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2-22 08:14:5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實用的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3、學習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4、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懸念,揭示課題

      1、同學們平時都有哪些朋友?會去探訪你的好朋友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跟朋友有關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3、出示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4、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訪他的好朋友。

      (二)、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認為優美的詞語并多讀幾遍。讀通課文,了解大概內容。

      2、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匯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奧秘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三)、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1、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心情好;高興)

      2、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蘊著的情意與心情。

      (2)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

      (3)帶著輕松愉悅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

      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讀讀這句話,從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滿懷”是什么意思?與上一句的“滿懷”意思一樣嗎?平時還可以說什么東西是滿懷的?用“滿懷______”練習說話。

      (2)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四)、再讀課文,捕獲感知

      1、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

      2、交流討論。(友好的;他們是真朋摯友;作者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在與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之間感情很真摯??)

      (五)、精讀課文,感悟深情

      1、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著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

      2、交流同學們劃出的句子。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

      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說說這座古橋的模樣。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么?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于古橋的一片情深)

      (2)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他馱過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師生共讀。

      (六)、抄寫詞語,自主背誦

      1、抄寫含有要寫的字的詞語。

      瀑布陡峭身軀津津樂道蘊含俠客

      2、有能力的同學將第三自然段熟讀至誦。

      第二課時

      (一)、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1、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2、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1)作者在這里用了什么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用朗讀來加深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1)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

      (2)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

      (3)指名匯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帶著自己的體會多讀幾遍。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2

      “兒”連在別的音節后面作詞尾時,就失去獨立性,和前面的音節融合成一個音節,使前一個音節的韻母帶上一個卷舌動作的韻尾,成為卷舌韻母即兒化韻。這種現象叫做“兒化”。同學們別小看“兒化”,它在意思的.表達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有些詞兒化后表示喜愛的心情。如:

      鮮花兒、女孩兒、好玩兒、山歌兒

      二、有些詞兒化后表示“小”、“少”的意思。如:

      小孩兒、竹棍兒、門縫兒、一會兒

      三、有的詞兒化后表示溫和的態度。如:

      您慢慢兒地說、我和你說說貼心的話兒

      四、有些動詞、形容詞兒化后變成名詞。如:

      蓋(動詞)——蓋兒(名詞)

      畫(動詞)——畫兒(名詞)

      尖(形容詞)——尖兒(名詞)

      五、有些詞兒化后意思變了。如:

      眼(眼睛)——眼兒(“小洞”之義)

      頭(腦袋)——頭兒(“負責人”之義)

    語文教案 篇3

      一、喚醒交際需求

      本課的教學對學生交際的真實心理需求有較高的要求。學生有交朋友的愿望,交際才有進展的可能。因而喚醒真實的交際需求,是本課口語交際的基礎。

      教師可讓學生說說,開學以了哪些同學,交了哪些好朋友。也可以說說自己還想了解誰、和誰交朋友。在談話中,激發學生愿意交往的愿望,喚起交際動機。

      二、拓展的范圍

      可以提醒學生,在做時,可以多說說別人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同時詢問別人相應的'信息,引起別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交談的興趣。

      建議老師先和學生做示范。雙方先互相問好,介紹自己的名字等基本信息,然后說己的喜好,詢問對方的喜好,邀請對方參加某項活動或游戲。

      教師應鼓勵學生說出能夠引起交流的話題,形成自然的交際情境,避免學生機械地,而忘了交流。

      三、設計多層次的交際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小朋友是如何開展交談的,先模擬插圖,再開展真實的交際活動。教師需設計多層次的交際情境,滿足學生的交際需求。

      1.模擬情境交際。請兩個學生面對面,模擬圖上小朋友的交際場景。師生對他們的模擬表演給予,也可提出改進建議。在時,重點關注說話的時候是否看著對方的眼睛。

      2.真實情境交際。可借助音樂、教具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如:

      (1)借助音樂《找朋友》開展交際。教師播放《找朋友》音樂,音樂停止,學生站到自己想交往的朋友面前,向對方做,并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對方交流。

      (2)借助教具開展交際。教師課前折一架紙飛機。課堂上,教師說:“我的飛機飛飛。”學生接:“飛到哪里去?”教師說:“飛到×××那里去。”并把飛機飛向該生,該生站起來做,并問“誰想和我交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學生站起來,開展交際活動。學生在說話的時候,教師要關注和提醒“看著對方的眼睛”。

      3.“介紹我的新朋友”和“答記者問”。請新結交的一對朋友上臺,向全班同學互相介紹對方。其他同學隨機提問,增進了解。

      四、實踐活動

      1.課間和新朋友一起玩游戲。

      2.和鄰居小朋友交朋友。

      3.開展班級新朋友介紹會。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認真看圖,看懂圖意。

      (二)理解課文內容,熱愛小英雄,學習英雄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熱愛小英雄。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理解王二小不怕死的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一)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本課寫的是誰的一件什么事?

