量,開展交流。同時老師可以提示孩子通過畫圖的方法來理解題意。

      課后反思1:

       今天的練習題以解決問題為主,在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說清圖畫里的事物是幾個幾,就很容易用乘法算式來解決了。

       同時,在列式以后,教師還可以反過來問學生算式的意思,各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從而進一步理解題目的解決策略。

       最后一題,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大家一起解答、交流。

      課后反思2:

      學生能夠理解題意說出是幾個幾,并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對于最后一題開放題,學生也能根據每一種事物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列出算式。

      孩子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需要老師去調動。我的經驗,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老師下一個問題該輪到我回答了,如果孩子都有這樣的想法,那么他們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就能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老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氣氛,讓孩子勇于表現,樂于參與,再加之積極性的評價,孩子的信心和興趣不斷增強,這就是課堂學習所需要的。

    語文教案 篇4

      一、故事引題。

      1、師:今天我想給小朋友們講一故事,不知你們是否喜歡?

      2、生:喜歡。

      3、師:什么故事呢?就是關于韓國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沒有講故事之前,我想問問小朋友,你們是否見過賣報紙,想一想他們是怎樣賣報的?誰能來學學賣報的過程?

      4、生:生學習。

      5、師:你們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賣報紙的嗎?

      (生驚訝,李秉哲也賣過報紙?)

      (師開始講述這個故事)

      兩個小報童在車站賣報。一個報童賣報沒有什么與眾不同,賣出一份報紙,收回一份報款,賣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個報童的賣報的方式卻大不一樣,他不停地把手中的報紙一一往候車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報款,等手上報紙沒了,他再一一回收報款。同樣是在車站賣報度日,不同的賣報方式似乎決定了兩位報童的不同的命運。這后一個報童不僅在車站贏得了更大一塊“蛋糕”——成為國際知名大企業的老總,他就是韓國三星集團的創始人李秉哲。

      6、師:從這一故事中,你們發現到什么?(生回答,師暫時不做評價)

      7、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章與這個小故事很相似,(師大聲說)蘋果里的五角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讀,可以默讀……讀完幾遍后,感覺自己沒有閱讀障礙了,再試試提出一些問題。(生自由閱讀課文)

      2、師:請說出你們還不能理解的問題。

      生1: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蘋果?

      生2:我想知道這個五角星最早是由誰發現的?

      生3: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生4:我不理解“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這句話,特別是魅力一詞的解釋。

      生5:我不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為什么說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創造力?

      三、動手操作,練說解讀。

      1、師:請同學們拿出蘋果,四人一組練習切。請同學們不要一齊切,最好先切一個,觀察觀察再切第二個,再觀察再切第三個、第四個。(生練切)

      2、師:請匯報自己切的情況。

      生1:我第一次攔腰切沒有切出(該生舉起第一次所切),因為切的偏頂了。

      生2:我第一次攔腰只切出了四角星(該生舉起所切的蘋果),因為位置也不好。

      生3:我是兩次才切出來的。

      3、師: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蘋果,繪制一張圖譜,說明什么是攔腰切?怎樣才能切出蘋果。

      4、師:怎么理解“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多媒體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導學生多讀)

      5、師:請用課文的話說說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生1:辭典中說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結合課文與辭典中的解釋,感覺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攔腰切蘋果發現到五角星,是許多人沒有發現,所以特別吸引人。在第5段中“這個秘密不知從什么地方傳到那男孩的幼兒園,然后又由億傳給我,現在我又傳給你們大家。”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生2:從“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這句話中,可以讀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創造力。

      生3:讀完這篇文章我知道,那種從頂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沒有魅力的,是不要傳的,而因為攔腰切的人太少了,而攔腰切又能發現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生4:我反復讀了第1、2、3自然段,從鄰居家的小男孩顯示顯示他學會的新本領,并且還要切親自切蘋果來顯示,可以看出蘋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經感染了這個小男孩。

      生5:從第4、5自然段中作者發自內心的話,可以讀出作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現在我又傳給你們大家”。