      1.范讀。

      2.學生回答。

      本課寫王二小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的事。

      (二)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邊聽邊數一數共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①第一句話介紹王二小,他是兒童團員。

      ②第二句寫他在干什么。理解常常是經常的,不是有時。看圖理解一邊一邊。

      (2)從圖看王二小的神情。他認真地觀察周圍有沒有敵人出現。

      (3)從八路軍一詞,知道事情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4)指導朗讀:常常一邊一邊要重讀。

      2.學習課文第2段。

      (1)小聲讀這段:標出共有幾句話,然后邊讀邊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掃蕩指敵人到村子里燒、殺、搶。當時日本侵略軍有三光政策,那就是一進村,就燒光、殺光、搶光。

      (2)看插圖,一看到敵人刺刀上掛著太陽旗,就知道是日本侵略者。敵軍正在喊王二小,叫他給他們帶路。

      (3)再讀一讀這段,說一說這段的內容。敵人來掃蕩,在途中迷了路,讓王二小給他們帶路。

      3.學習第3段、第4段。

      (1)先認真觀察第三幅插圖,看一看王二小在干什么?敵軍官在干什么?

      (2)小聲讀這兩段課文。想一想:

      王二小給敵人帶路了嗎?

      結果怎么樣?

      (3)指名讀第3段課文。想:王二小是怎么做的?怎樣理解裝著順從的樣子?王二小甘心給敵人帶路嗎?為什么裝著順從的樣子?迷惑敵人,讓敵人相信他真的給他們帶路。

      埋伏圈指八路軍事先隱蔽起來,準備打擊敵人。

      (4)指名讀第4段。

      看第一句,理解四面八方因為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所以周圍都響起了槍聲。

      看圖,再讀第二句。敵人舉起大指揮刀,殺害了王二小。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容。

      4、了解按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難點:初感知課文按發展順序敘的方法。

      教學準備:

      圖片,實物、生字卡片。

      教學內容:

      課本第-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樹葉一都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見過藍色的樹葉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班19課。(板書課題)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結合生活實際,讀句子識字。

      (1)小明削好鉛筆,放進鉛筆盒,準備上美術課。

      (2)他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我的筆弄壞了。”

      2、重點指導:“術、惹、桌、注、皺”的讀音。

      (吐:tu削:多音字,在本課讀xiao)

      (四)利用加偏旁或換偏旁,記憶下列漢字。

      木—術土—吐住—注沿—鉛

      (五)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左右結構“吐、注、課、鉛”:左窄右寬。

      老師范寫:上下結構的“筆”字。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藍色樹葉是怎么回事?

      一、板書設計。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朗讀課文,說一說:林園園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讀讀有關的語句,并說一說理由。(樹葉那么綠,真惹人喜愛。)

      自由認讀。

      二、觀察第一幅圖,想象一下他們說了些什么。

      1、讀一讀課文中的對話:從對話中體會說了什么?

      2、角色讀對話:讀出語氣。

      三、觀察第二幅圖。

      1、自由讀課文:課文哪部分寫的是圖的內容?

      2、李麗和林園園他們分別在做什么?

      3、他們可能在想些什么?(學生討論后發言)

      4、分角色讀第三、四自然段:讀出語氣。

      四、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些什么?(結合課文內容,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六、板書設計。

      19藍色的樹葉

      綠樹葉——惹人喜愛

      互相幫助

      藍樹葉——不由得臉紅

      教學反思: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我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

    語文教案 篇6

      (一)課時目標: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三組動物之間互惠互助的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聽寫詞語。

      互惠扇動美餐海葵

      搗毀肉屑覓食飽腹

      說說詞語的意思。

      回憶分段和段落大意。

      2.細讀課文。

      (1)學習第1小節。

      自讀第1小節,共有幾句話?是什么句?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第二句話是什么意思?“生存競爭”是什么意思?生存競爭和互惠互助的表現是相反的。

      課文主要寫動物之間的生存競爭,還是互惠互助?你怎么知道的?

      如果去掉“你知道嗎”可以嗎,好不好,為什么?

      齊讀第1小節。

      (2)學習第2、3、4小節。

      指名讀2、3、4小節,討論:誰和誰互惠互助?在哪件事上?怎樣互惠互助的?找出有關的詞句體會。

      小組匯報,完成表格,相機指導。

      合作伙伴

      合作

      項目

      互助情況

      互惠情況

      提問:為什么導蜜鳥能幫助蜜獾發現野蜂巢呢?比較“敏銳”與“敏捷”兩詞的'異同。

      讀有關互助的句子,看看它們動作發生先后的次序能否對調,并說出理由。

      (3)比賽朗讀你喜歡的一組動物,讀出它們是怎樣互惠互助的。

      (4)說說還有哪些動物之間存在著互惠互助的關系。

      3.讀句子,并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指名讀句,說說兩局中加點的關聯詞是什么。

      (2)依次分別指名口頭造句,教師評議。

      (3)書面造句,依次寫上作業本。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11-1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亚洲国产综合激情视频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中文字幕日韩一级 |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