      6、師:聽了你們的說法,看得出你們已經解決了許多問題。怎么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請同學們自讀第四自然段,我想你們一定能夠自己理解。(生讀自悟)

      四、研究研究。

      1、師:我想請同學們用研究的.方法來解決“這個五角星最早是由誰發現的?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蘋果?”兩個問題。

      (1)尋找這個極具創造力的世界名人

      學生們在搜索引擎中鍵入“蘋果里的五角星”,回車后,很容易找到世界第一個發現這個五角星的人,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知道這個人是美國迪·恩·帕金斯的兒子。此時我問:“你知道他的兒子叫什么的嗎?”學生繼續上網查找結果沒有找到答案。雖然沒有找到,但孩子們仍然是高興的,因為他們已經在前面的閱讀欣賞中領略到這個孩子的創造力。

      (2)探索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

      通過學生反復的研究與不斷的切蘋果觀察思考,孩子們有著下面的說法:

      生1:不攔腰切好看。我們把從頂端切到底部的蘋果放在盤子里,就比攔腰切的蘋果美觀。

      生2:不攔腰切能體現公平。如果幾個人來平均分一個蘋果,因為蘋果不是一個圓柱體,攔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誰愿意吃小的,誰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蘋果大小往往一樣,不存在公平的問題。

      生3:不攔腰切也是一種習慣,人們習慣了,也感覺到這種方法順手。

      生4:人們不會想到切蘋果還會有什么創造,怎么方便怎么切。

      2、師:(此時的我坐不住了,我的靈感來了,我大聲說)親愛的同學們,太感謝你們了!我聽出來了,因為好看、美觀,人們發現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為公平,人們少了發現;因為習慣,人們缺少了思考,少了創造發明……我被你們創造性的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感動了。我想請你們根據自己的發現的喜悅之情,用你特殊的那份感情,重讀這篇文章。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

      2、掌握4個新偏旁,學習按筆順正確書寫8個生字。

      3、學會用普通話正確、連貫地朗讀韻文,了解春天的特點,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教學難點:誦讀中體會春色美景。

      教學準備:生詞卡、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創設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極了,老師帶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嗎?

      2、誰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你在哪兒找到春天?請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3、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詞語。

      春風春天的風有什么特點?(輕輕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樣的?(細細的、像牛毛)

      嫩芽誰來說說“嫩芽”是什么樣子的?你見過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樣的?你見過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它的叫聲?

      梨花、杏花、桃花圖上的三棵樹分別是什么樹?你是怎樣辨認它們的?

      過渡:小朋友們,看到這副春景圖,你有什么感受嗎?春天的景色證是太美了?它們還有一些漢字朋友呢,你們想學嗎?

      (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打開書,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小組內開火車讀詞。

      3、全班認讀詞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受美景。

      1、同學們,詞兒讀準了,讀得也很美,但如果我們把這些詞兒連起來讀,你會感到更美老師范讀課文。

      2、同學們,你們也想讀好嗎?你們一定能行。

      3、以小組形式交流匯報讀課文情況。

      (四)寫字指導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組成的詞“春天、布谷”。

      1、認讀字詞,讀準字音,明確學習生字“春、樹、布、谷”。

      2、學習新偏旁。

      認識“日”,書空筆順,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讀一讀,知道含有“日”的字多與太陽有關。

      3、筆順記憶生字筆順,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描紅書中生字,并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語文教案 篇6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暮江吟》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簡介作者。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詩,老師念第一句“籬籬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嗎?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他寫這首詩時只有15歲,他的詩通俗易懂,在廣大群眾中廣為流傳下來的詩有1914首,今天我們學習其中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題目是《暮江吟》。板書:暮江吟

      二、揭題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樣理解的?在這兒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題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從題目中可以看出詩人吟唱的對象是什么呢?

      ⑤從詩的題目上你讀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讀,初步了解詩歌大意。

      思考:這是一首什么詩?寫什么時候的景?在詩中畫出表時間的詞語,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2、范讀

      3、思考、討論: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這些景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齊聲朗讀前兩句詩。

      5、重點理解詞語。

      “殘陽”是什么意思?

      “鋪”是什么意思?這個“鋪”字你體會到了什么?把“鋪”換成“照”、“射”可不可以?

      (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6、出示燈片

      提問: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鋪”既寫出了夕陽的柔和,又寫出了照得面積廣大而均勻。)

      7、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8、學習后兩句詩。

      ① 指名朗讀后兩句詩。

      思考:作者描寫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寫的?

      ② “可憐”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農歷已進入深秋季節這句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是深秋。

      ③ 詩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深秋的夜景?為什么這樣打比方?

      珍珠晶瑩閃亮,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用珍珠來比喻露珠就照應了“可憐”,詩人寫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彎弓。

      ④ 指名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⑤ 想象全詩意境,大家閉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朧的夜晚,仿佛我們來到了江中的小島上,看到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弓一樣的月兒,月兒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像珍珠一樣可愛,你們看到了嗎?)

      ⑥ 詩人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那么詩人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⑦ 齊聲朗讀

      請同學們有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詩人對傍晚時分江面美麗景色的喜愛之情。

      四、練習

      (1)作畫

      景色的美體現在哪里?詩人用他的妙筆給我們描繪了幾個畫面,請同學們根據詩意,把詩人筆下的美景畫出來。

      一道殘陽鋪水中可憐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紅露似珍珠月似弓

      (2)寫話

      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人筆下的美景。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知道課文中所介紹的7種新奇電話的特點和用途,感受科學給人帶來的方便。

      3.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

      4.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

      重點難點:

      了解各種新奇電話的特點和用途,通過學生自行設計新型產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電話)、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文題

      1.出示實物(電話),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學生聯系實際,自由回答)

      2.電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它是現代社會重要的通訊工具,是利用電流使身處兩地的人互相交談的裝置。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的功能也在發生變化,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新奇的電話吧。

      (師板書課題:新奇電話知多少)

      3.看課題后教師提問“新奇”是什么意思。那么這篇課文中有那些新奇電話呢?它們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用處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3.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新奇電話。

      三、抓住重點,合作探究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學提示合作學習。(出示自學提示:用“———”畫出描寫新奇電話特點的語句,用“”畫出描寫作用的語句。)

      2.指名匯報各種新奇電話的特點和作用。

      3.教師小結。

      四、角色換位,情境模擬

      1.同學們,看來你們已經了解了課文的內容,現在我們要模擬一個新奇電話展銷會的現場,請同學們當推銷員,把自己的產品介紹給大家。如果買的人多,就說明你推銷得成功。你們推銷的.就是這7種新奇的電話,請組長來選電話。選好電話后,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想好怎么推銷的,要說清你所推銷的電話的特點和作用。你們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相互出出主意,一會兒就請各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來推銷,我們還要評出優秀推銷員。

      學生在組內準備。

      2.小組派代表介紹產品并推銷,其他學生當顧客,根據自己的需要及喜好,可以自由詢問新奇電話的功能,決定是否購買。

      3.請同學們投票,評出優秀推銷員。

      4.活動小結。

      五、培養創新意識

      1.電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除了課文中講到的幾種新奇電話之外,在課外你們還收集了哪些新奇電話的資料,請說一說。(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2.你還想要什么樣的電話?可以說一說你想發明的電話的樣子、特點、性能、適宜人群及工作原理。請同學們積極動腦,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設計自己心中的理想電話吧!(學生設計,師指導)

      3.小結:大家都想設計并擁有心中理想的電話,不過要實現這一理想,還需大家努力學習,不斷探索,最終讓理想成為現實。

      六、回歸課文,檢查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整體回顧。

      2.出示識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七、拓展閱讀

      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的文章《潛水艇的發明》,讀后回答課后問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影子教案08-25

    語文《鶯》教案08-25

    語文園地的教案09-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在线视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性爱图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